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纪念 本杰明.格拉汉姆 -- 无所不在

共:💬113 🌺10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送给作者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铁手最近很慷慨的说

      • 家园 珍藏了,多谢
      • 家园 这篇才是精华中的精华!

        此文真正令人看完抚掌微笑,欢喜莫名.特别是有关;资本主义精神的解说.我接触很多做实业的朋友,生意做的很大,钱也赚得用不完,人前风光无限,人后其实也苦闷空虚,主要是缺乏哲学上的精神支撑力---简而言之,整个社会都没有了信仰,他们也不例外.中国的现代商业社会才开始,大多数的所谓商业精英分子在奋斗之余,还没有时间去寻找自己内在的精神驱动力.楼主所言的'资本主义精神"无疑是一剂良药.好文!好文!

        此文宜打印收藏,并与朋友分享.还望楼主就所言的'资本主义精神"主题,再写些系列性的传记,善莫大鄢!

      • 家园 顶!不知为什么献不了花,只好顶了!
      • 家园 今天(10月11日)华尔街日报谈到”本杰明.格拉汉姆PE

        目前在美国的股市中有10%的股票或876个公司股票市值低于其拥有的现金。

        各位,实践本杰明.格拉汉姆的理念-价值投资的机会是不是到了?

      • 家园 呵呵

          李嘉诚是不配和巴菲特相提并论的。两个人都很会赚钱,我都很佩服这一点,可是再具体看他们赚钱的方式以及最后的使用方式,巴菲特会让我心生敬意,而李不会让我有此想法。在Omaha的居民都称巴菲特为Omaha圣贤,可是在香港的老百姓可不会这么称呼李的,只会咒骂李的,由此高下立判。许多的事是没有什么很明显的好与坏,但是做这些事的人们却是存在为人境界上的区别。

          其实如果李真的做人很好的话,也不至于在十一二年前自己的儿子会被绑架被勒索十亿了。

          而我一些在香港的校友则说李是为富不仁。香港的房价就是被李炒高的,一套海景别墅一平米八万,一套1600万,一位校友是港科大的大教授,年入近170万,愣是没买,而只是租一下,而租房子学校有补贴,校友自己说,他要是真买了这样的房子那就是十年不吃不喝把钱都送给李嘉诚了,与其把十年血汗全送给李吸血虫,那不如把钱留着去美国能买好几套别墅。校友还说,香港的上层白领都是握着美国绿卡的,没有人想在香港长期居住,只是等着钱赚够了,就去美国或加拿大定居了。想想,香港这样的状态如何留得住人才?

          而李又到内地传授此靠炒房迅速赚钱的经验于太子党,这也是后来国内的房价不断抬高的原因之一。(当然,这最后这一句结论,只是照搬校友的话,毕竟这些校友只是自然科学领域牛人,在其他领域的观察所得到的结论有多少偏颇我无从考证,权当八卦姑且听听)

          写到这让我想起一些题外话,就是国内的舆论总是说,中国人口多,所以大部分中国就只能去住apartment,这显然也是为了迎合房产商的利益的话。想想,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左右,而现在美国人的自有house率是69%,大家算算,一套普通house面积我想总有中国的一套普通apartment的五六倍左右吧?那美国国土和中国面积差不多大,美国一样有大量的不适合人居住的地区,那凭什么美国人就住house了,而中国大部分老百姓都只能住apartment了呢?所以这都是什么荒谬的宣传啊!因为近一两个月在和国内的朋友聊到这的时候,他们总是说中国人多等等,而每一次听到都让我心里觉得有些难过,就把自己所想的一些顺带写了。

        • 呵呵
          家园 香港房价不能全怪李嘉诚

          这是地产商和政府的互动。

          确切的说是政府利用炒地皮达到发展经济的手段。你仔细看香港政府的财政收入,买地皮是其中非常大的一块。这就是为什么香港的个人收入税收低的原因。

          这个方法脱胎于日本,在中国也有非常大的作为。

          另外:你写到:

          写到这让我想起一些题外话,就是国内的舆论总是说,中国人口多,所以大部分中国就只能去住apartment,这显然也是为了迎合房产商的利益的话。想想,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左右,而现在美国人的自有house率是69%,大家算算,一套普通house面积我想总有中国的一套普通apartment的五六倍左右吧?那美国国土和中国面积差不多大,美国一样有大量的不适合人居住的地区,那凭什么美国人就住house了,而中国大部分老百姓都只能住apartment了呢?所以这都是什么荒谬的宣传啊!因为近一两个月在和国内的朋友聊到这的时候,他们总是说中国人多等等,而每一次听到都让我心里觉得有些难过,就把自己所想的一些顺带写了。

          这里你掠过了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到5倍这个关键因素。还有,要养活着4-5倍人口所要的4-5倍的耕地。再要出去相应的道路林地。中国还有将近一半的国土不适合居住,像西藏高原,西北和内蒙的沙漠,还有云贵川横断山脉地区。这样一来,中国人均可用于居住的面积可能只有美国人均的十分之一了。

          基于中美人均土地的差别,能让中国人都住上相当于美国house五到六分之一的apartment,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就中国的人均资源和财富,我还看不到在10年内实现的可能性。不知道,楼上有什么现实的做法可以在中国有限的国土上满足养活十几亿人并使他们住上house?有的话,我们大家帮你宣传你的不荒谬的做法!

          • 家园 你忽略了一个因素

            一套十几层的楼房恐怕能放下的不是简单的就几套apartment吧??这个密度数值是不是不该忽略??

            另外香港的税是“一刀切”而不是分等级的税收(现在的情况我不清楚),那么我问阁下,这样的税收政策是有利于穷人还是有利于富人呢??

        • 呵呵
          家园 老兄身上传统主义精神比较多

          美国说巴菲特坏话的太多了,只不过距离产生美而已。利用人性的弱点(客观地说应该是特点)赚钱没有任何不道德的地方,否则连麦当劳和可口可乐发的都是不义之财了。李嘉诚没偷没抢,既然女人没房子不肯结婚,碰上个男人也是没主见的,这个钱不流向李家那才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不公平呢。

        • 呵呵
          家园 美式住房没什么可向往的

          家家有个小楼,告诉我这样有啥好的?

          一个城只有几万人,随便去个大点的shoppong center要在10迈以外,这样的日子,纯粹是被石油+汽车绑架的日子.

          美国或许凭他在海湾的大军可以享受得起,中国人这么做,是找罪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