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香港的故事(3) 保守主义江畔的灯塔 -- 风雨声

共:💬107 🌺23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请教个问题,

            空头,仓位等术语是什么意思?这方面我是外行.

            • 家园 试回答一下,请大家拍砖

              聊斋志异里面讲述了一只美貌的狐狸, 她可能在UofM和GSM读过MBA, 具有准确预测市场价格的灵通. 那篇故事的名字我忘了, 不过你幸运地请到了她作你的分析员.

              你漂亮的妖怪分析员给你一份报告, 预测港元三个月后将大幅贬值. 于是赚钱的机会就来了.

              现在市场汇率为1美元兑7.8港元. 你拿出1百万美元现金抵押给银行, 向银行借三个月的港元, 银行会借给你7百80万港元(实际上银行为防风险, 不会给足这么多, 这里暂且忽略手续费等费用).

              你拿这7,8000,000港元在现汇市场上买入美元, 可以得到1百万美元现金. 你把现金拿回家, 藏在床垫下面, 然后就不管他了, 把时间花在西西河灌水和互相顶好朋友们的帖子.

              三个月后, 港币如期贬值, 市场汇率变成了1美元兑9.8港元. 你从床垫下拿出那一百万美元现金, 到市场上兑换9百80万港元, 归还借银行的7百80万港元后, 获赢利2百万港元, 折合美元20多万.

              连同银行归还你的1百万美元, 三个月后的你现在有120万美元.

              当然, 如果你的分析员犯了错误, 三月后的汇率是1美元兑5.8港元, 那么你将亏损2百万港元, 合34万美元. 所以分析员是否具有狐仙的灵通是比较重要的.

              后来你和银行都发现, 反正你目的是投机倒把, 没必要你把现金从银行提出来在送回去, 西西河有不少老虎, 让他们总是惦记着你的床垫下的一百万美元并不是一件令人放心的事. 所以银行说, 干脆你存了押金后, 我给你一张合约, 反正本来你要去市场上卖7百80万港元的, 不如合约上就写你将要卖这么多港元, 但是三个月以后在把港元给我. 我们三个月以后结算, 如果那时港币贬值了, 我就付你20万美元, 如果升值了, 我就扣你34万美元.

              这就跟赌钱没什么区别了. 银行为什么肯跟你赌呢? 原来本城还住着另外一只狐狸, 她对汇率的看法和你们家的狐狸正好相反, 碰巧她也来存了一百万美元, 指望港币升值来赚钱. 于是银行就作了中间人, 收手续费, 同时找了一间小黑屋子供你们两家狐仙斗法.

              这张说明你卖出港币但是三个月以后再交割的合约就叫远期合约, 你预测市场下跌, 卖出你本身没有的东东, 就叫空头. 承诺三个月后卖进就叫多头. 你手里合约的金额被成为"仓位", 那间小黑屋就被称为外汇市场.

              后来银行更聪明了, 想着实际上你根本不用存一百万美元, 你存34万就够了, 因为反正如果你亏了, 我就扣你34万就够了, 剩下的66万美元我反正得还给你, 就不用脱裤子放那个了, 你给我34万我就卖给你一张空头合约. 这样也便于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外汇期货的事业中来.

              用34万做1百万的生意, 就叫做杠杆(leverage)合同. 有的杠杆合同只需10%的押金. 通过杠杆合同, 小钱可以办大事. 比如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在97年管理约60亿美元, 通过杠杆合同, 理论上可以撬动600亿美元的交易, 加上其他联手的大鳄鱼基金, 他们能够控制的交易足以倾国倾城了.

              当然人运气有可能更坏, 汇率可能上升到1比5.8以上, 那你的34万就不够赔了. 所以银行的小黑屋经理会密切注视汇率变化, 当汇率上行到5.8时, 他会"帮"你提前执行合约, 这就叫"平仓"或"斩仓". 根据有被斩仓经验的朋友介绍, 他那时的感觉跟自己的脖子被斩一刀的感觉没什么区别.

              • 家园 渡泸兄这个回答精彩,能用这么简单的语言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足见功底深厚。

              • 家园 那匹配的问题呢?

                解释很好。

                但是有个疑问,如果大家都预期港币贬值,都去做空头,那么谁去做多头呢?(特别是在金融风暴时期,汇率的变化趋势比较明显时)

                交易之间怎么匹配呢?

                市场的效率如何保证?

                既然远期合约会助长投机行为,为什么政府不预先加以限制?

                • 家园 渡泸兄看来比较忙,俺就是试着答一下吧

                  没有渡泸兄有趣,请大家见谅了。

                  匹配的问题一直是宏观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非常复杂,术语叫作equilibrium,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也是形成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两大阵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里仅以香港为例,试着说一下,并不一定适用于其他例子。

                  如果大家都预期港币贬值,都去做空头,那么谁去做多头呢?(特别是在金融风暴时期,汇率的变化趋势比较明显时)

                  自然是金管局,如果他不做多头,那么联系汇率就会破产。金管局的使命就是当市场作空头的时候,他作多,当市场做多的时候,他做空,力保港币维持在7.8:1美元的水平上,维持联系汇率的稳定。

                  交易之间怎么匹配呢?

