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哥城家经历的百年沧桑 —1 -- 哥城

共:💬246 🌺1236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哥城家经历的百年沧桑 —8 我的外公—潮起潮落

      说个花絮,记得刚开放,本地有了第一家日本饭店,带外公去吃,外公看日本料理的招牌吓了一跳,日剧时期,东北的日本料理都是妓院来着。

      1945年8月,在吉林的外公听到隆隆的炮声,开始以为是打雷,后来觉得不对,天一亮就往工厂赶,吉林的工厂一片混乱,家里是小山村,没电话,外公的父亲正急得团团转,苏军进攻东北!别人不知道,他们可知道,别说是苏军,就是联合国解放军,只要大鼻子来了,肯定没好事,他赶快匆匆往家赶。一来一回就是好些天,回到家的时候,一片混乱,家里人都找不到。找到外公的妈妈才知道凶险。他们那里有日军的要塞,苏军首先攻占,军纪混乱,到处强奸。外公的妈妈和村子里的女人拼命跑。东北的农村的女人,哪有什么内裤衬裤,就是一条大棉裤,也没有裤腰带,都是在腰里一系一掖,拼命一跑,裤子都没了,好几十妇女躲到一个桥洞子底下,都没穿裤子,冻了半夜,要多惨有多惨。

      等到躲过了苏军,都往更偏僻的山里村子躲,他费了好大劲才找到。

      这下外公不干了,拿刀把一个苏军杀了,是个无辜群众,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让他给捅了。山里人本来就野,还东北山里的,还东北黑龙江山里的,后果可想而知。既然惹祸了,就一不做二不休,他纠结了百八十号人,主要是他的同学,上山当土匪了。现在不行了,再早20年,往绥芬河那个地区的一打听,青草队子,姓武的,老人都知道,老祸害人了:)。 也不知道他们哪整的武器,反正有人有枪,刚开始还不祸害人,主要十里八村都认识,不好意思下手,主要工作是劫道。反正看见有运货的,不扒层皮是别想过去。祸害人主要是被收编以后。GMD,TG都收编过他们,哥城也不知道谁先谁后。反正谁来都委派他们维持治安。GMD给的官不知道,TG给的是连长。这下他们可牛了,也不用东躲西藏了。挨村乱窜。大吃二喝。东北农村相对比较富,可是哪个村也架不住这百十号大小伙子这么造。谁看他们谁害怕。

      在给TG打工的时候,有一次,晚上住在一个村,手底下人带进来一个人,是个朝鲜二鬼子,以前给鬼子干的,祸害了不少人。外公喝的迷迷蹬蹬,看了一眼,也没绳子,被抓进来的人就拿铁丝捆着,随口就说,把他毙了。谁毙的,怎么毙的,全不知道。他小时候挨过朝鲜人打,差点被朝鲜人拿砖砸死,该说不说,那时候朝鲜人在东北很多挺坏的,他也特别恨朝鲜人。一说二鬼子就知道是朝鲜人,所以想也没想就给杀了。过一阵子这事可就麻烦了,这家有个孩子在TG当兵,还是个大官,这可不干了。外公讲义气,就把事都扛下来,然后就跑了。

      一气跑到铁岭投亲戚,现在小品揶揄铁岭市大城市,早时候铁岭还真是个大城市,最早来东北的山东人都在铁岭一带安家落户,那里也有很多大地主。亲戚把他介绍到铁法煤矿,他是国中毕业生,在那时候就算高级知识分子了,当时那个地区的TG专员姓孙,哥城记不得名字了,很器重他。一来二去想起来,家里有个侄女还没结婚,就说起来,给侄女小兰介绍对象吧。这个侄女小兰就是我的外婆。外婆家是铁岭的大地主,后来被镇压了。外婆家里套着驴车就把女儿送来了。说实话外婆长得不漂亮,面黄肌瘦的。外婆一见外公,家也不回了,就在她叔叔家里住,天天照顾外公,形影不离。就跟小沈阳喊得似的,快来人那,一会该跑了。然后他们就结婚了。

