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 淮海战役前陈毅为何被调离华野? -- 风水先生

共:💬81 🌺26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实在是好文章啊
    • 家园 【花】一个小小的建议

      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能否尽量不用像“502”之类的用代号表明人物,免得如我一样对历史了解不深的人再去查证?谢谢。

    • 家园 看起来简单的一桩事,分析的这么透彻,佩服。

      有一事不明请教.

      以前俩人合作的不是挺好吗?粟裕也不争位置。奇怪的是58年整粟裕,为什么陈毅会跟粟裕翻脸。这里面的道道深了。您能不能给开导开导?

      谢了。

      • 家园 58年陈揭发粟

        我的理解是自己的部下自己先批了 别人好歹得给点面子 不能批得太狠

      • 家园 【讨论】因为建国以后502很多事干的不地道

        损人不利己

      • 家园 请教二字可不敢当。咱们还是共同讨论吧。

        陈粟关系,是个不太好说的话题。正式官方史料,二人肝胆相照,配合无间的例子很多了。我就不说了。不过,目前有很多文章说二人关系其实很紧张,并且有一些热血粟迷,坚信陈忌才妒能,粟谦让过分。并罗列了很多秘闻。有些秘闻,风水本身能力有限,无法查证。并且秘闻主要集中的焦点无非就这么几件事,一,陈总在黄花塘被饶漱石批,粟裕前线打胜仗;二,苏中七战七捷前后,陈粟在战略上的分歧;还有,就是老兄所提的58批粟。前两件事,我觉得作为陈粟关系不好的佐证,有些牵强。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打胜仗是第一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其他都在其次。工作分歧与个人恩怨不好一概而论。再说,尤以第一件为例,饶想从新四挤走陈总,那粟大将就只有不打胜仗来支持陈总,反之,则必然是和陈总不睦?我觉得,这个推测站不住脚。

        58批粟,的确如老兄所说,这里水很深。我无法下任何结论,姑且讲几个段子,老兄可自斟酌一下,说说你的看法。

        1.老人家曾批评过三野“新四军,人不多,功不大,毛病不少,尾巴时不时的就翘起来,不整一整不行呢。”并且,批粟的时候,老人家曾指示过要加温。当时批粟的阵容很豪华,武有彭总,聂帅,黄克诚大将等;文有刘主席,邓公等。陈总,因与粟的关系很密切,也在其列。老人家对新四的不满,其实从项英时代就有。还有陈赓大将事后曾对粟裕大将说了那句话最为肺腑之言,‘古往今来,两种人最危险,一是功劳太大的人,一是不去迎合上司的人,你老兄这两样一样都不少,能不被整吗?”

        2。粟裕作检查不过关的时候,头痛得不得了,曾恳请其夫人楚青帮忙。当时,陈毅恰好来了,嚷道‘写什么检查,几百字就够了,不行我替你写。’ 但开会的时候,陈总批粟毫不留情。粟将军在被迫承认所有罪名,检查通过后,陈总又说了一番让人忍俊不禁的话,‘粟裕同志勇敢吃屎的态度很好。以前我对粟裕同志不肯吃屎的态度很不满意。现在他已经当着大家的面吃屎了,我表示欢迎。我现在对粟裕同志没有意见了。’(陈老总,你管粟大将辛辛苦苦写的检查,认下的所有罪名,叫‘吃屎’?!) 60年代初,粟裕曾对张震将军说,‘陈军长关键时候还是陈军长!’

        3.批粟时只有两个人说了粟裕的公道话,却都来自四野!肖劲光对老人家说,粟裕无二心。林元帅撂挑子,‘这次会我不明白,打胜仗的要挨批,我还是不参加了吧。’三野无人说话。一年后,彭总庐山挨批,一时有彭总有所谓‘军事俱乐部’之名。

        4. 粟裕之女嫁与陈总三子陈晓鲁。陈晓鲁先生接受采访时曾说,‘岳父曾对我说‘陈军长一辈子就落下‘磊落’两个字。’他还回忆,文革中,粟裕与陈总医院偶遇,两人见面紧握双手达几分钟,却久久不说话。他很着急。最后,粟裕说‘陈军长要小心。’陈总回道‘大不了,又是三年游击!’

        • 家园 我相信陈毅和粟裕的人品

          但风水兄这一段可能有误。

          粟裕作检查不过关的时候,头痛得不得了,曾恳请其夫人楚青帮忙。当时,陈毅恰好来了,嚷道‘写什么检查,几百字就够了,不行我替你写。’

          陈毅这段话是对刘伯承讲的。好象没有听说对粟裕也讲了同样的话。

          • 家园 这个情节我是从官修《粟裕大将》里得来的,

            可能也有不确之处。熊腰指出的,我也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也有过怀疑,我原想,出版的书应该还可靠些。但是,仔细多读,发现此书有些地方,似乎人为的移花接木一些情节。例如,宿北战役中,叶飞纵突击过深,险些被吃掉。指挥部有人打电话让叶飞大白天突围。叶飞认为此举无疑白白让一纵送死,认为不可行。但是,那人却说‘我不管,8纵已经突围了’这样的话,害的叶上将摔了电话,后来,一纵反突击,扭转了战局。《粟裕大将》一书明确说这个打电话的人是粟裕。我当时,对此十分怀疑。因为,后来一纵脱险,陈毅和粟裕都是长出一口气,宿北之战又是华中和山东野战军头一次联合,粟裕真的会说出‘我不管’这样的话,还是对自己的一纵?后来,我又看了叶飞的回忆录,里面也没有直写人名,但指出是‘山野指挥部’。可粟裕当时不在山野指挥部,在那里的是陈士据。叶飞回忆说,得知一纵脱险,陈粟都非常高兴。战役总结,他当面讨说法,陈毅也只劝他说,仗打胜了,就不要提了。还有一些文章,明确说此人是陈上将,不是粟大将。 罗嗦了这么多,我就是想说,看来,读书不能尽信书啊。很高兴,能在河里与熊腰兄探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