                  交易中的匹配并不是guarantee的,不过随着价格的变化,匹配的概率会越来越大,最后也许会完全匹配。比如一支股票,在某一价位上如果愿意购买的数量少于愿意卖出的数量,那么股价就不得不下降,以吸引更多的人购买,在另一面,因为价格下降,愿意卖出的数量也会减少。这样此消彼长,最后愿意购买的数量等于愿意卖出的数量,交易中的匹配就达成了。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概念,现实世界远比这复杂,涉及到的理论也繁杂无比,但中心思想大抵都是基于以上那个基本概念的。

                  市场的效率如何保证?

                  这是有争议的问题,在凯恩斯学派(或新凯恩斯学派)看来没有一个市场是完全有效率的,需要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来帮助市场尽可能的达到有效率。在新古典主义学派(或芝加哥派)看来,市场是可以做到自我调整,最终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达到完全的有效率。凯恩斯的名言: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就是对此而言。所以,在凯恩斯看来政府可以有效的保证市场的效率,而在哈耶克看来市场可以自我保证。

                  既然远期合约会助长投机行为,为什么政府不预先加以限制?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牵涉到商业自由,市场效率等等一系列问题。总的来讲远期合约带来的好处远大于其潜在的弊端。投机行为并不是因为有远期合约存在而存在,当然也不会因为远期合约的受限制而受到限制,没有了牛刀,菜刀一样可以杀鸡嘛。预先加以限制同时也是违背香港政府所奉行的经济政策的

                • 家园 这个问题有同感, 那位高手能拨冗看一下

                  讨论越来越复杂了

              • 家园 解释得漂亮,Excellent
              • 家园 谢谢.深入浅出,明白了.
              • 家园 说得极好!

                轻轻松松地把这些枯燥的概念讲得清晰有趣!鼓掌!

          • 家园 文章不错,有一点出入

            比较自己税率和秘书税率的不是索罗斯,是巴菲特。

          • 家园 渡兄好文,顶;有一点觉得有商量.."我猜测是港府不到最后关头不愿大陆

            我觉得是反之,中央政府不愿涉之过深才对...不到最后关头...中央不会...

          • 家园 今天是好文不断,再加一个精,呵呵

            不过关于港币是美元的影子货币,在理论上不可动摇,没有看懂,能详细讲一下么?

            • 家园 多谢加精啊,呵呵,附联系汇率制度的一点资料

              说港币是“影子货币”有些不准确,应该说港币是美元的“影子”。市场上流通的每一元港币都在金管局的外汇基金中存有相应的美元现汇,理论上当有人无限制地在市场上用港元购美元时,金管局可以无限制地抛出美元回购港元,直至市场上所有的港元按照7.8汇率全部置换成美元为止,这时候市场上将无港币可以抛售,而香港的外汇基金也将清零。炒家除付出手续费外将一无所得。这说明港币实际上是美元的代用品,与那些没有什么准备金却实行盯住美元固定汇率的东南亚国家相比,港元汇率是不可动摇的。香港人在口语中把港币称做“港纸”,美元称做“美金”,好象对港币信心不足,认为它不过是“纸”,但港币的“纸”与美元的“纸”是完全等效的。这种制度类似于完全的金本位制度,所以说炒家的醉翁之意并不在港元。这也是我认为索罗斯把香港放在最后才进攻的原因。

              为什么一开始炒家能把港币汇率炒高(即港币对美元贬值)呢?因为炒家开始时在现汇市场(即Spot Market)抛售的港币是借来的,而不是他们用美元买来的。借与买一字之差,对外汇市场产生的效果完全不同,借来的港币相当与短期之内凭空增加了市场上港币的供应量,也就是说借来再卖出的港币加上原有流通的港币大于美元储备基金,造成短期内港币供大于求的假象,导致港币币值下跌。但这些短期拆借的港币一旦平仓后,市场又会恢复流通港币与储备美元的平衡,所以港府只要挺到远期合约到期平仓那一天,炒家就不攻自败了。

              以下是一点资料:

              联系汇率是与港币的发行机制高度一致的。香港没有中央银行,是世界上由商业银行发行钞票的少数地区之一。而港币则是以外汇基金为发行机制的。外汇基金是香港外汇储备的唯一场所,因此是港币发行的准备金。发钞银行在发行钞票时,必须以百分之百的外汇资产向外汇基金交纳保证,换取无息的“负债证明书”,以作为发行钞票的依据。换取负债证明书的资产,先后是白银、银元、英镑、美元和港币,实行联系汇率制度后,则再次规定必须以美元换取。在香港历史上,无论以何种资产换取负债证明书,都必须是十足的,这是港币发行机制的一大特点,实行联系汇率制则依然沿袭。

