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这些离我们都不远——《浪潮》观感 -- 韦孝宽

共:💬37 🌺1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这些离我们都不远——《浪潮》观感

    这些离我们都不远——《浪潮》观感

    1967年,美国加州一个中学教师琼斯(Ron Jones)进行了一次政治教育实验。一切始于课堂上一位学生对于为什么二战时期德国人会这样服从希特勒,迫害犹太人的问题。琼斯为此进行了一次独X政治的实验,事情发展很快超出了他的预料,最后他不得不于第五天叫停了这次实验。根据这次实验,美国作家斯特拉瑟(Todd Strasser)写了一本小说The Wave(《浪潮》),这也是他的代表作。2008年上映的德国电影《浪潮》就是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故事发生的地点从从未经历过独X政治的美国变成了曾深受独X政治之害的德国。整部电影就是一个小型的群体心理学在政治上的应用教材,让我们感觉到这些可怕的东西,其实离我们一点都不远。

    电影从德国一所中学开始。星期一,教师温格(Rainer Wenger)开讲一周的独X主义课,课堂上学生们大多对此没有兴趣,还认为独X政治不可能再在德国出现,温格由此决定进行一次政治实验。首先,群体运动必须有一个领袖人物,大家经投票决定让温格担任领袖人物。温格马上指出,一个群体必须有规矩。他定下了如下规矩:在课堂上不能称他的名字莱纳而必须称他为温格先生,课堂上必须经他允许才可以发言,发言时必须站起来,在课堂上必须坐直身子等等。不愿意照做的可以离开。马上就有凯文(Kevin)等三个学生离开,不过其中另两个意识到自己已经留级两次,还是返回了课堂。

    这一天,温格并没有把自己任命为领袖,而是通过全班人的投票获得了这个领袖地位,其地位具有足够的合法性。当然,这个地位来得相对容易。历史上成功的群体运动,其领袖获得地位都是历尽艰难的。就拿希特勒来说,也是历经了啤酒馆政变等失败的考验,战胜了许多党内外竞争者,用巧妙的手腕赢得了军官团和大企业家的支持,用无数次现在看起来可笑而当时却是激动人心的演说赢得了德国人民的一张张选票,才能登上元首的位子的。不过既然实验只是在一个班的范围内进行,而学生们互相都不怎么服气,温格可说是唯一令人信服的选择,那么他成为领袖也就顺理成章了。温格在第一堂课后立即就赢得了一位运动的狂热支持者和他个人的崇拜者——缺乏家庭关怀而在学校又经常被欺负的蒂姆(Tim,昵称Timo)。温格跟蒂姆说课后可以照常称呼自己的名字莱纳,可蒂姆仍坚持称他温格先生。

    星期二,温格一开课就让大家一起原地踏步,直到全班都能达到统一的节奏为止,同时隐隐为大家树立了一个外敌——要震得天花板的灰落到楼下的无政府主义班的头上。被沉闷的讲课弄得昏昏欲睡的无政府主义班学生纷纷被惊醒。以统一行动达成统一目标,很快就为这一集体带来了凝聚力。而课间休息时无政府主义班老师找教务主管投诉,却刚好碰上自己班的学生前往要求参加独X主义班,教务主管反而因此认为温格的课程更获学生认可,投诉自然是自讨没趣。随后,温格在堂上说可以让成绩好和成绩差的学生坐在一起以便作弊,在他心里只有差的成绩没有差的学生,在集体里大家不论出身都是平等的。又提出穿统一制服,因为制服可以消除出身的差异,最后还提出大家都穿人人都能负担得便宜的白衬衫,提议也获得了大家的通过。课后除了水球队队员马可特立独行的女朋友卡洛外,人人都去买了白衬衫。蒂姆甚至还放火把自己的N字头和A字头衣服全部烧掉。

    作为群体运动,制服是必不可少的,统一的着装消除了一切社会差别,同时也消除了个性。看到身边满是与自己一样的制服,大家会觉得自己是强大集体的一员,甚至会觉得自己就是集体,拥有集体的强大力量。成功的群体运动从不会忽略制服的重要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他们总会选择一套威武的制服;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他们也会尽量让自己的服饰能与别人明显区别开来。现代人成为集体一部分的渴望其实并不比以前少,球衣就是一个例子。穿上球衣后,自己就会觉得自己成为了一个光荣集体的一员(如果这个球队现在成绩不那么辉煌,那么自己就是一个特殊集体的一员)。而在生活中的失败者,对于加入一个伟大集体的渴望比其他人强烈得多,对于消除社会差别和消除个性的渴望,也比其他人强烈得多。

