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发动机看猎鹰之误(上) -- 忘情

共:💬58 🌺15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美军工制造业的比较

      一,国有企业和美国的私有企业不一样的是,美国的私有企业属于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可以通过对国会议员的公关,而使得自己获得一定的订单

      二,美国的民用商品的制造方面比较的没有竞争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流失掉,但是美国能够不断的对军工产业提供支持,美国军工制造业占美国制造业的份额非常大---在50%以上

      这实际上体现了美国通过扶持军工而带动经济发展的思路

      三,美国军工制造业进行不断的并购,通过并购而不断增加实力,毕竟很多时候1+1》2,甚至1+1》》2;中国军工也可以通过并购,以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所以我认为洪都的困境一方面是与自己的发展思路出了 问题,另外一方面也与我国有关方面对军工发展缺乏通盘考虑---军工制造不仅能够带动就业(貌似还可以上交大量税收)能够提升相当多行业的技术水准的部门

      如果有关部门能够有扶持军工的想法,那么我认为类似于歼12这样的轻型战斗机是可以采用的,这样的轻型战斗机在友机数据链的引导下,进行适当的隐形改装,将发动机换为更节油的涡扇发动机以提高航程,这样的战机应该是有战斗力的

      • 家园 我的个老天 歼12现在还能被你拉出来说?! 教主!

        也就难为忘情老兄还回你的,天,现在是21世纪还是20世纪上半叶? J12 ? 我还记得当年有人说过 "歼6打遍天下呢"

      • 家园 如果按您的意思改歼十二

        那么歼十二轻巧,廉价的优点就没了,以它那么小的机体,油箱容积非常有限,换涡扇也没法根本解决腿短的问题。靠数据链解决近视眼的问题,我觉得不太靠谱。

        • 家园 轻型战斗机肯定有它的好处

          一,关于价格问题,如果进行改装,比如用复合材料,用更好的发动机,是可以增加飞机价格的,但是飞机价格高仅仅是对军方而言是不利因素,但是对于厂家来说,厂家却赚到了更多的钱,反正都是中国人赚中国人的钱,现在中国经济的内需不足,特别是高技术方面的自我生产能力不行,有了这样的项目就可以带动相关产业

          二,关于数据链的问题,我不太清楚数据链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我不了解现在的世界各国的数据链技术可以起到的作用有多大,未来多少年内数据链技术会有多大的发展,但是我倾向于认为数据链技术将会是一个很可能取得技术飞跃的技术,从我国的技术发展方向来看,数据链技术本身就是要大力发展的技术

          技术发展要具有前瞻性,所谓的前瞻性,我的理解就是能够预见到未来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新技术,现有的技术可以取得怎么样的以及多大的突破,以及这些新技术和旧技术的革新会对未来的整个战场发生多大的作用,从而在这样的预见下,制定当前的发展战略---即发展的侧重点

          我认为未来的空战海战,肯定是体系性的争夺,这样的体系需要有不同技术含量的飞机之间互相补充,发挥出协同战斗力---我们看到很多场合当中,两个具备不同的优点和缺点的人配合在一起会比别人好---比如一个大胆的人和一个谨慎的人在一起配合比较好

          轻型飞机和重型飞机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这样构成一个体系,轻型飞机的优势是隐身,机动性强,重型飞机的优势是看得远,火力猛---两者彼此结合可能产生1+1》》2的效果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青睐于歼12这样的轻型战斗机

          三,从经济技术的角度来看,歼12这样的飞机的改装的成功可以让洪都飞机制造厂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可以帮助该飞机制造厂进行技术发展方向的自我定位,而不是定位不清,盲目的与其他飞机厂进行竞争,这次他们的教练机项目出问题,就与他们的产品的定位模糊有关系

          四,歼12有一个特别大的好处是起飞距离短,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优势,这样的飞机即便是我们的很多前线机场被对方轰炸其他战机难以起飞,它也可以起飞,特别的是南沙,西沙群岛当中的一些比较小的岛屿进行改装也可能使得这样的轻型飞机具备起飞降落的条件,这样,就使得我们的海军航空兵值得战力大大的增强

      • 家园 光是用来国土防空的话,小12或许还有用

        但是那样是不是就会回到前苏联那种空军防空军分开的思维上来了?

