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载】80年代的动画片大全之中国篇 -- foundera

共:💬90 🌺5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哇,抬头一看才发现居然是4年前的帖子,是谁把河泥挖出来了

      里面还藏着这么多宝贝,赶快补花一朵。这些动画片都非常棒,前两年回国的时候买了一套中国水墨动画片的碟子,大概总共有十来辑吧,有些其实不是水墨画,比如剪影,木偶等等。基本上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都在里面了。

    • 家园 奇怪的病号,我看过。。。。

      漫画书。。。。

      最后好像是青虫变蝴蝶了。。。。

      米国的蝙蝠侠,超人,也都是宣扬英雄主义的啊。还有那4个绿乌龟。。。。

    • 家园 后面对于日本漫画的评论不赞同,其他很好

      我也觉得中古动漫,不应该失去自己以往的风格,失去自己的特色,现在走模仿日本的路,走的非常失败。

      前些日子又看了九色鹿,真的是美轮美奂,对于这部动画片,如果能够对照着石窟壁画来看,那种艺术风格体现,会体会的更加明显。

      还有大闹天宫,那猴子刻画的,比六小龄童要传神啊~~

      另外还有天书奇谭,这是我觉得符合中国动画巨作标准的时间上最近的一部作品了。

      实际上,中国传统动画片里面的几部巨作,对于人物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诠释,包括一些极尽夸张手法的表现,实在太经典,表现张力极强。

      小时候初看米老鼠唐老鸭,圣斗士,觉得妙不可言,不过长大后慢慢才理解到,为什么大闹天宫,三个和尚这种作品能在国际上获得大奖。这个原因,适合那些诸如《红高粱》之类的电影的获奖原因是大相径庭的。

      • 家园 日本的动漫画有很多值得中国学习的

        传统的中国手工绘画式动画,现今已经不能适应市场,一点是绘画成本太高,未必有人才愿意加入,也不太有公司愿意投资,另外一个是题材选取狭窄,容易撞车。日本动画的发达是建立在漫画发达的基础上,很多好的动画都是先有漫画底子,不考虑发展漫画就想大批量的出现好的动画是不现实的。

        • 家园 对,您说的有道理。

          其实我也不情愿的认为,日本动漫和中国动画,已经不是一个水平线的东西了。我们对于中国动画的怀念,恰恰是在工业品时代,对于手工制品的怀念的样子吧?

          但是我觉得,其实中国动画是有自己的路可以走的,一方面,在技法上面,一定要坚持自己的风格,过去的手绘风格和水墨动画的风格,就非常的好,而且手绘风格也未必一定真的手画啊~~完全可以计算机化的啊!其实现在中国有很多的动画短片,有些是电视台的插播短片,有些是广告,做的非常有特色。

          另一方面,在故事性上,我想我们和他们的差距实在太大了,但是也不是不可弥补啊~~但是最先要做的,那还是改变观念,谁说动画就是给小孩儿看的?如果突破了儿童题材,难道我们还缺少素材么?再不济,咱拍动画的三国不成么??日本人的动画三国,小时候看觉得真是好看,可是我不相信,如果用我们的绘画风格和对三国故事的理解把握,就拍不出更好的片子来,呵呵。

          • 家园 建议你看看我的这篇帖子

            http://www.talkcc.org/article/1635146

            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社会了,必须正视这个现实。

    • 家园 收获颇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讨论】可惜好的传统都丢了

      后来的动画片质量都是不计了,只比长,看谁集数多,sigh

    • 家园 英国也没有丁丁吧

      印象中那孩子是比利时的。

    • 家园 七七号巡洋舰疑为旗旗号

      木偶剧, 好像是七巧板.

    • 家园 可以说,这里所有的片子在 www.56.com 全有。
    • 家园 【讨论】对日美漫画、动画的误解

      本帖可能有拍砖的性质,所以我先提前说明我对楼主提到的所有80年代的动画都是非常之喜爱。虽然目前老大不小了,还是想有机会的时候要再看一遍,有正版DVD的话绝对会去捧场。我想讨论的是很多“80前”对动漫的误解,甚至是无知。看这贴的“80前”可能比较多吧,所以想解释一些东西。

      首先大家经常说的“动画”,实际上是指人为画出来的动的影片,和印刷在纸张上的“漫画”、“连环画”是不同的,这里特别讨论动画。当然实际上很多漫画有动画版,然后还有电影版。

      误解1.动画是给小孩子看的

      动画作为一个载体,是谁都可以看,也是什么题材都可以表达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一开始大家都“认定”动画是给小孩子看的,电视剧是给大人看的,但是我认为这么做的、想的“大人”思想是狭隘的,必然限制到对动画的创造。比如日本、美国就有很多动漫讲严肃深刻"有教育意义"的题材,任何人都可以看。我是科幻迷,所以简单举两个科幻的例子:日本的《铁道999》,美国的《Star Trek》。这里就不展开讲了,看过的自然知道这两个是怎么回事。田中芳树的《银河英雄传》也是有动画版的,是不是只给小孩子看?