    星期三,人人都穿着白衬衫来到课堂上,只有卡洛穿着一身红衣服,理由是白色和自己不相称。课堂上大家投票通过了组织的名字——Die Welle,即浪潮之意(在原著小说里叫The Third Wave第三次浪潮),还设计了一个波浪型标志。蒂姆等人马上自告奋勇制作组织的网页。至此,一个群体运动所需的东西基本都具备了——组织名字、领袖、一些规矩、制服、标志等等。这个群体运动正式开始运行。下课后,蒂姆被小流氓欺负,土耳其裔的卡西(Kaschi)等人上前帮助,还留下手机号码让蒂姆有事找他,蒂姆感觉到了集体的温暖,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蒂姆等几人还在晚上跑出去,在街上到处喷涂浪潮标志。蒂姆还狂热地爬上高高的建筑手脚架,在大楼外面喷上了一个巨大的标志。

    星期四,课堂上学生们通过了组织的共同手势——手从右到左做一个波浪形,统一的手势让大家的归属感更为增强。此前退出的凯文和其它许多同学加入了浪潮组织,而卡洛因为感觉自己和其它非浪潮组织的同学受到了排斥,渐渐成为了反浪潮分子。浪潮在海边聚会,大家感情更加接近,卡西和马可还号召大家去观看第二天进行的由浪潮成员组成的水球队与对手的比赛。而蒂姆则去温格家拜访吃晚饭,饭后居然在温格家门外睡了一觉,体现了自己对领袖的无比忠诚。卡洛则打印了大量反浪潮资料,准备在水球比赛上散发。

    星期五,温格得知乱喷标志的事情是浪潮成员所做后非常生气,痛斥了这一行为。随后让大家都写下自己这几天的感受。课后,水球赛开始,由于浪潮的组织工作,场面异常火爆,观众挤满了球馆,浪潮成员团结一致,以往喜欢单打独斗的马可也和队友积极配合,在比赛中占据了上风。浪潮成员守住各个入口不准许不愿做浪潮手势者进去,卡洛等偷偷潜入球馆,散发反浪潮资料,引起观众席上一片混乱,恰好池里也开始了斗殴,比赛最后被迫腰斩。马可非常不满,责问女友卡洛,还打了她。随后马可意识到自己和浪潮都已经失控,他找到温格要求他结束这个活动。短短几天内,浪潮这个群体运动快速的自行发展也大大超出了温格的意料,他答应会好好考虑。

    星期六,温格召集所有浪潮成员去礼堂开会。会上他读了前一天大家写下的感受。生于富裕家庭的却感觉空虚的、此前总是胡作非为的、此前从不被人重视的、非德裔的学生都认为自己在浪潮这个集体里找到了自己的寄托,觉得自己以前的生活都是错误而无意义的,在浪潮这个集体里所做的一切才是有意义的。温格读完学生们的作文后大讲德国社会的不公,说浪潮将成为全国性运动,反对者将被吞没。学生们都被鼓动得神魂颠倒,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马可站起来反对,温格马上把叛徒这个帽子扣在他头上。马可在群情汹涌之下被押到讲坛上。温格提出要对马可进行刑罚,学生们都一致同意。这时温格告诉大家,这就是独X政治——几天前自由散漫、对一切都无所谓的学生们在群体运动中都被轻易地鼓动起来,轻易地丧失了理智,轻易地被一个独X者操控,做出愚蠢的事情——并说浪潮这个运动必须停止。大部分学生都醒悟过来,但蒂姆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拔枪打伤了一个同学,还威胁温格如果停止浪潮就打死他。温格提醒蒂姆如果自己死了就没人能领导浪潮,蒂姆左右为难,最后开枪自杀。影片最后,温格被警察带走。

