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季羡林的自传想起的 -- aokrayd

共:💬54 🌺111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看过几篇季羡林的文章,似乎没有作者说的那样,季有平常心

      我看过季羡林的一本书,名字我忘了,其中有几篇是写文革的。

      似乎没有作者说的那样,季有平常心。

      即使季有平常心,但未必洋溢着英雄主义的色彩的就比平常心差。

      一种是通过抱怨形式来否认文革。另一种是试图通过平常心来否认文革。但真的是平常心吗?五十步和一百步而已。

      “学会尊重社会各阶层,感受他们的意志,感受他们的情感,并且真正地最终将自己融入到工业农业和商业的主体中去。也许只有当知识分子这一名词消融到广大人民中去的时候,才是中国的政治面貌真正将发生巨大改变的时候。”

      这种情况只能存在于美好的愿望之中啊。

      之所以有“知识分子”的存在,就是证明有其特殊性啊。其特殊性就是表现为:国家大计,非我莫属,以为自己是所谓启蒙者,领导者,先知先沉觉者,是民主的急先锋,是社会良知的代表者。而且,他们还都认为:自己一直尊重社会各阶层,感受他们的意志,感受他们的情感。

      你觉得他们没有“将自己融入到工业农业和商业的主体中去”。但他们认为自己已经融入到这些主体中去了。

      如果如你所说的话,就是不再存在“知识分子”了。

      所以,你的文章说了等于没说。为什么?比如大家都知道要把自己融入到这些主体中。你认为知识分子没有融入,但知识分子认为你没有融入。所以,这些仅是过了一把大道理都对的瘾而已。

    • 家园 好文:)

      昨天差点想跨界加精呢~~~~

    • 家园 真是一篇好文章,说到俺们人民群众的心坎里去了。
    • 家园 深刻
    • 家园 赞声好!
    • 家园 同意前一半。

      遇罗锦的思维是比较典型的“文革英雄”的思维。

      总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总觉得自己是中国的普罗米修司,其实就是对于自己社会地位的跌落不满。向来鄙视这种人。

      大和小的差别往往在不经意中流露出来。

      没理解最后一句,你的意思是说决定国家制度的应该是资本拥有者而不是知识拥有者么?只有当中国变为资本拥有者决定政治制度的时候,才会推翻现有政治制度,成为“民主”的国家么?

      • 家园 不全是这个意思

        我真正想说的是必须具备独立的经济基础。如果自身经济利益依附于国家政权而存在,在政治上就不能有真正的作为。比较宋以前和宋以后的士的精神面貌,我觉得特别能说明问题。没有钱,腰就硬不起来了。建国以后很厉害的一招,就是经济国有化。很多人在批判的时候都要认错,这是一个关键点。不给你发工资,你就活不下去,而且连家人的经济都会成问题。我觉得承认财产的私有,实际上是言论自由的经济前提。否则是没有人能和政府持不同意见的。很简单的,没法生活。所以知识分子如果真的要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第一条,就是要学会挣钱,学会不靠政治不靠国家而从纯经济活动上挣钱。不会挣钱,什么都别说。

        这也是我对遇很不满的一点。在他的家庭经济那样困难的时候,人家帮了她。但是她却只觉得自己受了牺牲。

        知青下乡,其实农民受的直接损失最大。知青最后还可以回城,而农村是什么补帖也没有的,也就是白被折腾了几年。OCEF有一位协调员回忆这段生活,觉得特别对不起农民,觉得是农民帮助知青们渡过了这段艰难岁月,因此对农民应心存感激。可是放眼望去,那些叫得最响的,恐怕不是这么想的。

        • 家园 好象不大可能

          文化这种虚无的东西自古就是要有人养,不是国家养就是私人养。谁养谁就有发言权。而往往出钱养文化的群体就是控制国家的群体。

          知识分子个人虽然能够搞点小经营,但是作为群体来说,是属于被经济控制的阶层。

          再说,学者好象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挣钱,也许医学家、经济学家行,搞技术的行,但是社会学家和其他学科的就不太好。

          还有,知识分子为什么非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政治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反过来说,搞政治就非要知识分子吗?不是,政治需要的是政客。虽然中国古代的官员和知识分子属于同一个阶级,但是随着中国文化的衰落,再也不会出现“文化官员”了。毕竟,我们现在学的是数理化、是主义是思想是理论,而不是诗书礼乐。

        • 家园 基本同意这个观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