      然后外公被调到另外一个煤矿,当煤矿救护队的的队长,煤矿的救护恐怕是最重要的一环,外公20出头就是副局级的干部。这个城市有个地区,以前是日本人住的,GMD来了当官的就住在这,TG来了当官的还住在这,现在这个地区也是这个城市政府首脑的住宅区。外公在这个地区有个小洋楼。TG刚进东北的时候也不是不讲享受,在日本人原来的舞厅也是天天喝酒跳舞。外公天天去跳舞。有一次带外婆去,外婆怀着我妈妈,回来的时候,哪个地区有站岗的,一声口令,吓得外婆摔了个大跟头,差点没流产。

      外公手底下有一大帮子好兄弟,天天下了班,兄弟们就到他家,钱就在抽屉里,谁爱拿就拿,有买菜的,有买酒的,有做饭的,天天热热闹闹。

      当时这个城市里好几个工厂的领导,都是以前给日本娱乐场所当小孩出身。所谓小孩就是日本娱乐场所的服务员。这些人首先出身肯定是没问题,肯定符合无产阶级。而且,在无产阶级里面,没有比他们更会来事的了。再加上自己努力,所以都很快的当了领导。外公跟他们交情都不错,经历也差不多。通过他们,外公把一个姐姐,3个妹妹都从黑龙江调来了。该安排工作的安排工作,该上学的上学,把外公的爸爸妈妈也都接过来了。大伯二伯音信全无,日本投降就跑了,生死未卜,也没法管了。

      然后是有一次,煤矿透水了,外公带着手底下的人拼着命,救出来不少人,评了全国劳模,上了报纸。外公的妹妹告诉哥城,当时全国就一份报纸,登了外公的名字。外公作为全国劳模进了北京,这是1958年吧,哥城不确定了,应该是,在北京,彭真接见的他们。外公他们享受国宴的待遇,先是一个陪宴的人,拿一瓶酒,咕嘟嘟的喝下去,然后一口不动菜,请他们吃,在饭桌后面是铁架子,上面是玲琅满目的菜,桌子上摆不下就放在架子上,哥城觉得这一段有点演义了,不过老人家说的,就姑妄听之吧。

      人那,这一辈子是个曲线,低落到谷底就该反弹了,升到浪尖,就该下坠了。外公当选全国劳模的报纸,刚才说过,全国就这一份报纸,就到了黑龙江了。当地的人就来调研了。然后就是以前的事全犯了。刺杀苏军,杀害群众(就是那个汉奸),给GMD维持治安(可是给TG也维持过),反正是就被抓起来了。应该说,他在离开黑龙江以后,工作还是干得挺出色的,也有家了,也不象小时候那么胡闹了,可是以前的事犯了,也没办法了。

      家里说他要是跑出来改名字就好了,他自己说,改名字也没用,TG当时查你祖宗三代,那点事,早晚跑不了。判了个死刑(刺杀苏军啊,那个时候还了得),当时全家哭成一团,去看他,他乐乐呵呵,也不在乎,那怎么办,爱咋咋地,他倒是看得开。后来改判无期徒刑。

      后来爸妈结婚,爷爷的一些部下来找爷爷,有时候正好看见外公,一看他就哆嗦。这些部下关在普通监狱里,和外公关在一起,外公人缘好,是二管教,平常就是他管这些犯人,这些人没有不怕他的。可见社会关系学的重要啊,学好了在哪个朝代都是受用无穷的。

      到七十年代,外公放出来了,在一个工厂里当工人,外婆和妈妈在文革时,孤儿寡母也东北这个小城市没收什么刁难。80年代在北戴河一家企业作日文翻译,80年代末,回到东北的这个小城市,因不习惯城市生活,在城市远郊的深山里买了一栋房子,直到2007年去世。来自于森林,归宿与森林。

    • 家园 【原创】哥城家经历的百年沧桑 —7 我的外公—绥芬河

      在茫茫白山黑水的大兴安岭,有一条河,叫绥芬河,我的外公的家,就在绥芬河边上。百度的介绍是:绥芬河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唐称“率宾水”,金称“苏滨水”、“恤品水”,明称“速频江”、“恤品河”,清代始称“绥芬河”。绥芬,为“率宾”、“恤品”、“速频”的音转,满语,意为“锥子”。因蜿蜒穿行于老爷岭的丛山密林之间,颇似锥子而得名。

