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当一万步兵遇到一万骑兵 -- ayooyoo

共:💬122 🌺5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觉得设定骑兵攻城所需的时间和人力很重要

      要是工兵那边从0开始,一点防御能力都没有,骑兵约略分兵,即可屠杀。但那就不是出这道题的本意了。

      觉得合适的设定是:城池初具规模。骑兵全力进攻时,必然攻取。但是需要一段时间。而攻城时,若有一万步兵赶到,即是2面夹击之势。

      但是若是先攻击步兵,则3天后城池修缮完成,再也无法攻取。

      这样是不是可行性大些?

      为什么不驻扎在城内?

      城市太小,粮草不济或者友军之间不合,或者挡住另一条战略通道什么的

      觉得步兵阵地驻扎在城外20-50里左右内的合适地形会好些?

      如果城池太弱,那就驻在城边数箭之地。骑兵攻城,就攻其大营。

      猜测一万步兵强弓手+重装,能抵住一万骑兵

      好像宋朝岳飞他们都是拿步兵打骑兵的。具体的战术,人员配置什么的不太清楚

      但是想不出来3天或者数天之后,如何运送粮草?

    • 家园 我们修城吧。。。
    • 家园 别的不说,最难的是“拖”

      因为若骑兵的重点在于奔袭后方,那么可以根本不管这帮步兵而绕开,宋的重甲步兵一点脾气都没有。

      或者要么把步兵当工兵用,改变附近的地形可通过度(比如掘壕,不是一字长条那种,而是到处都分布的那种,加上陷阱,拒马等等。筑几个大的坚固据点把一万兵力的大部分驻扎其中,其间分布以兵力较小(几人到十几人)的据点,周围加上前述的各种反骑兵机关和陷阱等)。要么使疑兵计,设点诱饵吸引骑兵进攻,或者显示自己也有机动兵力如骑兵,让对方骑兵认为若只是通过之后后路会被抄,这样也许能达到“拖”的目的。而第一点单独使用可能骑兵最终仍有机会突破(若周围是真正的平原),所以可能还得结合第二点。

    • 家园 明朝那些事儿里有一节就讲这个

      外链出处

      但骑兵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事实证明,古罗马的重步兵是可以用长矛阵克制骑兵的,可是中国人向来没有穿几十公斤盔甲的习惯,而且当时并没有中西交流制度。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办法,他们不断研究着以步兵制骑兵的方法,其中的成功者之一是诸葛亮。

        在他指挥下的蜀军,是曹魏军团的噩梦。

        他发明了若干武器来克制骑兵,首先是絆马钉,这个玩意儿设计独特,不管你怎么扔到地上,总有一面铁钉朝上。打仗前就洒在骑兵即将冲击的地带,骑兵到来时,马蹄就会被扎烂。其使用方法类似今天修自行车的小贩在路上洒图钉。当然,唯一的区别在于,马被扎后,是不会有人帮你补的。

        第二招是大车,诸葛亮的军队都配备有木车,当发现骑兵时,就将木车挡在步兵前面,用来阻挡骑兵冲击,也算是木械化部队了。

        最狠的是第三招,也是诸葛亮最神奇的发明,连弩,这绝对是当年的机关枪,据史料记载,这种连弩是一击十发,杀伤力极大,所以当年的魏军骑兵很畏惧与蜀军交锋。

        但这种方法操作性太强,而且不适合进攻,所以使用的范围并不大。

      • 家园 这句不对

        可是中国人向来没有穿几十公斤盔甲的习惯

        宋时的步人甲全重30公斤,是用来克制契丹女真骑兵之用。同时期的欧洲重甲中最重的哥特全身甲也才勉强接近30公斤,而宋时的枪兵、弓兵、弩兵的重甲都是在步人甲的基础上增加甲片而成,最重的要接近35公斤

        • 家园 厉害,穿这么重的甲行军打仗。
        • 家园 最愛看咬文嚼字的雜誌,有人給出版物糾錯我就高興

          曾經去嶽飛廟朝聖,看到過幾十公斤重的盔甲,和幾十斤重的兵器,古時候的人都是怎麼拿這些鐵傢伙打仗的,一直想不通,難道古代能夠湊得出如此之多,能舞得動兵器的壯丁?而且那些弓,怎麼能找出那麼多能開這麼粗的弓弦的士兵,而且還要有準頭。佩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