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匆匆历史、漫漫人生】赤壁怀古 -- 唵啊吽

共:💬46 🌺9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匆匆历史、漫漫人生】矿石机

      我搬家了。离开了霸王花和昙花的篱笆墙,来到一个周围长着相思树的地方。相思树上经常有相思鸟栖息,相思鸟是那时排在麻雀后边第二常见的鸟。

      新的邻居是和我一起煮蛇和徒步串联的两兄弟。他们订了《无线电爱好者》杂志,按照杂志中的文章做矿石机。我常常上他们家看他们做,有时也做个帮手。

      无线电对小孩特别有吸引里,能自己做出收音机的声音那时不得了的成就。他们的工具比篱笆里的进步一些了。烙铁是电烙铁了,不过,那机壳调台的洞孔,还是用煤炉烧红了通炉火的铁棍烫出来的。焊锡不是一块的了,而是卷丝,松香还是一块的,是用来刷二胡或小提琴的弓鬃的那种松香。

      做矿石机有很多手工,锯木板钉机壳,烧铁棍在机壳上烫孔,用漆包线绕线圈等。贵重的工具是电烙铁和万用表,贵重的零件是可变电容和耳机。最长的零件当然是天线,体积最大的零件是线圈,有罐头盒那么粗。那矿石机关键零件是一颗矿石,所以无线电的秘密就在那块小石头上。那个零件是一节手指头那么大的玻璃管,固定在玻璃管一端的是一颗矿石,矿石是真正的一块不规则的石头,表面粗糙,另一端有一个小旋钮,小旋钮撩动一个金属丝,金属丝穿过玻璃管点到矿石上。矿石机能否调出声音,很大程度就是看这根金属丝点到矿石表面那一点。

      开始时,天线就是一根粗粗的漆包线,从窗口拉到外边相思树上,就跟拉了一条晾衣服的线一样。矿石机做好后,要调矿石丝的位置,调线圈位置,还有就是调可变电容。调出来的电台声音很不稳定,有时一个人调出声音了,高兴地叫“听到了,听到了”,等把耳机给第二个人时,就又听不到了。有时矿石机摆的方向不一样,效果又不一样。一般来说,都是听了几分钟以后,电台声音要不是不见了,就是给噪音淹没了。他们最后诊断,认为信号不好的原因是天线不够好,就买了一根很贵重的天线,有五米长,是细铜线拧出来的一根绳子,粗而柔软。我们爬到楼顶拉天线,天线两端用的是小鸡蛋那么大的陶瓷绝缘子来固定,引线要通过一个耦合器,那是一块陶瓷,上边两块齿牙交差但不接触的大铜片,对直流电来说,这个天线是一个绝缘孤立的金属,但是很奇妙,电台信号就是这样引到矿石机的。

      高级天线装好了,矿石机可以一天24小时有声音,不用电池,也无需其它电源。我们打扑克牌,想听收音机的人就把耳机带到头上。一个耳机,一天到晚有电台的声音,而且扭一下可变电容,可以调出到二、三个不同的电台,这对我们小孩来说是一个很伟大的东西。

      矿石机的历史很短,好像市面上就流行了一年多矿石。无线电技术不断更新。不知什么时候,焊锡线中间有松香了。后来,又有了精巧的磁棒线圈代替巨大的空心筒线圈。漆包线也越用越细,到后来细得跟头发丝一样。矿石很快就被三级管、二级管之类的无线电技术取代了。

      • 家园 你应该是记错了,要么就是这两兄弟蒙你。

        引线要通过一个耦合器,那是一块陶瓷,上边两块齿牙交差但不接触的大铜片,对直流电来说,这个天线是一个绝缘孤立的金属,但是很奇妙,电台信号就是这样引到矿石机的。

          你说的这个耦合器应该是避雷器,一端接天线,一端接地。当天线受雷击有高电压时,电流跳过这个间隙入地。

          电台信号要么直接连接(简易矿石机多用这种方法),要么通过电感或电容,“两块齿牙交差但不接触的大铜片”对中波电台信号来说电容量是远远不够的。

          实际上天线用什么材料没什么关系,只要是导体就行了,他们换了天线改善收听应该是其他地方也有了改进。

          里面的“矿石”是方铅矿,需要在矿石表面找最佳点,所以多数“矿石”上那个金属丝是可调的,调好后就相当于一只二极管。六十年代后期改用半导体二极管,效果好又不用调节。

          最简单的矿石机不用可变电容和线圈,一根天线(一般要求长于三米,铁丝、铜丝、电线都行)、一只矿石、一副耳机(要高阻的,几百欧以上,现在市面上的低阻耳机不行,如果一定要用的话要加变压器变换阻抗)三件宝,只要把矿石上的那个点调好就行了。如果电波足够强还能带小喇叭,安静时一个小房间能听到。但这种只能收当地最强的一个台,如果有两个以上强台就一起听了,

