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战略角度看抗战中国战场的一点浅见 -- 萨苏

共:💬199 🌺9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

        中国要是发展起来对日本能有什么好处么? 日本人在山东投资的纺织厂不是差点儿被民族资本挤垮了么? 真要发展下去,民族资本杀入日本搞垮他们的经济也不 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再说岛民的短视,使日本人精于眼前而忽视未来... 非攻这种大手笔的思想他们是无法理解的...

      • 家园 陈祖德提出过一个类似的建议

        就是以后各国有争端都不要打仗,用一盘围棋来解决问题。-- 还好不是用足球,否则中国可惨了。

        实际上日本方面对中国的抵抗确实进行过兵棋推演,他们很重视这个,结论是日军必胜。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误判,第一,中国的武器装备和训练有素的人员最多够支撑半年抵抗,此后将无力支撑大兵团作战;第二,中国的军事工业基地都在沿海,将轻易落入日军手中,而失去战争造血能力;第三,中国各派势力会利用时机发动倒蒋。

        实际上中国表现出了不可思议的坚韧,包括大批工业企业的有组织内迁,以及因陋就简的作战模式,而且沿江上溯的攀山作战路线也大大削弱了日军的装备优势,中国各派势力更是明白此时反蒋等于自杀的道理,中国没有如日本期望的那样崩溃。看来日本人下棋的时候没想到实战的规则有点儿不同。

        • 家园 看来日本人太不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了

          第三,中国各派势力会利用时机发动倒蒋

          今天为了争夺权力地位可以打的头破血流不共戴天,明天有外敌入侵威胁民族生存了就马上抛弃一切成见恩怨结成统一战线一致对外。当然如果后天外抗成功了,基本上马上又开始内讧分大饼了……呵呵

          记得有个这个真实故事,两个人互有杀父之仇,从来不共戴天。后来都当上了军官(国民党的?)领手下一群兵,当然也互相仇视。 后来小日本入侵,其中一个人的军队在抗日中收到日军围困几乎不支,另外一人拒绝了日方利诱反而果断伸出援手帮自己不共戴天的“仇人”解了围。 于是两人抛弃家恨共对国仇。

        • 家园 日本的关键错误在于第三条

          和国际对中日战争的介入,如果没有国际的介入,中国是会失败的。

          • 家园 815那天,日本的纪念投降周年的节目,讲的是胡适......

            日本纪念“终战”的节目是由日本的“中央电视台”NHK制作的,今年将的是为啥美国会在1941年被卷进来,最后造成了日本的失败。

            在1941年,日本整体形势很不错的,惟有美国会不会与日本公开为敌才是他们关心的。日本国内军方自然是不屑一顾急于寻求跟美国一决生死;而政界则期望避免和美国开战,遂谋求与美国达成互相让步的和平条约,正如他们在这一年跟苏联干的那种勾当一样。

            此时的中国驻美国大使胡适,在了解到日美有可能妥协的形势后,积极游走当中,竭力阻止日美亲善的这种趋向;近年的日本解密外交资料表明,其实当时日本早已破译了中国和美国之间的通讯电文,胡适怎样努力地去游说美国政界人物,都一一被日本外交机构所掌握,他们则因此采取对应措施瓦解中方的这种努力。

            日本军方对日美和平条约迟迟不能缔结感到恼火,经过一番交锋,日本政界与军界达成以十二月初为和平交涉的最后期限的认同。在此之后,日方谈判代表加大了对美国的和平攻势,以大量购买美国物资,保障美国在东南亚一部分利益的条件来诱惑美国立即与其媾和签约;

            在这种危急形势下,胡适释放出自己最大的能量来试图改变这一看似不可更改的结局;解密的美国外交资料表明,胡适见对美国游说很难打动他们为中国而得罪日本,进而卷入战争,遂给丘吉尔写私信求援!.....现在回想起来,这种不守常规,完全利用自己个人魅力进行的外交,其实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外交!

