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鞍钢宪法》在现代工业管理中的作用 -- 晨枫

共:💬90 🌺28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您实在误解了我的意思。——削弱官本位,加入新的博弈力量。

              我重申n次了。

              您干嘛非要给我扣上“官僚方式也可以管理工业”的帽子?

              我倒是想请教,那您觉得,国企改革该如何改?

              • 家园 削弱官本位,加入新的博弈力量

                这句话说来容易 做起来貌似无解

                民间有句俗语“参谋不带长 放屁也不响” 民风如此 如何加入新的博弈力量?

                我始终认为 一个企业的问题就是社会问题的缩影

                但没搞清的是 先解决社会问题 还是先解决企业问题

                ps: 这个帖子真不错 感谢陈mm 感谢晨大 感谢碎片

              • 家园 这个也是您的话啊……

                国企领导人便是官员,尤其是大头头。

                ——为了提高效率以及促进技术革新,——主要是为了搏杀官途,如果打开了思路,反而可能推进一些改革。

                这时为一个人的官途,反而会不介意小头目们的利益,引入新的博弈。

                当然,仅可能是少数领导人,——但,可能性是存在的。

                现在看,超大型国企和其相关管理部门,已经形成了一整个特大的既得利益阶层,单纯从某个企业的改制谈起,恐怕多是纸上谈兵,我目前也没有好办法……这个可能更多的要涉及政体改革的方面了……

            • 家园 呵呵,这个“大企业病”

              深受其苦啊!最恨了,但就是这些人仕途通达……不光在中层,上层、下层、什么层都是。

              • 家园 是啊,大机构大企业大政府其实一样的

                管理中层是为了show off自己活着……

                平滑转动的齿轮组里,一个碎片的动静最引人瞩目,为了把他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只好提升他当经理……

                哈哈,一个管理笑话……

            • 家园 我的立场是要压缩这种官僚局限处的空间啊。

              冷木的文章之所以放在前面:

              他说得很清楚,全球化时代发展到现在,意味着大政府和大资本的博弈。

              中国政府之所以国进民退较多,——亦必须考虑这种背景。大资本握在自己手上,——也算一种应变方法吧。

              每种选择都有得有失。如果国企不能一味私有化,(政府亦会调整之前私有化思路的)我们就必须面对国企的效率问题。

              这个问题逃不过去。能改进一点儿都是好的。我忝颜发文,亦是因此。见笑了。

              • 家园 有点糊涂了

                先定义一个,您和碎片兄,重提《鞍钢宪法》是想解决企业日常管理问题,还是知识产权创新问题?

                1,前者,窃以为有美日先进管理经验可学,《鞍钢宪法》也就是个参考而已,毕竟行业不同,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同,用企业里经常bullshit的说法是keep communication channel open,有上下正常沟通的渠道即可……

                2,后者,这个是财力,物力,自由人脑结合的结果,官僚的管理只有负效力……

          • 家园 “从60年整体来看”

            换句话说就是要肯定前30年的正面,这是现在很时兴的事情。不错,有正面的就要肯定,不管是前30年还是后30年的。然而,简单的事实是,前30年还应该进一步细分为两个15年,人们的思想在这两个15年里是很不同的。在第一个15年里,人们有“社会主义主人翁”思想;但在第二个15年里,什么原有的思想都被打乱了。至于后30年,人们认清了“社会主义主人翁”的虚幻,以后的一切都要从这里开始。如果不能回到“社会主义主人翁”,《鞍钢宪法》就无从谈起。现在的国企,究竟谁是主人翁?这个问题不解决,所有的管理细节的改革都是空谈。

            通过领导人个人利益和搏杀官途而推行的改革是不能持久的,每个领导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改革推动到自己或者亲信这一层也会推动不下去,为了自己的利益牺牲小头目的利益更加不是改革的正途。

            冷木的文章很好看,我正看一一拜读。

            • 家园 我想审视60年的得失,是为了以后的路更顺利。

              前60年的得失理路,——尽可能还原事情本身最好。

              而不是说翻案风又起。

              而且不是因为“时兴”,而是因为大家接触的资料有所变化,——自然就会有所谓“热潮”。

              每一阶段有每一阶段的任务,——比如说张爱玲,几十年消失在视野中,不正常;然后红得发紫,甚或排名第一,亦不正常。——然而这是必要的阶段。

              ——现在的排名就正常多了。

              建国大变种种,割裂历史,视界便会和整合历史有所不同。整合过程中自然也会有过头处,然后下一阶段,自然就平和了。可是这个过程,确是很正常而且必需的。

              毛、邓做中国之主,都很有资格。功劳都有七分之上的。

              毛+邓,也许可以让我们改进当下的一些问题。

              我在立场从下河时便是这样。

              您说的“主人翁”问题:这得和分配挂钩,是项复杂的工程。不过很多事情,再难,也得有个头的。

              鞍钢宪法之所以可做一个reference,是因为可小处试验,比如说技术革新的角度,技术人员边缘化,这种倾向可以适度纠偏。解放一点是一点,都可能促进些现实的。

              • 家园 我的主人翁不是指所有制

                而是有关人员对所从事的工作的ownership(不知道应该怎么翻译),换句话说,主人翁是相对于雇佣军来说的,或者说雇佣军精神就是拿一分钱干一份活,主人翁精神则相反,干一分活才拿一分钱,嗯,这样说也不尽准确,还要想一想如何准确表达。

                • 家园 在我看来,有没有您说的主人翁精神取决于每个企业的氛围,

                  当然大的氛围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善小氛围,例如给农民工城市人的权利,又如下令普遍模糊管理层与被管理者的界限,但总的来说,我是悲观的,现在已没有鞍钢宪法实行的条件了,由于有大量供应的农民工,被管理者相对于管理层的弱势是现在的大背景。也许过个十年二十年后会再有吧。

        • 家园 花……

          说起来,晨兄还是以国外现代工厂实践为基础从细节有感而发,而陈mm是现代中国官僚资本企业为基础大而论之,双方角度不同,所以结论也有区别……

      • 家园 物质的路还是思想的路?

        有点像GMAT中的论文题目。

        大学生进去,几年之后若升不了官,走上官途,前途便郁郁了。

        体制能否让所有人都受益?对此表示怀疑

        • 家园 如果受益的唯一途径是进入管理层,那就是有问题了

          制度肯定不是让所以人受益,但是如果只有进入管理层这路,那的确是有问题。总有人适合技术,不适合管理。而且说实话,我认为管理层在现今社会如此的高薪明显是不合理的,国内外都一样。

    • 家园 沙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