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非洲风云 三 日落之地 上 -- 橡树村

共:💬93 🌺53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很血腥,很暴力...有些理解法国移民的骚乱
    • 家园 有个问题,1899年有彩色照片了吗?
      • 家园 这张照片是后上色的

        原片是黑白的,通过特殊的冲洗过程实现上色效果。这个工艺是在1880年代发明的,在1890年代开始流行。

        有的色彩还原已经非常不错,比如这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真正的彩色照片,似乎应该到1930年代才出现。

        • 家园 中国六、七十年代的时候,这个给照片上色的工艺还在

          俺娘有一张就是这样的。

        • 家园 不是“通过特殊的冲洗过程实现上色效果”。

            是印出黑白照片后再用透明水彩上色,就有点象画有底稿的水彩画。

            那时照相器材店都有卖专用于照片上色的水彩、毛笔等,最细的毛笔只有铅笔芯粗(那一束毛)。

            上色技术也不复杂,基本上是选好颜色大块地涂上去就行,一种透明颜色配合上背景的灰度深浅就形成了色彩浓淡的不同。所以在这种“彩色”照片上很少能看到小色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两张是五十年代初的黑白照片,六十年代末被上色。

          • 家园 这个还真不是这样的工艺

            英文词是photochrome,是另外的技术,实际上是好像是不同颜色的感光板分别曝光,最终合成达到效果。往往一张照片需要使用六张以上,通常十几张感光板,工艺非常复杂昂贵,所以无法普及。在1890年代末期用于彩色明信片的制作,由于印刷数量大,算是比较赚钱的用途。除此之外,一般用于艺术品的复制。这个工艺一直到1970年还存在。

            和您说的不是一样的工艺。

            • 家园 这个工艺以前还真不知道。

                不过从技术上来看,这应该是彩照的前身,应该不是用不同颜色的感光板,而是用了不同颜色的滤色镜,感光板是一样的。

                但做成最后的成品不会是彩照,而是彩色印刷品,我想那时还不会有彩色印像纸,分色印刷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猜测。

        • 家园 原来如此,怪不得看起来有点油画的感觉。
    • 家园 【原创】非洲风云 三 日落之地 下

      橡树村:【原创】非洲风云 三 日落之地 上

      法国在北非的三个殖民地同时遇到了麻烦,就需要法国人权衡一下,抓抓重点了。法国政府决定放弃相对不重要的突尼斯和摩洛哥,集中精力保住阿尔及利亚。法国人在阿尔及利亚经营很久,阿尔及利亚也已经发现了油田,经过二战后将近十年的准备,很快就可以产油了。这样的地方,法国人实在舍不得放弃。1955年六月,包格巴被释放返回突尼斯,受到了突尼斯人的夹道欢迎。两天以后,包格巴与法国政府就达成自治协议,实现突尼斯内部事务自治。1955年11月,穆罕默德五世返回摩洛哥,重新登上王位,同样受到群众的欢呼。1956年三月,突尼斯和摩洛哥同时独立。而在阿尔及利亚,法国却增派了兵力,1956年,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兵力达到五十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阿尔及尔,1960

      二战结束之后不久的法国实在没有多少底气来维持这样规模的军事行动。为了保证足够的兵源,法国政府把服兵役的时间延长到三十个月,征集了预备役,政府也开始按照战争时候的状态运作,法国在阿尔及利亚进行的已经接近于全面战争。法国政府也尝试与阿尔及利亚的反对派谈判。1956年十月,本贝拉到摩洛哥接受一船军火,然后飞往突尼斯参加与法国政府的谈判。按照计划,本贝拉应该搭乘穆罕默德五世的私人飞机,但是到了最后一刻,却被告知飞机上没有位置了,改乘摩洛哥空军的飞机。这样,在飞机上,本贝拉就不再受到穆罕默德五世的保护。得知这样的消息之后,阿尔及尔的法国将军们决定迫降本贝拉的飞机,本贝拉随即被扣押,开始了长达五年的监禁生涯,没有审判。本贝拉的被捕激怒了穆罕默德五世和包格巴,这两个国家放弃了协调双方的努力,开始全力支持阿尔及利亚的反政府武装FLN。与此同时,阿尔及利亚内部残存的穆斯林中间派彻底导向了激进派,阿尔及利亚的问题也再也没有独立之外的第二条路可以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被法国军方逮捕之后的本贝拉(右一)

