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小眼看文革】“可以教育好的子女” -- 柳叶刀

共:💬30 🌺70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小眼看文革】“可以教育好的子女”

    前言

    第一波风暴

    父母进了牛棚,医院里的“革命群众”把我们这些小孩子们定性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既是可以教育,那就得开会教育。于是,就把全院的“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召集到一起,因为大学生都住校,所以最大的是高三的学生,最小的是小学二、三年级。

    在会上,几位积极分子鼓起如簧之舌,淳淳善诱,利诱加威胁,鼓励我们这些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揭发批判自己的父母。无奈大部分人都沉默以对,只有几个小学生被吓得答应写大字报,同自己的父母划清界限。

    无计可施,“革命群众”最后决定把我们这些人送回学校交给红卫兵小将去教育。事情倒也简单,院里的许多“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正巧都在同一所学校--师院附中上学,我当时念了一年的初一了。于是就出现了这么一个情景:几个带着红袖标的中年人押着一群十多岁的小孩们,沉默地走在福州主要的商业街上。这要换在今天,大概就会有一大帮子围观的人了,可那年头就不是那么稀奇了。

    到了学校,我们就被直接送到了红卫兵司令部,然后就被各班的红卫兵领了回去。

    当年师院附中的隔璧就是福建省军区和福州军区留守处,现在应该是海军的地盘了,所以学校里颇多革军子弟。文革一来,他们就是理所当然的红卫兵。当年附中有两种人比较特殊,一是革军子弟,二是一批从郊区招来的农民子弟,其他的都是从平常的招生途径进来的。我们这些城里人同农民子弟大都相处得很好,大概是因为都说同一种方言的缘故吧。倒是革军子弟同农民子弟就相处得并不那么融洽。隔璧的一位姐姐高一时和省军区某司令的女儿同班,就曾经亲耳听她说过,“谁要和那些乡下人玩呐,那么土!”她没想过她父亲参加革命前不也是乡下农民吗?顺便说一句,当年就是这一帮人打死了附中的一个老师。

    大家不要误解,我对革军子弟没有成见。我的一个发小,他爸爸五五年授衔时就是校官了,那时候年纪小,也没搞清楚到底是上校还是中校什么的。我们同班的一个女孩儿,对同学可好了,见人不笑不开口。虽然革军子弟大都有攀比父母军衔的习惯,但没有人弄得清楚她爸是干啥的,直到文革中才知道她爸原来是福州军区的高级干部,家教立分高下。

    回到了班上,一部分同学还在,红卫兵们就让我站在前面,开始了对我这个“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再教育。现在也不记得当年到底说得是什么了,大概就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之类的话了。记得这样的训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就让我滚回家了。

    从此以后,近四十年的时间,我就再也没有踏进附中一步。一直到几年以前回国,我哥开车带我兜风经过,才进去转了一圈,几十年的沧桑,物是人非。记得贺敬之的诗,“几回回梦里回延安”,附中,我的母校,这就是我对你的思念。

    前几年一次同学聚会,我见着了当年给我上政治课的同学。一见面,她就忙着向我道歉。我对她说:“我能怪你吗?我们当年都只是十四,五岁的小孩..."

    是啊,十四,五岁的小屁孩,懂得什么叫政治斗争?就是大学里的红卫兵,也不过是被人当枪使的小卒子而已。邻居老大哥当年在清华机电系,和蒯大富数年同窗,据他说老蒯原来也是挺好的一个人。

    当那位同学走开以后,旁边两位女同学告诉我,红卫兵们后来还给全班同学站了一个队。

    “你,什么成份?”

    “小...小业主...”

    “什么小业主?!资本家!滚一边去!”

    ......

