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绝代风华 -- 风尘仆仆

共:💬104 🌺40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写得太棒了!

      我没赶上那个时候,文章看得我这个激动啊,啥也不说了,挨篇花~

    • 家园 【原创】绝代风华(续三)

      1984年的汤姆斯杯决赛,虽然中国队屈居亚军,但杨阳以强大的实力证明了自己.也许就是从那一刻起,“杨阳时代”到来了。从此以后,杨阳一发不可收拾的“掠夺”了数不清的世界冠军头衔。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1987年的世锦赛。非常有趣,在那届比赛中,“四大天王”都进入了半决赛。毫无疑问,这肯定是最惹人注目的一届世锦赛了。对阵形势是:赵剑华vs弗罗斯特;杨阳vs苏吉亚托。

      杨阳这边没啥好说的,仍然是“按惯例”将苏吉亚托打得满地找牙。整场比赛也就20多分钟,2比0搞掂。而在赵剑华那边却有点不爽:弗罗斯特的技术十分全面,面对赵剑华的进攻毫无惧色,防守得滴水不漏。而赵剑华却因久攻不下有点急躁,加上多拍相持时赵的失误又比较多,终以0比2输给弗罗斯特,痛失决赛权。说到底,赵剑华还是吃了准备不足的亏。比赛结束后,赵很难过的坐在运动员休息室里连连叹叹息———这本是病愈后最好的夺冠机会。

      弗罗斯特是有备而来的,他为这次比赛苦苦准备了整整一年,所谓志在必得。这回打败他最为忌惮的赵剑华而进入决赛———从心理上讲,他并不惧怕杨阳,着实让丹麦队上下大为欢喜。大家都知道,年过30的弗罗斯特征战多年,夺得过上百次的冠军,唯独没有拿过世界冠军。现在机会来了,怎不叫老弗兴奋呢?

      决赛开始了,杨阳先发制人。一上来就先整了一个9比0!随后没费太大的力气便以15比2拿下第一局。大家开始有点疑惑:这是刚刚战胜赵剑华的弗罗斯特吗?后来的比赛证明,这的确是弗罗斯特。而且比半决赛时的那个弗罗斯特更难对付!老弗的球是很“粘”的那种风格,第一局失利的原因主要是不够耐心,总想尽力抢先上手。但他自己恐怕也没意识到,进攻并非他的强项,更何况杨阳的防守能力超强,几乎完全可以与那些单凭防守打法雄视天下的大师们相媲美!不过弗罗斯特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当第二局再次以大比分处于落后的时候,他改变了战术:不再与杨阳硬拼,而是十分聪明的用线路和落点的变化抑制杨阳的攻势,同时紧紧把握网前的一切机会,一有机会便大胆的窜到网前实施短促的突击,渐渐地将比分追平然后又以15比13扳回一局!赛场上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居然有人能面对杨阳在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翻盘?!想造反呐?!决胜局开始,杨阳气势如虹,一鼓作气将比分打成了10比3!冠军马上就要落进杨阳的口袋里了。然而正想松口气的观众们怎么也不会料到弗罗斯特竟在此时放手一搏,连下杀手,居然将比分追至12比13!太刺激了!眼瞅着我旁边的那位胖同事虚汗就下来了,那汗流的,一点都不比赛场内的两人少。杨阳真不愧是头号天王,在危急关头奋起神威发起了最后的强攻————那几个球真是让人血脉贲张———在观众雷鸣般的呐喊声中,杨阳最终以15比12 击败弗罗斯特!精彩绝伦的表演!这应该是杨阳运动生涯中最为经典的一场球。我和朋友们看得是如醉如痴…………。

      应该说,弗罗斯特的这场球打得非常出色。然而杨阳打得更好。咱们只能说弗罗斯特生不逢时。老弗是个很有绅士风度的人,他也认为是杨阳极为出色的发挥粉碎了他在退役之前拿到一项世界冠军的梦想。然而这残酷的结局毕竟难以接受———弗罗斯特还是忍不住留下了伤感的眼泪。带着终身的遗憾,这位令世人尊敬的,也可以说是伟大的球员离开了北京。不仅是我,很多球迷也对他抱有深切的同情。

