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当危机蔓延到实体经济 -- 安定辞

共:💬144 🌺15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del
    • 家园 中国各行业裁员减薪潮渐起

      外链出处

    • 家园 物价下跌已成定局

      东航承认已开始降薪 称为维持员工稳定不会明讲

      外链出处

      三套成品油零售价下调方案上报审批

      外链出处

      我国钢铁业10年来首次全行业月度亏损

      外链出处

      各位小心工资缩水.

    • 家园 两月三降息

      人民日报:两月三降息释放保增长信号

      外链出处

      援救行动一步一步展开,股市需要的预期已经有了。

    • 家园 这一轮发展用不着那么多初级劳动力,

      因此,财政推动多方融资健全农村福利体系以及提高农民收入,利诱他们返乡是第一步。然后,通过流转促进人口迁移,打破以前农村滴格局,从而进行农业集约化。总之,农业要为新一轮滴工业发展提供更多滴富余。

      • 家园 每次TG有机会的时候都会犯一个大错

        太祖时代是放松了人口控制;设计师的时代应该趁机搞农业集约化却来个包产到户。

        幸好还不是致命。

        • 家园 关于人口问题,你是否能把基本事实搞清楚再发言?

          放松?1956年,主席即提出“计划生育”,那时建国才几年啊?

          [ 非闲人 ] 于:2008-09-20 06:44:24

          当时的最大问题是根本不具备执行的条件,要钱没钱要物没物怎么执行?直到60年代避孕工具、避孕药、避孕手术逐渐完善了而群众也开始对计划生育有一定理解才具备了可执行的条件。现在的人大概早忘了中国人历来讲“多子多福”,计划生育是跟传统观念冲突的。

          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57年2月27日)

          我们这个国家有这么多的人,这是世界上各国都没有的。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我看人类是最不会管理自己了。工厂生产布匹、桌椅板凳、钢铁有计划,而人类对于生产人类自己就没有计划了,这是无政府主义,无组织无纪律。这样下去,我看人类是要提前毁掉的。中国六亿人口,增加十倍是多少?六十亿,那时候就快要接近灭亡了。我今天不着重谈节育问题,因为我们邵力子先生是个专门的名家,他是大学专科毕业的,比我高明。还有我们李德全部长,也很注意这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政府可能要设一个部门,或者设一个节育委员会,作为政府的机关。人民团体也可以组织一个。因为要解决技术问题,设一个部门,要有经费,要想办法,要宣传。

          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1957年10月13日)

          人多好还是人少好?我说现在还是人多好,恐怕还要发展一点。你现在要人家节育,但我们一是工具不够,二是宣传不够。农民字都不认识,还有早婚的习惯,你强迫他节育,又不行,他不能控制自己。人类还不能掌握这个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几亿人口还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我看要搞到七亿人口,就会紧张起来,邵(力子)先生那个道理就会大兴。邵先生之道大兴之日,是七亿人口到八亿人口之时。你现在讲,他横直不听。但是我并不是说不要做宣传,不要制造工具。要做宣传,要尽可能做宣传。我是赞成节育的,并且赞成有计划地生育的。像日本人一样能控制。现在人多一些,气势旺盛一些。要看到严重性,同时也不要那么很怕。

          50-60年代部分关于计划生育的政策、社论以及领导人讲话目录(按发布时间顺序)

          1、《提倡节育》(刘少奇,1954年12月27日)

          2、《卫生部关于人工流产及绝育手术的通知》(1956年3月30日,)

          3、《卫生部关于避孕工作的指示》(1956年8月6日)

          4、《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周恩来,1956年9月27日)

          5、《应该适当地节制生育》(《人民日报》1957年3月5日社论)

          6、《做革命的促进派》(《毛泽东选集》第五卷,1957年10月9日)

          7、《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1957年10月25日)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1962年12月18日)

          9、1965年8月,卫生部《关于避孕工作的指示》

          10、《农村卫生工作和计划生育问题》(《周恩来选集》下卷,1965年11月1日)

          批错一人(马寅初),误增三亿”——能把刚过去的历史颠倒黑白到全民都相信的地步,这样的洗脑功夫,恐怕全世界都无出其右。

          • 家园 咱们看事实

            那就是中国从60~70年代出现了一个人口增长的高峰,虽然提出了“一个太少、两个正好、三个太多”口号,但是缺乏有力的、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育龄夫妇的生育率依然秉承传统居高不下——这和批马寅初没啥关系,马寅初该批,他那套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东西在任何时代都该批,放到今天也一样。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根本上讲是对人口压力没有清醒的认识,没有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到应有的位置上来。

