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老兵评史】五胡录点评 -- 老兵帅客

共:💬84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回您的话

          石勒是仗着天下混战,靠着军事本钱从底层一点点做大做起来的,他当然会知道分封诸将以实地的后果是什么,那不过是给野心家以资本,鼓励他们叛乱。至于汉王分封的政治意义,例如搞统一战线,他就不一定明白了。史书上并没有说儒生有没有给他讲汉王分封的政治意义,还是只是就事论事地说了分封这个历史事件。

    • 家园 三。从奴隶到皇帝之评注部分

      一。刘曜攻打长安,西晋凉州刺史张??派部将韩璞等人率领一万军队勤王,但是受到沿途诸夷的阻截,还没有到达长安,长安已经陷落了,于是凉州勤王的军队退回,没有和刘曜接战。

      二。刘曜和石勒关系的破裂根本原因是二人都是实力派,很难想象其中一个会真心臣服于另一人;但是就过程而言,开始双方还是和平共事的,直到刘曜没有理由地杀了石勒的使者为止。以此观之,匈奴汉只有刘渊有些政治家的能力,刘聪、刘曜都不过是纯粹的武夫。虽然刘曜治理上有些成就,但就政治和外交谋略而言,和石勒差得就比较远了,刘曜最终败给石勒也就不奇怪了,虽然石勒独立的时候只有二十四郡的土地。

      三。祖逖和石勒停战一事很有趣,难道他已经有了养寇自重的想法?

      四。石勒为人做事光明磊落,他的这段话:“人怎么会没有自知之明呢?先生的说法太过了,朕如果碰到汉高祖那么只能做他的臣子,和韩信彭越在一起工作,但是如果碰到汉光武帝刘秀的话就要在中原较量较量了,还不知道鹿死谁手呢?大丈夫行事本就应当磊磊落落,象日月那样高洁,怎么能和欺负孤儿寡妇的曹操司马懿相比呢?所以说朕应当在汉高祖和汉光武之间,比轩辕皇帝差远了。”说的实在是好,足以羞死腐儒。但是他没有及时除掉石虎,以至于自己后代被诛杀殆尽,石虎残暴,其后代后来又被冉闵诛杀殆尽。一念之差导致宗灭国亡,这是石勒最大的过失。

      五。“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一句出自五代李克用回复朱温的信件,朱温听侍臣读信到这里不禁感叹道“李公僻处西北而有士如此”,命人回信也要力求文采。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二。匈奴的复兴之评论部分

      西晋的覆亡,除了武帝失策导致的惠帝昏愚和诸王实封引起的朝廷内乱以外,九品中正制也危害不小。

      九品中正制本起自曹魏,目的是制度化、系统化地为朝廷提供人才,但是很快就转化为世家大族控制政治特权的工具,因为人才的选拔都是由各个州郡的中正来决定,吏部只剩下了任用权;而且世家大族控制了朝廷,任用权也就为世家大族所控制,吏部只有听命的资格了。结果就是“公门有公,卿门有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这样的世代相承、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其结果就是做高官者很多都是凭自己的门第而不是自己的能力,于是朝廷养了一大帮的高职低能者,有能力但是缺乏门第的反而上不去,这样朝廷一旦有难,缺少有能力的人来维持也就成为必然。

      武帝时,很多朝臣已经看出了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刘毅就曾经上疏论及此事“如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依仗权贵,随意升降,对选拔用人不利,应该加以废止”。但是武帝要笼络世族,不想损害他们的利益,没有采纳。世族人数众多,朝廷要努力安插他们,于是设法多设州郡,多加官职,,多加部属,结果弄得冗官充斥,人浮于事,官场迅速腐败。一旦天下有事,这些凭门第得以做官的纨绔们一无所能,西晋的迅速败亡,他们责无旁贷。

      玄谈起自曹魏后期的政治高压,竹林七贤多是这方面的高手。后来西晋建立,政治高压逐渐解除,但是玄谈却留了下来,原因很简单,高官们闲着无聊,又要显示自己的高雅,玄谈遂成为他们的普遍爱好。高门子弟凭借门第而做高官,官位虽高却没有多少职责,于是大家以玄谈为乐趣,整天玄言高远,不切实际,王衍就是他们的代表人物。国家危急的时候以他们作为领袖,不亡亦难。

      至于匈奴汉,本身不过是个军阀混合体,如果不是西晋自乱,匈奴汉何能为?

