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寻访抗战老兵---中国军人唐振南 -- 一直在看

共:💬119 🌺97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血战衡阳,恨不得自己是其中一员

      方先觉后期无论如何(毕竟没出大圈),他和第十军都够在历史上留一页了。

    • 家园 一看题目就喜欢,送花兼送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 家园 【原创】中国军人唐振南(四)------血战衡阳(下)

      被俘的各第十军军、师长被送到位于五桂山的第68师团部后,方先觉再次提出救治第10军负伤官兵的要求,却被 师团长堤三树男以缺乏医疗用品为由拒绝,以致第10军负伤官兵继续无药可医,每天均有伤兵死亡,在战俘集中营东洲岛,日军将战俘关在此处,虽然没有发生报复性屠杀,但不给伤兵治疗,只给很少的食物。

      伤兵们的死亡率很高,每天都有很多尸体丢入湘江,具体数字已不可考。

      从6月28日敌人发动对衡阳的第一次总攻,到7月底,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第10军伤亡非常惨重。军部直属部队已伤亡2/3,预备第10师伤亡90%,第3师伤亡70%,第 190 师仅剩有400余人,各部中下级军官几乎全部伤亡。

      每一次战斗均要连升数个营长、连长。如在五桂岭争夺战中,第3师第8团半天之内晋升5个营长,均先后阵亡。其余各部队军官伤亡同样惨重,日后在战俘营编制“先和军”军官花名册时,所有幸存军官都被登记补上一个官位,但由于幸存的军官太少,唐振南以“前连长“的资格被任命为“副团长”。

      参加守城的国民党第10军将士约17000余人,至战役结束,死伤约15000余人,其中阵亡4000-7600人(不同来源的资料统计数字不一致)。

      衡阳市区呈长方形,东西宽约500米,南北长约1600米,总面积约为1平方公里左右。在这如此狭小的地带,双方死战达47昼夜之久,且伤亡人数高达44000人以上,这不仅在豫湘桂战役中,而且在整个8年抗战中,也是极为罕见的。衡阳保卫战是抗战8年之中,作战时间最长、敌我双方伤亡官兵最多、程度最为惨烈的一场城市保卫战。

      对于方先觉第十军领导的衡阳保卫战,毛泽东在1944年8月12日《解放日报》发表的社论中指出:“坚守衡阳的守军是英勇的,衡阳人民付出了重大牺牲”。

      唐振南特意请人去衡阳,把衡阳会战纪念碑中毛泽东的这一段题词拍下来,并把相片给我看,说:“毛泽东也说我们打得好!”

      当我第一次见唐老时,告诉他有资料说衡阳战役结束时,第十军还有13000人,其中9000伤兵时,唐振南脸上露出的惊讶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们怎么可能还剩这么多人?是谁算的?是不是把老百姓也算进去了?是不是把民夫都算进去了?!”

      对于衡阳保卫战的幸存人数,唐振南老先生表现出极大的疑议。

      目前不同来源的资料中数字有很大不同,比较权威的说法是我衡阳守军放弃抵抗时,共有官兵13000余人,其中9000名伤兵,牺牲将士有5000-6000人。

      我军击伤日军第68师团长佐久间中将、参谋长原田贞大佐,击毙旅团长志摩源吉少将以下19,380余人(含瘟疫伤亡总计30,000余人)

      其他资料中也有说日军伤亡达6-7万人的,本文均不予采用,只选最低值。

      即便如此,连一贯缩小日军真实伤亡数字的日军陆军部,也承认伤亡也达到了12186人。

      唐振南说:我们全部被俘官兵都被关在湘江中的东洲岛上,东洲岛这么大点地方(东洲岛位于衡阳市区东南面的湘江中央,长2公里左右,宽约二百余米,沙滩面积25亩,东面水域宽300米,西面水域宽500米。)没几个房子,也没有临时搭建帐篷,怎么可能住13000多人?如果住13000人,那要多挤?!我怎么就没看出来?最多我们也就剩2000--3000人。

      当时东洲岛上有一所学校,也是东洲岛上唯一的建筑群,有几栋两层小楼,里面是办公室和教室,建筑面积并不大,战俘营就设在这里,日军看守部队也住在这里。

      看了唐老托人拍回来的战俘营旧址(目前还在使用)的相片,我也很难相信这么几栋古香古色的小楼,能装进13000名战俘。再加上日军看守。

      唐振南还举例:后来成立先和军,组了一个团,陆敬业(前营长)当团长,唐(前连长)当团副,一个团一共才100多人。如果还剩13000人,怎么可能一个团就这么几个人?