          高级点的就要加线圈和可变电容,可以选台。

      • 家园 文革起初——半导体收音机

        当年小舅在上海华东电厂当工程师,送给我家两个半导体收音机——一个小得像块砖,半年后又送一个小得像肥皂盒,犹记得当年那轰动的场面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家园 最后一点经验也要花您了。
    • 家园 【匆匆历史、漫漫人生】煤炉烙铁无线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凤凰木,花红似火烧天。小时候和朋友斗花,就是每人个拿一个花芯,将花芯勾在一起,看谁的花芯扯断谁的。树叶翠绿,配上红花后,这个树冠就如一只巨大的凤凰。秋天结豆角有尺来长,坚硬,我们拿来在手上想象成一把关刀,打斗玩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南洋杉树叶。拿在手上如鞭子,甩起来很好玩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在我记忆中还能追溯到的最早的时候,我家门前有一棵高大的凤凰木,凤凰木下有一块露出一平面的花岗岩,左邻右舍都在这块石头上劈柴。离凤凰木不远是两棵参天的南洋杉,小时候喜欢拣南洋杉掉下来的树叶玩,那树叶是园园的长条,很有弹性,是树上天生的玩具。

      与凤凰木和南洋杉鼎足的位置有一个低矮的小瓦屋,房子外边有一道篱笆,篱笆上爬满了两种肉质的植物,接近墨西哥沙漠中仙人掌那类的东西,肉质带刺。其中一种枝干是一节一节三角型的,有点像霸王的鞭子,花大如碗,雪白粉嫩,这花不单好看,而且好吃,广东人用来煲猪肉汤,称其为霸王花。另有一种枝干是扁的,那就是昙花。昙花入夜才开,大约晚上八、九点钟,天空全黑以后,开出来一样的雪白粉嫩,一样的花大如碗,花开花谢全过程就是一个时辰。借着屋里的灯光,我看过几次这种昙花一现的奇妙过程,当时好激动,感觉这植物变成了动物一样。

      小时候好奇,看完篱笆墙上的花,就想看篱笆墙内的人。进了篱笆墙,没人。又大着胆子进了屋子,屋主人看到我,给我一颗糖吃。后来妈妈说了,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吃。不过,只要看到篱笆墙里的小屋开这门,我就会进去看看。

      小屋子的地板铺的是红砖,那种专门用做地板的四四方方的大扁砖,屋主人杯里剩的水凉了,他就把那点水泼到地板上,那些水马上就被砖吸干了。屋里有一种奇特的味道,后来我知道那是松香的味道。进屋左手边有一窗户,窗户前边有一个桌子,桌子上摆满奇奇怪怪的东西,原来屋主人是修无线电的。无线电在那时是很神秘的东西,一个木盒子,和现在的微波炉一样大,正面有个布蒙着的圆洞,会有人在里边说话,真奇怪。这种东西只有很少人家有,而且买收音机是要注册的,就跟后来买自行车要牌照一样。真空管收音内部主要是一个铝壳座,上边有很多陶瓷插座,插座上插着真空管,其中一个叫着猫眼,有绿色的光,而且调声音大小时,猫眼的绿光也会变大变小。

      屋主人没空老逗我玩,他修他的无线电,我就在旁边看,桌子旁边有一个炉子,那是他烧烙铁用的,烙铁烧红了,他就拿起来在一块黑里透橙色的松香上点一下,然后再在一块银色的锡块上蹭一下,然后就埋头鼓捣。鼓捣什么呢?我挨近他看看,忽然胳膊被猛扎了一下,屋主人说,你不用碰我,我有电。我一看,原来他整个人双脚是放到木凳子上的。

      屋主人又要哄我了,给我糖,我不要。他给我一个大电容,跟三号电池那么大,我拿出去,把两它剥开,原来是蜡纸和铝薄卷的。我把铝薄松出来一些,还有,又松一些,还有,好像无穷无尽似的,这铝薄做的比纸还薄。最后,我就有了一根长长的银色的铝带,我把胳膊伸直了,扬起那根铝薄,然后转呀转呀,那铝带就跟着飘呀飘呀,真好玩。

      这是学前的事情。没等我小学读完,半导体收音机就出来了。我邻居修理的那种真空管收音机,连同那电池一样大的电容很快成为历史了。就跟屋主人家的昙花一样,才开放,就谢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霸王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昙花开ing

      童年回忆:

      唵啊吽:【原创】白兰花与鹅卵石

      花:

      唵啊吽:【秀色可餐】(5)霸王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