    影片结局和原本的琼斯实验以及原著小说都有所不同,琼斯实验和原著小说中都没有人死亡,但大家知道,影片的结尾并不是不可能发生。实际上,过去的疯狂时代离我们并不遥远,对于社会的不满,对于自身现实的不满,很容易就会被利用,引导成疯狂的群体运动。单个人都是聪明的,一群人则是愚蠢而容易操纵的。在服装整齐划一、热情洋溢甚至狂热的人群里,在雄壮的音乐声中,在漫天飞舞的旗帜下,没有几个人的智商不会下降到低能的地步,没有几个人能压抑住自己被机智的演说家简单上口的口号和激动人心的演说挑起来的激情,最后变成群体运动中的群氓,做出各种愚蠢的行动,乃至犯下罪行。这一切,并不是只在独X国家才会出现,群体心理学的应用即使在所谓民主国家的群体运动,乃至宗教、营销活动中都会出现,这一切,离我们都并不遥远。

    关键词(Tags): #浪潮#影评#群体运动#群体心理学
    • 家园 【原创】浪潮,自由主义者的偏执

      刚看过,借宝地贴一下自己的观后感

      ----------------------------------------

      本片是近期比较热门的一部德国电影,根据1967年美国加州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而真实事件的结局远没有片中描绘得那么血腥和悲惨。这可能是由于德国二战时的纳粹统治和东德动荡的教训,使得德国人对集权主义表现得异乎寻常地敏感,只要是与集权有关的事物都喜欢上纲上线、添油加醋再指手画脚一番,默克尔和德国媒体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表率,可谓是自由主义者的偏执。这不禁让我想起文革中的一句口号,“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看来极右和极左有时候不过是一丘之貉。

      反映在本片里,就是先后退出“浪潮”的一对男女生都由小正太和小萝莉出演,而余下的“浪潮”组织主要成员多半是秃子、偏执狂(疑似弱智)、肥仔、胖妹和小混混,编导偏心至此,一叹。当然,为了凸显本片的公正性,剧本还是列举了集权主义的一些好处,不过和最后死掉的一条人命比起来,这些好处显然变得无足轻重了。

      虽然在这里小喷了一下,但是片子还算好电影,情节紧凑,多少有点启示。

    • 家园 正好今天看了这部片子。ppstream上正在播放

      有装ppstream的 直接可以在 这里看 http://bk.pps.tv/ct202624531/

      片子不错。 但我觉得影片里表现的结果过于极端了, 加强集体意识未必就会造成独裁。 群众运动暴力容易,因为头脑一热就冲上去了,但是 独裁应该很难,时间一长总有清醒的时候,更何况群体里的争名夺利, 几个山头之间会竞争,贬低对手。

      • 家园 我认为群体运动是否以独裁结束,要看其最终是否能掌握政权

        许多的循环都是这样的:激烈的群体运动—混乱—群体运动的领袖或其他强人上台终结混乱—独裁。群体运动中的争权夺利,很少能达成一个平衡,最后总是由一个强人获胜终结。以法国大革命为例,形成了一个独裁政权,然后被推翻,从混乱中另一个独裁者拿破仑上台。包括纳粹德国、苏联的情况无不如此。

        当然,如果不能掌握政权,最后被镇压了,作鸟兽散了,失败了,自然不可能出现独裁。

        下面说的军阀混战,我认为多数情况下很难长久维持,中国后来也由校长完成了形式上统一,校长的独裁程度和小胡子也没什么区别。以前的拉美也是强人独裁—混乱—强人独裁的循环。

      • 家园 形成独裁是很难

        所以斯大林的苏联和希特勒的德国很少见,多数是军阀混战——中国脱离这样的状态也不到一个世纪,很多第三世界现在还是这样。

        我认为,独裁,可能是混战到稳定之间的过渡而已。

    • 家园 看贴回帖的人也是心理试验的小白鼠!

      感叹:知识就是力量,掌握技巧的人也许天生就是政治家,但心理学家揭开了他的秘密!

    • 家园 不能忽视外因

      人有从众心理。这是几百万年群居进化的产物。在严酷的丛林法则下,不从众的个体最终都被淘汰掉了。但是人也有自己的保护机制。如果被追随的领袖不能带领他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个体最终无法从追随中得到好处,领袖也是会被抛弃的。不能激活这个保护机制的个体也最终被淘汰了。

      那么,人在什么情况下会从众?答曰:从众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时候。这个利益可以是物质利益,也可以是精神安慰。就如电影里所表现的。学生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和“集体的力量”正是因为他们从前有各种各样的被忽视、被歧视、被不公正对待或精神空虚的经历。

      这样的情况容易为野心家所利用。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前面学生的切身体会,野心家又哪里鼓动得起来?