      外公的妈妈跟我们说过,他们原来的家,住在绥芬河北岸,后来有一天沙俄士兵来了,把中国人全部赶到河的南岸,他们也就在河的南岸安家落户了。河的北岸,变成了沙俄的疆界。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吧。。。

      那里的中国人,恨沙俄超过日本人,沙俄被称为大鼻子,日本人被称为小鼻子。外公一家的口音应该是哥城听过最好听的普通话。远没有祖父铁岭口音里那么多乡言。铁岭话管日本人叫意本人的。

      外公的妹妹有一次在家带小哥城,给小哥城看地图,哥城仍然记得她用那么好听的声音指着地图上的俄国城市告诉哥城那些城市的中国名字。哥城现在唯一记得的一个城市,就是哈发罗夫斯克,她告诉哥城那里是海参崴。外公的妈妈也提起过,在边境的中国村落一夜之间被沙俄士兵屠戮殆尽,没有什么描述,仅说都是被刺刀挑死的,与这个常年在原始森林里讨生活的家庭的嘻嘻哈哈什么都不在乎的风格不一样的是,说这事的时候,他们难得的严肃,一本正经。

      外公的家里是当地的一个猎户,也捕鱼,不耕种土地。外公他们这家标准的汉人在茫茫原始森林中过着女真族原始的渔猎生活。记不太清楚了,好象是春天进山采人参,很危险,在原始森林中随时都会丢掉性命。秋天打狗熊,也经常有猎人被狗熊打,作为狗熊越冬的粮食。那时的森林里有东北虎。他们提起来好像怕虎远超过狗熊。外公提起熊掌颇有些不屑一顾,那时候他们拿熊掌当猪蹄吃的,说一点也不好吃。家里小时候还有熊胆,又腥又苦,哥城每次被逼吃熊胆就大哭。家里的粮仓要建到树上,可是狗熊还是会爬上去偷吃玉米。他们说起来,狗熊只会上树,不会下书,爬上去了,吃完了,就一屁股从好几米高的树上一屁股坐下来,然后爬起来揉着屁股一瘸一拐的走了,听得哥城哈哈大笑。狗熊特别嘴馋,吃蜂蜜的时候,上马蜂窝一比活,然后拼命往河里跑,把马蜂淹死,再回来一比活,等马蜂死的差不多了,就大马金刀的坐着,顶着一脑袋包吃蜂蜜。外公称为游击战,没有揶揄游击战的意思,就是觉的好玩罢了。不过狗熊也挺厉害的,往往有人被狗熊一屁股坐死,村子里也有人半张脸被狗熊舔没了,外号半拉脸。

      比东北虎更可怕的是罴,据说罴一出来老虎都跪着等死。罴长得瘦小,可是无比凶猛。好多年前他们村子里有个打死了罴的勇士,被送到海兰泡当了千总,还成了满清的巴图鲁。回家的时候风光无限。。

      山里头盛传山神土地爷,村子里也常闹狐狸精黄鼠狼,因此规矩避讳不是一般的多。记得小时候在外公家吃饭还要插筷子上香什么的,后来也就没那些规矩了。有些鬼吹灯的故事哥城看着眼熟,可是当年听他们云山雾罩的讲完了,过几天一想,啥也没记住,更别提现在了。现在能记得的,就是村子里都谁谁被黄皮子附体,来了跳大神的,满屋疯闹的病人吓得瑟瑟发抖,跟大神的自报姓名叫黄什么什么的。。说起来现在哥城神神叨叨的,估计是小时候被他们的绥芬河鬼吹灯吓的。。。

