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暗战千年——间谍简史 -- 龙神将

共:💬178 🌺63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送花,貌似大坑。。。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献花一朵,
    • 家园 很喜欢这个系列

      有个小小建议:能不能段与段之间空一行阿?这样看起来舒服一些。

    • 家园 【讨论】先发这么多,看看砖头多不多,嘿嘿……

      我这里到西西河真慢啊,发帖要反复刷新。郁闷……

      • 家园 很有趣啊,尤其是印度的部分

        LZ继续发吧,等着看的说。

        印度的部分资料够新,再能多说一些就更好了。之前也听说过印度的名妓的训练,还以为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没想到还有这个用处。那几本著作够超前……

        照目前的内容看,还只是开篇,华章重彩的部分即将到来。花之,坐等。

    • 家园 【原创】第四节 鬼神与梦幻交织的间谍世界2.《爱经》和“

      2.《爱经》和“吃了吗?”

      在古印度的传说中,几乎所有的行军打仗过程中都穿插着间谍破坏的故事。他们伪装成卖酒食的小贩,把下毒的饮料食物送给敌军,还可以伪装成牧人去谋害敌军的骡马和大象,最有趣的是他们经常潜入敌国,在白天装扮成僧侣散布谣言,进行宣传战;在夜晚带上面具敲锣打鼓地绕城呐喊,使敌人城中人心惶惶,那些大胆出来看热闹的人往往被用棍棒打死,更证明了这是“魔鬼”的杰作。印度传说中还有不少关于间谍伪装成占星术师或巫师的例子,将敌人的重要人物引到偏僻的神庙中加以谋害。顺便提一句,古印度开创了加密情报的先河,国王手里的女间谍尤其擅长这个,她们在情报传递中使用密码,即使泄露也令敌人摸不到头脑。在公元前47年,古印度性学家奥维德写了一本集青春期性教育课本和爱情指导为一体的《爱经》,当中也印证了印度女性经常使用密码通信的技术,只不过大部分都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私情。

      古印度的间谍除了上述本领之外,还有一项非常有趣的本领,那就是在祭典仪式上装神弄鬼。为了彰显国王的权利是受到天神庇护无法战胜的,间谍们经常充当特技演员的角色,例如在地上挖掘地道直通到神庙中心的祭坛地下,当国王当众对天神祷告时,口舌伶俐的间谍便躲在地下,以神的口吻与国王一唱一和。在台下的老百姓看起来,好像真是圣火中间响起起了神灵的话语。听着神灵与国王亲切地互相问候“吃了吗?”,还有谁敢怀疑国王的神圣地位呢?还有种方法难度更大,那就是间谍携带羊肠做成的原始呼吸管潜伏在水下,等国王泛舟河中时间谍先是释放燃烧着的油脂,然后在水火中一跃而出假扮水神或是蛇妖。为了渲染效果,技艺高超的间谍还能从袖口喷出烟雾,或是在身上涂满燃烧的油脂。这样的表演效果惊人,不过动作要灵活速度要快,说完对国王祝福的话就赶紧钻进水里扯呼,否则演戏就变成自焚了。

      蒙昧时代即将过去,那些相对单纯的间谍工作也面临着时代的考验和淘汰。随着战争和政治体制的成熟,奴隶制社会渐渐步入封建制社会。时代的变迁使得统治者对于情报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单纯的刺探军情或刺杀首脑已经远远不够,新的间谍技术和工作方式也随之发展起来。

      • 家园 可以说的详细一点么?

        在公元前47年,古印度性学家奥维德写了一本集青春期性教育课本和爱情指导为一体的《爱经》,当中也印证了印度女性经常使用密码通信的技术,只不过大部分都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私情。

        只有结论,俺没看过爱经,不知道这个结论从哪里来的。

    • 家园 【原创】第四节 鬼神与梦幻交织的间谍世界1.古印度的理论

      1.古印度的理论大师

      在南亚次大陆,有一个交织着无数梦幻色彩的神奇之地,这就是被人称作“月亮之国”的印度,因其国土形状宛若牛首,也有人称之为“牛颅之国”。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操 “印欧语”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对印度次大陆的征服,大概是印度有文字可查的最早的外来民族的征服。这些所谓的雅利安人,百年来一直南迁,到了公元前 1400年到达了印度北部,并征服了当地的土著民族,并逐渐向东扩张,侵入到富饶的恒河平原地区。雅利安人在征服印度次大陆的过程中,逐渐放弃游牧方式,从事农业定居生活。这次征服对印度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婆罗门教的起源,均与这次征服有关。

