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 -- 淮夷

共:💬39 🌺15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花之
        家园 Economist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您说的没错,Economist词汇量确是比纽约时报少,杂志内容覆盖面跟报纸没法子比,不过印象里读Economist也常能碰到一些很冷的词,另外一个特点(或者只是我孤陋之见)是它的一些词汇,尤其是动词,是英国习惯的词汇,那些词在美国杂志或者报纸上很少见到。另外,说到economist狭仄,主要因它的内容多讽,并非词句难读之故。

    • 家园 老外的行业记者有这个传统,尤其是一些专栏作者。

      说回到Tom君,以杂志记者的身份去写电报的科技史,听来似乎有误人子弟之嫌,其实对普通读者,这倒是有意义的尝试。

    • 家园 一字千金: 70年代一个电报带来的麻烦

      电报的典范一字千金:

      70年代一个电报带来的麻烦。

      听来的故事。70年代初时,老李的亲戚要带儿子来北京玩,事先写信说来电报通知到达日期。结果左等右等,没有电报。一天,厂里保卫科长带了三个穿蓝大衣的民警来车间,把老李带到保卫科要他交代。老李摸不出头脑。在保卫科被扣到晚上8点。没有结果,人家要下班了,打电话叫居委会领回去。到那边,发现老婆,丈母娘在那边都交代了一天了。一家人怎么也搞不清楚。这老李可是三代贫农,没有任何污点的工人阶级。最后居委会的一个老太太发善心,悄悄给老李老伴说:你们在四川是不是有个亲戚给你们发电报啊?老李老伴说:对啊,就是知道他要发电报,还没有收到呢。居委会老太太说: 您好好想想这个人有没有什么问题啊,是不是敌特什么的。老李老伴说:没有啊,人家以前还当过兵的,有个儿子,取名叫小兵呢。这次就是要带小孩来玩呢。

      结果问题还真是出在这个电报上。(我是不去喝水哈)。。。。

      电报内容是:

      8日带兵进京

      • 家园 呵呵,我也看到过这个

        正想回帖,发现你抢先一步。

      • 家园 还有著名的”黑炮事件“

        一老兄酷爱象棋,一日出差外地,不忘与外地棋友切磋。回家后发现心爱的象棋丢失黑炮一只,遂发电友人:黑炮丢失,请查找。旋公安召见,疑敌特通信,不胜麻烦。

      • 家园 普法战争

        老兄的故事真逗。

        也说个真实的趣事。普法战争开始后,德国青年离开家乡赶往西部战场。那时候电报刚刚铺到德国小镇,普通人不知道电报工作原理,只知道这东西很神奇!有一天,一个老太太来到电报局,让电报员给她前线的儿子发一个电报。“家中都好,勿念。”发完了。老太太又掏出一个泡菜坛子,搁在柜台上:“同志,您帮我这些泡菜也发电报给我儿子成吗?”

    • 家园 1263
    • 家园 一个“回”字不足。

        比较合适的是“家事速回”,“速回”两字让收报人知道要干什么,怎么干(快慢),“家事”两字让收报人大略知道是什么事。否则只收到个“回”字还不一定回家呢。

        电报中标点符号也算一个字,所以只要不会发生岐义,能不用尽量不用。

        连续的阿拉伯数字是四个字算一个(汉字电报码就是4个阿拉伯数字代表一个汉字)。还不要译码费,所以数字尽量不要用大写。英文字母不大清楚,大概与数字同。

        另外,电报中收报城市的地址(城市名不算)、收报人姓名,发报人姓名都算字数,如果你在后面加上日期同样算字数,这里也

      可搞名堂。收报人姓名没法简略,发报人可简称,收报人明白就行了,如果不会出错甚至可以省去发报人。较大的的单位都有电报挂号,只有四位数字,能用的话就能省不少钱。日期不用写,收报电信局自己会加上收报时间,同时也是发报时间。

        一般来说必需写的地址、姓名加起来也有十来个字了,所以实际电文缩到一两个字也没多大必要。

      • 家园 铁通梅州分公司电报资费标准

        每字0.10元,每份电报以10个计费字数起算,不足10个字按10个字计算。遇有相连一起的数字、字母、代号,每5个算为一个汉字,不足5个的以一个汉字计。一封电报中有多个收电单位,按实际收电单位计算份数。同一种类电报,不分距离远近,执行同一收费标准。

        外链出处

        • 家园 这个电报与那时的不一样,

            那时发电报的程序是给你一张电报纸,上面除了地址(包括收电地址,发电地址,发电地址是用于发不出或找不到收电人回复用的)以外m正式电文写不到100个汉字,发长文的大概有另外格式的电报纸。

            上面的格子有点象小学生的作文本,每个格子写一个汉字,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每格可以写四个不超过四个。

            电报局收到电报纸,第一步是译码,把上面的每个汉字译成四位数的电报码(所以四个数字字母算一个汉字),如果你自己已经译好码这一步就省了,所以收费是分电报费和译码费。不知道允不允许用自己的密码。

            译好码后,联系上收报局,就用那的的达达的莫尔斯电码发给对方,对方收完后再译成汉字送出。

            

            青的的电报就太方便了,不需要人工译码,不管是汉字还是字母输进计算机后就能通过网络发出,不需要的的达达地敲电报键了。变成五个字母算一个汉字可能是为了计费方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