        国内军工正在转型,当然是“有中国特色”的转型……这是个很长的过程。骤变不利于发展……

    • 家园 洪都有洪都的难处

      老兄的主要观点我都同意,我在尴尬的教练机里也说过类似的想法。洪都的难处在于:K-8太成功了,L-15必须和K-8拉开差距,否则自相残杀。但用涡喷的单发L-15和“山鹰”相比更加没有优越性,简直可以说毫无竞争力。“山鹰”以后换装电传飞控比“猎鹰”双发改单发要显示得多。一旦中国有了合适的涡扇,单发的“猎鹰”可以换发,“山鹰”也可以。

      说到底,如果“猎鹰”不能在油耗和全寿命效益上压倒“山鹰”的话,生命力有问题。

      至于“猎鹰”作为低档战斗机,现在世界上二手F-16、米格-29便宜得很,“猎鹰”和他们竞争,在价格和性能上都没有优势。

      • 家园 晨大,现在最要命的是洪都在内哄

        猎鹰开了八次立项会,砸钱无数,军方不买帐不立项,现在洪都非常非常困难,猎鹰的后续试验经费没有着落,单座猎鹰也只能停留在图纸上,没钱造原型机。现在张弘那票人居然搞起了内哄,写报告给军方,声称初教六加上猎鹰就可以完成飞行员培训,说猎鹰完全可以取代JL8的中教任务。

        可是,军方给了洪都四百架JL8的订单,这不是内哄是什么?让军方怎么想?

        不但是洪都内哄,中航集团内部明里暗里也整得够激烈的。

        另外,猎鹰相较山鹰,机体是全新的,机内空间更大,应用的技术更新,放宽静稳定度,电传操纵,边条翼,良好的座舱视野,短距起落能力,这些都是山鹰没法比的。

        山鹰是一个短平快项目,只是针对歼教七几个主要弱点进行了改良,但再改良也没法和全新的猎鹰相比。至于说以后山鹰改电传操纵,个人认为得不偿失,其实不改也一样能培训三代机飞行员,美国的T38也是这种情况。

        发动机是中国飞机的通病,猎鹰在设计之初无视国内发动机的现实,为一口吃成胖子,试图一举发展出一种全能飞机而采用的新技术远远超过了可接受的风险程度以上,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其实发动机只是其中之一。我这篇也仅仅就发动机谈了谈我的个人看法。我觉得用单发是无奈 的选择,也是现实的选择。如果当初用了单发,那至少可以和山鹰拼一拼,不至于人家都入役了,这里还只是飞非加力型原型机。

        换句话说,即使猎鹰真能解决发动机问题,恐怕前景也不妙。现在洪都宣传说猎鹰单价是SU30的三分之一,看现在的情形,涨价是肯定的。以中国军费的现状,咱们要补课的地方还很多,哪里用得起这么贵的教练机?教练机嘛,应该廉价,皮实,出勤率高,全寿命费用低,可靠性好,而不应该片面追求全能,追求贪大求全。

        • 家园 媒体方面猎鹰也很高调

          感觉经常能在杂志上看到相关专题,当然内容都是宣传其高技术、高性能,同时还要放几张彩页,呵呵。

          另外: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关于媒体上的猎鹰文章

            那要归功于洪都的宣传部门,但说来说去,还是那老一套,对存在的问题只字不提。要命的是,这文宣稿每回珠海航展都一样,每回的珠海特辑都让人觉得是在炒冷饭。

            另外剧透一下,这篇文章写好后本来是给兵工科技的,我也同步发给了洪都,洪都看过后一方面表示惭愧,说自己工作没做好。另一方面找兵工科技攻关,要求加强正面宣传。本来兵工科技通知我准备发到珠海专辑里的,但经过洪都攻关,文章被拿下,杂志社表示谦意,给我寄了一百元安慰,另外给寄了本珠展专辑。

            可是没关系,东方不亮西方亮,你洪都不可能把全国的军刊全摆平了。于是我确认兵工撤稿后,再投稿给兵器,这一回我没告诉洪都的人,结果非常顺利,非常迅速地就给登出来了。

            洪都的宣传做得再好,不能说服军方立项掏钱,那也白搭

        • 家园 说的是,洪都“忘了”算经济账

          “猎鹰”比“山鹰”技术性能高,但这高出来的部分对军方作为教练机并不重要,而搞出来的价格确实明白放在那里,这才是最要命的。

          “猎鹰”的出路在于出口,但看来出口的路也艰难。中国空军只有在“猎鹰”的出口前景明确,需要中国订单才能落实出口订单的时候,才可能出手帮洪都一把。

          洪都企图通过“猎鹰”挤入先进战术飞机的行列的用心良苦,但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把主次颠倒了。

      • 家园 我倒是没想到和K8的竞争这一层,花晨大
    • 家园 忘情兄用五笔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