      而仅仅是一个群众运动并不必然走向独裁。电影把群众运动的领袖必然等同于独裁者,这在逻辑上的跨度未免太大。很明显,我们不能认为马丁.路德.金是个独裁者,虽然他领导了一场伟大的民权运动。我们也不能认为拿破仑就不是独裁者,虽然他结束了一场动荡的革命。

      推而广之,如果不是社会保障的下降,有多少人会去干传销?如果不是医疗的“商品化”导致大家看不起病,有多少人会去信法轮功?

      群众运动并不可怕。更不是像电影所宣传的那种洪水猛兽。对于群众运动,如果不能理解其爆发的深层原因,而仅仅像电影那样停留在“阴谋家利用”,“群众单纯”,或是“从众心理”,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被群众运动打得粉碎。

      • 家园 这样乱拉关系可不好啊

        如果不是医疗的“商品化”导致大家看不起病,有多少人会去信[**]功?

        医疗“商品化”和xx功的兴起,这两件事情,我记得是没有关系的。

        从时间上看,伐伦功是90年代初兴起的。那时候大量老国企还在苟延残喘,职工看个病,只要不挑医院,不挑医生,看个病还是搞得起的。当时好像医疗“商品化”还没搞起来吧?

        而该功的臭大街,我记得倒是恰好跟医疗改革的大规模推行赶到一起去了: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吹响了中国新医改进程的号角”;1999年,某某功围攻中央政府办公地。也就是说,二者大概就一两年的重叠时间,而某某功在全中国范围,至少合法的闹了8年以上。再有一个,某大师移居美国的时间是1996年,他要是等医疗“商品化”给他提供弟子(=票子),那当初恐怕是靠借贷移的民。

        另一方面,关于大发弟子的健康状况的实体考察。1994年该功在我们学校借场地搞过一次大活动,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参加的人并不是病病歪歪的样子,相反,很多是健康的年轻人(如果不考虑神经不大对头)。现在网络上仍旧可以找到那次活动留下的照片,其中之一,前景里一个样子大概30多的女人笑得一脸灿烂。因此,我猜很多人参加这个活动不是了治病,寻求心理满足大概才是重要的因素。

        还想起来一点,当时他们有统一制作的服装,还可能是按阴阳五行什么的,分了好几种颜色,做工嘛,至少随便看看还过得去,可见组织已经很有点积累了,这是1994年。

        其实要找根源,明摆在那里的。八十年代气功热,大师遍地,还专有一本杂志叫气功。我看过的一期里说,弄点沙子,每天练习往里戳,练大概5年左右吧,可以练成红砂掌还是铁砂掌。可惜我没长性,连沙子都没筹备齐就下马了。后悔了好几年。不然现在大概也是个大师。另外有本书是关于特异功能的,说每个儿童其实都有潜力成为隔空取物隔衣看人之类的特异功能人士,只要在12岁以前发掘出来就行,晚了就关闭了。结果同样,由于缺乏毅力,我13岁的时候很懊悔的发现又错过了成为另一类大师的机会,到现在还是做着我的常人。您说,有这样的群众条件,如果不产生几个称雄九十年代的气坛霸主,太说不过去了对吧。

        再其实,练得起某某功的,多数都是有稳定的生活来源,也没有几个是真得上绝症的。根本怨不上社会和医院。2001年,我碰到过一个军队干部,跑到北京去跑官还是干什么,反正不是正经事。喝醉了酒跟人诉苦,说家里有个练功夫的婆娘,影响他个人追求进步云云。你说,这样的人家,是吃不起饭还是看不起病?我看就是吃得太饱了。

        传销,xx功这类东西,只要好逸恶劳还是人性的一部分,只要人还会对现实世界的所得有所不满,就会不断的改头换面,卷土重来。历代帝王,活得够滋润吧,他还是要去炼丹,为什么?因为预期的前景好啊,投入的成本低啊。翻开几千年的历史,可以看到这类东西从古到今一直在反复的登场,时代变化了,就换个壳子上市。影响和谐的不说了,说和谐的,比方说减肥事业,“30天减20斤,不节食,不腹泻,不反弹”,这种东西就在填补那些从现在的角度看来有些过于脑残的创意所留下的空缺。而它的风行跟国家的粮食副食品肉蛋奶产量,其实同样是没多大关系的。

        通宝推:leqian,
      • 家园 问题是,任何一个社会,觉得自己幸福的都是少数。

        有煽动性的人,就有本事把群众的不满引向自己需要的方向。然后We can change!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