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商战(一) -- r33300

共:💬27 🌺15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花楼主一个

      北洋现在可谓忌讳极深,

      个人观点,虽然北洋政府有诸多卖国行为,但是客观上,也确实为中国现代化作出了巨大努力

      现代化的军队,教育,商业

      都是在北洋政府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

      我们在批判北洋政府的同时,这些建设,也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

    • 家园 【原创】商战(四)

      第一回合,电报局之争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现代通讯业务开始融入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生活,而方便快捷的电报业务则是西方列强紧盯着的一块肥肉。建立中国自己的电报线这个念头也在中国的各路工商业人物的头脑中占有一席之地,盛宣怀和胡雪岩则是他们的代表人物。

      胡雪岩首先出招,他把电报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向左宗棠做了详细介绍,并且力劝左向朝廷提议施行。左宗棠听了急忙送上奏折,提出开办电报局的要求。

      棋慢一着的李鸿章非常懊悔,但是盛宣怀则冷静分析,认为这个新鲜事物未必能被慈禧接受,出头的椽子先烂,左宗棠这个抢先不见得就是好事情。

      事情果然不出盛宣怀的预料,为办不办电报的事,守旧的大臣们吵个不停,慈禧也认为电报不是当务之急,加之左宗棠要南下做两江总督,这个事情就搁置了起来。胡雪岩碰了一鼻子灰也就没有了热情,回去接着做自己的生丝生意去了。

      盛宣怀却没有放手,他玩了一个先斩后奏的把戏。他首先在大沽北塘海口炮台与天津之间架设了一条实验性的电报线,之所以选择天津,是因为这里是李鸿章的防区。电报线架设成功后,李鸿章请一些朝廷显要亲临体验,等大家有了一个感性认识后李鸿章才正式上旨奏请,很快获得了批准,于是架设电报线的差事就成了李鸿章的囊中之物,而盛宣怀则被正式委派为电报局总办。

      第一回合,盛宣怀胜,“早起的鸟有虫子吃”这个经验并没有应验在胡雪岩身上,但是盛宣怀并没有全胜,当电报线业务架设到了两江地区时倍受刁难,因为那里是左宗棠的地盘。

      很快商战进入了第二回合。

      关键词(Tags): #商战
    • 家园 花校友

      北洋大学 南洋公学就是交大前身 招商局前身均出自盛宣怀之手

    • 家园 【原创】商战(三)

      胡雪岩是怎么得罪李大人的呢?这事儿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这里举个例子,不妨从李鸿章当初建造轮船招商局说起。

      1872年,李鸿章奏请试办轮船招商局。大家知道,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一个领军人物,这是他为了挽回沿江沿海的航运业,抵制外轮的侵夺的一次有益的尝试。招商局初定名为轮船招商公司,由一些地方官员任职,带有官方性质。但是,它的一个有益尝试就是允许民间入股集资,所以说这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

      然而事与愿违,最初商人们对官督商办的招商局十分怀疑,投资入股并不踊跃。胡雪岩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胡雪岩当时的主要生意是在江浙地带处于垄断地位的生丝,在江浙一带的商人中影响极大,所以争取胡雪岩入股可以说是李鸿章的招商局能否打开入股这个局面的关键一步。李鸿章当时对胡雪岩的入股看得是很重的。

      然而,胡雪岩此时经济上并不宽裕,一方面是胡当时正在协助左宗棠处理西北的军事行动的筹款;另一方面,胡雪岩本身对轮船招商局并不感兴趣,这买卖和他自己的生丝生意关联不大,所以他在这件事上并不积极。

      可惜的的,胡雪岩却在这个事情上耍起了商人的小聪明。他口头上答应认购股票,给李鸿章开了一张空头支票,等到李鸿章催着要钱的时候,他却委婉地说自己没有现钱,但是和自己做生意的一家德国公司希望能够抵押他的股份,这样就等于把股份卖给了洋人。

      李鸿章当初办这个轮船招商局的初衷就是要把洋人的势力从航运业中排挤出去,况且,轮船招商局是官督商办性质,帝国的企业股票卖给洋鬼子视为通敌,这个事情是万万做不得的。于是作罢,胡雪岩就从轮船招商局的事情中全身而退。

      作为商人,胡雪岩成功了,但是却无异于在政治上给自己树立一个强有力的敌人,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小事情,但一个个这样的小事情积累起来使得他成了李鸿章的敌人。

      当然,李大人不会直接和胡雪岩对阵的,盛宣怀是最理想的人选。

      关键词(Tags): #商战
      • 家园 胡如果积极,就意味着他背叛左宗棠,李是故意给胡一个难题

        胡如果有更好的办法,一定不敢忽悠李中堂,但形势逼人

      • 家园 胡当然不会积极,因为这是把自己的钱给别人用的生意。

        所以他在这件事上并不积极。

        而这位老哥一辈子,都是拿别人的钱做自己的生意。呵呵

    • 家园 【原创】商战(二)

      胡雪岩,名光墉,字雪岩,安徽绩溪人,晚清时期著名的红顶商人。红顶商人这个词,也是从胡雪岩这个人而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红顶商人—胡雪岩

      红顶商人,最初是指清朝商人胡雪岩,后来引伸为指称同时具有官、商两种身份的人物,乃至于沒有官职,但于高层官员关系良好、能影响政策的商人。

      胡雪岩的一声是充满传奇的,他从钱庄一个小伙计开始,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进而通过结交权贵显要,走出了官办资本的路子;而在左宗棠出关西征之际,他积极筹措粮械、为左宗棠维护祖国西部领土完整的事业上立下汗马功劳,也从而最终积功升迁至从二品官阶的布政使;在洋务运动中,他聘请西方技术人才,引进先进设备,对近代中国的工商业颇有建树……总而言之,几经经营,他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

      但是最终胡雪岩却从拥有万贯家财重归一贫如洗,这一切都来源于他和盛宣怀的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商战。

      前面说过在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史上,盛宣怀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中国近代的轮船、矿山、电报、铁路、纺织等产业的建立和发展,无一不是在他的直接控制或参与下完成的。而胡雪岩也往往涉足于这些领域。俗话说,同行是冤家,这就导致了他们两个人无法避免的冲突和斗争。

      我前面还提到过盛宣怀和李鸿章关系密切,而胡雪岩则在其商务活动中和晚清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左宗棠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胡盛之争实质上即是李左之争。李鸿章与左宗棠的斗争是晚清历史上一次全面的政治斗争,而“倒左必先倒胡“这个方针是李鸿章早已制定好的策略,所以说从一开始胡雪岩失败的命运就已经注定。盛宣怀和胡雪岩的商战,只不过是一个隐藏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之下的表面现象而已。

      关键词(Tags): #商战
    • 家园 花校友!
    • 家园 沉宝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