      印度古代经典宣称早在7000年之前,这块土地上已经出现了间谍组织。那就是原始的祭司和巫师们,他们发展出一套将咒语、毒药和加密文字混合在一起的间谍技术,这也导致了在古印度的间谍历史中弥漫着谋害和杀戮的可怕故事。

      据说由印度传说中的大圣人毗耶娑创作的《摩诃婆罗多》是伟大的史诗作品,它反映了古代印度各阶层的生活,被誉为印度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全书有40多万行,是目前整理修订成书的古代印度史诗中最长的一首。就在《摩诃婆罗多》中,为各土邦国王们提出了如何使用间谍的详尽理论指导:间谍应该毫不起眼,以减少被监视者的怀疑。他们最好看起来像白痴,或者是像瞎子和聋子。这些人应该具备较高的智慧和忍耐力,心理素质要过硬,能忍受别人的侮辱,能忍耐饥渴折磨。这些间谍要被派遣到王国的每一个角落,以便倾听每一句对国王不满的言论。这些间谍要这些间谍要互相不认识,他们安插在国王的亲属、朋友和官吏身边,要安插在店铺、寺庙、街巷、人群和乞丐中间刺探情报,保障国家的内部安全。间谍是国王的眼睛和耳朵,但是不能是嘴巴——否则就露馅了。对于向外国派遣的间谍,则以伪装成叛逃者或苦行僧为好,所有这些间谍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工作之前都要首先通过忠诚度测试才可以。除此之外,《摩诃婆罗多》还提到了控制双重间谍的重要作用:要通过自己的间谍从事反间谍工作以控制敌方的间谍,握有敌方底细的国王可以控制敌方的间谍,利用他们传递假情报从中获利。看到这些洋洋洒洒写于大约2400年前的文字,谁还敢轻视印度人的情报能力,将他们视为旧上海滩租借里只会欺压百姓讨好白人的红头阿三巡捕呢?

      到了公元前3世纪时,据传孔雀王朝开国君主旃陀罗笈多的宰相考庇利耶创作了一部《政事论》,也译作《利论》或《治国安邦述》,梵语意为“国王利益的手册”。这本书中包含有丰富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外交思想,系统论述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种种问题,主张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国王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历代的印度王子们读通了这本书就差不多算是进修合格可以当国王了。

      与同时代的政治教科书不同,《政事论》明确提出建立密探活动网,实行密探统治。书中首先提醒未来的印度国王在根据情报做决定之前,对收到的每一条情报都要经过至少三条不同渠道的信息验证才能相信。如果三条渠道反馈回来的信息差异巨大,则报告这情报的间谍便不再值得信任,应该除掉他或解雇他。

      考庇利耶将间谍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终身被雇佣的职业间谍,算是古印度的国家公务员。另一种根据情况需要而招募的流动性人员,算是间谍里的临时工。吃国家财政饭的公务员间谍们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假信徒”,他们善于揣测他人的想法从中找到疑点。第二种是“隐士”,这些人是堕落了的苦行僧,由于意志不够坚定而可以被国王提供的金钱、牲畜、土地和信徒所收买。苦行僧由于很受民间崇敬,所以这些间谍们可以建立一个很庞大的间谍网,用来监视那些垂涎国王财富的不法之徒。第三种是“房主”,他们是失去土地的破产农民,国王给他们土地,他们依靠土地的收益网罗人手发展间谍网。第四种是“商人”,他们依靠国王给予的金钱收买间谍。

      流动间谍则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同学”,他们是政府收养的孤儿,自幼受到各种刺探情报的知识和技能训练。第二种是“恶徒”,这类人是社会上的残渣,毫无人性又不愿劳作,所以很适合作为打手派出去给敌人捣乱。第三种是“女乞丐”,这些人是婆罗门阶层的寡妇,她们很容易出入达官贵人之家,也适合作为监视王子们动态的人选。第四种是“火把”,这种人可遇而不可求,他们是武艺高超的亡命之徒,为了挣钱什么人都可以杀掉。火把是国王铲除政敌和危险分子的理想工具,印度历史上有很多关于火把潜入房屋杀死目标的故事。

