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点评《平凡的清穿日子》 -- 任爱杰

共:💬159 🌺18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为啥小女生喜欢穿越到清朝呢?

      清朝皇帝也就光绪长的好看些。

      那几位清穿中常为小女生YY的人,如4、8、13、14,包括康熙本人,都是相貌普通,再加上那条猪尾巴小辫,真是要有多丑就有多丑。

      要说女生穿越,首选应该是魏晋南北朝啊。那时候的帅哥大把大把的,又都是世家子弟,真是风流潇洒、年少多金。兼且当时社会风气奔放自由、崇尚个性。正是小LOLI们向往的小资世界啊。

      比如谢家四俊,“封胡羯末”,随便一个都足以让如今的女生花痴泛滥。

      • 家园 封胡羯末这些名字真不明白啊!!!!

        难道是贱名好养?

      • 家园 还不是辫子戏看多了闹的
      • 家园 稍微瞄了一下书评区

        晕倒啊。那些读者不知道什么心态,对着婉宁喊打喊杀,倒把雍正当作良好青年,把康熙当作明君。这些电视剧、图书太害人了。

        • 家园 康熙还勉强,雍正又岂是“刻薄”二字可以形容的

          康熙不管怎样还算是文治武功都有一套。有人称其为清朝真正的开国皇帝也有其道理。有 MM 喜欢康熙也就罢了。

          这雍正可真不是清穿女作者们(包括柳大姐)轻描淡写的“刻薄”二字就可以形容的了。说其是个暴君还算是轻的了。他的文治武功也不如其父与其子,青史留名主要是夺嫡和文字狱。

          这么一个能力一般,爱耍阴谋诡计的暴君,却一直是清穿女们的最爱。连带他的兄弟们也一起成为无数清穿女迷的梦中情人。呵呵,真是绝倒。

          • 家园 我倒是很看不上康熙

            我觉得他文治极其一般,武功倒还算好,治术很高明,但不过是为了旗人的利益。雍正爱耍阴谋诡计吗?我怎么觉得他的手段简单粗暴,根本就不大会耍阴谋?

            • 家园 清朝的文治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赋税的改革。清朝开始用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后来逐步改进,最终形成“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这两条看似简单,实际上的原则却是终于把赋税定义为“向有钱人收税,钱越多的人也应该缴更多的税。”

              这个观念,在清朝以前不能说没有,但开始明确作为基本国策是从清朝开始的。清朝以前的税收经常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不论贫富都缴一样的税。结果造成大地主缴税相对很少;贫农遇到灾荒破产;甚至中产人家也要“投充”到大地主的庇护下以逃避税收。结果加速了土地兼并,而国家的收入减少。清朝吸取明末的教训,在收税政策上做出改革。虽然仍然存在地主将税收转嫁到佃农头上的问题,但至少对于国家来说每年的田赋问题得到解决。

              清朝对于商业比明朝要重视得多。明朝的商业收入和清朝无法相比,也和之前的宋朝无法相比。清朝的商业收入是主要财政收入之一。

              在解决了财政问题后,清朝才有余力向外扩张,四处用兵。并在入关后和卫拉特缠斗百年,将版图扩展到入关时的两倍。

              另外,清朝吸取宋、明文官政治的教训,对于武将不再像宋、明那样万般掣肘,充分让武将发挥自己的能力,并提供上升的通道。这使得清朝前期的武力扩张能够实现。

              • 家园 摊丁入亩是你看不上的雍正干的。

                康熙也谈不上重视商业,至于军事制度,只能算对前面制度的继承。因为摊丁入亩、改土归流,我对雍正的评价要高于康熙。

                • 家园 准确的来说,摊丁入亩是自明末开始的一个持续运动

                  准确的来说,摊丁入亩是自明末开始的一个持续运动,在康熙晚期和雍正中期达到高潮。

                  摊丁入亩在明朝就有。当时不过是地方官的一时权宜之计。进入清朝之后地方官也经常使用这个办法来缓解土地矛盾,巩固扩大税收。

                  到康熙晚年,摊丁入亩已经是经常性的地方政策。但这时这个政策还未形成国策。各地基本各自为政。康熙对于是否搞全国性的摊丁入亩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到康熙五十五年,终于出现突破。户部在“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基础上,议准广东省“摊丁入地”。这是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全省范围实行摊丁入亩的。四川除十一个州外,也实行了摊丁入亩。

                  到雍正五年全国掀起了一个摊丁入亩的高潮。但是摊丁入亩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的每个州县实行。基本还是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来办的。例如地广人稀土地矛盾在当时并不尖锐的东北的一些地区就一直要到道光甚至光绪才实行摊丁入亩政策。

                  所以,将摊丁入亩政策上升到国策高度的应当还是康熙。雍正不过是萧规曹随。但由于他在位期间推广的范围大,一般也就把这件事算作他的政绩之一。但这个政绩应是推广实施既定的国策,而不是定策。

                  这就好比香港是97年收回的。但收回香港的是邓小平。

      • 家园 《还珠格格》
      • 家园 皇子和世家公子还是不同的

        小女生们要的是“白马王子”而不是“白马公子”。皇子将来是要做皇帝的,至不济一个亲王也是有的。公子可就难说了。

        明朝的皇子们给管得死死的。平常连封地都出不了。除了朱棣,出名的基本都是造反失败的。

        元朝的皇子们权力倒是大。可惜小女生对那些拗口的蒙古人名大概实在记不住(俺其实也记不住。呵呵。)

        宋朝太窝囊。而且那个时代在文学中已经被杨门女将和梁红玉占领了。就算是名妓李师师在国家危难之际还要组织义军,最后壮烈牺牲呢。去宋朝搞淑宁式的明哲保身实在没有时代感。

        唐朝的皇子们也不错。但唐朝的女主更厉害。所以唐穿也很兴盛。不过唐女开放,经常来个“红拂夜奔”,“平阳立幕”之类的,要么就是则天女皇。唐穿们根本不用像淑宁式的明哲保身。

        再说写女主清穿的那些女作者对清朝的八卦历史知识大多来自电视剧和二月河的小说,虽说《世说新语》也是八卦文花边新闻总汇。但毕竟离得太远,要腐女们搞明白那些千奇百怪的代称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啃几部大部头是要惹笑话的。不过,腐女们有这时间吗?

        • 家园 穿越也有时代特色的

          明穿就要革命,火枪有了,打仗不费脑子,想当皇帝就当皇帝,想不当皇帝就不当皇帝。

          元穿太难,有铁木真在前,你能穿哪儿?所以要反元穿,套用明穿模式:革命加火枪,打蒙古人,顺便搞搞反封建。

          宋穿好啊,最华丽,一来宋朝牛人多,你跟牛人混,想不牛气冲天都难;二来宋朝钱多,拿钱开路,想啥来啥。宋穿完全符合一切小说的两大特征:情节虚构、细节真实。

          唐穿应该是反种马式的,唐朝风流啊,所以穿过去的都被倒贴,种马小说是主动式的,唐穿是被动式的,所以是反种马或者被种马。

          汉穿有没有?其实就是清穿。

          三国穿就NPC化了,但是只要不是武侠类,我也认了。

        • 家园 九王夺嫡,除了4和13,有谁有好下场?

          明朝皇子明显比清朝皇子日子过的舒服。人家有封国,在封国他就是老大,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清朝皇子只能呆在北京城,天子脚下,稍有出格地举动,立刻有御史弹劾。

          南北朝皇帝走马灯似地换,穿越女们大有可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