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春运轶事(13)下套 -- 忘情

共:💬103 🌺20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唉,机关事业单位的江湖格外险恶啊

            我是不想再趟这个浑水了,还是公司里面好些。

            哪里都有江湖,这个我知道。但是把这种地方形容成“单纯”,未免耸人听闻了。

            当然,对于太子党们,这种地方还是很单纯,很温暖滴

            ps,对于那些大型特大型的国有企业,氛围和机关事业单位差不多,我就“一视同仁”了

      • 家园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 家园 国有企事业单位没那么可怕

        同样的事情,在什么地方都会遇到。

        相对而言,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气氛还是比较单纯的。

        不过对眼里不揉沙子的理想主义者来说,哪里都一样。

        • 家园 我不同意……

          我自己家就是国有大型企业的,我第一份工作是在机关事业单位,我自认为我更了解这些单位。

          这些单位大约有好有坏,气氛有好有差,毕竟一个单位的领导很重要。

          但是你说这种地方“单纯”,我很怀疑是是否有过在这种单位的工作经验。

          • 家园 单纯是相对的

            国有企事业单位自有一套按部就班的运行规则,在这样一套规则下,唧唧苟苟的事情反而要少一点。

            拉帮结派,相互倾轧,这种事情有人的地方都会有,表现不同而已。

            比如在企业里,业绩和效益是硬道理,拉客户,抢资源之类的事情绝不会比国有企事业单位少。

            再如风气,外企里女人们争奇斗艳的不算新闻,男人们也并不把进K房叫小姐当作不好意思提起的事情,因这些事情本身可能就是业务需要。

            这种事情国有企事业单位里当然也有,但要少很多,多少也是要遮掩一下的。

            • 家园 倒……

              在这样一套规则下,唧唧苟苟的事情反而要少一点

              看来你真的没在这种单位里干过……

              不用给我解释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公司的区别,这个我太清楚了。

              正是因为很多国有企事业单位不把业绩和效益作为硬道理,所以也不把个人的工作能力与技术水平作为考核和晋级的标准。

              那么剩下的“考核标准”只有关系与背景了。

              至于你说风气,也不必把公司里的人说的如此不堪吧?还说

              这种事情国有企事业单位里当然也有,但要少很多,多少也是要遮掩一下的。

              我可是碰到一个处长把刚毕业一年转正的小姑娘直接提拔为科长的事情,而实际上那个小姑娘太贪玩,连上岗资格都没考出来,可以说连转正的资格都没有。当然,那个部门是工程部门,招个小姑娘来这件事儿本身就很让人奇怪。个中曲折,如何遮掩,自己想去吧!

              不客气的说,我们同学当年毕业进国有企事业单位或者政府机关的不在少数。无他,那是扩招之前,大学生还是稀罕物。但是毕业三年后还继续留在机关里和企事业单位里干的人就很少了。当然,没人是被开掉的,都是主动辞职的。原因有二,一是我们当初都是凭自己能力进去的,没背景,时间长了也就自然认识到我们这种人只有干活的命;二么,老子翅膀长硬了,做甚么还要继续忍这口恶气!

              你说的那种“单纯”的环境我不是没见过,不过这种部门多是没甚么实权或者实际职能的部门,既没人来上供,也不需要出去烧香。通常来讲,这种部门里塞满了领导们的老婆和小姨子之类的人物,多是混吃等死的人,也确实没甚么好争斗的,自然也单纯些。

              至于你说外企里面的人如何如何,这主要是个人生活上的操守吧?似乎已经出了我们讨论的工作环境工作氛围的范畴。何况你这打击面太广了,话也太难听,有违河规,建议你自裁了吧!

