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所理解的金融本质,如何评估GDP,如何评价英国 -- 金口玉言

共:💬53 🌺10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如果你真要从学术的角度来看“保险”这个概念

                以及“保险”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你就需要对这个概念的内涵进行抽象的分析和概括

                就比如说制度这个概念,我记得肖特就给出了一个定义,这个定义是使用集合论的语言

                定义2 : 在一人口群体P 中, 当其中的成员在一重复出现的境势Γ下, 作为当事人常规性的R 只有在下列条件下而成为人口P 中的共同知识时, 它才成为一种制度 : (1) 每个人都遵同R ; (2) 每个人都预计他人会遵同R ; 并且(3) 因为Γ 是一个协调问题, 而一致遵同又是Γ 中的一种协调均衡, 或者在他人遵同R 的条件下每个人又乐意遵同它, 或者(4) 如果任何一个人偏离了R , 人们知道其他人当中的一些或全部将也会偏离, 在反复出现的博弈Γ中采用偏离策略的得益对于所有当事人来说都要比与R 相对应的得益低。[8]

                外链出处

                我不是说肖特的定义完美无缺,我是说的研究方法---一种抽象的研究方法是很规范的

                而你则试图辨析swap 和insurance 的业务范围的不同,你这个属于一种具象的分析方法,是不能逼近到概念的核心内涵的,从抽象的角度来看,insurance 和swap 存在着共性,你把这个共性抽取出来,那么你就获得了一个更为广义的概念,你的研究空间也因此可以很大程度的扩大

                • 家园 农民种地也是保险

                  在学术研究上,根据研究的需要,确实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适当调整.实务上无法操作.你要操作实务,就必须划定界限.

                  如果扩大内涵,种植业是为了减少采集业的不确定性,所以农民种地,也是保险.

                  保监会的人要是敢把手乱伸,早被银监会的人打回去了.若是被告一状,连位子都坐不牢,换一个不那么会折腾的人上来.于是,手乱伸的人,就被主流淘汰了,只能在学术界的边缘生存.

                  当然,这也取决于大的形势,当年的文革委,不就是手乱伸,取代了政府和党委的功能,并且还一直延续了很久么.政府和党委,其功能的真正内涵,不也是革命工作么.

          • 家园 教主班哉,教主从来没有偷换概念

            只是从来没有概念+不懂英文而已

            • 家园 怀念"朱海军"

              曾经有一个人,叫做"朱海军".他有两个著名观点,一个是为秦桧翻案,因为当时的财政不支持北伐;另一个是人类进化是面对面性交的用进废退.

              偶是在多罗那它的西湖评论上认识朱海军的,当时他和方舟子互相大喷口水,成为一道风景线.

              朱在00年心脏病急逝,留下孤儿寡母.方舟子转战新语丝.而多主编,也跑去西藏追求密宗的真义.

              朱海军后继有人矣.

      • 家园 如此计划经济+信息技术便未必效率低下?
        • 家园 对,计划经济的规模取决于信息技术的能力边界

          现代大型企业,无一不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计划经济.

          如果你超越了这个边界,那就是规模不经济,在资本的表现上,就是市值不如分拆了再卖掉的市值高.所以才有垃圾债券和主动自我分拆出现.

          另一种方法,则是形成竞争性的内部市场.我记得松下就是这样的,如果集团内的兄弟企业的零部件不够好,是可以向外采购的.

          计划经济失败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本位利益的处理之外,主要就是信息收集,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上,过于低效.

