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奥运征文】这样的开幕式,北京及格了吗? -- 肥肥烤猪

共:💬50 🌺9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你看
              家园 :) 其實河裡真的有個ID是”北辰”哩,

              只是”北辰”從未發過一個帖喔。

    • 家园 花慰,理解一下,这不中国第一次没经验嘛.

      再说,这段时间恐怖袭击搞得这么紧张,只有安全第一了.

      奥运会开幕式虽然感觉一般般,但据说是导播的错,不过只要没有搞砸,我想--这就是最大的成功了!

    • 家园 咔咔咔~~~~~~

      猪猪木想到你还写了日记纪念这次难得滴看焰火历程~

      接到你电话的时候,本来想忽悠你:正在凤凰还巢哪~咔咔咔

      后来实在8忍心,这大热天儿的

      慰问下哈,花花给过了,木砸出宝~ 表怪我

    • 家园 花肥肥猪

      没记错的话,还是你回的我下河头一贴

    • 家园 公共交通问题,国内为多年的发展误区埋单.

      地铁和轻轨是国际性大都市不可缺少的交通动脉,况且在人口稠密的东亚城市.东京的经验就非常成功,早在明治时期就修建了亚洲最早的地铁银座线.战后更确立了以轻轨和地铁为主的发展目标.像著名的银座,新宿,池袋等等实际也是轻轨的主要站点,此处又连接很多财团法人的私营地铁,把旅客运送到一些小的车站.

      这样就构成了以专线轻轨和地铁为主的东京交通大动脉,所以在东京大的环线和街道上,公交巴士很少.因为专家统计,城市堵车和阻碍交通的最大因素就是公众巴士,个头大距离短,停靠站点多.当然并不是淘汰巴士,只不过成为了公众交通的辅助线路.在这些大小的车站周边还有些短途巴士运送顾客,这个则是东京公众交通的静脉路线.

      而商业区和居住区则围绕着这些大小车站周边修建.车站边上的大街是繁华商业区,但通常拐过主要街区就是寂静的居住区,没有商铺和嘈杂.商用和民用规划的非常清晰.即使你在闹市也有暇瑕安静的去处.当然如此的交通系统在东京也是稍显紧张的,例如上下班高峰也非常拥挤.但最起码可以保障每个人较顺利快捷舒适的出行.

      而国内大城市可以说从建国开始就没有注意到专线轻轨和地铁对未来城市扩容发展的重要性.城市交通大多以巴士为主.城市发展像摊大饼子一样三环五环的扩,商业区居住区很难分得清楚,大小街道两边到处都有小卖部和餐饮店,感觉比较嘈杂.城市公众交通和物流运输同时挤在大街上,效率低,速度慢,形成双输结果.

      开放后到90年代好像回过味了.当时国内也就是北京上海有地铁,地面的专线轻轨更是闻所未闻.不知道国内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都出国考察出什么成果了.北京要不是开奥运,这几年的地铁建设能这么快么,上海要不是世博会.....?国内的交通问题不光是上海北京,各大省会城市多少都有这样的难题.

      解决不了还是和政绩工程有关,修个公园广场什么的立竿见影,领导看在眼里,喜在面前.修地铁规划修建没个五年以上的周期不行,到时候了领导还在任上么.况且地下交通没有地面的宏伟好看,领导的面子也无光啊.

      不修也可以说政府没钱,但日本的地铁也多是财团法人自己修的,没有政府投资.咱们这到优越了,公家不修私人也别想.反正领导出门有专车接送,警车开道.挤公交就是百姓特权.前两年某市有个领导上公交体察民情倒成了新闻,就知道答案了吧.

      • 家园 送花有宝,严重同意您的看法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大老爷的作风和思维方式不改变,眼睛里看到的永远是自己想看到的而不是老百姓想看到的。

      • 家园 我记得当年上海要修轨道交通,给中央枪毙了

        上海当时好像新规划了好几条轨道交通要一齐上,结果被中央以乱上项目的理由给停了。市政府也好,老百姓也好都挺郁闷,又没问中央要钱还不让人花钱了。后来往北京地铁里一站,才回过味道。那地铁站那地铁车我02年看见跟96年头一次看见北京地铁基本没觉得有多大变化,而上海地铁轻轨的车几乎不到两年就全更新一次了。

        以上消息不保证来源啊,评论纯属个人主观看法,莫砸

      • 家园 也不能全怪出来考察的人。

        很多认识和体验需要时间来慢慢深入,考察的人能待多久?还不能自由的乱跑。

        俺现在对西方的认识跟俺刚登陆时不一样。刚来时感到新奇的好多东西现在已经视而不见了,反倒是对一些没注意到的东西有了新的感受。

        但是俺很怀疑俺的感受,俺学到的东西能否为国家所用。俺干的行业是个传统行业,国内国外的理论是一模一样的,不存在技术上的差距。不同的是理念,是在实践中如何“做”的问题。

        这个不同,不是一点两点,而是好多点。不是一个或几个人的问题,而是从国家规范到从业者的工作方式都有不同。

        俺自问个人无有改变整体的能力,若要回去按既有规矩干活,俺又不甘心。

        唉!

        • 家园 有点不同意见

          国外能有效规划恐怕也是由若干专家在专门研究,直接找专家介绍经验可能效果更好。您说的花时间去体验我觉得更像是公费旅游,呵呵。

          还有适用性的问题,国情不同的东西就算好拿到国内也未必管用。

          • 家园 很多问题听人家讲,不如自己的亲身体会。

            有专家给指点迷津,确实可以顿开茅塞。但是更重要的是亲自实践,以及实践的机会和可能性。

      • 家园 说得好, 建议单独发主题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