              • 家园 说的没错

                我知道某地的电信头子,把有钱的闲缺全安排了自己的情人

              • 家园 另外,像你遇到的这种事情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我可是碰到一个处长把刚毕业一年转正的小姑娘直接提拔为科长的事情

                从话语里看,这应该是一个局级单位。据我所知,一般处长是无权直接提拔科长的,可以推荐或者建议,但干部提拔则是由同级人事主管部门负责,还要上报上级党政同意。

                你说的这种情况,我不敢说绝对没有,但要么是这家单位天高皇帝远,要么就是管理到了极其混乱的地步,而这种情况,在大多数的地方是不可能发生的。

                • 家园 你错了

                  但要么是这家单位天高皇帝远,要么就是管理到了极其混乱的地步,而这种情况,在大多数的地方是不可能发生的。

                  这类事很普遍

                • 家园 好奇,你所在是什么部门什么职能

                  首先,我们那里是国家五个计划单列城市之一,说天高皇帝远实在不合适,那可是最发达的沿海城市之一!

                  其次,管理混乱那是你我这种人能说的么?上级机关不发言,你怎么好先开口乱说,这可是在这种单位工作的大忌哦。

                  我以前在城建市政上,遇见过几个大项目。这种项目里面,从房地产商到各级政府,到规划局旅游局,各种想到想不到的部门和企业都会遇见,至于各类官员们,从小科长到共和国的省长部长吧,总理我还没机会遇见。我想你要是有我这样的经历,大约就不会这么说了。不知道你在什么部门,还能这么“单纯”,难道是博物馆之类的文教部门?

                  小姑娘的事情太简单了,你可别教我什么提拔干部程序之类的,没用。这一关关键是本单位推荐,上级部门审批多是走过场。我还真没见过本单位推荐人选被刷下来的,虽然说理论上是有可能的。再说当年老朱搞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时候都有人能顶风作案扩编制设部门,这提拔个小姑娘才到哪里啊!我还见过一个部门,除了处长是男的,剩下所有干部都是女的哦。当然,都是那个处长上任后给“换”成女的滴。

                  至于你说的外企的事情,首先我遇到的很多销售人员都有这种问题,但是跟企业性质无关,只跟工作部门有关。其次,销售和销售不一样,销售工程师之类的职位往往经手的都是技术要求较高的设备等高端产品,所以也犯不着这种“下三滥”的销售手段。我倒是遇见过某事业单位的领导在迎接本单位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学生的时候大大的摆了一桌酒,酒后兴之所至的时候还要附加节目——请大学生嫖娼!!

                  当然,我们那时候大学生还是比较稀罕的,在现在这个年产600万大学生的时代里,估计报道的学生们就没这待遇了,也就觉着单位还是“单纯”的……

                  ps,河里在海外的人多,人家那可都是“外企”的

                  • 家园 呵呵,我在什么部门什么职能不重要

                    计划单列市本身不说明什么问题。我说的“天高皇帝远”是指这家单位本身是不是“天高皇帝远”。

                    举个例子来说,交通局下属有客运管理处,负责人叫“处长”,但这是一家(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在我所在的城市里,客运管理处办公的地方并不和交通局放在一起,而是有另外独立办公的地方,职能也相对独立。

                    再比如本市某委办下面有很多直属的事业单位,比如什么行政受理中心、质量监督中心。。。。。等等,这些单位都是处级单位,负责人叫主任、总裁、队长等等不一而足,但这些单位也都在外面独立办公,职能也相对独立。

                    我说的“天高皇帝远”就是指这些单位,这些单位大多独当一面,具有某一方面的专项职能,而由于与本部相隔较远,对干部的考评、提拔,相关的人事部门难以就近进行经常性的了解,所以该部门主要领导班子或负责人的意见才会起到比其他单位更大的主导作用。

                    所以,你说的那种把刚工作一年的小姑娘直接提拔为科长的情况,多见于上述这类单位。

                    但这种情况绝对是不多的。所以我才说发生这种情况,要么是天高皇帝远,要么就是上级部门对这家单位的管理过于混乱,也有可能是部门领导过于跋扈,这些可能性都存在,但发生这种事情,绝对是小概率事件。因为这是体制内自在的运行规则决定的。

                    不要以为国有企事业里提拔起来的都是靠背景和关系。

                    背景和关系的因素当然有,而且肯定有,但具体到个人,自身的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才是决定性的因素。两个能力、风评都差不多的人,当然是有背景和关系的人更容易胜出,其中既有某种“人情”的因素,也有实际的作用,因为其背景和关系,可能带有某种今后更为有用的人脉,对工作的开展可能会带来相应的便利。

                    背景和关系确实是重要的加分因素,但在这样的竞争中的失败者,往往会把失败完全归咎于对手的背景和关系--“还不是因为有关系”。

                    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总不能因为其可能自己都不甚介意的背景和关系,就不允许提拔吧?