    咳,我现在还记得我那同学当年一身旧军装红袖章,扎俩小辨儿,黑着脸,提着条武装带的模样儿呢。

    病人

    关键词(Tags): #小眼看文革#文革

    本帖一共被 8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九十年代在国内时,CCTV6非黄金时间常放些老电影

      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都不少,偏就是八十年代初伤痕文学时期很少,天云山传奇,泪痕,苦恼人的笑,等等。中宣部的人总让人感觉脑袋里少些沟回,套用句军事用语,“打上一场战争”,却不想总捂着盖着,却弄出批不知十年浩劫为何物的怪胎来。

      • 家园 不能总算旧账

        算多了,TG自己也不稳。还是向前看。

      • 家园 这一类主题的片子,我推荐《小巷风流》

        黑色幽默得紧。

      • 家园 苦恼人的笑很不错;去年放过405谋杀案

        也是政治惊险片了。

        还有《瞬间》、《R4之谜》等等,都是揭批文革的片子,《元帅之死》差一些。

      • 家园 楼下冷笑的,你牛,你赢了。我们慢慢闪身把这地界让出

        好好在河里扑腾吧。

        比不上你们的强大逻辑,也没有那么厚的脸皮,主动认输。以后慢慢向MITBBS和超大等过渡回去。

      • 本帖(曾)被判违规,无申诉/道歉帖,未达标。

        家园 冷笑~中宣部还没傻到那份上。

        这三十年,为何是不敢公开档案只敢让某些人以回忆录形式回顾历史。这历史还是忘的好,不忘的话,现在有网络,一细究起来:啊~原来割资本主义尾巴的不是四人帮;再看,啊~什么血统论成份论根本就不是四人帮的玩意;再再看,啊~原来文革初期打倒大批人的工作组是刘邓派出来的……以前没有网络还可以随中宣部说啥是啥,现在还是那种时代吗?南方系媒体拿主席的稿费作文章,左派是怎么利用网络进行了成功的反击?中宣部是想自己亲自来献丑吗?

        谣言可以在平面媒体上大行其道,JY可以随便造谣,吴连登、汪东兴这个级别人物的相关采访只能在网络发表,我看这个现象本身就很说明一些问题。再后来出现的一个专门的澄清采访视频居然是上文广做的。

        我以前说过

        TG和GMD争的是“革命”,内战TG争赢了,有了建国三十年。邓那伙人和四人帮争的是“改革”,宫廷政变邓争赢了,有了总设计师的改革开放三十年。

        不管是革命还是改革,都是从否定开始的,TG否认了GMD,邓帮否认了文革。

        但很可惜的是,TG对GMD的否定,大体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而邓帮对文革的否定,很多是纯属捏造,而他们本身涉入甚深。捏造的历史如何经得起真正的考验?想着揭别人的老底同时可别忘了自己的屁股其实是最不干净的。

        就比如很多人认为主席不懂经济,这个看法来自何处?因为主席搞了大跃进,大炼钢铁,刮五风相信亩产万斤,最后饿死了“三千万”。但如果事实是告诉主席压根儿就没相信过亩产万斤呢?五风根本不是主席刮的呢?饿死了“三千万”其中非常懂经济的总设计师大大有功呢?甚至他在检讨书里也承认了自己那几年的高指标高征购的错误。

        所以我一再强调,左派的历史工作必须从正本清源开始,看到的历史不同认识自然不同。

        伤痕文字就是一堆垃圾,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会被时间所淹没吗?是历经时间的考验更能焕发它的光彩吧。一个314让很多人重温主席几十年前的西藏讲话,并为之喝彩,怎么不见伤痕文学有这个魅力?

        又知青又下乡的讲得惨兮兮,现在大学生当村官是怎么回事?到西部又是怎么回事?中宣部还真没这么傻,你是到底想讲文革知青惨啊~让人记住那段历史,还是想告诉大家都三十年了大学生又走上了昔日知青的路?一边渲染大学生行为的崇高,抹点理想主义的色彩希望好歹有个宣传效应吸引更多的人主动献身,另一边用知青伤痕文学来拆台,中宣部是傻,还不至于是NC吧。

        跟我负气有屁用,我一点也不牛,也不觉得争赢了什么。因为话说了很多,有人还是一不想想“老革命”的屁股,二不想想目前的形势,再来看看自己的话。

    • 家园 鬼见愁——

      有一副对联,上联:老子革命儿接班;下联:老子反动儿混蛋。横批:基本如此。

    • 家园 小将是怎么练成的?

      宋彬彬变成宋要武,皮带就抽向了自己的老师。

      是什么让他们这么革命...

    • 家园 还能辛酸还是好的了

      至少活了下来,我小叔文革中被标枪捅死在广场上(当年我们镇上共处决了4个),现在也就是我爸为他叹叹气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