      1957年,战争开始从乡村转向城市,FLN爆炸了一些城市里的咖啡馆,酒吧,引起了侨民们的反弹,开始袭击穆斯林社区。军方借此机会全面接管了阿尔及利亚的治安工作,进行军事管制。军队的效率自然比警察高了很多,法国军方迅速开始控制城市,学着纳粹德国实行的那一套,把城市分成了区区块块,穆斯林社区被铁丝网围了起来,也装上了探照灯,日夜有军队和便衣巡逻。这样,法国军方彻底压制住了FLN在城市的活动。在乡村,针对FLN的镇压也非常有效,残余的FLN成员只能逃进深山里面,很多人跑到突尼斯避难。与此同时,法国军方开始大规模的逮捕,被抓的人大部分受到虐待,十几年前德国纳粹对付法国人的那一套,几乎被照搬了过来。连一些法国人都看不下去了,阿尔及尔的警察总监十四年前曾经受到过盖世太保的虐待,认定一些被关押的人受到了和他当年一样的虐待,愤而辞职。按照这位官员的估计,军方控制的人员里面,人间蒸发掉的至少有三千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LN的武装,1957

      到1958年初,军方基本上完全控制住了局面。城里面,FLN已经完全不见了踪影,乡下,也基本上听不到FLN的声音,边界上,法国军方架起了电网,防止躲藏在摩洛哥和突尼斯的FLN分子回流,阿尔及利亚战争,看起来已经以法国胜利而告终。FLN自然进入了低谷。现在FLN的总部搬到了突尼斯,得到了包格巴的大力支持,提供场地,经费,武器装备。但是FLN却很难通过法国军方在边界设置的封锁线,也不是没有尝试,FLN一直在试图突破这条封锁线,代价却是死亡几千人。不过渐渐的,法国军方这些残暴手段被揭露出来,在法国引起了强烈反弹,同时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怀疑用这样的方式维持对阿尔及利亚的统治究竟意义何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法国自己终于坚持不住了。法国军方在阿尔及利亚的所作所为,遭到了法国民众的反对,遭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各种运动连续不断,最终,阿尔及利亚的事态导致法国内部分裂。1957年5月,法国莫勒政府下台,法国有二十二天没有中央政府。到了十月和十一月,又有长达三十五天没有政府。随后,政府又在1958年四月份垮台,法国再次进入无政府状态。法国政局如此不稳,严重影响了法国的国际地位,民众对于政客们已经越来越没有信心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军方并没有受到法国政府混乱的政治的影响,仍然坚持在阿尔及利亚的存在。法国军方最近实在一直很丢脸,二战时候的表现就不多说了,二战后,在印度支那的溃败,在苏伊士运河的撤退,更让军方抬不起头来。现在,法军实在再也输不起这场阿尔及利亚战争,决心不让政客们把自己的胜利果实出卖掉。对于这些法国军人来讲,维持阿尔及利亚的战争,已经上升到维护西方的价值观的高度,现在,法军具有阻挡西方的溃败的历史使命。法军坚持需要打击FLN在摩洛哥和突尼斯的基地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当然,政客们是不会允许军方这么做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58年五月,法国仍然没有政府。这个时候,呼声最高的总理人选佛蓝宁Pierre Pflimlin宣布愿意与FLN谈判来解决阿尔及利亚问题。这个提议立刻遭到法国军方的强烈反对。5月9日,法军在阿尔及利亚的总司令萨兰Raoul Salan直接宣布军方不彻底镇压FLN就不会停止战斗,开始提到军方介入政治的可能。同一天,FLN宣布处决了俘获的三个法军士兵,正好给了法军以及阿尔及利亚的侨民们以借口,准备5月13日进行大规模抗议。5月10日,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总督回巴黎述职,5月13日,阿尔及利亚军方与侨民们一起成立安全委员会,全面接管了阿尔及利亚的事务。5月14日,法国议会匆忙把佛蓝宁推上了总理的位置,一上台,佛蓝宁就宣布封锁阿尔及利亚,而阿尔及利亚军方开始呼唤戴高尔重新掌握政府。5月15日,萨兰发表讲话,结束的时候,高呼法兰西万岁,阿尔及利亚万岁,停顿了一阵子之后,高呼,戴高乐万岁!这个呼吁,得到了阿尔及利亚的侨民,军方,以及法国本土的广泛支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戴高尔这个时候已经赋闲12年,写自己的回忆录,享受着自己的退休生活。不过这个六十七岁的老人显然做好了关键时刻再一次拯救法国的准备,5月15日,戴高乐宣布接受民众的呼唤。6月1日,经过两周的紧密谈判之后,戴高尔出任全权总理,授权在六个月内起草新的宪法,这也就宣布了法兰西第四共和国至此倒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首任总统戴高尔将军