                    其实你也是仅仅以自己的经历来进行推定,如果这样的话,我也完全可以用自己的了解或经历进行推定--

                    我曾经供职过的一家事业单位,有几个从本单位提拔起来的处长:

                    A,男,60年代中后期生人,外地人(具体哪里忘记了),没听说有什么背景,在原处长调走后,提为法规处处长,后自己辞职出去当了律师,但辞职的原因是嫌赚钱少;

                    B,男,71年或72年生人,山东人,算是我学长,89年那会儿正赶上88,没掺合,90年代中期进入本单位,从处里的普通科员做起,大概在01年或02年提处长助理,期满后为副处长(无处长);

                    C、男,71年生人,程序员出身,由于本单位技术人员嫌钱少耐不住,流失较为严重,大约在02年左右被招募,此后因其技术能力较强,牵头开发了两套应用系统,在已有两名副处长(其中一较年长近退休者为主持工作)的情况下,被提为技术处长助理-副处长,处内其他老人马也没什么意见。

                    D、男,77或78年生人,法学硕士,湖南一个小县城人氏,在本单位至本市某大学招聘时被重点推荐,大约02年招入,09年被提拔为执法处处长助理(实际主持工作)。

                    这家单位,总共只有八个处室,以上这些人,都没有什么“背景和关系”,除一个离职赚钱去,其他均为现职。这些人无论能力还是风评,都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同。

                    那么,你又如何解释我说的情况?

                    还有,你说你见过某个部门除了处长是男的,其他都是女的,这能说明说明呢?你的意思是这些女的都和这个处长有不光彩的关系?或者说以这个一个个案来推定这是整个体制都存在的问题?(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建议你自裁呢?)

                    这么说吧,我曾经工作过的一个处,一度全是男人,号称和尚庙;隔壁一个处,一色全是女人,号称尼姑庵;我曾经在工作中还碰到过一个部门,除了一个女处长,整个部门都是男同胞。你认为这是不是可以说这些男同胞都是女处长的“男宠”?

                    外企的事情不多说了,我见过喜欢借出差机会找小姐的,几乎全部来自外企,这和工作部门也没什么关系。当然,我对这些人并没有什么恶评,其中有些还是我很好的朋友,他们自有他们的生活方式,这既有个人的喜好和选择,也有本身的工作环境缺少相应约束的关系--相对于体制内来说,体制外的大多数企业更关注利润和效益,至于员工个人的私德与生活方式,并不是非常看重,只要没惹出严重的事端来,不会给予过多的干预和制约,了不起开除、辞退了事(当然,我也不排除有些企业对企业文化和风气抓的比较紧),而在体制内的机关事业单位来说,还有许多“创建工作”,如精神文明建设,一旦出了这种事情,单位及领导荣誉会受到极大影响,而对“政绩”同样会造成冲击--比如,某家单位正在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不说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至少不要出什么丑闻吧,但是,万一有个该单位的员工在外面叫小姐被抓了,单位领导绝对会恨不得一口咬死他,而此人的结果,要么是被作为严重违纪开除,即便留下,如果没有特殊的变故,多半也是混吃等退休,没什么前途可以指望了。所以说,这种体制内外的各种软约束、硬约束是完全不同的,也是我说的,这是体制自在的一种规则决定的。。

                    体制内当然也有做的很过分的事情,比如你说的招待大学生嫖娼,但还是不要以偏概全的好。

                    另外,恕我冒昧猜测,你当年那些辞职的同学,或许多是学理工科或者偏技术出身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觉得呆不下去,另谋高就,我觉得是完全正常的。