      除了理论知识以外,印度人还进行广泛的间谍实践工作。他们尤其注重女间谍的作用,例如利用妓女做间谍就是印度人经常做的事情。中国古代名妓的形象往往是美丽、温柔与才情,而古印度的名妓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一名古印度的名妓必须研习64艺,试举其中几例:书法和素描、出色的戏剧演技、魔法和巫术、各种武器的使用知识、各种作战常识和指挥军队的技巧……试想看这样培训出来的名妓难道不是合格的特工工人员吗?最可怕的名妓是“毒女郎”。《政事论》中有很多五花八门的毒药配方,传说她们从小就服用毒药以培养耐受力,长大后体内充斥剧毒。再与目标春宵一度后足可以保证用体内毒素毒死对方。

    • 家园 【原创】第三节 上帝站在间谍这一边3.耶稣和犹大的新关系

      一千年后,一个犹太人来到人世。他出生在伯利恒和成长在拿撒勒,此时的古以色列王国早已衰亡,以色列人被称为犹太人,而整个巴勒斯坦都在古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后世为了纪念他,把时间分为公元前(即他出生前)和公元(他出生那年)的纪年方式。这个犹太人就是耶稣。

      耶稣后来被尊称为基督,意思是最尊贵者,是王和救世主。耶稣在30岁以前是个木匠,过着犹太人的传统生活。他在三十岁以后开始教导众人,行神迹,并被记载下来。由于耶稣自称是救世主弥赛亚,所以触犯了犹太教教规,再加上他的名气太大,三年中就传遍了以色列各省。所以执政掌权的罗马官员和犹太教领袖都开始注意他。耶稣传讲的信息主要有:上帝爱你并与你同在,人们要彼此相爱,每个人都极其宝贵,只要求告上帝,上帝就必赦免罪人。

      耶稣最触犯犹太教规定的就是他声称自己就是上帝,因而犹太教宗教领袖要求罗马政府处死他。看着罗马总督犹豫不决时,犹太教祭司们派出间谍来到耶稣面前,试图诱使他说出对罗马当局不满的话,好让罗马总督有借口逮捕他。例如间谍们让耶稣谈谈向上帝献祭和向罗马交税之间带来的利益冲突,耶稣没有让这些家伙得逞。他让他们取出一枚罗马硬币,然后问硬币上的肖像是谁的,间谍门说是凯撒,于是耶稣说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耶稣的这句话流传千古,成为西方的成语。

      犹太教祭司们最后还是决定谋害耶稣,在这时,一个西方间谍世上最卑劣的名字出现了——犹大。为了30枚银币,耶稣的信徒兼会计犹大将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堂派来的卫兵。为了让卫兵们不抓错人,犹大发出事先约定好的暗号,亲吻了耶稣。于是耶稣被捕,在受尽酷刑后,他被钉在十字架上,三小时以后他蒙难了。

      犹大身上有很多间谍共有的特质:贪婪,也像许多叛徒一样事后感到懊悔,他把钱还给祭司后上吊自杀了,他的命运也和许多间谍一样:不得善终。

      然而耶稣却不同,信徒们发誓说他们的救世主在三天以后复活并升入天国,于是他们开始庆祝复活节。按基督教教义,耶稣基督的身体复活,是为了叫信徒得到永生。因此在基督教中,复活节具有极度重要伟大的意义,重要性超过圣诞节。

      上述情节完全来自《圣经》,所以犹大这位间谍是否存在过很值得怀疑。就在耶稣的时代,罗马政府对于国土内的人口管理是很严格的。圣母玛利亚在分娩之前,恰逢罗马政府进行人口普查。玛丽娅回到原籍伯利恒镇登记人口,由于各个客栈人满为患,玛丽娅只得住在客栈的马厩中。这时基督降世,所以一个马槽就成为小耶稣的摇篮。而在当时,耶稣是个犹太男子的希腊化常见名,其希伯来本名就是约书亚,在《圣经新约》中就存在四个叫做耶稣的人。同样的,犹大这个名字也是如此。《圣经新约路加福音》中的记载也很有趣:耶稣原本的十二使徒中就有两个人名叫犹大,其中一个还是耶稣同母异父的弟弟。

