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认为中国不会出现真正严重的经济危机 -- wqnsihs

共:💬144 🌺308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那么

            那么,您觉得血汗工厂里面的主要打工仔是来自哪儿?

            另外,不同区域的农民,贫富差距也极大。

            所以现在形成这种情况,比如江苏的农田是四川农民在种,四川的甘肃种~

            如果你去贵阳,甘肃等地方看看,真正贫穷的农民是什么样子大概可以了解。

    • 家园 关键是中国的余量远远大于世界其他国家。

      当然印度可能是个例外。

    • 家园 逐条批驳

      1、你说反了。中国的决策机制反而更容易走极端,这是集权的特色,好的时候无人可敌,坏的时候也无药可救。眼光倒退40年,例子明摆着。西方现代政体的特色是权力分散制衡,好政策坏政策的阻力都很大,比起中国谨慎得多,相对不易被煽动。

      2、你说偏了。要说忍受苦难的能力,印度才是举世无双,中国差得远。你倒是说说中国之外哪个地方的历史不是人民在苦难中挣扎生存的历史?这也算中国特色?中国相比西方能忍,无非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穷惯了,比起任何其他穷国并无区别。

      3、你说反了。经济危机的产生大半是由超出现实的心理预期而来,从最早的经济危机——1637年的郁金香狂热到近期的次贷危机,无不是过度低估市场风险而高估盈利能力而制造出泡沫。到真的市场崩盘时,是个人都会恐慌。去年股价由6000跌到3000点的时候中国人民是如何乐观的你倒是说说?

      4、只有这一点的确有道理,但并不绝对。“处理”危机的确是强大的政府有优势,但“制造”危机也有同样大的优势,尤其是在官商勾结时。

      5、……

      • 家园 同意

        楼主说的太绝对

        什么中国人民忍受苦难力度最强绝对鬼话

        我看了印度恒河的一些照片之后,相当的佩服印度人民的忍耐能力。

        俺们这种修现世的人,怎么能跟修来世投个好胎的印度人民比忍受力。

    • 家园 题目太大,不好说

      中国这么大有物产,顺民文化传统,再加上热兵器时代,理论上关起门来喝粥还是可行的,实践上变数太多,不过也是一条路

    • 家园 经济危机的定义可以很简单

      在我看来没有大规模失业就不算经济危机。什么叫危机,有很多人买不到食物要饿肚子了,这是粮食市场出问题了,有很多人开始睡大街了,这是房地产市场出问题了。产能过剩能产生什么危机?政府买下过剩的产品发给大家呗,这不就是消费券么。关键看这个消费的合理不合理,科学不科学。

      从来都是物资紧缺产生经济危机,现在谈能源枯竭什么的还为时过早,无论是石油还是铁矿石,现在不过是帝国主义不想让你过好日子,如果这个也算危机的话。

    • 家园 鸵鸟政策,以为头埋到沙里,事实就不存在了。
      • 家园 请列出你认为的事实清单来
        • 家园 抬头看看世界吧

          1、中国的决策机制和思维方式,带有很强的抑制功能,也即国家刹车功能完善。一旦出现失衡,总是有许多不同背景、不同原因的力量出来阻止过度倾斜。这可能是我们这个讲究中庸之道的文化的特点。不像西方极容易走极端,远的象希特勒德国的政策,近的象格林斯潘的政策。我们不会,各种势力会互相抵消。古代还有清流、言官抑制,现代就更多。

          你在讽刺zf的调控水平吗?“一放就乱,一抓就死”是谁说的?各地的gdp冲动受到什么抑制了?恰恰相反的是,中国目前往往走极端,经济过热的时候,怎么都压不下来,泡泡吹的比谁都快,一治理整理就一片死寂。回顾一下07/08的宏观调控,再回顾一下90年代的烂尾楼