                    我觉得这和理工科的固有思维方式有一定关系,呵呵,这个可能要得罪河里其他学理工科的XDJM了,但我说的是“理工科思维”,这个一下子很难说清,但其中可能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 学文科的当然也有缺陷,但在机关事业单位(或者扩大到体制内),可能还是学文科的人更容易生存和发展。

                    一个最好的工程师或者程序员,很有可能仍然只是一名工程师,而走上领导岗位的,需要的是管理、协调各方和变通的能力。

                    再说,你那些同学们毕业三年后就先后辞职了。这个也不说明什么问题,如果是大学本科毕业,三年后也不过是二十四五岁,刚出校门的青年,自视甚高,恃才傲物总是难免的,三年时间未必能学会磨砺锋芒,说难听点,对很多大学生来说,三年时间给他完成从学生到“职业生涯最底层”的角色转换都不够。

                    而偏技术的人往往会觉得凭自己的一身本事,完全有能力赚更多的钱,更多地自我实现,离开也很正常。

                    我当年同批进入的应届大学生,学技术出身的,全部离职,但不是三年后,而是短的不到半年,长的不过一年,原因无他,IT公司可以给出更高的工资,其中绝没有什么“没背景,只有干活的命”之类的想法。恕我直言,工作短短三年,就有这种想法,本身就说明心态有问题,位置没摆正,未免太高看自己了。 如果不能扭转这种心态,机关事业单位自然是不适合其长待的,早点离开做一份适合自己的事情才是正经。

                    但以此来反推机关事业单位全是凭背景和关系,而不是主要依据自身能力这样的“一片黑暗”,肯定是荒谬的。

                    请再恕我直言,你多少在我面前有点摆老资格,不过,我自信在这方面比你了解的要更多一些。(只是隐隐的感觉,就直言了,没冒犯的意思)

                    • 家园 当年攒了不少恶气,实在没法儿说什么褒扬之词

                      我并没有说所有的机关事业单位都这样,但是我肯定这些不正常现象要比公司企业里严重的多。

                      大公司也有衙门作风,这个我也见识过,但跟机关事业单位还是没法儿比。

                      我出身工科,我的同学朋友们也多是工科的,我们的专业性质决定了我们的工作时间至少有一半是在工地上而不是办公室里,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这种工作极少有女性同事,文科生则根本不可能进入我们这种领域。

                      所以你所谓的角色转换期,至少对于我们,顶多只有一年。一年之内,适应工地环境就继续干,否则滚蛋。工地上的事情,那个能等你三年?国庆节劳动节全市美化环境的时候顶多给你72小时!所以后来也确实有干了一年就离开的,大多是本来就不多的女生……

                      三年是什么概念,到第三年的时候我们这波人最差的也是副科长了!然后就开始陆陆续续的离开了……

                      老资格摆不起,咱俩年龄还未必谁大些。但是要是论基层工作经验,我肯定比你多,毕竟那时候我能有一半的工作时间见到我自己的椅子就不错了。

                      其实看你提到的几个人,我也就差不多看出来你的部门和职能了。老实说,当时真的很羡慕你们这种部门,风吹不到,日晒不到,可以冬暖夏凉的坐在办公室里,来往的人员和事务也“单纯”很多……

                      实际上,即使是在我们本系统内部,我见到的东西也是比较多的,这是我的部门和位置决定的。工作到第三年的时候被借调去某工程指挥部帮忙,我是其中最年轻的,曾有人问我——你接触过施工单位么?有几个?我回答——记不得了,不过本市这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经理我基本都认识。当时就有人驳我——我这行干了10年了,都不敢说这话,你敢说?!我只是随口一答,在别人看来却是狂妄的很,可是事实如此。差不多三天的时间里,不停的会有来办事的人跟我打招呼——XXX,你也调这里来啦!