      现在对这个动画这个载体的再创造,我觉得美国做的最好。比如《Sin City》把真人和动画结合的很完美,不过这个电影更确切的说是“Graphic Novel”电影化,而前不久的那个《300》就是完全真人电影了。《Beowulf》是完全动画了,虽然是以真人为模板拍的。这几个都是R级的,18禁。所以说媒体应该分级,而不是看是真人还是动画。

      误解2.日美动画没有教育意义

      作为曾经的小孩,我对“教育意义”这个词是烦透了!!!作为教育大军的一员,我又完全支持“寓教于乐”,但是要看怎么做。很多鄙视日美动漫的人士的想法是日美动漫没有像中国动漫这么有“教育意义”。你看过多少日美动漫就这么说呢?比如举个很暴力的日本动画“圣斗士星矢”吧,除了日化的欧洲神话外,包涵的是日本对勇气、忠诚、牺牲等等品德的诠释。你可以对日式品德有不同意见,但是你不可以否认这个动画有日式的教育意义。同理,美国的动画“太空堡垒”、“小鹿斑比”、“料理鼠王”等等都是有教育意义的。就算是单纯“王子公主”的好莱坞动画,也是有他们的意义在的,比如“野兽与美女”,“白雪公主”。如果你对王子公主不感冒,请看“Finding Nemo”,"Shrek","Ice Age"......

      从另一方面来说,很多人对日美动画的误解也来自于接触面小,知道的主要是电视上在6点给低幼儿和小学生放的动画。日美动画有很多精品,但是中国正版引进的很少,播放的也不是很恰当。比如《圣斗士星矢》,当年放的时候是6点小孩子看动画的黄金时间,所以分辨力很低的学前儿童也学“天马流星拳”。我知道凤凰台把该片定位为暴力过分,不利于小孩子,在午夜放。再比如“猫和老鼠”从40年代开始发行,观众对象是低幼儿,但是完全不能代表现在美国给低幼儿做的片子。现在美国儿童看的“Dora”,制作的非常好,非常有教育意义,比那什么“蓝猫”要好的多了。所以针对儿童的动画也是有分级的。

      美国好莱坞的动画片很有创意,很有气魄――不过,十个故事有九个是王子与公主的故事,就像现在中国打开电视到处是皇帝戏一样。另外,美国的猫眯是永远打不过老鼠的,不象中国的《好猫咪咪》和《黑猫警长》总算还给猫一个公道。

      你这里大概是指迪斯尼的动画片,好莱坞的动画片是很少的。而且90年代以来,迪斯尼已经很少有王子公主的故事了,实际上“怪物史莱克”系列就是对王子公主的完全解构。 参见《漫话动画片》by 多萝西链接出处

      日本的卡通开始明显的是模仿中国,像《聪明的一休》。后来逐渐发展,并有了自己的风格。不过现在风靡中国的《蜡笔小新》我实在是不敢推崇:诚然,蜡笔小新很搞笑;不过,现在的孩子能学到什么?是在小鸡鸡上画大象,是掀女同学的裙子,还是捂住正在驾驶的司机的双眼?

      这个就完全错误了。日本卡通的历史比中国的要长的多了。还记得“森林大帝”和“铁臂阿童木”么?中国80年代的动画是非常有原创性和中国风的,然后就断档,90年代开始完全模仿日本动漫了。至于《蜡笔小新》,我听说日本是分级的,不是给儿童看的,《樱桃小丸子》是儿童的。如果中国的儿童看到了,请责问中国电视放映部门,不要骂臼井仪人。另,各国对儿童应该受什么性教育是有不同意见的,但是事实就是事实,中国的小男孩小学的时候也掀女同学的裙子。

      总结:

      1.不要小看小孩。

      2.动画要分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