      外公生于20年代末,童年是在原始森林里背着猎枪长大的。家里的大伯二伯陆续由日本留学回来,不知道一个猎户家庭如何能负担留学的学费。大伯二伯在吉林和日本人合资开了两家工厂,一家是做酱油的,他们叫酱园子,另一家是做粉条的,他们叫粉房子。尤其是酱油,销路极好。在东南亚很有名。哥城已经记不得酱油的牌子了。外公小时候在学校里接受日式教育,日语说的比留学回来的大伯二伯还好,外公的父亲在吉林工厂里面开车,外公有时候在绥芬河边的家里,有时候在吉林的工厂里帮忙。还颇有几个日本朋友。他可不向祖父一副不苟言笑的军人派头,而是满嘴脏话,他妈的不绝于口。记得他说起来跟日本人喝酒,说,他妈的,那就喝呗,老子他妈的还怕了你了。外公能喝两斤烈酒,居然喝不过日本人,后来才发现,原来日本人的酒壶中间有隔板,满满一壶其实就是一半的酒。把他喝醉了也没喝过人家。对了,日本人还送他一把锋利无比的匕首,哥城小时候长个啊长个,就盼着能长到那个抽屉高,摸一把匕首,结果后来轻轻一摸就把手划破了,非常锋利。。。

      就这样,外公在1945年长到了18岁,在原始森林里练就和强悍的体魄,在商场练就了豁达的性格,这一辈子没发过愁,没上过火。为人极聪明,当年报考日本仅有的三所帝国大学之一,旅顺大学,差了一分没考上,据说很刻苦,睡在教室里,不过又据说只刻苦了那一晚上。然后是人缘极好,他的东西,谁愿意拿就拿去,他的钱,谁愿意花就花,脾气暴起来很暴躁,可是一般没暴躁过,谁训两句也不生气,乐呵乐呵,开着自家的车,东游西逛,长得一表人才,头发自来卷,迷的女孩子晕头转向。。。。

      • 家园 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del。
      • 家园 哥城這個字寫得沒錯 :)

        簡體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繁體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音同 :"皮"

        羆,一種形狀像熊的動物。我們有一句成語: "夢兆熊羆" 或者 "熊羆入夢" ,指的是夢到熊或羆是生男孩的預兆。

        小雅˙斯干: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老薩,偶哪個地方長得像大熊貓??

        哥城這一篇寫得很有意思。小時候我有一套童書,全是中國各省的民間故事,記得其中的"黑龍江叔叔講故事"裡有關於熊的故事。

        • 家园 罴应该是熊的一种,俗称人熊的厉害角色

          按一般解释为属于棕熊的一种

        • 家园 别拿这种猛兽吓唬人啊

          冷一看一哆嗦。。。

        • 家园 多谢北宸的考证

          多谢北宸的考证

          可是这也不象家里他们说的长得那么瘦小啊,估计搞不好他们见到的是青春期以前的罴。其实他们见没见过,有没有都不好说,也许他们道听途说哄哥城玩呢 。。。。

          国共的话题终于写完了,写的时候挺难受的,后面很多事草草收尾。以前听的时候可能还小,没什么感觉,现在写出来有些感悟他们当年的心境。估计不及他们当年的万一吧。

          终于知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不过他们晚年很豁达,能看开,想来也是历经风雨后的淡然吧。

          以己度人,换位思考,TG这边,很多后代也是有悲凉心酸的回忆,能平静的听哥城说故事,已经很不容易了。说来,都是时代的伤疤,什么时候揭开,都是有血的。希望都能平静地凝视伤疤下的淤血,让血流出来,伤疤痊愈,而不是看见伤疤,想起旧事,再砍一刀,留下新的伤疤,永不愈合。

          于人,于己,均做如是想。

          说来国共,可以说是两个对立的人,可是站在国家的角度看,是一个人的左手和右手,我们这些当年的后代就是左手和右手的手指。当手指握着刀要互砍时,希望打酱油的腿和河里常讨论的PG们跳出来,喊一声,干什么那,说你那,喇破了流的可是我们的血,河里,海里,都是如此。。。

          还是听哥城的故事吧,外公就要当土匪了,还杀汉奸呢,他算不算汉奸,困惑中。。。

          不过这两天不一定有时间,尽快写。

          最后谢谢北宸。祝万事如意。。。。

          • 家园 好像很早的一个笑话集里面就提过罴

            笑林广记?

            一猎人拟鹿声吹号角诱杀鹿,

            结果鹿来了狼也来了,

            再拟虎声驱狼,

            狼走了虎真来了

            又拟熊声驱虎,

            虎走了喜欢吃熊的罴来了

            这下不知道罴怕啥,结果被吃掉了

            大意啊,反正就是多才多艺的猎人很不幸;

            罴最厉害,啥都不怕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