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受虐的凤姐下-----党史罗生门之宁都会议 -- 史文恭

共:💬435 🌺1263 🌵1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 家园 都学会挖坑了,5555

    • 家园 要不是晓得教头的名声

      还真以为又碰到老萨的坑了

    • 家园 老史啊,这次头起的最吊人胃口!
    • 家园 真相真相

      然而,之所以会有这样一种说法,是别有原因的。它实质上是为掩盖一个事实,---那么,----事实的真相,又是如何呢?

      俺来猜一猜:事实真相就是东哥在宁都会议上除了王稼祥,其他人所有人都不在他这边,包括周公。作为少数派,东哥被夺了军权,被整了。从此,先总理和主席结下了梁子。

      • 家园 马甲同志也这样认为
      • 家园 差不多吧?那时周公觉得打老蒋也不是太难,想自己操盘,

        就此得罪了真命天子.

        说老实话,中国革命是不是就非太祖不可我是有疑问的,当然太祖比其他人都更强是没问题的.

        周公操盘的第四次反围剿也是赢了的嘛,据斯诺之类的老外的看法,第五次老蒋已经整合了内部,谁操盘都赢不了.

        当然如果太祖操盘可能老蒋困难会大得多.

        • 家园 算了吧,打仗朱彭林粟都能打赢,何须毛周

          如何让革命队伍发扬壮大才是毛周的任务。区别就在于毛面对军队建设破坏经济时的那句话:人民才是我们的铜墙铁壁。

        • 家园 蒋穷奇哪里整合完了内部?

          第五次“围剿”开始后两个月,不就发生了“福建事变”,蔡廷锴、李济深等率19路军举起了反蒋抗日的大旗么?

          如果在军事上能有效联合19路军,打破第五次“围剿”是很有可能的,这就是毛泽东、彭德怀等人当时提出的主张。

          彭德怀这时力主支持福建人民政府,认为“福建事变是国民党内部矛盾的表面化,是‘一二八’事变后抗日派和亲日派斗争的继续和发展”,“不支持十九路军,中央苏区的一翼失去了依托,政治上就拆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桥梁”,主张应利用这一新形势,“打破蒋介石正在准备的第五次‘围剿’”。于是,他再次向中央提出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建议:“留五军团保卫中央苏区;集中一、三军团和七、九两个军团,向闽浙赣边区进军,依方志敏、邵式平根据地威胁南京、上海、杭州,支援十九路军的福建事变,推动抗日运动,破坏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计划。” 彭德怀提出的这个建议,同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所说的“福建事变出现之时,红军主力无疑地应该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去,纵横驰骋于杭州、苏州、南京、芜湖、南昌、福州之间,将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威胁敌之根本重地,向广大无堡垒地带寻求作战”。“迫使进攻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地区之敌回援其根本重地,粉碎其向江西根据地的进攻,并援助福建人民政府” 的意见完全一致。可惜彭德怀的正确意见不仅被否定,还被斥为“冒险主义”。

          可叹博古等人没有那样的战略眼光,不敢跳到外线,而继续内线作战,还把19路军这样的中间派看成是“最危险的敌人”,最后只有双双失败的结果了。

          • 家园 蔡廷锴、李济深的段位和冯玉祥阎锡山是不一样的,他们

            只能算是蒋雄奇的捣乱者而不能算是竞争者,流氓还是要分大小的:)

            19路军的事变当然那些人没有处理好,该打板子.但如果处理好了是否就能够对付蒋雄奇呢?我的看法是未必,因为当时不仅仅是中央苏区失败了,其他苏区也失败了,当时蒋雄奇的力量毕竟处于上升趋势.

            太祖当时没掌权,失败了当然与他没有关系.但遵义后太祖掌权后并没有立即扭转局势,最后还是逃到了陕北,部队也从三万人降到不足万人(仅只中央红军太祖本部),这说明太祖也不是万能的,当然没有太祖是万万不能的.

      • 家园 这才是真相,吼吼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宁都会应?

      第二段第一行的【宁都会应】是【宁都会议】吧。

      还是把人读作宁?

    • 家园 终于等到了!还没看呢先献花
    • 家园 花,问问题

      苏区中央局是在1931年1月15日,也就是后来宁都会议的同一地点,宁都小布成立。委员有1)周恩来、2)项英、3)毛泽东、4)朱德、5)任弼时、6)余飞、7)曾山及湘赣边特委1名(名单未定)、共青团中央1人(名单未定)。增加 8)王稼祥、9)顾作霖、10)邓发

      增加的这三位,顾作霖任了团中央书记,湘赣边特委是不是仍待定?等字后面还有人吗?

      1931年五月,当项英因为认为“富田事变”不是“反革命暴动”,而被后到苏区的三位“钦差”任弼时,顾作霖,王稼祥判定“丧失信仰,工作能力不够领导”,决定以东哥代替项英的中央局书记时,东哥曾经企图扩大苏区中央局成员,把他的几个老部下“彭德怀,林彪,曾山,周以粟,陈毅”选进中央局委员

      是不是有两个曾山?

      在1932年10月上旬召开宁都会议时,“中央局”的成员共
      坐镇苏区后方的,是 5)任弼时(此时是代理正在前方的周公的代理书记),2)项英,9)顾作霖,10)邓发。而随红一方面军正在征程中的,是书记1)周公,3)东哥,4)朱老总和 8)王稼祥。

      可以看到只剩下1,2,3,4,5,8,9,10. 没有了 6)余飞和 7)曾山。两位是不是期间出什么事了?

      • 家园 知道了,这样的。

        外链出处

        1月15日,根据六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的决定,中共苏区中央局在中央苏区的宁都县黄陂成立。党中央指定周恩来、项英、毛泽东、朱德、任弼时、余飞、曾山及湘赣边特委一人、共青团中央一人为委员,周恩来任书记。在周恩来未到职前,暂由项英代理书记。

        1931年8月3日,党中央作出《关于中央苏区党组织问题的决议》,决定由周恩来、项英、毛泽东、任弼时、顾作霖、邓发、朱德等7人为苏区中央局委员,毛泽东代理书记。11月初赣南会议后由项英代理书记,并增补王稼祥为委员。12月,周恩来到达中央苏区,任中央局书记。

        所以说在31年8月,中央局改组后,曾山已经不是委员了。

        =======================

        话说我刚发现原来曾山的另三个子女全是少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