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何以选择哲学――迎新致词 -- 邝言

共:💬30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是不是

        我跟那些喜好哲学的人一聊就晕,几乎每个话题,人家都会说:“哦,根据这个这个主义的学说,你这是。。。按那个那个主义的理论呢,你这又是。。。但是实际上,要按照什么什么主义呢,你其实是。。。”

        你说你说,我到底是。。。?

        好好的话都让他们说得不像人话啦

        • 家园 讨论是一种双向选择。

          我跟那些喜好哲学的人一聊就晕,几乎每个话题,人家都会说:“哦,根据这个这个主义的学说,你这是。。。按那个那个主义的理论呢,你这又是。。。但是实际上,要按照什么什么主义呢,你其实是。。。”

          你说你说,我到底是。。。?

          好好的话都让他们说得不像人话啦

          讨论本是一种双向选择。只是我们看待事情,总是带着我们各自的眼界,很少能回过来看到我们自己而已。我不知道你所遇到的那些“喜好哲学的人”究竟是怎样跟你谈论哲学的,但是就你所提供的这段引文来说,我不得不遗憾地说那没什么好奇怪。呵呵,我无意为谁辩护,这里还是首先希望你看到我力求中肯的表达,若是你能耐心看下去,我将非常欣慰。

          学哲学的人谈论“主义”或者“理论”就像学数学的人谈论方程或者函数,像学化学的人谈论化合或者分解,像学经济学的人讨论资本或者利润……纵然我本人并不认为谈论“主义”或者“理论”就是谈论哲学唯一的方式,但是我不能否认那至少也还是个合法的方式吧。不论怎样定义哲学,至少被普遍同意的是哲学谈论的是人的思想,因此它相比起其他的学科(尤其是应用科学)来似乎离我们“质料的生活”更加遥远。范畴、概念是它基本的单位,如果有“喜好哲学的人”如此谈论哲学,我想我也没有什么可以埋怨的。

          如果说你不喜欢这样的谈论,那是没有什么可争议的,个人偏好当然是自由的,因此你完全可以不和他们进行这样的谈论,这是你的选择。

          但是问题在于,他们这样的谈论本身并无过错。很可能他们对哲学其实一知半解,很可能他们口臭或者具有与他们所谈论的东西不相匹配的德行,很可能他们并不善于和别人讨论(没有人规定学哲学的人必须口才好,像如若那样的赞誉是委实不敢当的),也很可能、只是可能,这样一种谈论方式具有一定的性别偏向,等等,但是凡此种种,我们不能因此就归咎于哲学本身不是么?其实很多男人听到女人讨论化妆品皮包之类也头大如斗,可是我想他们不能就此说女人说的不是人话对吧?

          划清了这个界限,我们再来谈谈个人偏好。其实,很多时候个人偏好只是一个借口,尤其是当一个人对某些事情并不知悉的情况下,选择就难免会盲目。

          我们这样来看待哲学:如果说面对同样一棵树,生物学家说那是二球悬铃木,化学家说那是有机物,经济学家说那是私有财产,社会学家说那是一种文化界标……那么我们从这个描述得相对简单的例子中就发现,对每个不同的人而言,他们所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虽然我们说“眼见为实”,但是一旦我们要表述我们所如此这般“看到”的“事实”,我们却有各自不同甚至对立的结果。这就是“视域”。如果说各种“视域”是对这个世界(包括自我)的不同“看”法的话,那么哲学就是对这些不同“视域”(包括哲学自身)进行审视的“视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哲学被看作是诸学科之极,那并非自居什么统治地位,那完全是由其自身性质决定的。

          在这里我不是试图要定义哲学,我仅仅是想说,如果你把哲学“看”作是一个怪物,那么除了那些顶哲学之名的事物的确可能给你这个感觉之外,还包含你自身的眼界因素在内。如果我们看遍天下却唯独不看自身局限的话,那么其实我们将会缺乏收获。

          感谢你耐心读到这里,其实我很了解上面那样严肃的讨论固然不无道理却还是很难令人愉悦,其实我也不是缺乏将话题变得轻松的办法,不,以后你会知道并非如此。但是我们首先要知道做一件事情必然有其界限,凡是真正高的境界,通达它的道路也势必正大光明。所谓入门须正,法乎其上,在探寻真理的开端之处,我希望我还是尽可能的保持严肃。雪个你虽然看上去活泼,但是我还是看到过你在某些特定时刻的庄严,因此我想你对此定能谅解。

          如果我这样的谈论方式还不至于令你头晕的话,欢迎继续交流。

          • 家园 哈哈,不同意!

