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项羽为什么不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 -- 任爱杰

共:💬114 🌺49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项羽认为时机未到。
    • 家园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 家园 蔡东藩说,天不欲死沛公!

      霸王未必想的有楼主那么远、那么多

    • 家园 项羽那是觉得刘邦已在掌中,

      对于自己的掌中物,杀不杀又有什么区别呢?而且这掌中物又已服软,净拣好听的说,人之常情,伸手不打笑脸人,项被麻痹麻醉了。

    • 家园 项羽军队的规模的确很忽悠人

      有时看似很多,有时又貌似不多。

      彭城之战,只带几万(两三万?)从山东星夜驰援,居然击溃刘季56万(!),仅击毙淹死的就不下20万。

      龙且带去打韩信的,竟然20万。而最后垓下一战,全军仅有十万。

      • 家园 彭城是星夜驰援,人多了跑不快

        少点可以理解。不过这恐怕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项羽的部队最有战斗力的核心也就是数万。有时候觉得项羽自己打刘邦总能把刘邦打得很狼狈,部将上去却总是一触即溃,恐怕也不仅仅是个人才华的原因。其他的部队战斗力如何,没准就是不禁打。

      • 家园 项氏的兵力有几次涨落

        项羽和刘邦的基本班底其实都是从项梁手中来的。刘邦被雍齿背叛后跑到项梁那里去讨救兵,项梁给了他五千人才把丰城夺回。后来项梁没死前,他一直是跟着项羽混的。

        项梁战死后,楚怀王趁机夺取了吕臣、项羽的兵权。刘邦在这其中不知扮演了何种角色。反正他得到了独领一军进攻秦地的任命。而项羽则降为宋义的副将。

        到项羽杀宋义夺军,这时才算是真正有了自己的班底。但如主帖所述,这时项羽所部最多五六万人而已。

        至项羽入关,其所部四十余万应多是诸侯联军。项羽可以指挥他们打秦军的落水狗。但指挥他们打刘邦就未免力不从心。毕竟秦军是死敌,不打自己也要完蛋。而刘、项内讧,得利的将是诸侯。

        彭城之战,项羽的三万人是楚军精锐,其余的部队仍留在原地攻击齐国。而刘邦的五十六万人多半是号称,而且杂七杂八的诸侯军很多。

        此后双方反复拉锯,消耗都很大。项羽的失败并不是败在拉锯战上,而是他的手下没有一个韩信来为他实行战略包围。外加一个彭越来搞骚扰。项羽的才略如果单独对上刘邦或韩信都有取胜的机会。但他手下的龙且、曹咎却不是刘邦或韩信的对手。而项羽分身无术,只好看着自己的地盘被韩信蚕食。等到刘邦和韩信合兵,项羽的兵力就只剩本部了,就不是他们两个加起来的对手了。

        • 家园 项羽太个人英雄了

          而且性格犹豫不定.不过鸿门宴前后刘项要是真打起来,刘邦还不算什么强敌,要知道韩信彭越英布陈平这些骨干还没跟他混呢(此时倒象都在霸王营中?记不得了,这破记性,呵呵),难道这时的杂牌军还强过巨鹿城下的百战秦兵?两军阵前,项家的老旗号一打出来,刘手下来自楚地的小兵会不会--------?前头遭遇战,刘邦有函谷关天险,照样被项羽轻松拿下,(想当年六国望关兴叹,)双方战力相差太大,实力并不在一个档次,这是一.

          项羽当时的霸王名号是一刀一枪挣来的,楚军在巨鹿城下横冲直撞所向无前,诸侯现场直播,都吓的直发抖,跪着去见他,又怕又佩服.再加上项家几代人的名望(任兄也说过,连刘邦当年都欠项家挺大一个人情),和救赵国巨鹿的义举,真打起来,阵前敢耍滑头的诸侯估计很少,那会大家心里估计都这样的:刘邦是哪来的小混混啊,谁见过?一个刚得了关中的暴发户怎么能跟义薄云天救人水火的老大哥比呢?大伙还巴不得借霸王的大旗痛打小刘来表忠心呢.这就是人心,是第二点.当年春秋战国某某霸主带小弟们出马,群殴某个倒霉蛋的事并不少见,小弟们还分外来劲.当然筒子们要说关中父老向着刘邦我也没话说,但真打起来,那能顶多大用?

