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蒋梦麟估计壮丁死亡一千四百万的数字问题 -- flyingcatgm

共:💬49 🌺95 🌵1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经过二次大战,抗日。中国能有和平?

                阁下大概是以为不需要过程就有结果吧?

                • 家园 时间:1944年,地点:河南

                  主人公:40多万国民党中央军

                  事件:豫湘桂战役

                  结果:国民党军一溃千里,37天失城38座,创下历史未有之记录。

                  对上述事件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分析,能得出什么结论?

                  再补充一点,抗日的确为中国带来了和平——不到一年的和平。接下来就是国民党对解放区全面进攻,打内战了。

                  • 家园 时间:1945年,地点:南京

                    主人公:一百多万侵华日军

                    事件:投降

                    Tg当然从来不会失城,因为他们什么城都没守过。

                    “接下来就是国民党对解放区全面进攻,打内战了”?

                    内战的发生,是斯大林同志给TG下指导棋的结果。

                    江大侠的知识也该更新了吧?

                    还是接着兜售您那伊斯兰比较在行。

                    • 家园 那不好意思

                      上世纪40年代的中国是农业国,农村人口远远大于城市人口。共产党守护了大多数被占区的农村,就是守卫了中国的战争之本,保护其不被敌人所用,这比国民党守护那些大城市——如果能守得住的话——要有意义的多。

                      再说,国粉们也真好意思吹国民党守护了某些城市。原来在你们的印象中,中国的城市都不位于东北华北,东南沿海,而全部集中于云贵川藏一带的。

                      且不说国民党丢掉了半壁江山,某些地区一个持枪日本兵就能占领县城,也不说长沙大火,无辜百姓成冤魂,更不提曲线救国的伪军部队,咱们就看南京保卫战中,长腿将军孙元良到南京后,用全部精神到夫子庙听戏嫖妓,战事一起,他的部队拔腿就逃,完全崩溃,最后长腿将军一个人丢下部队混进难民区去了。事后孙元良未受任何处分。

                      单以1944年的衡阳保卫战而言,方先觉一支孤军在衡阳苦战48天,周边几个军的国民党部队无一大力支援,只听得蒋光头一个劲发电报,“指导”方死守。

                      62军军长黄涛就说:我们拚死拚活,是为了给方先觉争功的。62军确实也有几次打到了衡阳郊外,但蒋光头要让方在衡阳当烈士,根本就不让方突围,而62军也不会傻到进衡阳陪葬。到了最后,花生米严令救援。黄涛亲自带队上阵,可带的是不到2个团,可主力却放在安全地带。79军更好,救援路是磨磨蹭蹭,最后倒把军长王甲本赔进去了。花生米本来想让方做一个烈士,至不济也是个祖大寿,可方却悲愤地说,“国家抛弃了我们”,做了洪承畴,投降了。

                      事后,蒋介石一家又把坚守48天的功劳归于自己,把失守的责任归于他人,见蒋纬国口述自传。

                      军队中报怨颇多的越级指挥问题。他们说,蒋老先生指挥部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最大的弊端是自己支配部队,不告诉其部队长,弄得大家不知道部队在何处。原因有三:一是许多高级将领指挥部队,到最后却使部队四分五裂。只好出面收拾残局。二是有些军官常常忽略部队行动与后勤补给的联络,必须亲自督导。三是对某个部队有怀疑,不得不给予临时任务,将其调开。

                      父亲不是不知道越级指挥是兵家大忌,但是一些中高级部队长根本就不懂得指挥,父亲基于爱护他们的心理,就替他们指挥部队。他举例如下,赫赫有名的方先觉,守衡阳守了四十八天,但实际上是蒋老先生亲自守的。衡阳外有一处高地,高地上面一个部队都没有,蒋介石告诉方先觉,如果高地失守,衡阳也会跟着失守,守衡阳是战略,守高地是战术。结果蒋介石第二次去看时,发现方只在高地上放了一个班,蒋又说了一次,再去看,发现高地上放了一个排,结果他很不高兴。后来高地失守,方派了一个营才把高地夺回来。令人惊讶的是,日军竟然也只派了一个班守高地。衡阳能守四十八天,就是因为守好了这个高地。

                      不知各位看了以上材料有何感想。

                      至于“内战的发生,是斯大林同志给TG下指导棋的结果”,这种所谓“知识”,没有更新的必要。至少我们知道美军进驻中国不是因为斯大林的指导,美国对蒋政府大力援助,提供从大到军舰飞机小到肥皂火柴的大批物资,这也不是因为斯大林的指导。从1945年8月到1946年7月,中国有1000人在美军车轮下丧生,发生了臧大咬子案、沈崇事件等一系列案件,这些也不是因为斯大林的指导,至于皖南事变等,那就更不是斯大林下棋的结果了。你说这都是因为谁呢?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几个日本兵就占领县城”也发生在TG的根据地吧?