      1989年的世锦赛有点怪。中国队尽遣主力出战,却频频遭遇意外打击:先是上届女单冠军韩爱萍妙明其妙的输给了一位不知名的来自欧洲的年轻选手;然后是熊国宝、赵剑华在男单角逐中早早落马!男单夺冠只能寄希望于杨阳一人了。很巧,杨阳这回在半决赛中的对手又是苏吉亚托!这苏吉亚托也真是不幸,我想就算是老苏的仇人也不能不同情他。不过这次交手,苏吉亚托表现的还是不错,没有像以往那样被杨阳“摧残”得失魂落魄———竟然从杨阳手中抢到了一局,很不容易呦老苏同志!杨阳在以2比1战胜苏吉亚托后,与来自印尼的年仅19岁的阿迪在决赛中相遇。可惜这场决赛我没能看到,只能听朋友们“白活”。

      据说在第一局杨阳曾以0 比7落后,但又以15比10反败为胜,先下一城。据朋友们讲,从落后到取胜第一局的这段时间里,杨阳打得好极了(我要找视频!我要找视频!)。而第二局杨阳在2比8落后的情况下,为保存体力,以2比15放弃了这一局。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难道杨阳的体能也开始出问题了?!决胜局开始,我们熟悉的那个杨阳又回来了!大刀阔斧的展开了凶猛的进攻,压迫得阿迪喘不过气来。据说阿迪挣命般的来回奔跑,十分的顽强,救起了无数的险球,但仍无济于事。杨阳毫不客气的以15比5结束了第三局的较量,从而成功卫冕。

      这个阿迪后来也给赵剑华制造了很多的麻烦,比如1991年的世界杯以及苏迪曼杯等等,咱们回头再说。

      1990年年底(也许是1991年年初)我们颇为意外的得知,杨阳宣布正式退役———此时的杨阳才刚满27周岁。我在前面讲过的那个小丫头不无伤感的说:“让俺以后再到哪疙瘩去看杨阳涅?”杨阳曾四次代表中国出战汤姆斯杯,取得全胜,可谓居功至伟。虽说今后不再打球了,但他的汤姆斯杯之缘却仍在继续。退役后不久,杨阳飞赴马来西亚任教。在这里,杨阳和韩健、陈昌杰一起联手执教马来西亚羽毛球队。有这世界三大顶尖高手合伙培养那帮“西德克”们,真让俺为赵剑华他们捏把汗呐!

      1992年,汤姆斯杯战火重燃,地点是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比赛规则略有改动:三单两双的出场顺序改为单—双—单—双—单。

      92年的中国队已大大不同于两年前,杨阳、熊国宝的离去,极大的削弱了男单的实力。而几位老队员如赵剑华、李永波和田秉毅等也已经过了巅峰期。跟随他们的一批年轻队员究竟能做些什么,现在还不得而知。这些年轻人有:吴文凯、刘军、郑昱闽和黄展忠等等。顺便说一下,郑昱闽的姐姐郑昱鲤也是一位战功赫赫的羽毛球国手。而且那时的郑昱鲤即将嫁给杨阳为妻。

      东道主的状态倒是非常不错。队伍十分齐整且愈加成熟。有韩健、陈昌杰和杨阳担任教练,用以对付中国选手的最合适的战术想必早已是成竹在胸。

      小组赛,中国队一路顺风顺水,以小组第一的身份进入半决赛。于是,两个老冤家狭路相逢:中国vs马来西亚!首盘单打,赵剑华竟然败给了拉希德西德克!不过说老实话,1992年赵剑华的体能一直让人感到忧虑,我们总是希望他能速战速决,力争用两局球拿下对方。可惜,此番他还是被对手拖入了第三局,致使拉希德西德克有机可乘;第二盘双打,李永波和田秉毅又以1比2输给了老对手拉西德克和贾西德克兄弟。大比分2比0,马来西亚队形式一片大好。而中国观众们此时已是目瞪口呆。出任第三盘单打的小将吴文凯击败傅国强后让中国观众看到了一线希望。但是在第四盘的双打中,郑昱闽和黄展忠却没能抵挡住势头正盛的谢顺吉和苏明强,连丢两局败下阵来。最终中国队以1比3输给了马来西亚,这是中国队自参加汤杯赛事10年来第一次未能进入决赛!

