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美眉,简体字和印刷术 -- 萨苏

共:💬52 🌺6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西西河通宝! come here!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俺检讨,没有认真学习老萨的帖子,现在才看到这篇好文章
    • 家园 简体字和简体字不一样

      萨先生说的“古简体字”,是为了书写的简便。就好比人们把篆字简化成了隶书和行书,行书还嫌慢,干脆简成了草书。

      而上世纪推行的简化字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简化书写,而是为了消灭汉字,代之以拼音文字,好象叫“汉字拼音化”,否则就不会出现第二批简化字了。

      民国的后期和共和国早期的知识分子大都是“五四青年”出身,难免受到“中国文化无用论”的影响。他们把“德、塞”两位先生当作上帝来崇拜,以自己肤浅但是偏激的认识来看待这个世界,可爱又可恨。他们很想消灭掉中国的一切,以当时欧洲的标准来重建社会,但是当时连年战乱,没机会下手。等到共和国成立,天下太平,终于可以开始了。不过时间不长,混乱的政治局势终止了这一进程。

      进程终止了,可是人还在。到了八十年代,这批人大都成为各自领域的“长老”,桃李满天下。年轻时代的冲动和文革时受的委屈交织在一起,经过发酵,孕育出了新的形式,直接造成了八十年代中国文化的彻底崩溃。

      五四新文化运动、文革和前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次破坏。其中,改革之后是最严重的阶段(嘿嘿,不是文革),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五四时代打下的思想基础,被五四青年们带到八十年代,又被他们的徒二带进了二十一世纪。不知下一次爆发是什么时候。

      要反对的不是为了简便的简化,而是为了消灭的简化。是简化字背后的东西。

      • 家园 坦率的说,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误解

        我曾对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所有正式文件进行过系统的翻检,结果发现了一个让我十分吃惊的事实: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所有正式文件都没有提到过“简化汉字是为拼音化做准备”这一说法,也没有意思与之相近的说法。

        那么,有没有“为拼音化做准备”的说法呢?有,但那是汉语拼音,不是简化汉字。我所见到的所有涉及“拼音化”的内容,都是“制订和完善汉语拼音方案,为未来的拼音化做准备”。如果同时提到简化汉字和拼音化,其行文为“积极推广简化汉字,制订和完善汉语拼音方案,为未来的拼音化做准备”。也就是说,“推广简化汉字”和“为拼音化做准备”是两件相互平行的事情,不存在谁是为谁服务的问题。

        • 家园 你的结论和我的没有不同啊

          “推广简化汉字”和“为拼音化做准备”,两者虽然是同时进行的,但是最后还是要有个交汇点的。

          而且,最后的目的显然是汉字拼音化,汉字都拼音化了,简化汉字还会存在么。

          • 家园 完全不同

            首先告诉你一点: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及其今天的继承者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所有正式文件中,都没有提到文字改革的最终目标,更没有“最后的目的是汉字拼音化”的说法,只是提到了文字改革的目的:“便利学习和使用。”

            如果你认真研究一下近代中国语文改革的历史,就会发现,在汉字存废问题上,语文改革运动内部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改革汉字(简化汉字就是改革汉字的产物),另一种是彻底废除汉字,代之以拼音文字。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拼音派是反对简化汉字的,因为他们认为简化汉字也是汉字,这种做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吕叔湘语),反而让汉字苟延残喘,拖延拼音化的实现。

            在50年代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中,这两种意见旗鼓相当,谁也不能压倒对方。因此当时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采取的是折衷的办法:一方面推广简化汉字,另一方面制订汉语拼音方案,实际上是让这两种主张都投入实践,让社会去选择。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推广简化汉字”和“为拼音化做准备”是两件平行的事情的原因。我手头的所有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文件中,“推广简化汉字”和“为拼音化做准备”都是并列的,没有谁是为谁做准备的说法。

        • 家园 好帖子……有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汉语拼音的目的是为了人们可以使用字典这个工具

          使得人们可以自学汉字,这是一个革命。

          拼音无法解决四声同音问题,所以汉字无法过渡到拼音化。

          • 家园 四声是改拼音文字的最大障碍

              不过对单字来说,没有四声不行,但对词和句子来说四声就不那么重要了。文章中有别字大家一样能读懂,老外说不了四声中国人一样能听懂。

              曾经有人提出建议,逐渐取消四声以过度到拼音文字。办法是办一份报,或者索兴人民日报另一版,全部用最简的同音字,让人适应单字只表音不表意。

            • 家园 四声问题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

              据周有光先生透露,当年汉语拼音方案制订的时候就曾考虑过字母标调的方案,具体设计是:轻声和阴平不标,阳平在音节后加x,上声重叠元音字母(就是标调号的那个字母),去声在音节后面加h。比如“汉语拼音”就可以写作“hanh yuu pin yin”。

          • 家园 实际上汉字拼音化蒙古人、满人先我们一步实行了

            这是蒙古和满人能入主中原,而匈奴和突厥只能远循欧洲的真正原因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