                        所谓收复,很地区多都是两面负担,白天向鬼子汉奸缴粮食,晚上向TG交公粮。这叫保护?

                        全国都象TG那样搞成了只有农村的根据地,中国也就全变沦陷区了。

                        本来TG已经兴致勃勃地准备迁都淮安,走和平路线了。连根据地都开始复原退伍了。这个时候就不考虑什么美军暴行了么?

                        斯大林一个指示,让Tg在东北放开了打。结果就又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搞得下面各级根据地都转不过弯来。

                        内战爆发跟什么美军驻扎有什么联系?

                        原来毛主席到重庆谈判也好,到后来TG大打出手也好,都是根据菲利波夫同志的指示。

                        • 家园 抗战前,TG才掌握了几个县城啊?

                          那么几个日本兵就能占领的,你说到底是哪一边的城呢?国民党要是不丢掉这些城,TG能建立根据地么?

                          关于交粮的事情,你可以去问问当年沦陷区的百姓,看他们是不是愿意交粮给TG,看他们是否认为八路军、新四军不是在保卫他们,不就结了?

                          下面做个对比,先列出八路军。

                          在王外马甲的《骑兵》一文里面就提到过,为了避免与民争食、八路军部队连野菜都不准挖(部队挖了,老百姓就没得挖的),如果不搞大生产运动,军队会被饿垮、群众会被饿跑,根据地也就不战自溃了。在敌后斗争最困难的阶段,华北八路军的基本原则是:一个地区不能供养的部队,宁愿调往别处、或者干脆精简裁撤,也绝不让部队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或者是涸泽而渔、向群众过度征收。各根据地还为此专门做过调查研究,分山地、丘陵、平原等不同的地形,每一种地形再分“一面负担”(群众只供养我军)和“两面负担”(群众同时供养我军和日伪军)两类,得出一系列群众能够承担的兵民比例,并严格按照此比例控制我军的规模。

                          再下面是国民党军。

                          1942年10月,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本是遏止河南灾情蔓延的关键时刻。因为随着冬季的到来,灾民的大量流亡,死亡率会急遽上升。10月上旬,河南省赈济会推选杨一峰等代表赴重庆,吁请国民党中央免除灾区征实配额,蒋介石不但拒见他们,还禁止他们在重庆公开活动。10月20日,国民党中央政府派张继、张厉生等到河南勘灾,他们经过实地考察,承认河南灾情确实严重。10月29日,豫籍国民参政员郭仲隗在重庆召开的第三届一次国民参政会上,为河南灾民涕泣陈情。然而,多方呼吁并没有引起蒋介石政府对救灾的重视。1942年12月,中央政府强调军粮征收不能减免。于是,河南省政府分派大员到各县,一面视察灾情,一面督促征粮。当省府大员到各县督征时,有的县长谈到百姓把仅有的一点麦子交军粮后全家服毒自杀情景时,不禁痛哭失声,跪地磕头,请求免征。县政府到乡间逼粮,农民交不出粮食,自卫队的团勇便到农民家“坐催”,住农民的,吃农民的,逼着农民只好卖掉所有能卖的东西去纳粮。

                          自古以来,灾区人民通常是不纳粮的。蒋介石政府为什么偏偏违背救灾的道理,把“纳粮”和“赈灾”搅在一起呢?宋致新解释:他“救灾”是假,征粮是真。由于河南的交通运输极为困难,几十万河南驻军的口粮,从外省调运至少也得好几个月。军队不可一日无粮,军民交困时,蒋介石采取了舍民保军的残酷政策。到 1943年元月底,国民政府从河南共征收170万大包小麦。

