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投票生育数量、意愿和可能性调查 -- 科大胡不归

共:💬111 🌺80 🌵2 新:
  • 投票信息

    多选,参与 566 / 144

    现在没有孩子
    109/28
    现有1个孩子
    79/26
    现有2个孩子
    17/1
    现有3个孩子
    2/0
    现有>3个孩子
    0/0
    不考虑政策和配偶,生育意愿为0
    30/2
    不考虑政策和配偶,生育意愿为1
    12/4
    不考虑政策和配偶,生育意愿为2
    122/33
    不考虑政策和配偶,生育意愿为3
    23/9
    不考虑政策和配偶,生育意愿>3
    11/1
    有可能实现的生育意愿为0
    21/1
    有可能实现的生育意愿为1
    49/14
    有可能实现的生育意愿为2
    83/23
    有可能实现的生育意愿为3
    7/2
    有可能实现的生育意愿>3
    1/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生孩子不能想,越想越不敢生

            生孩子不算什么,养才是消耗人力物力的。所以如果不是连续生的话,很少见到隔几年在要的。

          • 家园 很好,可是催生是催生几个呢?

            当你一个孩子都没有的时候,长辈当然猛催你生。当你有了一个孩子以后,长辈会催你生第二个吗?

            你只是论证了长辈的压力会把丁克族的意愿从0增加到1。但问题是,丁克族本来就很少;更重要的是,要维持世代更替,需要超过2的生育率。如果生育率只有1,结果是一半一半地往下减。

            你觉得生育率怎么才能达到2?

            • 家园 参见:

              链接出处

              链接出处

              • 家园 即使你说的全是真的,也只是说明有“许多”人

                生二胎啊。在人的感觉上,10%是许多,30%是许多,90%也是许多。但生育率达到2,是需要生二胎成为社会的主流才行。也就是说,生一胎的会显得比较少见,而不是现在这样,一胎的是主流、默认值,二胎的是“不可忽视的支流”。

                • 家园 农村小学拆了那么多,教师清退那么多,教育部数据可说明问题

                  各地希望小学大面积荒废 央视调查尴尬现状

                  http://news.163.com/08/1211/20/4STJI72A0001124J.html

                  重点摘要:

                  "应该讲是一个锐减的趋势,我们看到相关的一些数据,1985年的时候全国农村的小学是83万所,到2007年还有34万所,就是59%的学校已经没有了,基本上已经被撤并了。"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10564万人,而1998年全国小学在校生是13953.8万人,九年间减少了3300多万,范教授认为如果当初政府有关部门能对此进行科学的规划,有些问题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 家园 农村是中国人口的主体。他们不低于2胎。总和生育率就

                  总和生育率就不会太低。

                  你认为“一胎的是主流、默认值”,可惜这个只是大中城市以及体制内的人口的主流默认值。覆盖不到30%中国人口。

                  80年代开始宣传计划生育的时候,提法就是8亿农民。

                  这个占了总人口70%以上的部分,在将近20年的计划生育中普遍2胎化的。

                  90年代后期之后,随着农民工的发展和高校扩招,农民出身的农民工和大学生们,初婚和初次生育的年龄都“推迟”了3年吧。但是这个不是说他们就一胎化了,而是延后了而已。

                  21世纪之后,城市白领,首先是70后,经济稳定比较强的,又逐渐提高了2胎化。

                  5年后,80后作为父母也可以普遍2胎化了(双独可以2胎,非双独则自己愿意生2胎的意愿崛起)。

                  • 家园 你不是号称中国现在有15亿人,城市白领很想多生

                    这些明显胡说八道的事情,你都敢扯!

                    你有什么信用可言。

                    • 家园 东晓山又在诋毁栽赃了!

                      东晓山这样的文革作风,实在是太给西西河这样的论坛丢脸了。

                      你这样的文痞,还是闭嘴吧。

                      我的观点是比统计局数字多,但是具体数字未知而已。

                      我时候说“我认为有15亿”了?

                      我说城市白领经济好的白领生2胎的多起来了,有好几个网友都跟帖举例支持了,你就视而不见?

                      你这样强词夺理的人,西西河少有啊!

                      • 家园 不用理他们

                        他们不过是几个书生在那里空谈理想,空喊口号罢了,不用和他们较真。当今中国面临的困难和矛盾太多了,怎么排也轮不到计划生育。真要是多生几个孩子就能解决问题,那治国也太容易了。还好领导人没他们那么幼稚。

                  • 家园 自己愿意生二胎的意愿为什么会崛起?

                    除了像我这样的从理性、数据出发造计生委的反的人之外,大多数70后、80后有什么理由生二胎的意愿崛起?从小受的教育就是一胎好,凭什么会转性呢?你能不能解释解释,生二胎的动机何在?

                    • 家园 你的逻辑很成问题啊。城市家庭是“自愿”只生1胎的吗?

                      如果这个是你的根本前提和假设,我就彻底无语了! :(

                      纯宣教就那么厉害?如果这样厉害,中宣部就可以取代国防部拿下美国了! :)

                      城市家庭多数一胎,说到底还是拜托强力的政策实施所赐。暂时压制着多胎的愿望。同时也有一定经济压力,让他们暂缓。

                      事实是,一旦缓过气来,就开始务实造人了。

                      我全面给你的两个链接里面描述得很清楚了。70年代出生的白领,经济条件好的,现在已经开始造2胎了。原来你根本就没看我给你的帖子啊。呵呵。

                      5年后,80年代的人也进入这个状态。

                      • 家园 对于城市居民的生育控制,房地产商比计生委那帮吃货

                        在贡献上强出N倍!

                        • 家园

                          这个不得不顶。

                          房地产商是其一,还有就是越来越大的生育成本、养育成本、教育成本以及青年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成长空间的担忧。

                          城市里大多数人还是生一胎的,政策是一方面原因,但是即使没有政策约束,估计生二胎的意愿也不会像农村青年父母那样强烈。

                        • 家园 嗯,这个主要影响了前几大城市的生育。中小城市影响不大

                          房地产对人影响大的也就是几大中心城市。

                          不过,前几大城市合计也就几千万人口。

                          所以,整体上,中国的生育控制还是主要靠计生委的。

                          不过,人口大量流动化之后,计生委的工作也没跟上。

                          计生委做事情还是太被动,没有预案和对策。例如现在的B超,简直是结构杀手。计生委就拿不出强力措施来应对。

                      • 家园 我见过不少主动只生一胎的

                        我有一个朋友,关于计划生育的观点跟我一样,区别在于他是结了婚的。他自己很想再生一个,可是他夫人就是不干。这个例子说明一个道理:要多生必须双方都同意,要少生却只要一方就可以决定。还说明一个道理:计生委几十年如一日的洗脑还是很厉害的,他夫人可是博士啊,还是转不过弯来。说明的另外一个道理是:他夫人不愿意生的理由是周围人都只生一个,如果什么时候周围的大多数家庭都是二胎了那她也愿意生,可见人的从众心理是很重的,这是计生委的宣传能够奏效的重要原因。

                        不过你的观点还是满有意思的,至少和计生委不一样。让我来总结一下我理解的你的观点,你看是不是你的意思:生育率确实应该达到更替水平,而如果没有计生政策的话现在的生育率会比更替水平更高,所以计生相当于矫枉过正,生育意愿和计生合力最终的效果是实现了更替水平。请问对你有没有误解?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