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众阅读版)什么不是禅? -- 衲子

共:💬22 🌺1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简摘】 中 论 正 义

      外链出处

      摘两段:

      应成中观双遮遣,不许佛法诸名言;不立自宗专破他,相名皆除堕空无。

      一法不立立自宗,同于外道断灭空;为遮他宗断见讥,遂取空明灵知依。

      执彼灵觉不生灭,不断不常不来去;谓相见分与灵知,不一不异名中道;

      然实五位常间断,依他起性名意识;居五尘境及定相,时时分别一切法。

      不异外道断常见,有无生灭一异俱;自堕断常而破他,应成中观不应说。

      自续中观遮名言,欲弘真实如来藏;然取无念灵知心,误作不灭阿赖耶;

      虽然不堕断灭见,却同应成常见论;谨遵圣教知见正,较胜中观应成派。

      惋惜自续诸行者,未曾亲证了义心;任他应成断灭见,浇熄唯识种智焰。

      愚凡未证如来藏,不解中观类智旨;一切种智道种智,异熟识中亲领得。

      谘请自续中观者,如救头燃寻藏识;劝彼应成中观徒,当舍遮遣觅真如。

    • 家园 【劝诫】学佛当学智慧、学理性,而勿执宗教性

      学智慧、学理性的意思是:依照事理,运用理性来作思维。

      宗教性,特指“盲从师父”。

      既然是学佛人,那么释迦牟尼佛才是我们的大导师。佛经是我们的教材。

      而我们的师父的开示,只能作参考,不能在不加检择、不与佛经比对的情况下全盘接受。

      依法不依人!

      我们必须计入这个可能性:我们的师父,乃至师父的师父,有可能都悟错了。否则,如果盲从师父,那么请想一下,在禅宗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过程中,如果有一次印证错了,那么这一支后来的徒子徒孙们永远都只能错下去了。因为若没有纠错机制,那么一代代拷贝下去,总有出错的时候,于是往后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对比佛经是必须的。如果师父的开示与佛经有矛盾(譬如师父说没有密意,而佛经说有密意。师父说意识心常住不灭,而佛经说意识心是生灭法、缘起法),那就必须想到师父可能是悟错了。

      譬如临济义玄的弟子乐普元安禅师,得到了临济的印证,并有称赞云:“临济门下一只箭,谁敢当锋?” 那肯定是真的开悟了吧?

      不一定哦!乐普元安后来参访夹山,才发觉自己是悟错了,大为震动。要是乐普元安依人不依法,那么在看到夹山的批评时肯定还固执己见:“我已得到临济的印证了。你说的肯定不对。”这样的话就与善知识失之交臂。慢心障道啊。这就不可能真的开悟了。

      未悟言悟(方便暗示自己有悟,只要让别人听闻理解了这个意思,就算‘言悟’)是大妄语。果报堪虞!

    • 家园 【基础知识】禅宗之禅,其名虽取思惟静虑之义,而其体为涅槃之妙心,

      ...非谓色界所属之禅。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禅宗之禅,或称宗门之禅,指达摩门下辗转相传之禅。不是指禅定。

    • 家园 【辨正】恒常的意识心,才是灵魂。恒常的真理,根本不是灵魂。

      打个比方,姑且假设量子场论是终极真理,那么量子场是不是灵魂呢?当然不是。

      所以,并非说只要是恒常不变的东西就是灵魂。灵魂是有其特性的,必须是有意识、有心念的,才能算作灵魂。不灭的意识心,才是灵魂。不灭的量子场,不是灵魂。

      佛教里的如来藏[1]、真如[2]、第一义谛,虽然是恒常不变的,但不是灵魂。这个道理是再浅显不过了。

      [1]《杂阿含-央掘魔罗经》佛言:

      如来常及恒,第一不变异。……

      谓于未来正法欲灭余八十年,若菩萨摩诃萨弃舍身命,为众生演说常恒不变如来之藏,是为甚难。若能维持彼众生,是亦甚难。唯有菩萨人中之雄,演说常恒不变如来之藏,护持正法。我说此人第一甚难。

      [2]《金光明最胜王经》

      七者。真如是实。余皆虚妄。实性体者即是真如。真如性者。即是如来。名为涅槃。

      八者。实际之性。无有戏论。惟独如来证实际法。戏论永断。名为涅槃。

      九者。无生是实。生是虚妄。愚痴之人。漂溺生死。如来体实无有虚妄。名为涅槃。

      十者。不实之法。是从缘生真实之法。不从缘起。如来法身。体是真实。名为涅槃。

      所以,只讲缘起和无常,显然还远远没触及到究竟的真理。

    • 家园 【辨正】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识)为何是依条件而起,不是常恒的?