      “我在战俘营一共四个月,养伤两个月,从没觉得有13000人这么多。”

      这一点我相信,从整个战争进程来看,第十军战后幸存3000人,应该是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一个数字。战后预备第十师师长葛先才曾回衡阳收集烈士遗骸,光零星的国军英雄尸骨就收了三千多具。这还不算被日军炮火炸碎以及投入湘江的烈士遗体以及当时集体处理的战士遗体(阵地附近就地掩埋)。

      这个13000人的来源很可疑,很难想象在方先觉率部投降时能够立刻统计出自己还剩多少人。也很难想象当时重庆当局有这个能力可以估算出衡阳将士们的伤亡人数。我更难想象现在的军事研究者可以通过当年国军和日军的文献得出准确的数字。

      所以这个数字的只能是在停战后,由日本人公布的,很难想象日军不会趁此机会大大的夸大俘虏人数,用以昭显皇军的光荣伟大,用以证明中国军队的不堪一击。

      这个数字也不可能由当时的国民政府战前或战后统计。

      在日军战俘营时,伤号无医无药,每日都有伤员死亡,死后被丢入湘江。战后幸存下来的俘虏人数,目前笔者没有找到任何相关资料。衡阳城沦陷时的伤兵人数,也只能依靠日军“光荣伟大”的编造了。

      65年后的今天,当年曾经血战衡阳的中国军人唐振南对我军的幸存人数发出了质疑。而作为后辈的我们,能否解开老人的这个疑问?能否还原一段历史真相?

      65年后的今天,在衡阳市岳屏公园岳屏山上保留着当年树立的衡阳抗日英雄纪念碑。碑上书有蒋介石先生题写的"抗日英雄永垂不朽"以及“衡阳抗战纪念城”字样。纪念碑旁边,衡阳保卫战文化纪念墙正在施工。公园内的衡阳抗战纪念堂中的留言簿上,“向在衡阳保卫战中英勇牺牲的将士致敬!”,是出现的频率最高的句子。

      我们的人民将永远向这些英雄们致以最高的敬意!

      2008年建成的湘水明珠广场,在湘桂铁路老桥磴旁,有一个抗战衡阳保卫战纪念雕塑,雕塑的旁边雕刻着毛泽东、方先觉关于这场保卫战的题词:

      守衡阳的战士们是英勇的!----毛泽东(全文应为:“坚守衡阳的守军是英勇的,衡阳人民付出了重大的牺牲” 发表于1944年8月12日《解放日报》。)

      这是一部血肉凝结的史迹,令人永怀不忘!---方先觉

      后世的中国人,永远忘不了当年的“衡阳保卫战”,永远忘不了那些与日寇浴血奋战的中国将士们。

      衡阳保卫战,是英勇的抗战英雄们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来捍卫中华民族生存权的一场奋战。

      衡阳保卫战的抗战英雄们,以区区17000人,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抵御数倍于自己的日军整整47天,杀死杀伤日寇30000余人,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向抗战中衡阳保卫战的全体第十军官兵致敬!第十军的全体官兵都是英雄!

      下集预告 中国军人唐振南—在日军战俘营

      附:唐振南提供的东洲岛战俘营旧址相片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关键词(Tags): #抗战#唐振南通宝推:二宝,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

        不论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只要是抗日的,都拥护。这一点,不论哪个政府,都不应该忘记。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 家园 日方声称缴械一万三,和东洲战俘收容数的相差极大,一种推测

        日方说法是缴械官兵13,306,其中能战斗者约四千

        郭汝瑰在《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中引用此数,并说明是日方数字。

        按此计算,第10军阵亡约四千,丧失战斗能力的伤兵约九千。这个伤亡比似有可能。第10军暂编第54师参谋长甘印森回忆是伤亡官兵一万余人,和此数字相符。

        预10师28团团长曾京的回忆则是与此数字冲突的,“幸存者包括老弱伤残不足二千人”

        至于被收容到东洲岛的战俘人数和缴械人数差距极大,也可以提出解释:

        日本人会礼遇方先觉和高级军官,但对于下层伤兵,

        日本人会按照日内瓦公约给予合理医疗待遇---才是见鬼。

        事实上日本人给伤兵提供的待遇是肆意屠杀:

        据69兵站护理长罗立三回忆,仅在仙姬巷侧一个用作临时伤兵站的大商场内,即打死不能走动的伤病官兵380人。

        以此推测,全城被日军直接残杀的伤病兵可能就有一两千。没被日军直接杀掉的其他伤病兵,在无医药照顾、营养不良、以及血战后疫病横行的酷暑环境下,估计大部分难逃劫数。

        即:九千伤病兵员可能在衡阳城破后,大部分死于日寇虐杀。

        被收容到东洲岛的可能只是未受伤战俘和有行动能力的轻伤战俘。

        • 家园 伤兵似多自助离去,预10师师长葛先才回忆录叙述较详

          十三时,敌上校一人率领枪兵翻译等一大群,带领我军长以下高级将领及侍从,至城外天主堂内囚禁起来,警戒森严,一律不准外出。其中欠五十四师饶师长、预十师张副师长何参谋长二人,我要他们照顾部队未来,数日后,他们各自离开衡阳。我等被囚禁后,外界消息完全隔绝,对我城内官兵处境极为忧虑。简单晚餐乃敌人送来,且云之:“自明天起,饮食由我等自理。”

          我等都是空手而来,日常用品丝毫未带,这半天一夜之生活,不如囚犯,精神上之痛苦更难以形容。第二天向敌交涉,派人出去取衣物用具及炊事兵炊具等。敌之连络人员向其上级请示后答应了。下午派出去官兵陆续归来,我们这才定下心来。不是因为自己有了吃的穿的、用的而定心,而是派出去的人带回消息,才使我等放下这颗惶惶不安的心。敌人对我官兵之处置做到其诺言之半,确实未伤害我官兵,亦未设置集中营,除编组一运输大队约三百余人,为其担任运输工作外,余者一律不闻不问,去留任便。敌外围警戒哨兵,也听凭我官兵自由出入,不加盘查留难。敌未做到其诺言另外之半,乃没有为我伤者治疗。虽如此,但我负伤官兵也得救了,能行动者有其战友陪伴去各地医疗;不能行动者,亦由其战友用担架抬出衡阳治疗。(敌所编之运输大队不久亦各自散去。)(李注:可能是日本第十一军团横山勇司令对衡阳战俘的纵容,战后未判罪,能得以寿终;而南京大屠杀的元凶松井石根大将则被处绞刑。)

          可能有若干屠杀行为,但应未有大规模杀俘发生。

          • 家园 侵华日军高级将领就没有几个被判刑的

            不管他们有没有屠杀中国战俘,可以参见在下整理的1945年日本投降时中国派遣军高级军官的下场链接出处

            所以

            李注:可能是日本第十一军团横山勇司令对衡阳战俘的纵容,战后未判罪,能得以寿终;而南京大屠杀的元凶松井石根大将则被处绞刑

            从横山勇未被判刑这条不能推断出第十军被俘将士幸免于难。和唐老关押在一起的那几千人,应该囊括了第十军绝大部分可以自己行动的轻伤员了。剩下来的那些俘虏恐怕都得靠人照顾……

            当时正值酷暑,缺医少药营养不良的伤兵没有得到求助,仅凭自己是难以生存下来的,日军至少应该有个遗弃战俘罪。

        • 家园 凤凰卫视正在做衡阳保卫战的专题节目

          负责人好像是张煦,目前正在对比资料,估计完成后可能对这个问题会有比较权威的说法。

      • 家园 一个残破的军就能拖住鬼子2到4个师团

        47天,可见44年鬼子的战斗力下降之快。同时说明只有战术正确,坚守意志坚决才可能打出斯大林格勒式防守。国军的失败与上层缺乏真正的亮剑精神直接相关啊。

      • 家园 送花送宝!

        [QUOTE][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QUOTE]

      • 家园 第十军投降人数是关键

        有一本说上说,方先觉投降之前因通讯联系不畅以为部队伤亡殆尽,投降后得知自己部队还有很多人时痛惜不已。

        • 家园 俺当时看到这一段也奇怪不已~

          不合情理。

          据说还有上万人? 第十军又不是不抵抗,上万人抵抗的枪声作为军长听不出来?

          • 家园 缺乏弹药了,记得90年代中期有篇采访

            当时的幸存者。还记得两点,第一,各部通讯全部中断。第二,各部基本上是弹尽了。各部主要靠房屋,掩体躲藏,打打冷枪而已,即便不投降,城是丢定了。方先觉是靠各处枪声密集程度判断人数的。所以才有这样的误判。

            • 家园 说到弹药缺乏这个问题

              在下倒是看过一个说法,中美联合空军在衡阳战役期间组织了几次较成功的空投。甚至想出了用改造过的空油箱投放子弹的方法。至于那个82炮弹磨弹带改成81炮弹的说法,也有一些资料说是空投下来的弹药公差不合格,致使部队要临时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