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经典刑法案例分析 -- 马大善人

共:💬147 🌺7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案子李无罪,是法错啦,理由我慢慢的琢磨
    • 家园 我觉得完全应该是无罪

      李某的行为根本不属于紧急避险,更谈不上避险过当,也不适用于所谓国外的行为缺乏期待可能性。李某仅仅是简单的无罪。无论人类任何时代或者国家、种族、文化,只要是讲法的地方,哪怕是不合理不人道的“法”的地方,都遵循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因果关系。行为和伤害之间必须确立了因果关系才能定罪。即使是最离谱的“腹诽”的定罪,也遵循了因果关系。而本案中,李某的行为与张丙的被害并没有因果关系。反而杀人的是张甲,被害的是张丙,张甲的行为与张丙的被害因果关系非常清晰,因此张甲有罪。

      比如一架飞机起飞前,乘客王某忽然退票,将机位转让给陈某(假设航空公司允许机位转让),陈某得到了退票上了飞机。后飞机不幸失事,陈某遇难。王某需要对陈某的死亡负责吗?答案是不需要。

      那么如果王某自供道他退票的原因是一个算命先生告诉他他当日出行有难于是退票,那么他犯了杀人罪吗?还是没有

      假如王某是退休的飞机维修师,自供在候机时听到飞机发动机声音不对,因此退票并将票转让给陈某,那么王某的行为与陈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吗?还是没有。因为飞机失事并非王某所能控制,更非王某的退票行为导致,飞机失事与王某的退票行为完全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我们再假设一下,如果王某偶然听到了机长说自己不想活了这次航班一定会开飞机自杀,因此退票并将票转让给陈某,那么王某的行为与陈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吗?还是没有。因为飞机失事仍然并非王某所能控制,更非王某的退票行为导致,飞机失事与王某的退票行为仍然完全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所以本案的关键在于李某换床的行为张甲的杀人行为是否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因果关系从而导致与张丙的死亡有间接因果关系?显然没有。张甲并不是因为李某换床才杀人,所以李某的行为与张丙的死亡完全没有任何因果关系。张丙的死亡是张甲的杀人行为导致的,而非李某换床行为导致的。因此李某无罪。

      在李某实施换床行为的时候,她本人不能够,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准确预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只能推测接下来张甲可能去砍人,但是完全可能出现以下的情况,例如张甲良心发现放弃杀人,张甲疾病发作当场昏倒,张甲被老太太拦住,张某举刀前通过呼吸声等认出了张丙于是停止行凶,晚上又来了客人,等等等等,也就是说紧急避险所说的“危险”并没有“正在发生”。这里涉及到紧急避险中对危险的预知,也就是危险造成未来伤害的确定性。所以说李某的换床行为与张丙的被害完全没有任何直接和间接的因果关系,应当无罪。

      • 家园 你的思路和我的基本一致。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187285

        李的行为和后面张的行为是没有因果关系的。

      • 家园 讨论一下

        我们再假设一下,如果王某偶然听到了机长说自己不想活了这次航班一定会开飞机自杀,因此退票并将票转让给陈某,那么王某的行为与陈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吗?还是没有。因为飞机失事仍然并非王某所能控制,更非王某的退票行为导致,飞机失事与王某的退票行为仍然完全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如果我这样看:王某知道飞机必然要摔掉(其原因与他无关),仍然退票给陈某,致其死。你觉得王某有无法律责任?如果王某决心退票是因为票很贵他要的退票的钱呢?是不是觉得王某不能因为一笔钱而把“险”避到陈的头上?

        如果情况是,王某和陈某两个人必要有一个人上飞机,且陈某不知情而王某清楚飞机不出意外一定会摔,王某决定让陈某上,他有没有责任?

        这个类比还有一点不同是,陈某是自己选择买票上飞机的,而替死的那个张丙没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当事人的选择决定了其蒙难(或者严格的说替收了蒙难的风险)。

        王某不去举报飞行员的心理问题或者飞机的机械问题,却贪财退票,说起来应该为整架飞机上的人命负责。有其他做为可避险而不为,不适用紧急避险。类比失败。

      • 家园 有罪不有罪不好说,但她至少是有相当大的责任。

          她是明知处于她这个位置要被杀掉,不是百分之百也有百分之八九十,而她换位的主观意图也是让张乙替她被杀掉,让她有机会逃脱。这个与一个人被枪指着的时候拉来个人质挡在前面是同样性质。

          你举的这几个例子,要么就是根本不知道这个位置有风险,要么就是怀疑有风险的程度很低,与这个无法类比。

        • 家园 让我们再假设一下

          让我们再假设一下,假设李某在换床的时候告诉张丙“你哥哥要杀我,咱俩换床吧。”张丙想“我哥哥根本不会杀人”,或者张丙想“反正我哥哥要杀的是你,你换到哪里对他来说还不都是一两刀解决问题?”于是张丙同意换床,随后被杀。

          那么这种情况大家还认为李某有罪吗?或者还认为李某应当对张丙的死负责吗?恐怕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李某没有什么责任了。实际上换床、杀人仍然发生了,李某仅仅多说了一句话而已,大多数人就会认为她没有责任。这种看法的巨大改变是因为道德上的原因而非法律上的原因。因此,可以断定“李某有罪”仅仅是道德的判断而非法律上的判断。

          • 家园 李某多了一句话,张丙多了知情同意

            李某仅仅多说了一句话而已

            李某多了一句话,张丙多了知情同意,而且假设张丙自愿换位,那如果张丙知情之后不同意呢?又或李某自知张丙知情之后多半不会同意所以剥夺了张丙的这个选择权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