                      至于什么全单位都是女干部,那就是那个领导的个人癖好吧。凡是他接手的部门,短短几年内中层干部就会全变成女性。不过这种事情其实还好,也就是用来八卦好玩,揶揄他们单位的人而已。男女关系算什么?顶多做个检查,会进局子么?会掉脑袋么?真正有大问题的部门和人,我是不可能提的。曾经有个朋友,辞职的原因就是因为害怕了。单位的头头来一波倒一波,连自己的同事都被监视居住,她那时工作还不算太久,但真的是不知道自己继续待下去会不会也最终卷进去。

                      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可是我的基层工作经验肯定比你多,接触的部门和人的数量种类就更不具备可比性了。能找到一个单纯的部门四平八稳的干是你的运气,不过你恐怕永远也想不到基层的事情有多复杂。“黑洞”之类反应社会阴暗面题材的电视剧可能在你看来就是电视剧,在我看来却有那么多情节似曾相识。

                      干了那么久,当然也有领导欣赏我,如果我再坚持坚持,也不是没有机会进入一个四平八稳的部门,开始享受一下相对单纯的工作环境。可是看见的阴暗面实在太多了,对这整个系统真的没信心了。而且我知道,因为我知道的这些,我已经不可能开开心心的继续在这种环境中工作下去了,所以我选择离开……

                      • 家园 呵呵,可能评价都来自于个人经历

                        正如你说你攒了许多恶气,所以你认为机关事业单位“江湖极其险恶”;而我见多了没什么背景的人,凭着自己的能力和口碑得到了较快的提拔,所以认为相对比较“单纯”。

                        这些都是来自于个人的经历,有可能对我们各自得出结论产生影响。但是,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接触过相当多的类似单位(不是泛泛接触,而是蹲点常驻,且可以接触这些单位的相关材料,甚至是举报或者反映),所以“基层经验”未必比你少啊。

                        你过去待的事业单位,我大致也有点猜出来了,要么是偏重于技术层面的,如研究所、设计院之类的;要么就是当地建设口下属的一些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比如建设标准、质量监管、工程招投标管理之类的事业单位。

                        而你对我供职过的单位的判断,我顶多职能说对了一半,因为我提及的几个处长,很容易就可以判断出,这也是属于那种有行政职能的单位。但并不意味着只是春暖夏凉的办公室,也要办理大量事务性的工作,接触各种纠缠和吵闹,协调各种乱七八糟的矛盾,出去公干的时候,往往是靠公交、地铁和出租。(我揭一下自己的短,我曾经有段时间,出去搞调研,基本限定在地铁沿线,因为公交嫌颠不舒服,出租嫌贵不舍得,还是地铁来去方便,冬暖夏凉。)

                        而这种有行政职能(或者说“有权”)的单位,在你的判断中,应该是不“单纯”的啊,你不是说大概只有博物馆之类的单位才可能与“单纯”沾边吗? 可事实上,确实是相对单纯的,至少没有你想象或描绘地那么险恶。

                        我好像前面也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各种各样的毛病到处都有,但即便是“江湖”,也不是一个“阴暗”或“险恶”,就能完全概括了的。

                        正如“江湖”,背景、关系、人脉都很重要,但真正决定可以在江湖上生存,乃至崛起的,终究还是能力。

                        这才是一个更加接近于真实的“江湖”。

                        • 家园 吼吼!你们单位确实比较单纯些!

                          我们出去办事哪能自己乘公交啊(那时候个人打的还打不起)!叫他们来车接呀!

                          另外一方面是事情太多,公交加打的要误事儿。

                          不过如果自己出去办事儿,还是喜欢自己走,不想叫他们来车接——不想欠人情,也避免瓜葛太深。

                          咱们面对的“基层”不太一样吧,我这边从黑社会到省长,中央的太子党都要来掺和。出的事儿就更多了,从打黑枪恐吓到招投标作弊都齐了。

                          所以可能我见的三教九流还是要比你更多些,有时候甚至可能闻到血腥味儿,幸好只是闻闻……

                          你的工作可能是更理想一些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模式,如果我当时进的这类部门,可能就一直混下去了。

                          • 家园 宣传口呆过几年的飘过

                            机关单位嘛,权利越大越黑,吃相也极难看,譬如你呆的那个。相对来说,宣传、文教卫等等就好多了,不过也还是好戏连台,甚至鲜血淋漓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