      因为这六个识有四个共通性:

      一、都是由感官(根)和对象(尘)这两个条件的具备,才能现起的。

      《杂阿含经》卷八云:

      而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二因缘生识,何等为二?谓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如是广说,乃至非其境界故。所以者何? 眼、色因缘生眼识,彼无常、有为、心缘生。色,若眼、识,无常、有为、心缘生,此三法合和触,触已受,受已思,思已想。此等诸法无常、有为、心缘生,所谓触、想、思。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杂阿含经》卷九又云:

      ……意、法因缘意识生,所以者何?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故。

      二、都会了别这六种感知对象中的某一对象,或如意识会了别全部六种对象。譬如眼识只能见色,鼻识只能嗅香等,有界限及各自的功能差别,而意识却能同前五识配合做更深细的了别。

      三、感觉器官(包括外部的感官,以及大脑内相应的脑区)必须不坏,才能产生这六种识。譬如因急性脑出血昏迷的病人,虽然他的外部器官(如眼球,耳膜,……)完好无损,但由于脑区受到损伤,就无法现起眼识、耳识、乃至意识。 由此也可观察出眼识乃至意识皆是依他起性,有生有灭性,非常住法。 这六种识都不是常恒不变的。

      四、必须有意根(大致由limbic system调制)的意念同时运作,才会有六识的出生与存在。譬如经中,佛说:

      (五色根若毁坏者)外法便不为光明所照,(意根)则无有念,意识不得生。

      所以,以为意识心能了了常知而不灭的,是违反圣教的错悟见解。

    • 家园 楼主说的其实不是禅不禅的问题

      楼主果然十分的厉害,在下不得不佩服!

      由于本人无论在文史,还是在佛学上的起点都十分低,所以思想比较愚昧,观念也跟不上楼主。这里要多向楼主请教了。

      我只晓得,禅在印度语中,有净虑、思维修、定等多层含义。而在印度佛教中,“禅”、“禅那”就是禅定,净虑。其功行和含义是扫除精神中的杂质,进入最优越的思维程序,并且把精神中的“力”集中起来,对所研究的对象加以深切的关注和体会。禅与般若智慧是并行的,与戒一样,是单独的一个学科。它们的统一是在修行者的更高层次上。这里的禅,还不是禅宗之禅。

      由楼主所谓“本文主要想谈的是,我们的意识心、觉观心、了了分明的心,当下的一念心, 都——不——是——禅!”等于楼主写了半天不过是说它们都不是禅宗的禅,那是它们是啥子东东呢?

      还有,楼主既然文章开头就讲了“禅是宇宙和生命的本体。"接着又叙述了"1、本体是常恒不变的."2、"既然是常恒不变的,那么就不会增,不会减,不会生,不会灭,没有出,没有入,不是修炼出来的,而是本来如此,一贯如此。"

      前面说了我比较愚昧,请楼主能否继续写,直接的告诉什么是禅宗的禅以及您所谓的本体是啥子东东?

      这个常恒不变,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出不入的东东究竟是个啥子吗?

      我的根器可能比较小,但还是想知道哈!

      还有,请楼主能否解释一下常恒不变与不生不灭之间有无区别?

      我记得龙树菩萨的《中论》是这样写的:

      不生亦不灭,不来亦不去,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善说中第一

      其中的“生灭,来去,常断,一异”是人们发生错误的四对概念一一加以否定,被称为“八不缘起”。这里的“八不缘起”是以缘起法成立的。

      楼主怎么把把缘起和常恒不变联系到一块说,这常恒不变的才是楼主后来指责的灵魂嘛。我居然如此不及,本来还有点明白的,被楼主这一绕,还真有点糊涂了哈。

      楼主所谓本体是常恒不变的,理由是"如果它是变的,那么它就不是最基本的规律"这个理由是楼主自己发明的吗?至少不是佛教里的!因为,根据缘起论,是不能得出一个常恒不变的事物的。而根据缘起论,恰恰能得出的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结论。楼主用本体将二者划了个等号,在我看来非常之牵强,至少还说服不了我。

      佛教是不二法门,楼主你这常恒不变是几个法门啊?

      另外,楼主所谓“一切法都是缘起的” 这个义理是不是缘起缘灭的?如果说“是”,那就是说,在因缘不具时,这个义理就坏灭了,证明“一切法都是缘起的”不是永远正确的。如果说“不是”,那就自相矛盾了。 ”我得承认差距才行,居然没有看懂楼主说的是啥子意思。

      “一切法都是缘起的”就是小乘佛教三法印中“诸法无我”的意思啊,因为缘起所以其中无我之存在。楼主的问与答,是想说明什么呢?欲否定此基础吗?要知道这一点人家小乘佛教恰恰是承认这一点的哈,而大乘佛教就更不必说了。缘起论是佛教的基础之基础,人家小乘怎么会怀疑呢?小乘还承认有个涅槃寂静哈!楼主的这一段阐述,在下真不晓得是什么意思!

      也许是我水平太差了啊!

      关键词(Tags): #禅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