      匈奴汉存在其间,主要有两个杰出人物:刘渊和石勒。刘渊主要致力于军事征服,但是继承人都是纯粹的军阀而无治术,匈奴汉/前赵灭亡遂不可避免;而石勒则先有右侯张宾,后来又有其他汉人谋士辅佐,政治上比较上轨道,后赵能够基本统一北方,理所应当。

      刘琨志向高远,能力不足,事败身死,令人遗憾。

      祖逖在困难的时刻作了正确的事情,然后又在正确的时候死去,保全了一世英名。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加精
    • 家园 二。匈奴的复兴之评注部分

      一。刘渊不过是匈奴在晋庭的人质。曹魏时期,匈奴分成五部,各有统领,其目的就是分而治之,刘渊的五部大都督不过是个虚衔。西晋成都王司马颖派他回去掌握实权,无异于纵虎归山。

      二。刘渊即位汉帝,拜三祖五宗,三祖是高祖、光武和昭烈,五宗是西汉的文帝、宣帝、东汉的明帝、章帝和蜀汉的后主(被刘渊谥为孝怀皇帝)。

      三。汲桑、石勒以所谓的十八骑起家,十八骑能够横行,说明了晋武帝裁撤州郡武装的失策,以至于无法将叛乱消灭在初起阶段。

      四。苟??的确是晋朝一流的名将,可惜早死。个人觉得他比刘琨要强多了。刘琨会招来人,却不会妥善用人,用兵也一般。

      五。乌桓是否是匈奴的旁支,值得怀疑。

      六。东海王司马越率军四万讨伐石勒,驻扎在项城。

      七。王衍是西晋的名士领袖,一生虽身任高官,却沉湎于玄谈,不理政事,把国家大事都给耽误了。

      东海王司马越死后,一群高官互相推卸责任,谁也不肯接掌大军的指挥,都推举王衍,王衍又推给襄阳王司马范,也不肯接受,事情没有着落,结果变成了集体领导而谁也不领导的局面。石勒的两万轻骑兵能够歼灭西晋的十多万军队,他的“功劳”可以说是最大的。

      王衍被俘后,石勒亲自见他,询问西晋失败的原因。他推说西晋的政策都不是自己制定的,反复表白自己从小不关心时政也不愿意做官,后来做官只是不得已而为之,还劝说石勒称帝,想以此来讨好石勒一边保全自己的性命。

      王衍的回答激怒了石勒,他怒斥王衍“你名扬四海,身居重任,年轻时就进入朝廷,一直到白头,怎么能够说不参与政治呢?天下遭到破坏,正是你的罪过”。最后王衍被石勒派人推倒墙头压死。

      八。石勒和王弥互相敌视,但是石勒后来曾经救过王弥,因此王弥以为石勒的敌意不是那么强烈了。但是石勒假意推崇王弥,以突袭的手段抓住王弥并且亲手杀了他。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一。八王之乱之评论部分

      八王之乱的根源在于晋武帝司马炎的举止失措。

      司马氏的特点是一代不如一代,司马懿可谓那个时代的最优秀人物之一,文武全才;司马师、司马昭就只剩下政治才能,淮南三叛固然有军阀的因素,二人的个人原因也不能够说没有;到了司马炎,整个就是一个纨绔大少,靠着祖、父两辈三人打下的基业而得以篡位,同时依靠魏晋相对于东吴的强大国力而统一了天下,但是此人的才能实在是成问题。

      西晋立国不久,氐族齐万年造反,居然拖了几年才得以平定,朝廷的用人能力很值得怀疑。假定这时候蜀汉还在,姜维统军,还不知会闹到什么程度。

      本来,蜀汉灭亡以后,东吴难以独存,完全可以顺序灭了东吴,一统天下,他却一直犹豫难决。最后终于下决心灭吴,委派的最高司令官却是反对灭吴最力的贾充,实在是滑稽。

      司马炎有感于曹魏皇室独立,缺乏宗室诸王的支援,因此大权一失,无人可以救助而导致国家灭亡,因此他大肆实封诸王,希望以此来拱卫朝廷,却不想想西汉实封诸王的弊端。臣子已经为他指出了实封诸王的弊端,他却不肯接受,自己为朝廷制造了一批有实力的野心家。

      司马炎是知道太子司马衷昏愚的,他不去想办法改立太子,却自欺欺人地宣布太子很有长进。太子昏愚,皇帝为太子选择的太子妃却是个权欲熏心的野心家,朝廷大臣多是苟且保位之人,辅政大臣又是缺乏权术之人,朝廷内乱不可避免。

