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手机应用开发商之烦恼 [5] 纵深 -- 邓侃

共:💬29 🌺3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qq不是因为界面炫而成功的。而是成功之后

          才开始莫名其妙的界面。

          要不然大家干嘛要用珊瑚虫之类的?

          至于UI,qq从开始到现在基本上没什么变化。

        • 家园 其实UI花哨的目的是用来拿出来炫

          其实UI花哨的目的是用来拿出来炫, QQ 那些装备之所以能卖钱就是因为可以拿出来在别人面前炫耀,要是就给自己看,我看也没人会太在意(自恋癖除外)。

          iPhone 其实也有一点炫耀的意味,但是随着用户越来越多,它就会变成一种流行,当他变成流行之后,那就没办法了...

          QQ 好多年不用了,用的那会它还叫Oicq,还不是那个样子的~~~

          • 家园 所谓眩,就是晃别人的眼睛

            就像穿衣服一样,不是穿给自己看,而是穿给别人看。

            但是大家还是愿意花钱去买衣服,尤其是花大钱去买brand,其实所谓名牌衣服比秀水的仿冒货好多少?或许会好一些,但是溢出的价值,肯定比过溢出的价钱。

            结论,人类有攀比情节,或者好听点,利他主义。花钱买衣服给别人看,花心思娶漂亮老婆也是给别人看。

    • 家园 这个想法的出发点是很好的,不过搭建结构会很复杂。

      效益并不明显。

      互联网时代必须脱离单纯的广告经济,向“面向用户”的服务方式靠拢。

      但面向用户的服务方式,必然基于消费模式、关注模式的大量采集,才能开始分析大家的行为模式。而这些基底数据的来源仍然显得很不可靠。仅仅靠注册用户的胡写是不够的。采集的事情,江南春曾经很深入的搞了,结果是被人315了。

      移动曾经推了很久“号簿管家”,也是你这个“前店后厂+内容镜像”的想法,但是结果却很尴尬。熟悉电脑的人,直接用电脑备份号码了。不熟悉电脑的人,也搞不掂号簿管家。就连最基本的电话号码尚且不会弄,何况其它信息。

      搞IT的人面向大众消费群体,脑子里想的第一件事,是“你的客户什么都不懂”,第二件事,是“最简单的两句大白话,是不是能让客户懂”。不能又想做大众,又觉得他们理所应当的电脑很熟练,这样就掉进一个误区了。想用几句专业的话准确描述你的产品,结果也许是客户望风而逃。

      • 家园 忘记说了,号簿管家的数据备份在移动的服务器里

        可以打10086调出,或者上网调出

        • 家园 更进一步简化用法

          兄说的这些问题,我也注意到了,不过我的理解有点另类。我认为大家不用,是因为移动没有把产品弄得很好用,或者没有大力宣传产品的用法。

          说一句不中听的话,CMCC的网页really sucks。这么一个很好的宣传自己产品的地方,不仅慢而且乱七八糟,与CMCC一哥的地位非常不相称。不知道沙总上台后,有没有计划什么举措。

          • 家园 其实无论是李、鲁、刘还是沙,毕竟只是个领导

            移动的核心问题,就是创新严重不足。

            以前有个说法,叫一个总一个品牌,某人创造了全球通、继任创造了神州行,后人创造了动感地带,就没得可创造了。

            实际上是营销创新不够,技术实现能力低下,被诸多厂商忽悠得迷离了双眼。

            不过幸好移动是拿来主意,拿来个手机证券,再拿来个飞信,再拿来个手机助理,然后是MAS/ADC,到底哪个能成气候,且待后面观瞧。

    • 家园 核心问题。

      在手机应用中,你的设想是要扮演ICP还是ISP?或者二者通吃?

      • 家园 见面谈是否方便?

        这几天我来湾区出差,不知道是否方便见面聊聊。

        不妨在西西河上给我发短信,商量安排见面的具体事宜。

      • 家园 内容还是服务

        这个问题问得好。

        有精力的两者通吃,没精力的挑一个下手。

        我这个文章系列,立场基本上是站在ISP这边的,讲怎么提供展示content的平台,而没有多谈content如何获得。原因是content的获得,各种content的来源不一,很难总结出共性的东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