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战场上的蒲公英(四十五) -- 王外马甲

共:💬475 🌺267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句话想起了《阿甘正传》结尾里面那根随风飘荡的羽毛

        虽然有过扶摇而上的际遇,但飘荡的历程却终究取决于不可抗拒的风云,从天上到地面、从理想到现实,以兴奋的开场到无奈的结束,最后归于尘埃,归于草

      • 家园 爱看马甲,常来英雄本色

        要看马甲打架,请去青史微言。

      • 家园 【原创】人生的发展就如波涛一般有起有伏、前波后浪奔腾向前
      • 家园 这句话想起了《阿甘正传》结尾里面那根随风飘荡的羽毛

        虽然有过扶摇而上的际遇,但飘荡的历程却终究取决于不可抗拒的风云,从天上到地面、从理想到现实,以兴奋的开场到无奈的结束,最后归于尘埃,归于草

      • 家园 这个世界太大,这个世界太小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解放川黔大地,在挺进贵州的第17军第49师(师长汪家道,政委况玉纯)
        况玉纯政委正是129师骑兵团的政委,也兼任过一段时间的团长,不知道在席卷大西南的二野大军中,我们的大刘同志在哪只队伍里面,不会还跟着况政委去解放蔡先生的家乡去了吧!期待马甲兄把骑兵系列也做一个这样的补充

      • 家园 蔡智诚老人还健在吗?

        算岁数,蔡智诚老先生若还健在,今年也该是86岁高龄了吧

      • 家园 感动!
      • 家园 跟完了这篇帖子,突然想哭

        尤其是看到“在挺进贵州的第17军第49师(师长汪家道,政委况玉纯)的队列中有一名遵义籍的女战士,她就是蔡家的小妹妹蔡智兰”时。同是一家人,各人的命运轨迹却截然不同,大背景是中国的浴火重生。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更习惯于从宏观着眼,谈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与衰,荣与辱,甚至可以扯上世界形势的风起云涌。但从微观上来看,又是多少同胞的分与合,悲与欢。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信矣!在时代的漩涡中,没有人可以逃脱。因此,唯有居安思危,与时俱进(借涛哥一句词~~),让我们永远不再步明清的后尘。想起一句歌词“巨龙巨龙你擦亮眼,永永远远的擦亮眼”。

      • 家园 很久没有登陆了,但看了马甲兄的后记一定要花一个

        人的命运有时就是这样,谁也不知道哪天会飘到哪里,感慨良多

      • 家园 就这样结束了吗?

        就这样结束了吗? 感谢马甲的文字,让我们知道了那大时代中小人物的故事. 实际上很关心蔡智兰的故事,但看来马甲是不愿写下去了.遗憾.

        关于结尾对蔡智诚的评价有点不敢赞同, 对比蔡智兰, 她算是"有理想"的"革命战士"了吧, 结果呢?说到底, 在那样的时代, 任何人命运都是注定的,"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无论是否愿意,任何人最终都只能随着时代的"波浪起伏沉没.

        时代的步伐并不总是踉跄"向前". 再写下去就是苦难史了. 窃以为这就是马甲无法继续写完的原因.可惜了. 那些后来故事.

      • 家园 送花
      • 家园 谢谢马甲兄,辛苦了,一定要放松一下。

        写历史,写几十年的一路蹉跎,很难写,太沉重。

        写的人欲哭无泪,看的人明白几分,只有天知道。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有时想起张纯如,她写那段噩梦,究竟是怎么写出来的,又是怎么熬不下去的!

        中国人过去的百年,不能忘记。

        忘记过去,就是背叛。

      • 家园 总是不断联想起这么一段结尾

        然后,葛利高里抱起儿子,用干涩的、像燃烧的烈火似的目光看着儿子的脸,问:“你们在家里可好啊?……姑姑,波柳什卡——都很好吗?”

        米沙特卡仍旧不看父亲,小声回答说:“杜妮妮亚姑姑很好,波柳什卡去年秋天死啦……得白喉死的……米哈伊尔叔叔当兵去啦……”

        好啦,葛利高里在多少不眠之夜幻想的那点儿心愿终于实现了,他站在自家的大门口,手里抱着儿子……

        这就是他生活中剩下的一切,这就是暂时还使他和大地,和整个这个在太阳的寒光照耀下,光辉灿烂的大千世界相联系的一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