      1980年,在耶路撒冷曾经发掘出一个公元1世纪时期的古犹太家族墓地。在其中发现了10个尸骨盒,其中5个盒上刻着的名字与《圣经新约》中的关键人物吻合,分别是耶稣、玛利亚、马太、约瑟和抹大拉玛利亚,还有一个盒子上刻着“耶稣之子犹大”……为此,研究耶稣的怀疑派学者们大为兴奋,因为他们一直怀疑所谓的妓女抹大拉玛利亚其实就是耶稣的妻子,而犹大正是他们的儿子。当然,上述这些考古发现对教会来说是一概无视之的。早期的基督教分支极多,每个分支坚持的教义各不相同,它们彼此指控对方为异端,所以犹大是否是教派冲突的牺牲品或被丑化的失败者也未可知。

      让我们回到耶稣的时代继续他的故事:耶稣蒙难仅仅几个月之后,在耶路撒冷城一天之内就增添了大约3000跟随者。宗教领袖执意镇压跟随耶稣的人,但他们当中许许多多的人宁愿去死,也不肯否认耶稣就是真神的信仰。基督徒由于受迫害而流散四方,反倒因此把福音传播的更广泛。不到100年的时间,罗马全境到处都有人信仰基督教。公元325年,基督教被罗马皇帝认可为合法宗教。公元391年,基督宗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在伊斯兰世界中耶稣也是受到尊敬的先知,《古兰经》中称耶稣为麦西哈.尔撒,是伊斯兰教六大先知之一,被称为“真主的灵气”,仅次于至圣先知、封印使者穆罕默德。伊斯兰教认为尔撒会于临近世界末日时,在大马士革下凡做穆斯林的领袖,继承穆罕默德的位置,以《古兰经》为主导传播伊斯兰教,进而统一万教。

      两千多年后,世界上有数亿人信仰耶稣,他虽然从未回来过,但他的精神万古长存。

      这一节充斥着太多的腥风血雨,可是人人向往的迦南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据考证,迦南应该是巴勒斯坦位于约旦河和地中海之间的某一部分。按《圣经》所言,这里被认为属于以色列人的“应许之地”,是一块“流着奶和蜜”的土地。其实在东方的南亚次大陆上,也有一块“流着奶和蜜”的土地,那就是古印度。

    • 家园 【原创】第三节 上帝站在间谍这一边2.迦南地上的美人计

      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时,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为争夺迦南地展开了残酷的战争。就在这期间,古城杰里科里有个女婴呱呱坠地,她就是娣莱拉。按照巴勒斯坦人的传说,在娣莱拉的少女时代,她的村子被以色列人摧毁,她本人沦为烟花女子。

      当时的非利士人正畏惧一名叫做参孙的大力士,此人年方二十,有万夫不敌之勇,据说能赤手空拳撕碎狮子,至少也能撕碎狮子狗。《圣经》上也说参孙身材魁梧,骁勇善战,杀人如麻,有一次曾用一块驴腮骨一口气杀死上千名非利士人。然而,参孙有一个致命的弱点——生性好色。他不顾族人的强烈反对,娶了一个美丽的非利士女子为妻,还同娣莱拉打得火热,两人成为公开的情人。

      娣莱拉与参孙的所作所为,被非利士人看在眼里,他们终于找到了消灭参孙的方法——收买娣莱拉做内线。在巨额赏金的诱惑下,娣莱拉的国仇家恨涌上心头,她拍胸脯让组织上放心,自己坚决完成任务。

      于是娣莱拉反复盘问参孙有什么害怕的东西,参孙便告诉她自己害怕被人用7根湿皮绳绑住我。娣莱拉立即通知了非利士人。非利士人闻言大喜,立即用7根湿皮绳把睡着的参孙捆了个结结实实。结果参孙轻易扯断了绳索,吓得非利士人四散奔逃。智勇双全的女地下工作者娣莱拉立即哭着说自己都是被逼的,可叹参孙同志智商有限,竟然相信了。

