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患儿车站偶遇温总理 -- 科大胡不归

共:💬122 🌺190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就对了。早上我都想提醒你来着,不该说的就别说了

            还是谈点历史好了,不犯忌

          • 家园 都是没领教过领导视察安排的同志,不明白道

            大学、科研院所里基本都是老实人,再危险有限,而且也好控制。车站、集市上人来人往,杂得很,出点事情谁担得起

            所以,亲民要不就像当初总理、主席把自己完全融入人民当中,人民就会保护你;要不就听保卫人员的,这才是对下面同志和人民真关心

            • 家园 一个基本的保安常识

              越是领导临时决定的接触大众,越没有危险。户核心要是在上海视察,临时要去南京路、淮海路走走,遇到刺客、而且是准备好的刺客,几率几乎等于零;尤其是在中国,武器并不容易得到并携带。

              只有事先早就安排好的公共活动,刺客有机会预先安排,才会有危险。看过美国总统保镖的一些说法,最恨事先安排的公关活动中下车与公众面对面交流;最放心临时性握手之类。

          • 家园 你误会了, 我没有感动, 只是很欣赏温总的做法

            "他跟我说不算犯规,我的单位也是个中直机关,是同一个圈子里的", 这个我不了解, 不过你说"我跟你们说算犯规", 如果你说的是事实, 就证明和你在同一个圈子里的温总周围的工作人员有可能犯规. 下面只说我个人对温总亲民行为的看法.

            我看法的背景是:

            1). 评价一个人的行为, 只看结果, 不看动机, 因为动机无法检验.

            2). 流行, 时尚可能很愚蠢, 但会长期存在. 不必限制, 但要尽量施加积极的影响, 引导. 社会, 政界风气亦如此.

            我记得温总的亲民行为有: 98年在大堤上指挥抗洪; 2003年探望非典病人; 2003-2008年多次看望艾滋病患者; 2008年大震后亲赴汶川指挥救灾. 这些行为, 有的有风险, 有的没风险; 有的风险大, 有的风险小. 但都和这次车站的事一样, 是有利于中国人民的.

            现代社会, 政治人物无论东方西方, 都暴露在媒体下. 既然不可避免, 就应施加积极的影响, 为其他人树立正面榜样. 温总的行为是真心还是表演不可检验, 也不必检验. 他的行为说明他是很在意人民对他的看法的, 这是很好的榜样. 我国的公务员们, 无论身在"中直机关", 还是地方政府, 如果都能像温总一样, 重视人民对自己的看法,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亲民或者"做秀", 以至成为个人习惯, 社会风气. 我觉得, 都是中国人民愿意见到的大好事.

            • 家园 你这个说得很有道理

              去年雪灾的时候去广东视察,说了一通话,把地方上本来安排好民工在当地过年的事全部打乱了。就是这之后汪洋对他的意见特别大。

              他孙女上学的事情,据我所知只有这么一例,为了一个小孩折腾半个学校千余学生的——邓的孙子孙女当年在育才学校上学都没这么折腾。多少学生家长骂娘,这就是结果。

              • 家园 你这个就不对了

                你埋怨温总理:

                去年雪灾的时候去广东视察,说了一通话,把地方上本来安排好民工在当地过年的事全部打乱了。就是这之后汪洋对他的意见特别大。

                你这个就不对了。

                民工一年能回几次家?只有过年有机会回家和家人团聚,为什么不能千方百计满足这么合理人道的要求?

                难道一定要按照“地方上本来安排好民工在当地过年的事”办吗?地方领导这样的决策和安排能够体会那么多民工的心情和需求吗?

                • 家园 这个事情么

                  去年因为雪灾的关系,广东湖南那边铁路公路运输都出现瓶颈,广东费了很大劲,又是政府拨款又是动员老板的,要把民工留在广东过春节。

                  我觉得这是应对春运缓解运力紧张的一个很好办法,尤其在遇到雪灾这样的突发灾害时,事情总有个轻重缓急对不对?

                  温到广东,事先根本没有了解地方的安排,就到车站放炮,许多民工本来都已定好在本地过年了,听了他的又人心浮动。

                  • 家园 以人为本,千方百计让民工回家团聚

                    民工一年能回几次家?只有过年有机会回家和家人团聚,为什么不能千方百计满足这么合理人道的要求?

                    难道一定要按照“地方上本来安排好民工在当地过年的事”办吗?地方领导这样的决策和安排能够体会那么多民工的心情和需求吗?

                    我之前已经说了,这是领导者决策时价值权衡的问题。到底哪个价值更重要?是缓解春运运力紧张,应对雪灾,还是千方百计让民工在一年中(也许是)仅有的一次机会、在中华民族的新春佳节回家团聚?最高层的价值是以人为本,也就是顺应民工的合理的人道的需求。用美国最高法院的说法,就是几个同样合理的价值相冲突、必须权衡时,要选择overwhelming的那个价值。您说的很对,就是一个“轻重缓急”的判断。温总理的价值选择判断和您(以及和您意见相同的一部分领导)的选择判断是不同的,哪个更顺应民心,需要当事人——也就是那些收到决策影响的民工来评价。

                    另外,为什么你的发言需要我到“待认可”帖认可才可以出现呢?

                    • 家园 以人为本就没有轻重缓急之分?

                      铁路公路不光运人,还要运物资,尤其对广东这样的省份来说,运民生物资不是以人为本?

                      去年的雪灾,广东的公路运输在一段时间里基本断绝,铁路也有中断的,原来多数湖南的民工坐长途大巴就可以回家,现在全部依赖铁路,无形中又挤占了运力,电煤、燃油的运输都受到影响,那涉及几千万人的生活和生产呢。

                      另外,雪灾发生后交通安全也是个大问题。总不能为了让民工回家就拿他们的生命安全冒险吧。

                      在灾难背景下,如果地方能妥善安排好过年,难道就不是以人为本?难道回家团聚的感情需求比缓解现实困难还要重要?

                • 家园 那可是去年雪灾的时候
            • 家园 送花!这也是我想说的。

              呵呵,老温真惨,身边都给安排了些什么货色,说起来也在中央混了二十多年了吧,周围连个自己人都凑不齐!

      • 家园 主要是地方上跟中央不一样的

        在地方上,别说是采访了,就是一般的活动和出行,都力求安排的严格周密。

        当年李岚清来上海的那次,我爸单位有个从部里出来的,就笑上海这地方大张旗鼓,居然搞得这么紧张。他在部里的时候,都能经常见到李的。

        • 家园

          在中央机关里那是问题不大的,

          但是到地方去视察考察,如果出了什么乱子,哪怕有些人说了不中听的话,地方领导都会挨K。

          所以领导到哪里、看什么地方、待多长时间、跟什么人说话,都是要周密安排的,地方上起的作用可能更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