          2、中国人民忍受苦难的能力举世无双。就像以前我的历史老师讲的,几千年中国史,就是人民在苦难中挣扎生存的历史:将近70%的时间有各种战争,20%的时间是昏君当政,算得上国泰民安的幸福时光的不过区区几百年。所以即使出现非常痛苦的情况,也可以忍耐。不要以为你我今天会上网就有所不同。实际与60年代初全国靠忍耐读过经济危机时的情况的社会基础、文化基础并无不同。忍耐的结果就是相信明天会好起来,不会失去期望,不会自暴自弃,会自强不息。

          70/20这些数据完全是随口所说的,根本没有严格的统计,不能作为讨论的依据的。首先,印度人民比中国人民更能忍受苦难;忍耐的结果和是否相信未来无关,毫无逻辑关系,忍耐也可能是行尸走肉,麻木不仁。要当论据请先论证清楚一点。还是有中国人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有明天一定会好的心理预期,很多产生经济危机的导火索就不可能点燃,例如挤兑。

          有多少人的心理预期是明天会更好,会不会发生变化? 前几年,美国人民也是明天会更好,房价会更高,可是现在哪? 当总是承受现实打击的以后,还能有多少阿q?

          4、从众的文化心理,期盼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带领,这正是实行强力政治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而我们都知道配置资源时市场效率比政府介入高,但是处理危机时,强力政治比市场效率高。

          政令不出中南海听说过没?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团哪?处理危机的时候,强力政治到底维护谁的利益还真不一定阿。

          5、结论是:中国经济失衡幅度有限,人民忍耐能力超强,政府危机处理能力一流,所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结论,不用我说了。哈哈

    • 家园 典型的主观定胜客观的那套

      无言

      • 家园 所有经济危机都是人为的

        经济危机本质是供需失衡。在中国这种国家供给很大程度上是决策的结果,而需求很大程度是预期的结果,这两个都是主观的。其实研究一下美国30年代危机,实质仍然是政策过度失衡的结果,解铃还须系铃人,危机还是需要政策。实际上美国是靠全面参与二次大战摆脱了危机。

        如果认为以上观点不对,请举一例说明危机产生是纯粹客观原因导致的?

        • 家园 可能是我没说清楚吧

          1.我所说的主观定胜客观指的是你所列的4点理由全部是主观能动性,因为有了这4点主观能动性,所以经济危机(这是客观事实)在国内发生的几率不大。所以我说这是主观定胜客观。这样的说法就像大跃进时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观点有什么两样?

          2.你说“所有的经济危机都是人为的”,个人对这个结论不敢苟同,经济危机是主、客观两项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在地球的石油矿藏消耗殆尽时,人类还不能够找出有效的替代,那时的原油价格恐怕高的是无法估计的,由于油价的日益飞涨,造成所有的物价跟着飞涨,通货膨胀高的无法想象,就算你所说的4点都做到百分百,通货膨胀能避免吗?经济危机能避免吗?另一个例子是全球气候变暖,如果持续下去,地球上农产品的产量受恶劣气候影响大幅减少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这又会造成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你的4点都做到了能避免吗?这些例子极端了点,望见谅。

          • 家园 你举的例子从逻辑上讲是对未来的预测

            而不是事实,也就是说可能产生,也可能不产生。如果你在20年前看过著名的罗马俱乐部的报告,他描述20年后的情况比你举的例子还悲观,但是20年后看人类情况,事实是比20年前更进步了。所以我们讨论未来,不能用预测来讨论,因为会陷入逻辑循环,只能从历史的事实中来总结经验。我的观点全部来自在企业管理第一线的感受,我虽然不喜欢这个政府,但是我希望这个国家强大。所以我可能更客观一点,情绪化的东西更少一点。如果要用经济理论来讨论事实,由于其理论的不完备和逻辑混乱,我们可能讨论一辈子都发现不了我们事实上说的不是一回事,就像你讲西班牙语,我讲广东话,没有共同点。所以我讨论问题喜欢用共同认可的历史事实作为出发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