          任兄末尾那段话分析的很到位,能不能这样理解:项羽是一只孤独的大老虎,被一头(或三四头,可惜霸王自己不喜欢养)狐狸加一大群狼给打败了?呵呵.

          • 家园 司马迁对项羽的个人魅力有拔高的成分

            项羽此人刚愎自用是肯定的。但是说到诸侯对他归心却不一定。诚然,他的名声在钜鹿之战后达到了顶点,但诸侯对其并未心服口服。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项羽回到彭城后,那些诸侯对于其权威根本不买账,而是纷纷起来反抗其统治。

            这对于项羽来说是个把诸侯削平的机会。但单靠他一个人可是搞不定诸侯皆叛的。更何况还有一个军事能力仅次于他,政治能力不知高了几倍的刘邦在那里背后捅刀子。

            所谓项氏的威望等等,其实不值一文。项梁死掉的时候,怀王一个傀儡就能剥夺项羽的兵权。可惜怀王还是不够心狠手辣,没有立刻杀了项羽。而项羽最后能够夺回兵权靠的还是他最擅长的阴谋政变(这已经他是第二次杀人夺军了。)

            司马迁对于项羽的描写有很明显的拔高迹象。无他,司马迁和刘氏有仇,对刘邦以下大多是丑化的多。而对于刘邦的敌人自然就美化了不少。

            其实项羽和刘邦一样都是黑社会出身。两人干的那些事情都是大哥不让二哥。项羽真英雄的话,抓人家的父母妻儿为人质算啥?只不过料不到刘邦为了当皇帝连父母妻儿也不要了罢了。

            • 家园 嗯,我觉得我们把司马迁拔高了,他的确是很伟大的史学家,

              但也是一流的文学家,甚至小说家。史记是伟大的信史,唯独涉及到了姓刘的,他明显要贬抑些,毕竟下面没有了,隐隐作痛...

            • 家园 史记司马迁的描写是明褒暗贬的感觉

              给人感觉没写出项羽枭雄天下奇才的一面,倒是写的有如一介莽夫。

              • 家园 司马迁推崇的是项羽式的英雄

                真实的项羽肯定是枭雄。但是在司马迁的妙笔生花之下就有了远远高于刘邦的个人品德。

                同样的。李广同样是外戚,而且出身豪门,而军事水平也就一个猛将,一天到晚打败仗,被俘,酗酒,杀降,而且还公报私仇。这么一个人,在司马迁的笔下却成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英雄人物。最妙的是司马迁的春秋笔法能够把李广的缺点全纪录下来,而却让读者完全忽视。

                而出身低贱的卫青、霍去病虽然立下绝代功劳,和李广一比却黯然失色。

                这就是文学的威力。

                司马迁这个人其实相当看重出身的。如果你看看他写的传记中所推崇的人物。其中大多数出身世家或贵族。而被他贬低的刘邦就是个平民。

                这或许是因为司马迁自己就家学渊源。也有可能是因为司马迁在受了腐刑后错误总结历史。就是到了现代不是还有人主张本朝太祖杀功臣是因为其受的教育程度低么。

                • 家园 本朝太祖受教育程度不低了,湖南一师毕业的,在那个时

                  空不能说是低学历了吧。

                  联想汉高祖,明太祖也很难说他们受教育程度地,周围都是天下顶尖的文人谋士,大伙一起共事几十年,也算是受教育吧,看他们的诗也不像个受教育低啊,顶多算是受正规学校教育的程度低。

                • 家园 有这感觉

                  动不动就将人“烹之”的项羽,竟然是个重情重义的英雄,实在是令人错愕。

                  李广也是。屈原也有点类似。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