      贾后有权术而无治术,自己没有可以严格控制的实力,身边却聚集了一大群有实力的野心家,八王之乱就是这么起来的。

      司马炎共封了五十七个王,有实力的野心家们却没有一个有治国才能的,于是内乱不止,自相残杀,朝廷执政如走马灯般轮换,直到国力耗尽,为匈奴汉所灭。

      西晋四帝,首位是个纨绔大少,祸事根源;其次是个昏愚皇帝,国家在他任内弄得奄奄一息,虽然责任并不在他;后两位倒是还算明白,可惜已经太晚了,只有投降被杀的机会了。

      究其根本,责任在于司马炎!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一。八王之乱之评注部分

      一。汝南王司马亮是司马懿的第四子,辈分较高,是宗室里的长辈。武帝临终想用他和杨骏共同辅政,想以此来制约外戚。当时诏书已下,但是杨骏扣留诏书,封锁消息,直到武帝驾崩,因此司马亮未能够见到武帝最后一面和获得共同辅政的地位。司马亮为人懦弱,武帝用他来辅政,由此可见武帝之昏庸。

      二。这里的太后是小杨后,武帝继后,惠帝继母,所以死的时候还比较年轻。武帝原来的杨后是其堂姐,临终时哭诉于武帝,她因此得立。

      三。贾后用张华的建议,派人拿着解散军队用的驺虞幡出宫宣布“楚王假托诏书,大家都不要听他的”,楚王手下的将士闻讯,丢下兵器就走,楚王忽然变得手无寸铁,就这么完了。

      四。孙秀是孙吴宗室,政治能力还是有的(赵王司马伦的举措多出自他的建议),军事能力就算了,赵王司马伦不会用人长处,只能够说赵王司马伦无能,怪不得孙秀。

      五。周处是被梁王司马肜设计害死的:梁王司马肜和他以前有矛盾,这次机会来了,官报私仇,命令他率少量军队为前锋,坐视他被优势敌人攻击而不发救兵,周处战斗至死,而梁王司马肜居然无事。

      六。晋惠帝的太子司马啭不是贾后所生,此人少而聪慧,很得武帝的欢心,但是长大了以后不过是个纨绔少年。身为太子竟然想要经商致富,甚至亲自站柜台,居然可以做到一抓一个准。

      七。司空张华早年很有见识、能力和魄力,但是晚年恋位自保,终至灭族,和卫??同样的特点,也是同样的下场。

      八。齐王司马?资俏涞鄣芷胪跛韭碛频亩?子,齐王司马悠多才多艺、清和平允,抑郁而死,因此群臣对齐王司马?缀苁峭?情,他也因此有着很高的人望。但是此人既没有其父的多才多艺,为人也不是清和平允。

      九。李特被任睿所杀。此人勾结罗尚而伪降李特,李特不知;他利用机会诛杀李特,因此很难算是叛军,除非以李特为正统。

      十。长沙王司马?V的铁戟陷阵骑威力在于突击,一旦冲不起来就毫无用处了。陆机是个名士,不懂得军事,因此战败;但是等到这些骑兵面对的是富有军事经验和才能的张方,它的弱点就暴露无遗了。

      十一。刘渊本来是匈奴在晋庭的人质,一直在寻找机会脱身,请求之事不过是脱身之计,成都王司马颖派他回去召集匈奴五部来支援,实在是有意思。其结果是他回去就独立了,这就是匈奴汉。成都王司马颖招来了匈奴,幽州王浚和并州刺史东嬴公司马腾招来了鲜卑,开始了五胡乱华的序幕。

      十二。河间王司马锸手下头号大将就是张方,大敌当前,居然会自杀大将,可谓今古奇闻。他后来的一败涂地,怪不得别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提醒一句,修改帖子是有期限的

      过期就改不了啦,所以,你这个评论不能写得太慢,嘿嘿,偷懒的不行。

      因为我做过置顶帖子,后来就发现内容没法更新了。

      • 家园 多谢提醒

        不是两个礼拜吗?足够了,火焰塔的原文水挺多的,真的挤挤水,剩下的料并不太多,虽然有二十四万字之多,我写出来的会远比他的少。

        他原文大致是十二篇,我一天一篇,两周足够了。

        另外,我之所以先搭好架子,主要是为了读者方便,否则翻页来找上下文,实在是累。

        多谢关心。

        够两百字了吧。

    • 家园 你这个什么都没有啊?

      这不是蒙人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