      在决赛中,马来西亚打败了印尼,荣膺冠军得偿夙愿。他们为此奋斗了25年!真不容易。三位中国教练也因此被马来西亚媒体大加称赞,后来马来西亚总统还授予他们一个规格极高的荣誉称号(好象是“马来西亚勇士”,记不清了)。国内电视曾有过报道:镜头上马来西亚总统还亲手为他们三人戴上了那种深颜色的直筒帽,看上去有一点点滑稽。

      中国队的失利成了大新闻,铺天盖地的报道令人目不暇接。“屠龙之夜”!怎么样?这标题够不够抢眼?当地还有一家华文报纸对韩、陈、杨三人痛加“笔伐”———因为在关键时刻中国教练曾为西德克明确指出了赵剑华的命门所在!文章中写道:“……身为炎黄子孙,午夜梦回,能不冷汗淋漓?……”嘿嘿!原来海外华人也说这样的话。难道作为马队教练的这三位中国人,装聋作哑的看着西德克输球才算是真正的“炎黄子孙”?

      1992年,汤杯易主。而中国球迷们竟然苦苦等待了12年才终于又看到了中国队站在冠军席上。

      关键词(Tags): #羽毛球#赵剑华
      • 家园 楼主想找的是不是这个视频?

        杨阳VS 阿迪(2之2)1989年世锦赛 男单决赛

        http://bbs.badmintoncn.com/plus_video_view.php?id=392

      • 家园 我们公司总经理

        大马华人,30多岁,自称曾经师承杨阳,打得还可以,就是体力不行。

      • 家园 那个拉希德西德克

        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本土对阵外国选手时只输给过阿尔比,一直到其职业生涯的晚期才又输给了佐戈。有趣的是拉希德西德克也是个“逢阿尔比必败”,而给他打气的就是“逢杨必败”的苏吉亚托,还以自己在90年终于赢了杨阳来现身说法,要不然我都不知道他还赢过杨阳。

        1992年,汤杯易主。而中国球迷们竟然苦苦等待了12年才终于又看到了中国队站在冠军席上。

        期间中国羽毛球队没什么起色,而印尼则一反当年颓势好手辈出。中国队教练询问印尼队教练,东山再起的秘诀是什么。印尼队领队倒是没有藏私,告诉中国同行当年印尼梁海量林水镜他们辉煌的时候忽略了后备力量培养,因此10年后才重夺汤杯。后来中国队用了12年,看来误掉后备力量培养想追回来就是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啊。

    • 家园 杨阳打球让人放心

      赵剑华打球让人揪心。这话是当年韩爱萍说的。确实有这个感觉。

      看过他们的现场比赛,80年底,在首都体育馆,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四大天王悉数亮相。赵剑华打的时候,全场都替他“杀——!”可是他打得那个让人揪心呀。当时韩就说过,赵的技术是最好的。可是我还是喜欢看杨阳打球,放心。

      • 家园 是80年代

        写成年底了...

      • 家园 这里有个花絮

        决赛的时候,全场高唱《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杨阳也争气,几乎观众每次唱到“杀——!”他都能跳起扣球,打得弗罗斯特直摇晃脑袋。对现场观众的表现后来《中国体育报》还撰文批评,说的啥子大家猜也猜得到。

      • 家园 有哪位知道韩爱萍近况如何?
      • 家园 这一放心一揪心是那么让人心动,让人回味,又是那么和谐!

