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删了,少惹是非 -- 黑天鹅

共:💬61 🌺74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确实感觉有点奇怪

        至于在媒体上搞得声势这么大么?好像不是啥伟大人物也不是啥明星吧……他真有这么多fans吗?

        • 家园 罗京还不算明星么

          我是80后,很多同学朋友听到这个消息都有点郁闷,还有哭了的。父母单位上那几天聊天的话题都是这个。

          有的河友嫌媒体动静大。。。汗,俺老爹当天晚上还以为能在新闻联播上看到罗京的悼念新闻呢

          在老百姓眼里罗京就是个很优秀并且多才多艺的播音员,每天吃饭的时候听他念念国家大事,已经成了习惯。对我们这代人来说,这位和阿拉法特、猛虎组织一样是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所谓“转移公众视线”的说法,政治的弦实在是绷得太紧了。

          • 家园 很有同感

            因为没有电视,只是在公交车上看新闻联播,很久没有看见罗京了,从来没有想过他会得癌症,知道消息时很震惊,有点怀疑是假新闻,后来才知道是真的。

            新闻联播的几位主持人可以说是从小到大一直看着的,小时候经常一边吃晚饭一边看新闻联播。如果说没有感情,那绝对是假话。可以说,他们比一些亲戚更熟悉。

            前天路过307医院的时候,看见路边的鲜花店在制作献给罗京的花圈,看着一幅幅挽联心里很不好受,一个人就这样离开了。

          • 家园 每天的收视观众多达数亿的播音员,全世界有几个?

            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讲,CCTV三档主力新闻节目的这些播音员,在同行里面不光技术拔尖、工作压力很大,而且因为身份特殊、有诸多额外限制,也算是吃了不少亏的。他们有明文规定,为了维护节目的形象,不准做广告、不准走穴,平时参加各种活动都是慎之又慎。虽然台里面在待遇上对他们从优,但是拿的死工资、待遇再优厚、又怎么比得上明星主持走穴代言做广告的收入?

        • 家园 怪就怪在着,也可能是转移公众视线。
    • 家园 不提倒也罢,已经有NC精英借题发挥了

      原文是赖捷新浪博客,已经全文删除,故在此全文引用:

      罗京死了算个球的新闻【转帖】

      罗京死了,大约在一个小时之内,所有的门户网站,都成了头条,纷纷做专题表达纪念。不久后,成都,我的家乡,发生了公交车燃烧起火事件,死伤惨重,状况极其恐怖,触目惊心。按同事的话来说,公交车和每个城市人息息相关,应该是最重要的一条民生新闻。

        

        然而我点击打开某些大型门户网站时,发现他们仅仅将这条新闻放在第二条,甚至第三条,罗京逝世仍在第一条,直到下午,仍然如此。

        

        我感到悲哀、愤怒。想想看这情形吧,一个播音员死了,放在头条,而二十多条无辜生命瞬间消失的新闻放在下面,形成鲜明对比。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命都卑贱如狗吗?一个名人死了就如此重要?我不管罗京身上展现了什么中国新闻变迁的意义,成为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或者是一种说谎话的标签,抑或展现了什么狗屁的中国政治面孔,我只是用我最简单的良心在思考:任何这样的意义,都胜于生命吗?何况是那么惨烈、那么令人毛骨悚然的人间悲剧,它就发生在你我之间!

        

        不要觉得我斤斤计较。一个门户网站的新闻频道,将什么新闻放在头条,实际上体现了这群中国最精英的媒体人,他们有怎样的价值判断,体现着这个媒体的良心。可惜的是,我看到多数门户缺少对弱小生命的关注和同情,而只是一味地追去明星效应,追求宏大意义。

        

        我知道,对于很多媒体人来说,我们都嘲笑,反感罗京,因为他是说谎的人,是刽子手的发言人,一辈子就没说过几句真话,而且说谎时的表情总是一模一样,令人厌恶,而且他还死在了如此敏感的时刻,20年前的今天,他在新闻里喊出了那句经典的“这个螳臂当车的歹徒”。然而,我们的个人判断,不能代替这个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观。罗京死了只是一个个案,他和我们公众的关系,仅仅是记忆上的联系,谈不上情感上的依恋。相反,成都公交事件,它和我们公众的关系,不是软性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关系,唇齿相依,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公共安全隐患的下一个受害人。

        

        我必须要说的是,凤凰网这次在中午将成都公交的新闻放了头条,而且,这是我们要闻组的编辑向领导层争取而来的结果,这说明并不是上面有明确禁令,要求这事儿不能做头条。凤凰要闻的相关编辑是好样的,至少这一次是,至少证明,我们还不是一群被粗俗的网络传播麻木了情感和人性关怀的人。

      我看了肺没气炸来。

      就因为新闻没有放第一条,而是放了第二或第三条,他就要诅咒一个死人。什么“情感”、“人性”,去死吧。

      • 家园 有美分党的感觉
      • 家园 呵呵,可以理解

        某些人的青少年叛逆心理综合症状,属于心智不全的典型表现。

      • 家园 哦,难怪。呵呵,打打酱油,纯酱油。
      • 家园 这种人不是精英,而是无赖

        已经有NC精英借题发挥了

      • 家园 同情名人:)

        名人嘛,多半是有逾矩的权力了吧。

        当然这位赖先生或是赖女士是不是名人,倒还真不晓得。不过想来他虽然话冲了点,但似乎道理还是有几分的,诚然行文也夸张了些,情感也过于强烈了一点(以为其实削弱了他试图表达的主旨的说服力了,感觉象是他们这类人的通病啦)。

        这帖子若不是在这版面,也不会来跟帖的了,毕竟干扰旁人的私事很是欠妥了。

        社会变迁,家庭小型化,不少时候即便小型化的家庭里,其成员也有地理上的疏远;以致情感真空,同情名人于是有了合理性,还是抑或是在被同情对象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其实是同情自己,打住,诶,老说错话:)。

        意思就是想说其实关注不关注,都是合理正常的吧。象我这样的,当真对播音员同志去世没什么感觉,非亲非故,也不是熟人,更非现今最流行的朋友:),真没有关注他的原动力了。

        想起戴安娜死那会儿,香港街市上的老太太也有去当地某场所献花以示哀悼的(电视新闻里看的),其实真没什么大不了的吧,但专门拿出来说,或许就可爱了点。

      • 家园 坚决支持雷声,顺便鄙视一下楼下b开头的ID

        多少年来这帮家伙,时刻不忘的是给与中国政府有关的任何人身上泼脏水。如果这拨家伙能多表现出些人性来,他们的名声也不至于有现在这样臭。

        楼下b开头的ID,我举报了。

        附,得到老铁嘉奖: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本帖(曾)被判违规,无申诉/道歉帖,未达标。

        家园 诅咒一个死人?你懂什么叫“诅咒”吗?

        没见到什么地方在“诅咒”啊!

        看你的话:

        就因为新闻没有放第一条,而是放了第二或第三条,他就要诅咒一个死人。什么“情感”、“人性”,去死吧。

        嘿嘿,那么我也可以说:就因为人家表达了一下他的新闻价值观,你就诅咒(这可是货真价实的“诅咒”)人家去死!那么你去死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