      在阿尔及利亚,军方和侨民都竞相庆祝这个消息,这些人相信,戴高尔将军会坚定不移地站在法国军方的立场,把阿尔及利亚战争进行到底。戴高尔也没有让他的支持者们失望。6月4日,戴高乐抵达阿尔及尔,在公众集会中,高举着他标志性的V字标志,宣布:“我理解你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戴高尔在阿尔及利亚受到侨民们的欢呼

      橡树村:【原创】非洲风云 四 末日帝国 上

      关键词(Tags): #乱侃非洲#非洲风云#日落之地通宝推:黄序,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 家园 老戴这件事玩的很邪

        高手就是高手,依稀记得以前看戴高乐传里面有详细的描写,第四共和国的灭亡等于基本上就是他一手策划的,政客们玩党派政治玩到了nc的地步(这也是法国的政治传统),戴高乐看不下去了,趁着本来军方和民众就对政府乱七八糟的阿尔及利亚政策一肚子火气的时候鼓动起了打倒政府的斗争,然后他老人家作为众望所归的拯救者重新掌握政府,报了光复后被政客拉下台的一箭之仇。而且最邪的是,支持他的人是因为相信戴将军是唯一能够恢复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荣光的人,他也顺势上台,结果阿尔及利亚却在他上台以后独立,截然相反的做法居然没有遭到军方和群众的反弹,反而更加受到支持和拥护。。。戴将军的确是法国不世出的领导者之一啊。

        记得书里写老戴,实际在意识形态和政治手法上,简直就是不排犹的法国希特勒(当然,你叫他那时候的拿破仑也成),意志刚毅坚强,做事说一不二,政治造势完全采用纳粹的一套手法,整齐规模巨大的集会游行,有组织的集体意志的展现,响亮坚决的口号,让支持者如醉如痴。。。

        • 家园 反弹还是有的

          戴高乐宣布自己的阿尔及利亚政策之后,反弹是很强烈的,只不过戴高乐在此之前已经对军队进行了清洗,得到了军队的衷心拥护,这样就不会出大问题。

          但是局面仍然是很混乱的,大约整个阿尔及利亚战争最黑暗的时刻,就是独立之前的这一段时间。这段混乱的后果,可能一直到现在还能体会到。

          河里面会有人详细说,这一段我就略过了。下一个帖子会简单提到。

          • 家园 是,村长说的对

            过程肯定是曲折滴,但是戴高乐厉害就厉害在,把人卖了还让人帮他数钱。。。而且还是占着大义名分的手黑,貌似大政治家都有这个本事,成大事不拘小节啊。

      • 家园 戴高乐到底是个政治家啊

        比那些将军眼界高多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