        如果是一样的,那我们就会少了很多,很多感触。

    • 家园 【原创】绝代风华(续二)

      此时的拉希德西德克虽说技艺不俗,但毕竟是初出茅庐(好像他当时只有18岁,勉强有资格浏览呆鹅的帖子)。给赵剑华制造些麻烦当然不在话下,但要讲到取胜赵天王,那还是差了许多。比分相对接近是事实,但据我看来,赵剑华在两局的比赛中或多或少的有点“斗气”。拉希德西德克啥技术比较出色,那赵剑华偏偏就用这种技术去“制”他!好像是要教小西德克打球一般。如此一来,这场本应是悬念不大的比赛,倒是打得有声有色,你来我往的折腾了很长时间。当然,双方都有很多精彩的表演。最终赵剑华以2比0为中国队拿下了第三分!此时汤姆斯杯已经稳稳的落进中国队的口袋。后面的两盘双打结果已经不重要了。相比1986年的惊险刺激,本届汤杯决赛应该算是比较平淡的收场。

      两年后,也就是1990年的汤姆斯杯决赛,又一次在中、马之间展开。虽说此时的中国男队已呈老迈之态,但实力还是强于马来西亚。照例前三场便奠定胜局!三场单打中的六个人中有五个曾在88年汤杯决赛时上过场,只不过各自的对手换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马队的主教练正是当年叱咤世界羽坛的中国羽毛球大师———韩健。

      中国队首先上场的是杨阳,而对手则是已渐渐成熟起来的拉希德西德克———他现在已经是马来西亚的头号选手。这个时候的杨阳已经27岁了,看上去似乎稍稍的胖了一点点(也许是让拉希德西德克那个瘦麻杆儿给衬的)。应该说,拉希德西德克这场球打得相当好!给杨阳造成了不小的威胁。尤其是在网前,经常出人意料的勾出质量极佳的对角球———杨阳也颇吃了几次亏。另外小西德克的后场突击能力也大有长进,弹跳能力似乎增加了不少,加上手腕的爆发力非常好,常常利用凶狠的后场跳起杀球压迫杨阳。当然他还是不够老道,很多势在必得的杀球往往打到了界外(这也不能全怪他,谁不忌惮杨阳的防守能力呢?杀球当然要杀到边线附近才好)。反观杨阳,虽说体力似乎不如两年前,但手感还是那么好,后场的突击还是那么犀利,网前那些细腻到如同绣花般的小球依旧让人晕眩!凭借扎实的功底和丰富的经验,杨阳以2比0拿下了已经“打疯”了的拉希德西德克。中国队首战告捷!

      “冤家路窄”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而已的。这不,马来西亚的第二单打付国强再次“撞”到了熊国宝的枪口上。跟两年前一样,熊国宝慢条斯理的不慌不忙的“搞掂”了付国强。付国强命不好,虽说实力很强悍,但在与中国对进行团体赛时,好像从未赢过。即便是在1992年汤杯半决赛里中国队负于马队时,付国强还是输给了中国的吴文凯(过了七、八年后,这个吴文凯便正式成为了赵天王的大舅哥)。当然吴文凯也是个狠角色:我记得是在90年代中期,吴文凯在一场国际比赛中(不是决赛就是半决赛)因发力过猛,导致手腕的韧带断裂!经过简单的处理后,随即上场,用那只韧带已经断掉的手拿下了这场比赛!当真是神勇之极!

      接下来的第三场单打,我们的赵天王就轻松多了!对手叫啥名字我实在想不起来,只记得好象是姓关。小关先生根本无法与赵剑华抗衡,整场比赛就看赵剑华的表演了。而且,90年赵剑华的状态很好(只是在下半年才又出了点事儿),我和朋友们欣欣然的看着他施展各种绝技,将对手玩弄于股掌之上。一场毫无悬念的单打比赛很快就结束了。

      双打比赛又成“垃圾”,双方似乎也无心恋战,最终中国队4比1蝉联冠军!好像是陈康和陈红勇拿到了双打的一分。

      至此,中国队在汤姆斯杯大赛上的辉煌表演告一段落。随之而来的是12年的遗憾和伤感…………,回头再说这件事。

      杨阳,说起汤杯,无论如何也要谈一下杨阳了。杨阳大概是1963年出生,好像是16岁就进了江苏队,20岁不到又进入了国家队。因其基本功极为扎实,意志品质极好,很快就成为国家队的主力队员。