            • 家园 事实不是你凭感觉信口开河,而是看数据。

              数据清晰表明,从70年代开始,中国人口出生率一直在下降。而中国人口的最大问题在人口基数庞大及随着环境改善的人均寿命的急剧增加。

              从建国前的人均寿命35岁增加到近七十岁,想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对比内地和台湾在1949年后三十年的人口增长,可以清楚地表明内地人口增长一点不快,相反内地远少于台湾人口增长,并不比同期世界人口增长高多少。

              就此看来嫌中国人太多其实是享受完人口红利后嫌中国人死得不够快吧~我倒是非常欢迎那些妄顾事实和客观条件指责主席在人口问题犯错的人为计划生育多做点贡献,不生不育快死。

              • 家园 你要数据就给你数据

                新中国人口发展历史

                三、第二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62—1970年)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经济发展状况逐渐好转,强烈的补偿性生育使人口出生率迅速回升,人口增长进入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这一时期,人口死亡率重新下降到10‰以下,并逐年稳步下降,1970年降到7.6‰。出生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使这一阶段的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达到27.5‰9年净增人口1.57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

                四、人口有控制增长阶段(1971—1980年)

                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人口发展出现根本性转变的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高速增长带来的压力,使人们认识到人口控制已迫在眉睫。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发出了实行计划生育的号召,并制定和完善了明确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高出生、高增长的势头得到迅速控制。人口由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进入了有计划可控制的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迅速下降,分别由1971年的30.7‰23.3‰下降到1980年的18.2‰和11.9‰。然而,由于总人口基数庞大,这一阶段中国人口净增的绝对数仍相当可观。1971—1980年,全国总人口由8.52亿增加到9.87亿,净增1.35亿超过了第一次生育高峰时期的净增人口

                • 家园 这个才是关键!

                  这一时期,人口死亡率重新下降到10‰以下,并逐年稳步下降,1970年降到7.6‰。出生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

                • 家园 你这些数据是来证明我的话吧。

                  数据清晰表明,从70年代开始,中国人口出生率一直在下降。而中国人口的最大问题在人口基数庞大及随着环境改善的人均寿命的急剧增加。

                  说70年代没成绩,怎么不对比一下内地与台湾的人口数据呢?

                  台湾人口从1950年的756万升到1980年1785万,增长两倍有余。

                  中国人口从1950年的5.4亿升到1980年的10亿,增长不到两倍。

                  (中国这个人口数据还是加上了台湾人口,光算内地人口,增长更低)

                  这个数据对比有力证明了内地的人口增长事实上比没有计划生育的台湾低多了。如果1980年前中国没计划生育,人口增长比例就跟台湾看齐了,到1980年远不止10亿,而是接近13亿。你对这个人口控制的成绩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吗?中国的人口增长率是正常的,并没有高于同时期世界人口增长太多。

                  讲计划生育,中国建国人口已有5亿,人均寿命35岁,一穷二白连避孕工具都要进口而基本上全民奉信多子多福无任何节育意识及养老机制的国家。我很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指责主席人口问题犯错的JY和SB能用什么方法能阻止中国人口在三十年里突破十亿。

                  夫妻分居,不让他们做爱做的事;生了一个孩子后全抓去扎了;制造饥荒战争瘟疫,让大部分人在35岁就归天……我看TG这个江山也不用坐了。

                  一群NC。一边享受毛时代的人口红利,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拉动经济发展,一边在埋怨人太多影响自己找工作影响人均资源享受全是毛泽东的错。照他控制人口那个意思,我想很多JY和SB能不能出生都是个问题,如此一来,世界还真是清静了。

                  又要人口不增长甚至负增长,又要活得好活得长命不早死,JY和SB的人口梦想上帝都不能达成。

                  • 家园 拜托,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情况不同

                    人口问题表现出来的侧面也不同,可以简单地由此及彼么?

                    比如说中国、南亚次大陆,就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压力,需要采取计划生育政策;可是在俄罗斯,却在大力鼓励生育,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因为地广人稀、政府大力吸引移民,新加坡,为了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完成国家的发展计划,同样大力吸引移民、希望人口能够短期内有大幅度的增长。——情况不一样,能够简单地扯到一起作比较么?

                    中国的人口压力问题由来已久,从清乾隆年间、人口突破四亿,就已经客观存在;到建国初期,人口完成了第一个增长高峰期的爆发式增长以后,计划生育问题就已经是一个必须高度关注、甚至迫在眉睫的问题。如果在人口突破六亿的时候就开始大力推进计划生育,还至于像后来这样采取非常极端、副作用很大的强制性一胎化政策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