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河入海处 延安(F)狮子身上的虱子 -- 史文恭

共:💬350 🌺781 🌵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也不能说完全下落不明

                  第一个女儿,找到了一个疑似者叫杨月花的,但毛没点头认,贺敏学自己认了。也没搞个DNA啥的。

                  第二个女儿传说是一苗族妇女,无法证实。现在此人已经去世。

        • 家园 文恭厉害

          服了。接着占凳子看文章。

    • 家园 十年磨一剑

      如果不知道什么是十年磨一剑,比较主席在遵义会前后的人生走向就一目了然了。

      1st: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nd: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而今迈步从头越......

      Final: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不服不行啊!

    • 家园 小声嘀咕一句

      念旧与另娶,不一定就矛盾的啊,史公鸡再掰手指头算算...

      之所以要指出这一点,是因为在俺看来,东哥是一个意志力及其强悍,而且念旧的伟人。他可能在和史沫特莱以及吴莉莉的交往里过于随便,但是,在没有其他重大理由的前提下,仅仅是因为江青的魅力,而抛弃十年婚姻的贺子珍,---这个可能性是很小的。

      • 家园 唉,韵事事小,结婚事大啊。。。。

        恰如方鸿渐被人所教育的那样,从“如夫人”再进一格,是很难地。。

        根据李耀宇的回忆,1936年5月,东哥给他多年的老秘书黄祖炎送行,期间说到:“毛主席说:“你们一家人回家,抱去一个大孙孙,家里人多高兴啊……你看看我,‘孤家寡人’个,老婆也跑了……””

        “老婆跑了”这个评语很值得品味啊,

        所以,俺很怀疑,虽然书里面说,贺子珍去苏联是治病,准备两年后再回来的。---但那个时侯,贺子珍心里是否想的是,回来后还回到东哥身旁,是有疑问的。

        当时,这个时候,“1938年8月,江青得到重要调令,从鲁迅艺术学院戏剧教师,调到军委办公室当秘书,也就是到东哥身边工作。” (叶永烈 《江青传》)

        假如贺子珍1938年5月生子,8月东哥调江青的话,这个事儿,就比较蹊跷。。

        其实,俺更倾向于,当贺子珍决定去苏联时,她和东哥,近乎于决裂了,(否则,假如贺子珍已经说好两年后回来,东哥是不用一而再地传话挽留的。)---假如以此为基础,贺出走后的一些事情的发展,就比较容易说得通。

        而退一步说,江青能够调到东哥旁边,固然是一个胜利,但这个胜利,并不是决定性的。----因为她还没有“扶正”,而要扶正,显然要先让毛贺解除名分。---但这个解除,假如是在贺刚刚生下一子的情况下,---是很难想象的。

        所以,问题的实质在于,贺是如何失去她的“名份”的。。。。。不过这个问题,王稼祥的夫人也曾经给出过答案,虽然真伪俺不知道也。。。

        • 家园 啊呀,我正在看李耀宇的书,怎么我这本书里就缺了这一句

          "你看看我,‘孤家寡人’个,老婆也跑了……"?

          我这是2006年1月第1版的,教头你看的哪一版?

        • 家园 快说快说,不要挖坑

          王稼祥的夫人也曾经给出过答案,虽然真伪俺不知道也

          在等待去莫斯科的时间里,她曾经和闺蜜述说,“东哥变了。”

          闺蜜,我等水平有限,如何去查当时哪些女前辈在西安,不如教头直接说了吧。

          1936年5月,东哥给他多年的老秘书黄祖炎送行

          看着不太对,请出了百度大神,应为1938年5月

          • 家园 可见:师东兵与王稼祥夫人朱仲丽谈话实录

            真伪俺也没法说.

            她说:"其实,造成她(贺子珍)和毛泽东离婚的原因,她应该负主要责任。贺子珍没有文化修养,长期以来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就冲着毛泽东发脾气,还动不动就挥枪动手。一次,一个美国女记者采访毛泽东,采访完毕后按照外国的礼节拥抱了毛泽东,贺子珍见状扑上去就给了美国记者一个耳光,骂人家不要脸。这一次,气得毛泽东也动了手。此外,贺子珍的神经也出了问题,经常和一些男同志夜间往来,几次流产。毛泽东曾经问过我一些问题,我都没有完全如实地讲出来。贺子珍要到苏联看病时,毛泽东再三不让她去,她硬是要离开毛泽东。她生的孩子和毛泽东给她算的时间根本碰不到一起。这下,毛泽东震怒了!毛泽东选择了江青,是因为他们都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和感情基础。毛泽东知道江青在上海结过婚,但是他没有那种传统的封建观念,他对中央一些同志说:"首先江青是我们党的同志,是革命的战友。就是她不成为我的妻子,她也是我的亲密战友,可以帮助我工作。她有这个能力和水平。她在上海的历史不算什么,我也是离过婚,而且是结过两次婚的人。"此外,江青的许多观点能够和毛泽东一拍即合,这是他们走到一起的根本原因。毛泽东和江青结婚前征求了党内许多同志的意见,周恩来、王稼祥、康生、贺龙等领导人都是同意和拥护的。其实并没有什么中央对江青的约法三章,也没有对江青的任何限制。所谓那些东西都是文革中的小道消息,但是为了政治需要,我们把它作了演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