      大概是刚刚进入国家队时,杨阳的父亲曾经问过杨阳:你是否有自信在将来打出一个“杨阳时代”?!老爷子够狠!有这样的父亲,杨阳想不拿冠军都不成。

      杨阳身材匀称,相貌清秀俊朗。两眼略显忧郁。据说这样的眼神很能吸引女孩子。我认识的一个小丫头,对羽毛球丝毫没有兴趣。但只要有杨阳出赛,她是肯定要看的。我曾经问她:缘何不喜羽球却独钟情于杨阳涅?人家很干脆的告诉我:“俺就是稀罕杨阳,越看就越稀罕他!看人家那小模样,那小腰,那小屁股,那肌肉……”。额滴神!从那以后,我才知道原来女人也好色———我甚至怀疑她那眼神已经锋利到能隔着电视屏幕把杨阳的运动服给切割下来。不过也难怪,那时候的运动员比赛服装不像现在这样松松垮垮的,一般都是穿比较紧身的短裤,大抵是白颜色的,运动员的体型被勾勒得十分清楚,因而显得非常健美和性感,所以引起部分女孩的无限遐想也不足为奇。前不久,电视转播了奥运火炬在南京的传递活动,杨阳好象是第一棒。现已年逾不惑的当年的那个小丫头很伤心的对我讲:“这还是俺心中那个杨阳吗?咋都老成这样了涅?”我暗自好笑:“孩子都快该高考了,您咋还那么像个花痴涅?”

      杨阳的技术特点,依我看(瞎说的哈!),杨阳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任何技术环节上均无明显的漏洞。无论网前、中后场,无论防守和进攻,无论速度和步法,无论落点与线路的控制等等等等,他都是一流的!全面的技术,加上极佳的战术意识,充沛的体力以及顽强的意志品质,使杨阳几乎拥有了所有的世界冠军头衔———除了奥运会冠军(杨阳大概是在1991年退役的,未能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不过这样说也不全对,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羽毛球作为表演项目进行了一天的比赛。我记得是杨阳拿到了男单冠军。

      业余羽毛球爱好者一般会有两个最难解决的问题:一是步法,二是反手技术(尤其是后场反手技术)。建议喜欢羽毛球的朋友们多看看杨阳的比赛录像,去仔细的观察杨阳的步法。杨阳不过1.76米的身高,但依靠他那灵动之极的步法,好像总能迅速的找到合适的击球点———总让我感觉他至少身高1.80米,然后再以出神入化的手法给对手摆出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令对手疲于奔命。外电曾有评论,说杨阳“有着鹰一般的眼睛和芭蕾般的步法”。此言不虚!

      据说当年杨阳有“反手王”的美誉。看杨阳在后场使用反手技术是很过瘾的事情:无论是拉底线球还是吊网前,那动作的隐蔽性以及线路、落点之精准,似乎与他用正手击球无异。即便击球点很不理想时,杨阳凭借其强悍的腕力和极好的球感,依然能轻松的用反拍将球回至对方的后场底线。而且是要斜线有斜线,要直线有直线。包括世界一流选手在内,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的———绝大多数选手一般在反手位都是过渡球。后来者当中,据我看大概只有印尼的陶菲克的反拍可以与杨阳一比高低。

      顺便说一句,在那个时代,说起反手技术,杨阳还有一个对手,那就是熊国宝。在熊国宝的鼎盛时期,曾有评论誉其为“反手技术天下第一”!到现在我还记得熊国宝在汤姆斯杯决赛上与付国强对垒时,曾有一个两人多拍对拉底线(斜线)的场面。只不过不同的是,付国强用正手,而熊国宝用反手。看上去熊国宝比付国强轻松得多,一副闲庭信步的样子。好像根本不打算做出更多的移动而换成正手,羡慕死人不偿命!

      关键词(Tags): #羽毛球#赵剑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