              联系汇率制度规定,汇丰、渣打和中银三家发钞银行增发港币时,须按7.8港元等于1美元的汇价以百分之百的美元向外汇基金换取发钞负债证明书,而回笼港币时,发钞银行可将港币的负债证明书交回外汇基金换取等值的美元。这一机制又被引入了同业现钞市场,即当其他持牌银行向发钞银行取得港币现钞时,也要以百分之百的美元向发钞银行进行兑换,而其他持牌银行把港元现钞存入发钞银行时,发钞银行也要以等值的美元付给它们。这两个联系方式对港币的币值和汇率起到了重要的稳定作用,这是联系汇率制的另一特点。

              但是,在香港的公开外汇市场上,港币的汇率却是自由浮动的,即无论在银行同业之间的港币存款交易(批发市场),还是在银行与公众间的现钞或存款往来(零售市场),港币汇率都是由市场的供求状况来决定的,实行市场汇率。联系汇率与市场汇率、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并存,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最重要的机理。一方面,政府通过对发钞银行的汇率控制,维持着整个港币体系对美元汇率的稳定联系;另一方面,通过银行与公众的市场行为和套利活动,使市场汇率一定程度地反映现实资金供求状况。联系汇率令市场汇率在1:7.8的水平上做上下窄幅波动,并自动趋近之,不需要人为去直接干预;市场汇率则充分利用市场套利活动,通过短期利率的波动,反映同业市场情况,为港币供应量的收缩与放大提供真实依据。

              联系汇率真正成为香港金融管理制度的基础,是在经历了一些金融危机和1987年股灾之后的事情。主要是香港金融管理当局为完善这一汇率机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创造有效的管理环境,如与汇丰银行的新会计安排,发展香港式的贴现窗,建立流动资金调节机制,开辟政府债券市场,推出即时结算措施等;此外,还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使短期利率受控于美息的变动范围,以保障港元兑美元的稳定。而对于联系汇率制最有力的一种调节机制,还在于由历史形成的,约束范围广泛的和具有垄断性质的“利率协议”,其中还包括了举世罕见的“负利率”规则,它通过调整银行的存、贷利率,达到收紧或放松银根,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因此至今仍然是维护联系汇率制度的一项政策手段。

              港英政府建立的联系汇率制度有其时代使命。当时香港是个繁荣而出口畅旺的小型独立开放经济体,主要出口国是美国。港英政府为了维持香港的繁荣,建立起了一个固定汇率体系,以减少出口商的汇率风险。与美元挂勾的体系减少了金融风险,可以进一步吸引外资进入香港。

                但是传统上的固定汇率制度需要中央银行时时干预,以维持货币的稳定,这对于一个极小型的经济体系而言成本太高。因此港英政府当时所设计的香港联汇制不同于传统的固定汇率制度,三家发钞银行发行任何一元港币都必须有相对应的美元存在金管局。因此更准确地说,香港的汇率制度是美元本位制度,而不是我们一般了解的固定汇率制度。此种美元本位制度类同十八、十九世纪的金本位制度。当然金本位制度的弊端是如果黄金不足,则立刻会影响发钞而造成通货紧缩,从而导致金本位制度的崩溃。而这也是香港今天所面临的困境。

                按照金管局的官方说法,目前的汇率制度仍然不会因为要支付政府赤字而受到影响。但问题是,如果港府真正发生了长期而且严重的赤字,港府可能被迫发行债券从而消化掉金管局手中的美元,导致港币发行不足而使联汇崩溃。事实上,目前香港的外汇存底还有1126亿美元,相当于流通货币的七倍,约占广义货币M2和M3的43%左右。

              • 家园 渡泸兄对香港汇市很了解啊。

                不过,因为有联系汇率的存在,市场汇率应该不会是自由浮动的,也许名义上是。一般来讲市场汇率如果是自由浮动的,那么它主要应该取决该经济体的国际收支,而香港的汇率显然不是,它取决于金管局的标价,即1块港币卖1/7.8美金。香港市场汇率的波动应该主要是来自于一些“噪声”干扰。打个比方,假设香港的国际收支为正,如果是自由浮动的汇率港币就应该升值,但是因为金管局坚持1港币只卖1/7.8美元,这样市场汇率并不会上升,市场汇率的波动也不能反映港币的供求关系。那些“噪声”干扰我想主要是来自一些投机活动,比如美元与其他外汇的汇率波动等等。

                从一个方面来讲,如果港府发行债卷来finance政府赤字,从而会减少外汇储备,进而减少市面上的港币的流通量,因为联系汇率的存在,最终导致市面上无港币流通。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港府的赤字政策能有效的刺激经济发展,使得用来finance政府赤字的外汇储备小于等于因经济发展而增加的外汇储备per year,那么联系汇率就不会受到影响。这个分歧点在于对政府开支是否是纯消费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前者的答案是yes,而后者是no.

        • 家园 哈哈哈哈哈哈,SOROS早就在听证会上作证该监管HEDGE FUND

          他不单是大鳄,也是个哲学家,不是单纯的利益计算体。他没有和老中交过手,难免有漏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