            终于丘吉尔为胡适的恳切所打动,进而给罗斯福发去了一封措词紧急的信,阐明了对抗法西斯,美国绝对不可以置身事外,就算付出一些牺牲也必须投身其中。否则坐视中国被日本侵吞,将在未来给世界带来无可挽回的影响云云。

            罗斯福最终听从了丘吉尔的劝告,选择了与日本一刀两断的道路,我们才看到了珍珠港,而不是第二个《日苏中立条约》的诞生.......

            回想起来,这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时刻,如果当时没有胡适的拼死奔波,我们又会看到历史的车轮向哪里奔驰呢?~~~~~~

            中国人民好儿子的胡适,在这个历史关头勇敢地担负起了他的那副重担。

            我实在不明白,这样的一个中国人,怎么还有那么多骂他是汉奸的呢?

            • 家园 把美国参战归结于胡适的个人才能也太片面了

              美西战争日俄战争后,美国日本作为新崛起的大国就开始谋求在亚太地区的利益.一战结束欧洲传统强国势力大大减弱,美日两国的矛盾也立即上升.早在1907年,日本内部已经把将来的假想敌设定为俄美两国,并具体规定对俄陆海军并用,对美海军为主.华盛顿裁军会议中日本原来要求主力舰吨位对英美的比例为10:10:7,但由于英美方面的压力以及自己的经济困难被迫接受10:10:6.1918年日本军部更是将假想敌国的顺序由俄美华更改为美俄华.与此同时美国在为一战后如何扩大自己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以及英国维持自己原有的地位都绞尽脑汁.1919年夏美国配备了强大的太平洋舰队,还对英国如何重建亚洲地区的舰队给于建议和帮助.这一系列的运作瞄的是谁还不是一清二楚.

              日俄战争前,为了达到遏制俄国势力的目的英美对日本明暗帮助不少.但一旦日本崛起威胁到自己的利益,双方关系立刻就紧张起来.双方的积怨其实已经持续了几十年,美国参战仅仅是个时间问题.

              • 家园 说的好,美国当时在亚洲的影响力也很大

                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只要日本打不开这扇大门。即使全面占领中国也没多大用处,那样更危险,以日本的工业综合能力即使在中国大力引进生产线也只能保证东北一线的安稳,完全不能消化中国的资源,如果全面进入中国,北面是俄国,日俄战争打的老毛子这么惨,迟早会跟苏联兵戎相见。南面是英美的东南亚,日本根本出不了这个框框

                不管怎么走还是死路一条,如果他得罪苏联,估计本土都有问题

                没办法只好得罪美国,想把美国暂时打残,逼美国人到谈判桌上来,感觉日本人的想法很幼稚,以美国的实力,烟囱管子比日本的树还多,如果真的被打残,反而会激起民愤,迟早是会弄几条舰队翻盘,把日本人赶下海

              • 家园 不过胡适当然没什么可指责的

                日美两国那么大打出手,根本原因只能是两国的利益纠纷.可现在的日本人心里明白嘴巴上不敢"放肆",每年这个时候又不能不做些表示,这才会在电视节目上放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哄哄电视观众.

            • 家园 呵呵,胡适这个人还蛮有意思的嘛!~

              难怪小鬼子会恨他

        • 家园 跟纳粹德国的设想很相似

          希特勒之所以要入侵苏联,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他坚信,前苏联已经是一栋千疮百孔的破屋子,只要在门上踹上一脚就会整个坍塌下来... 却不料这一脚踹到门里拔不出来了...

          日本人的兵棋推演的主要问题是,他们把边界条件甚至得太窄 -- 中国问题只是中国问题,跟世界无关;中国现状也只是中国目前的状态,不会发生变化. 这就象用软件模拟日本沿海的海流状态,如果不考虑整个环太平洋洋流,光考虑他们日本几条河流的流量影响,得出结论自然谬以千里...

          归根到底仍然是岛民思维,目光狭窄,不可救药...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