      在那之后,娣莱拉继续不屈不挠地刺探情报。英雄终于没过美人关,参孙在半梦半醒间,说出力量集中在他的头发上,只要剪去他的头发,便与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娣莱拉二话不说立即充当起业余美发师来,用剪刀割掉了参孙的头发,然后出门去通知非利士人收货。

      这下,娣莱拉成功了,参孙成了一个废人。

      参孙被俘后,非利士人欣喜若狂。他们把参孙的双眼剜去,给他戴上手铐脚镣,拴在一间地牢的石磨边,让他像驴子一样天天推磨。不久后,非利士人夏收节到了。他们邀请娣莱拉作为嘉宾出席,同时也把参孙押到会场准备斩首示众。可惜非利士人忘记了人是会长头发的,参孙已经恢复了神力。听着娣莱拉的盈盈笑语,愤怒使他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参孙撞塌了支撑会场的石柱,全屋的人都被砸身亡。

      后来,以色列人为参孙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在他的墓碑上写着:“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假如没有女人的话;但即使有了女人,他仍不失为一位民族英雄。”他们也为娣莱拉的事迹所感动,在离参孙不远的一个山沟里厚葬了娣莱拉。娣莱拉的墓碑上写着:“她毁了一个英雄,同时也造就了一个英雄,在能够这样做的女人中,她是千古第一位。”

      时至今日,巴勒斯坦人都知道娣莱拉这个名字,她是巴勒斯坦历史上第一个女间谍,更是他们心中的民族英雄。

    • 家园 【原创】第三节 上帝站在间谍这一边1.兼职间谍和强盗首领

      第三节 上帝站在间谍这一边

      1.兼职间谍和强盗首领的伟大先知

      对于间谍这种似乎并不光彩的职业,上帝究竟是如何看待的呢?在《圣经》故事中有很多关于以色列人和古以色列王国的间谍故事,其中宣扬了一个真理,那就是“优异的间谍活动必将获得丰硕的成果”。上一节提到的摩西就是使用间谍的高手,据《圣经.旧约.申命记》记载,早在出埃及之前,摩西就已经派遣间谍对以色列人迁徙路线上的道路和城镇村庄进行侦查。为了获得详尽的情报,他从跟随自己的12个部落中各自挑选一个能力卓越的间谍,并且吩咐他们说:要仔细调查你们去的地方,看看他们的土地肥沃程度怎么样,他们的人口多不多,城镇有没有围墙和堡垒,更主要的是战斗力强不强?为了验证间谍所渗透地区的物产是否可口,摩西还要求间谍们把果实带回来品尝。

      不管怎么看,这段话都像是强盗头子吩咐手下踏点踩盘子时所说的话。不过也情有可原,毕竟这些以色列人都是穷光蛋,逃出埃及之后如果不抢占别人的家园是活不下去的。《圣经》上明白写着上帝的话:“我要从你面前赶出外邦人,扩张你的境界”,所以以色列人理直气壮地不抢白不抢。摩西的先知名号也不是白来,如果没有详尽的情报工作他也就无从指点以色列人迁徙的路线了。经过间谍的细致侦查之后,摩西就用拐杖指点着告诉信徒们说前面这条路是死路,要走旁边那条,或者是这个村子战斗力强悍,咱们还是去洗劫别的村落吧。以色列人们一看样样说的不差,这可不是“先知”嘛,于是更是崇拜地五体投地,摩西说啥他们就信啥。

      据记载,摩西依靠间谍渗透等方法先后击败并占领了亚莫利亚和巴珊等小国家。只可惜迦南住着一伙巨人——这是大部分回来复命的间谍报告的,以色列人们闻讯惊慌失措,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勇气。只有两名间谍约书亚和凯莱布坚称前方都是些弱小的敌人,可是以色列人们不相信他俩,反而打算按照传统用石头砸死他们。就这样,远征的计划搁浅了,以色列人在荒野中流浪了四十年之久。老先知摩西一共活了120岁,可惜他出师未捷身先死,临终前他把权力移交给年轻的约书亚,希望他能带领以色列民族重返迦南圣地。