            要是有人指着一棵树,对我说那是“二球悬铃木”(古怪的名字,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汗。。。),如果是生人我会觉得他精神上有毛病,惹不起躲得起。。。如果是熟人我怕控制不住火气,照他脑袋来一下子打趴到地上算了,没事装什么大尾巴狼啊

            任何真心的交流,都会考虑对方的知识范畴带来的理解问题,卖弄学问暴露的只能是自己的肤浅,又不是没有普通词汇可以用。

            呵呵,就事论事,不针对个人。

            • 家园 你说的跟我说的有关系吗?

              举例是我们说明事情的时候常用的一种方式,任何例子都只在其作为例子的那个维度上具有可比性。这句话同时意味着:任何例子在其他维度上都可能存在不可比性。在这点上任何发散性思维恐怕都不适用吧?呵呵。

              简单的说吧,我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并不存在纯然客观的所谓事实,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眼界来看待他所认为的事实。我们当然知道一个化学家在餐厅里渴的时候会说“拿杯水来”而不会说“拿杯H2O”,所以我们当然不能说对一个化学家来说水就是H2O而已了。因此你的不同意究竟哪里反对到我说的了呢?并且,显然我的例子也不关涉到什么炫耀学识的问题,你扯远啦,脑袋上那一下子就免了吧。

              你若是真心讨论问题,就仔细体会一下我这样举例的含义吧,在领会之前先别急着说你不同意。否则讨论就总到不了点子上了,不是吗?

              PS:如果我没弄错的话,二球悬铃木就是梧桐吧。

      • 家园 唯一翻过的哲学书籍是叔本华一本讨论婚姻、爱情的书,书名忘了,呵呵

        感觉不仅其中哲学名词晦涩,而且语法结构异常复杂。一个小时大概只能看2、3页。常常是前面似乎想明白了的问题,几分钟后又迷糊了。对哲学的思维方式好像不太适应,呵呵。

      • 家园 是不是商榷一下这句话

        “(科学)技术作为最大的迷信深入每个人生活的一切细节。”

        我不否认这个事实,也感谢你在科学上加了个括号。不过只是想指出科学本身并不希望如此吧。

        歪嘴和尚们念错了经,普通百姓烧错了香。

      • 家园 我没有退避三舍。我认真地看完了,有点不知所云!

        我很喜欢哲学(中国人中最喜欢李泽厚)。所以欢迎你有空和我们多聊聊!

        • 家园 没问题,一定尽我所能。

          我谈到这些现象的时候没有个别针对性啊,呵呵,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一般大家看到哲学两个字就头大了,更不必说讨论了。听到有人希望我多多谈论,我如何不高兴呢?

          我在文章里说了,这不是哲学文章,更多的是私人的感想,所以觉得不知所云那也很自然哪。若是问我为什么在新生会上这样说,原因很多,除却当时的自己也比较年轻,对中国社会哲学现状也多少有些不满之意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你说新生会被搞蒙,呵呵,那正是我的本意。你要知道,并不是哲学这东西真的那么困难,所以学生不接受它,事实上对哲学的恶感往往来自于哲学本身之外(特别是政治教科书)。因此,新生们来到这里,心中早有对哲学的成见,这时候对他们谈论哲学,这既不是我的职责所在,也不会有什么效果。想象一下,他们都准备洗耳恭听一番哲学这个东西(以便确认自己对哲学的恶感是非常合理的),无论你如何形容,他们都只能在自己原先的框架(那个被现状所深深侵染的框架)内来接受你的说法,这根本无济于事。

          而我则回避这个课题,把哲学当作感性的对象来谈论,我抒情而不讲理,这大概会出乎新生的意外。当他们听到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东西就不能如此理所当然地在框架内进行分类了,他们必须重新审视这个被我称为“哲学”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只要他们能放弃原先的有色眼镜,那么一切都将成为可能并且变得容易。

          所以,他们其实不是被我搞蒙的,他们更多的是被自己原先的框架搞蒙的,不是吗?试想如果他们对哲学一无成见(这对谁都不可能而只是一个假设),他们的感觉就是新奇而不是“蒙”。而我正是要打碎那些既定的东西,给大家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对新生来说,也许我这么说是不全然对的,但是如果他们要试图反对我说的,那么他们就首先必须开始真正的哲学学习,而不是只要站在原先框架里对付我就足够了。那些事先准备好的东西并不管用。

          然后,他们会看到,我这么说其实是有道理的,当他们确然能够找到我这么说的界限的时候,他们已经不会再试图像原先那样反对了,大家在真正的哲学中达到了彼此的了悟。因此我说,到那时候你不管要说什么,你要说的肯定和现在有所不同。

          所以,也请这里的每个读者耐心想想看,你是否对哲学早有不亲的先见呢?如果你尚不知道哲学在说什么,那么就让我们首先从放弃先见腾出空白开始吧。

    • 家园 有点晕
    • 家园 如果我是新生,会被你搞蒙的!

      哲学是一门科学,如果喜欢,就好好学。学好了,作用很大。

      不是就这么简单吗? Anything Special???

    • 家园 就怕哲学,一串一串名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