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光荣与梦想》中的美国总统们(上) -- 火山

共:💬46 🌺11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他第三次竞选是1940年

            美国参战是珍珠港之后,1941年12月。当时他已经当选1年了。

          • 家园 不是,之前一直是默认的

            必没有明确的立法规定,罗斯福之后,大家一看有人不守潜规则,才明文规定的

          • 家园 任何事情都有个特例

            罗在二战里的确也干的很出色.希特勒(也是个天才)遇到他,以及丘吉尔,斯大林,是希特勒个人的最大不幸,客观地说,.这三个也都是同样是天才级的人物......相反地,看看墨索里尼,小丑一样.东条,狂热足够,机智不足.两个集团领导人的总体水平,一比就立现高下.

            另外,战争时国家使用相对集权的体制是不可避免的,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发挥国家的战争潜力,提供最高的战争机器运作效率.比如罗,头几年干的很出色,对整个局势和国家决策的优劣得失都了如指掌,难道要把他换掉再另选一人?新来的人要花多少时间来了解这些情况?打通人脉,理顺关系,搞清国际局势的实质?实在得不偿失啊,所以美国当时做出的选择也是反复权衡利弊的结果,一方面是罗很能干,另一方面,也是实在不得不如此.

          • 家园 华盛顿时无
          • 家园 两届的限制是在第22修正案里面规定的

            1951年的事情。

            华盛顿当年是主动不干了,之后总统最多干两届就成为传统,但不是法律要求。

            之前有谋求第三届任期的总统,比如Grant在1880年,西奥多罗斯福在1912年。

            小罗斯福是第一个,应该也是唯一一个谋求第三届任期成功的(1940年)。其成功应该与欧洲已经开战有关。

            • 家园 格兰特

              格兰特的情况和富兰克林罗斯福也不一样,他谋求参选的第三任不是连续的。

              西奥多罗斯福1912年的选举也和他的任期隔了一届。而且严格说来不算谋求第三届,他的“第一届”任期是原总统遇刺,接任而成的。如果McKinley晚两年死,那么他即便按照22修正案(当时当然还没有),也可以参选。

              所以富兰克林罗斯福谋求第三届连任的情况确实是唯一的。

            • 家园 还有他的高度威望

              他基本解决了大萧条,并且利用欧洲开战恢复了美国经济的元气,在民众中的威望不是盖的。他的连任是通过正当竞选获得,可见他人气之高,民众对他能力的信任也是正常的,好在他没有野心,而且因为自然原因结束任期,但是后面是否会有野心家利用这种方式建立独裁就难说了,毕竟类似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拿破仑就是一个,所以战后进行了这个修正。

              • 家园 送花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谢谢【青色水】兄道清了事情的原委由来。根据罗马的经验,和平时期还有上升期,民主吃香。危难时期和衰落期,野心家就有机可乘了。

                ★青色水 2008-09-16 05:07:54 1790043 复 1790030 还有他的高度威望 3

                他基本解决了大萧条,并且利用欧洲开战恢复了美国经济的元气,在民众中的威望不是盖的。他的连任是通过正当竞选获得,可见他人气之高,民众对他能力的信任也是正常的,好在他没有野心,而且因为自然原因结束任期,但是后面是否会有野心家利用这种方式建立独裁就难说了,毕竟类似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拿破仑就是一个,所以战后进行了这个修正。

                • 家园 花宝喽。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俺只是做个记号

      只是记号

    • 家园 送花~~正在看,刚看到杜鲁门~~:)
    • 家园 美国也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

      我大概2年前也读过光荣与梦想

      在二战以前的美国经济问题确实严重,罗斯福采取的共产主义宏观调控政策才解决了经济危机的问题

      而二战后的的退伍兵员安置、经济问题则与发展的中国很像

      给我的感觉就是中国再经过30~50年的发展,有很光明的前途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