      约书亚曾是摩西的助手,在成为新领袖之后,约书亚命令除了女人孩子和老人之外的所有人都加入军队,靠这种毫不留情拉壮丁的手段,他很快组织起一直4万人的大军来。以色列人目标是约旦河对岸的城市耶利哥,那是一座有城墙保护的城市。为了能顺利打下来,约书亚发扬了自己的老本行,派出两名精干的间谍渗透进去摸清虚实。

      两个以色列间谍装扮成商人,偷愉越过约旦河混进耶利哥城。他俩在城中各处侦察了一整天,把重要的布防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傍晚时分准备溜走时,却发现城门已经关了。以色列人找到一家客栈住下,准备明天清早就出城。这家客栈的主人是耶利哥城的名妓喇合,喇合识破他们不是本地人,便主动找到以色列人提出一个建议:老娘我住宿费和脂粉钱都不要,只盼以色列大军攻城时保全我的性命和产业。以色列间谍忽然遇到这么个天上掉下来的老鸨内应,自然是喜出望外。就这样,耶利哥的内奸喇合与以色列人谈好了买卖,她掩护以色列人躲过追兵,并且送他们出城。

      不久之后,以色列人越过约旦河攻陷了耶利哥城。城破后约书亚纵兵屠城,全城老幼除了叛徒喇合一家外全部遇难。约书亚看到耶利哥城杀劫一空,就命令放火烧城。冲天大火烧了几天几夜。耶利哥城自此成为一片废墟。据说约书亚还对着被焚毁的耶利哥城发誓说:“以后任何人不得重修耶利哥城,如有人修这城就会在耶和华面前受诅咒。修城的人起地基的时候必丧长子,安门的时候必丧幼子。”

      《圣经》上记载着以色列人是轻而易举地拿下耶利哥城的,但从他们屠城并纵火报复的行为来看,应该是遭受了不小牺牲。不管怎样,间谍渗透侦查在这场胜利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迦南之地的居民们也畏惧地称呼以色列人为希伯来人,即“越过河流的人”。

      不久之后约书亚进攻艾城,他依旧先派出间谍侦查。间谍很快回报说很容易就能拿下,约书亚再派人没有验证这一情报就兴冲冲地派了3000人去进攻,结果被打得屁滚尿流地逃回来。这场失败是先知约书亚的巨大挫折,以色列人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自己的领袖是否合格,怎么他对于打败仗就不能“先知”了呢?还好约书亚也不是白出来混的,他立即宣布自己不能先知的理由是以色列人内部有亵渎上帝的人。于是他很方便地找了个私自侵吞战利品的倒霉蛋,吩咐族人们用乱石将其砸死。随后约书亚派遣精兵再度进攻,这次他进行了细致的侦查后,用伏兵击败了艾城军队后,以色列人照旧屠城放火,还把艾城王绞死在树上。时至今日,艾城废墟和艾城王的坟墓还是以色列引以为傲的历史古迹。

      约书亚活了110岁,在他死后以色列人继续与迦南人作战。他们在迦南各地屠城31次,基本上灭绝了所有的土著居民。只有位于平原上的巴特利城难于攻克,为了拿下这座迦南最后的堡垒,以色列人再度派出了间谍。以色列间谍这次使用了贿赂的办法,他们设法找到一个出城的巴特利居民,向他许诺城破后饶他全家并支付优厚的酬劳。这居民竟然同意了,看起来迦南土著们的道德修养普遍不怎么样。于是迦南人的悲剧重演,在这场最后的屠城之后,以色列人舒坦地过上了和平的生活,在上帝赐予的迦南幸福地生活了一些时间。直到与非利士人的战争来临。

      • 家园 【讨论】【原创】关于"希伯来人"的源流,有另一种说法

        关于"希伯来人"的源流,有另一种说法:

        “约公元前18世纪,阿拉伯半岛上的游牧民族闪族的一支哈卑路人(意为游牧民)进行了一场大迁徙活动。迁徙由族长亚伯拉罕、其儿子以撒、孙子雅各率领。迁徙队伍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到达迦南即今天的巴勒斯坦。哈卑路人此时改名为“希伯来人”(意为渡河)。”

        “巴勒斯坦问题的源与流”,http://news.sohu.com/20081229/n261482346.shtml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