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美京华盛顿印象(一) -- 席琳

共:💬3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呵呵,华盛顿的黑人大概还可以,毕竟是皇城根下长大的,

              看起来比较文明,也比较的懒,吃饱了就在纪念碑下或国会大厦的台阶上睡觉,很少惹是生非。最让人毛骨悚然的是巴尔地魔,记得是在深夜11点多到的市中心的旅店,除了警车贼多外,满街大呼小叫,酗酒吸毒的全是非裔。大白天的也追着你伸手要钱,外币还不行,必须是美元。如果不理睬,马上三字经的干活。

              不知道美国别的大城市是不是好一点。

              • 家园 你是没去对地方

                去对了地方每天早上一看,跟打过仗似的

              • 家园 美国inner city的黑人基本如此

                他们顶多跟着杰西.杰克逊这样的政客搞搞街头民主,剩下的就是在酗酒吸毒和街头巷战中自生自灭,很少有人能走出这种让人绝望的困境。

                相比之下,那些先我们而来,为逃避种族歧视而聚集在唐人街的同胞,因为有着重视教育的传统,他们的子女很多都走出了唐人街,进入中产阶层甚至更高。所以我丝毫不怀疑在未来的美国校园里,会有“福青帮”或偷渡客的后代。也正因为此,每次我的同事对我们的教育传统“说三道四”的时候,我都会告诉他们那是我们最引以为傲的传统。

                有次听NPC,一个操着河南口音在北京打工的盲流告诉记者,他最大的愿望是能让孩子受好的教育,不再重复自己。我听了很感动,觉得政府应该重视盲流子女的教育问题,不要让我们的都市也沦为贫民窟。

                席琳好文,总是让人思考。

              • 家园 恐怕其它几个城市也类似

                当初我们因公去美国时,第一站是旧金山,傍晚在旅馆安顿下来后出门在附近浏览市容时,街上寥无行人,路边人行道上见到的都是黑人,有席地而坐抽烟的,也有弄点什么小曲“赚”点零花钱的。我们有几人在一家商店门口“指点江山”时,还有一个黑人上来讨钱,当时美元和人民币的比价将近20,本来在国内工资就不多,自然不会“忍痛割爱”,不过,我们其中一个同事似乎不好意思看我们大家受到纠缠,自己掏腰包拿出一个一元硬币给他,不想那黑人嫌少不要,嘴里还说着些什么,场面顿时尴尬起来。

                后来又过来一个身高马大的黑人,上来就和我握手对拳寒喧的,显得好不热情,稍微“熟悉”后,他便邀请我去他们的地方去,我也不知道要我去干啥。考虑到身上带着一行十几人的护照和旅行支票,为了安全因素,我赶紧就近挪进附近商店,未敢越雷池半步。店家告诉我们不要理那些人,我就只好在店里佯装选购的样子磨时间,倒是那黑人磨不起先离开了。

                在纽约停顿时,发现街区最旧、墙上满是涂鸦的地方就是黑人出没的地方。

              • 家园 您看到的也就DC中心的一小片旅游区

                DC分成四个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介绍的地区只是中心的一小块,是一大片空地及其周边建筑,叫national mall,去的一般都是外地游客。除了西北区大部分是富人区,其他都是基本上是穷人区。尤其东南区,那是高危地区,每次路过都担心车坏那儿。一般在DC工作的人,稍微体面一点的要么住西北区,要么就是住DC以外的马里兰和弗吉尼亚。近两三年DC得了些钱,造了些新房,平了平路。早几年住附近的都是开车只要一开始颠厉害了就知道进了DC的地界,那叫一个破。

                DC的地方是当美国从费城迁都时马里兰州捐出来的,请了一个叫L'Enfant的法国人设计规划。所以要是您喜欢DC的规划,原因可以追漱到拿破仑。

                另外一看林肯纪念堂大概就明白老毛的那个是怎么设计出来的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