          • 家园 如果有一个一万人的城镇,要设计一个用于管理

            经济的信息系统。如果管理对象是个计划经济,则只要输入资源信息和消费需求,然后按照流程组织生产和分配就是了。没有货币的概念,生产和消费都大体上一一对应,没有多少不确定性。在关键节点上采集数据,随时检测和微调。

            如果管理对象是个市场经济,则生产和消费之间多了货币这一层,生产和货币没有固定的对应关系(产品的产量,价格不固定),货币和消费也没有固定的对应关系(产品的价格,需求量不固定),当然有很多算法来模拟这只“看不见的手”,只是再模拟也不会有计划经济那样的精确。如果在货币这一层再开发各种各样的新功能,股市,债市,期货,各种衍生品,则模拟的误差也随之上升到了是模拟没有意义甚至误导的地步。

            货币这一层有必要存在吗?

            • 家园 【原创】不确定性和变动永远存在

              我们知道,多元系统是非线性系统,一元系统的是线性系统.在客观世界在不存着线性系统,线性系统只是人类对于所观察到的世界的一种简化.

              马克思观察到的经济危机,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化,使得生产上各自为政,而不能依整体社会的需求行动,事实上正是多元系统的非线性波动的表现.马克思给出的药方,就是所有权的一元化,用确定的线性来取代非线性的波动.

              在实践中,有这么几个问题.

              1.公有制下,控制人的本位利益,形成了事实上的多元因素.

              因为做不到物资极大丰富,总有部分资源是稀缺的,所以公有制下,各个环节的控制人就形成了本位利益.而马克思的公有制设计中,各环节的控制人,在没有私有财产,没有任何与众不同的私有权利下,是如同齿轮一般的机器人般的存在,只有这样,公有制的运作,才能是一个一元的线性系统.

              因为多元因素的客观存在,所以社会主义的波动,是短缺经济下的波动,表现形式和资本主义危机不同.

              2.马的设计,是静态的,没有考虑技术进步,会使得整个经济运作永远处于不均衡之中.

              在马的时代,技术进步是以十年技的,不象今天是以月计的.所以技术的推广扩散,使得经济体永远处于不均衡向新形成的均衡靠近的过程中.这种波动,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是无关的,既使公有制在执行上也一元化了,也无法防止这种波动.

              苏联在相当程度上就是把整个经济体视为静态的,然后不均衡就象水坝后面的水一样被越积越高.我们建国后几十年价格不变制,也是这种思路的体现.用票证等行政手段,无视各行业的生产率都在变化,而且生产率的变化还是不平均的.

              3.一个线性经济体系,就如同牛顿定律一样,永远只能在实验室中近似存在.

              现实中很难看到牛顿定律的完美表现.偶对公有制失去信心,也是基于这种认识.偶们可以不断地完善公有制的具体表现形式,不断地完善计划经济的实现方法,偶们可以建设一个实验室,但是不可能把整个客观世界都变成实验室.

              波尔布特确实是把货币都消灭了.偶也希望将来把日本打造成一个实验室.

              4.偶想,将来也许有这么一天,人类的所有欲望,都被digitalization,从摇蓝到坟墓.负责中央计划的超级电脑,为了让适当的需求出现,对适当的人群注射某些激素大分子,然后这批人就有某种消费的欲望.这样从生产到消费,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而一切外界的波动,也都在超级电脑的掌控之中.人类成为工蜂,为中央电脑这只大蜂后而努力活着.

              关键词(Tags): #经济#非线性#公有制#波动
          • 家园 电自政务因其损害了很多地方上的利益而被坚决抵制

            del

          • 家园 此话甚是.

            计划经济的规模取决于信息技术的能力边界
            传统计划经济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涉及了太多不确定,难于确定化的信息,并且可确定化的信息的数量也过于庞大了.

      • 家园 恩,说清楚金融的本质了

        del

    • 家园 金融必须和实体经济结合

      英国现在可卖的东西应该还是很多的

      纯正英式英语,抢掠200年的的无数古董,部分还算先进的科学技术

      然而,从长远来看,它需要一个实体经济做支持,否则不远的将来咱就等着看第二次英阿马岛之战

      现实可供选择的只有中国和印度了

    • 家园 金融为制造业服务

      才是正途。适当的消费扩张未必不可,但是应该坚持生产第一的原则。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