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我国的长征5火箭 -- 李诗雅

共:💬79 🌺36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芯级是氢氧燃料,比重小

        还有个问题就是5米直径的截面积刚好是3.5米的两倍,也就是说同样高度时五米芯级重量基本是3.5米的两倍,那么上面所说的最小组合会不会超重飞不起来?

        具体可以找个图看看。氢氧发动机使用的液氢燃料罐体积巨大,液氧燃料罐相比很小。而二者重量之比1:8.可见液氢比重很小。所以同样高度时五米芯级重量没有3.5米的两倍。

    • 家园 花一个,早日出营
    • 家园 跑出新兵营没?
    • 家园 怎么H2的助推有粗有细的?

      这个不是增加复杂性么?

      • 家园 H2系列固体助推器有两种型号

        H2A 2022和H2A 2024有固体捆绑式火箭助推器SSB,而所有型号都有固体火箭助推器SRB-A。SSB的长度是14.9米,直径1米,推力745KN(约76吨),SRB-A长度15.1米,直径2.5米,推力2245KN(约229吨)。这么搞可以灵活配置运载能力。其实我们的长征5号的预定方案,有的型号上也是3.35米助推器和2.25米助推器并用的。这么做是增加了复杂性,但是对于现在的技术和工程水平来说没什么大问题,而别的方法来调节配置运载入轨能力又太麻烦,所以大家都这么做了

    • 家园 回首往事真是感慨良多

      我还记得小时候,应该还在上小学吧,也就是九十年代中期在新闻联播上看到新闻,说日本要在二零零x(记不清了,反正在2010年前)通过自己制造的航天飞机把宇航员送上太空,那时候中国的神舟计划还是秘密状态,对我们老百姓保密呢。当时看到这个新闻,虽然自己还很小,不懂事,但是真的刺激很大,非常沮丧,心里就想我们中国什么时候也可以有自己宇航员。那时我们根本就不敢想像中国也可以把人送上太空,可以说对国家的前途都不那么自信。现在呢,日本的航天飞机连个影子都没看到,我们的神舟系列已经有了七艘,上天的宇航员也有六名了,马上天宫一号都要翱翔在太空中,真是而今迈步从头越。

      • 家园 中国当年也有航天飞机计划的

        长城1号,呵呵,不错最后选项目选了飞船方案。其实真说起来,日本航天这么多年技术上几乎是步步领先始终压着中国一头,他们预算多技术好,没办法的事情,再加上80~90年代中国军事和航天上投资缩减,技术差距就拉得更大了。

        我的印象:日本人喜欢玩高科技,在航天上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的是H-2系列,它在液氢液氧发动机上,我们就是预定2014年首发的长征5号的YF-77发动机,也是有很大差距的,它是分级燃烧技术的确要更先进一些,毕竟YF-77只是燃气发生器循环的;失败的就是载人航天,1980年代跟风上空天飞机,结果到现在Hope(希望号)还是遥遥无期,前一段时间的消息,他们也准备回到飞船路线上来。

        应该说,载人航天上我们量力而行选了现在看来是正确的路线,所以把当年技术和资金都比我们强的日本人甩到身后了

    • 家园 上次听天津人说

      新一代火箭的生产落在天津,然后海运到海南,由此成为天津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不知是不是真的。

      • 家园 大型火箭的生产是在天津

        这个是可以确定的,不仅是文字新闻,还有去年底我看到天津基地动工的图片了。据说预定生产能力是10~15枚,二期工程还要扩建增加产能

    • 家园 感谢

      花。这个话题的帖子很少见,辛苦了!

    • 家园 送花,祝早日出营.
    • 家园 今天在别处看了下 长五的帖子 到这又看到详细的

      今天在别处看了下 长五的帖子 到这又看到详细的 花之

    • 家园 【原创】相关补充的内容

      首先更正一个bug:

      YF-75的推力,严格来说并不是8吨。YF-75发动机,是两台发动机通过发动机舱并联而来的,就是说,这两台发动机合起来才叫YF-75,而那两台发动机推力是78.5KN,所以YF-75推力是157KN,约16吨。

      正文:

      YF-20,YF-21,YF-22,YF-40,YF-73,YF-75还有新一代的YF-77,YF-100等型号发动机中的YF实际上是拼音的缩写,很简单的,就是液(Ye)体发(Fa)动机,早期系统内部,用的是FY-20之类的,改用YF代号是什么时候,抱歉我也不太清楚,推测可能是上世纪80年承揽对外卫星发射业务阶段后发生的,长城公司的网站(外链出处),就是用的是YF-20之类的代号了。 对应的,固体发动机,一直还使用着FG(发-固)的代号,例如科工集团的开拓者火箭,二级发动机就是FG-05D(严格的说,这是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的代号);长征2号C的分配器型号则是FG-47。

      时间过去了2年多,能收集到的资料也全面了不少。目前长征5号的首次发射时间,大致是保四争三,也就是力保在2014年首发,争取在2013年首发,比原来的外界猜测的时间晚的多,我开始写那篇文章时,对时间也只能是猜测长征5号的正式立项,是在2007年,所以跟着猜错了大家不要怪我

      目前长征5号确定使用三种发动机,我上文提到的YF-100和YF-77,还有新的上面级发动机YF-75D。根据中国载人航天网(外链出处)的消息,YF-100累计试车时间已经超过17700秒,600秒长程试车很多次了,基本上很可靠了;YF-77从我个人搜集的信息看,先后进行了50秒,200秒和600秒的试车,但是和用作助推器只工作两分钟左右的YF-100不同,YF-77要工作400秒多,没有进行多次1000秒长试之前,很难说它可靠。YF-77发动机目前为止还是问题多多;YF-115发动机,没有多少关于它的详细信息,不过从一些外围资料研判,进度上不错,2007年底就进行过400秒试车了,而且它更多是和新的小型火箭联系在一起,不可能如我当初无知推测的那样应用在长征5号上,题外话,小火箭很可能命名为长征6号;根据新的消息判断,长征5号的上面级发动机,正式的应该使用YF-75D而不是老的YF-75。YF-75D从YF-75的燃气发生器循环方式改为膨胀循环方式,目前没有足够的信息判断是全流量膨胀循环还是部分流量膨胀循环,如果是全流量,毫无疑问比冲会提高一些。不过YF-75D的进度不太理想,好在就算没及时定型,也可以继续用YF-75临时代替,不会影响长征5号的进度。

      这样一来,长征5号的配置就很明确了,3.35米助推器用的是YF-100发动机,芯级(核心段)用的是YF-77发动机,上面级(第二级)用YF-75D发动机。长征5号发射地球低轨道是一级半(助推器算半级)入轨,不需要上面积,发射到同步转移轨道,才需要带YF-75系列发动机的上面级

      关键词(Tags): #发动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