                          ……

                          国民政府军的战斗意志显著下降,军队内部腐败。当时国民政府军的兵员,在战时状况下,总数约为650万人。将校们的腐败很显著,在河南会战中,当时河南的中国军所有的七八百台军用卡车中,只有100台用于军事物资的运输,其余的都被将校们用于将自己的家属和财产转移到安全的后方西安。士兵战斗意志下降,由于通货膨胀的迅速发展,士兵的军饷大幅度下降,因此在战斗中大部分国民党军队都是望风而逃,争先恐后,第二十军和第十三军竟互相厮杀起来。连日本军人也讥笑说,用汽车也赶不上国民党军。国民党军队军风军纪败坏。汤恩伯主政河南,大肆收编土匪,扩充地方武装,但这些武装祸害老百姓却一套一套的。有一次,汤恩伯到村子里视察,一进门就看一家人一起裹在一床被子里,上去一问原来连衣服都被士兵抢光了,汤恩伯当即毙了两个连长,可汤部还是军风日坏。汤本部人马如此,那些地方武装更是打着汤的旗号胡作非为,鱼肉乡民,欺压百姓,以至到最后汤恩伯所部被河南人称为和水、旱、蝗并列的四害之一。

                          例如在7月,河南南部的农民7000多人,为反对国民政府军的征收,夺取了驻守在信阳西部的军队的武器。国民党派遣军队对此进行镇压,屠杀了5000多农民,国民党这种残酷行为成为导火线,农民暴动从河南省南部,扩延到湖北省北部,数万农民提出“反对不抗日的军队”等口号,组织了农民救国军,歼灭了屠杀农民的军队。这样,不受民众支持的军队其战败是必然的结果。

                          众所周知的是,在1949年前,美国与苏联都是支持国民党政府的,甚至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后,苏联大使还跟国民党到了广州。而毛泽东也曾经寻找过来自美国方面的支持。谁还以为抗战后苏联能控制中国共产党,斯大林能控制毛泽东,那真是要好好学习历史。须知有种东西叫做逻辑关系,斯大林发不发电报,与同期中共的决策没啥联系。倒是没了美国的100亿美元援助,国民党政府根本就没能力打内战。你该不会以为士兵可以靠着“菲利波夫同志的指示”就变出枪炮来吧?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本帖(曾)被判违规,无申诉/道歉帖,未达标。

                            家园 "美国的100亿美元援助"?您还是宣扬您那伊斯兰去吧

                            美国的援助要是有100亿,老蒋还用到台湾去?

                            连我党攻击国民党的材料,把其实是民生物资,连解放区也有份的联合国救济总署分发的救济物资算上。再把太平洋岛屿上的过期物资算按原价算,也只有四十多亿。

                            阁下一张嘴就100亿?果然不愧是某教的教徒。还是去争取上极乐世界享用几十个处女比较有前途。

                            “斯大林能控制毛泽东,那真是要好好学习历史”?

                            阁下那历史知识等于零吧?现在联共布的历史早解密了。

                            斯大林一个电报,太祖就马上要准备赴重庆谈判。还要给全党做工作。

                            当然,那不叫控制,那是执行上级党的指示,为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局。

                            “你该不会以为你该不会以为士兵可以靠着“菲利波夫同志的指示”就变出枪炮来吧?

                            有句话叫党指挥枪,知道不? 枪是党指挥的。党是菲利波夫同志指挥的。

                            您是教徒,党的事不懂,不奇怪。

                            • 家园 您觉得270艘舰艇值多少钱啊?

                              美国可是大笔一挥就送了。还有飞机1000余架,火炮7000多门,也送给了国民党。

                              不错,表面上物资价值是只有45亿美元,但你不算武器装备的?美国为蒋介石训练了大批军队,将14个军41个师,外加8个交警总队运到内战前线,你觉得这要花多少钱?

                              “斯大林一个电报,太祖就马上要准备赴重庆谈判”,倒想问你一点,什么叫因果关系?同时期埃塞俄比亚死了一个酋长,是不是也是太祖赴重庆谈判的重要原因?同时期蒋介石的三封电报,以及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表态,你觉得哪个才是太祖赴重庆谈判的根本原因?历史还告诉了我们,当年毛泽东有愿望访问华盛顿,你觉得他就会那么听苏联的话?如果中共的情报工作没到位,不知道国民党方面的真实意图,别说毛泽东不会去,连周恩来都不会去,苏联的电报管个甚用?

                              最后再和你说一句,首先,我是无神论者;其次,关于你帖子里“还是去争取上极乐世界享用几十个处女比较有前途”这样的字句,我投诉你了。既然发现你已经口出污言秽语,那么咱们的辩论到此为止。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斯大林挺有国际主义精神嘛。

                        自己打仗时要靠兵力火力的优势,强大工业的支持;把以劣势兵力火力,没有工业支持而打败对方的战略战术用于给中共下指导棋。

                • 家园 抗日这事,kmt把中国人的脸都丢完了

                  kmt要是稍微能干点,中国人民也不至于遭那么大罪。这可没脸更tg比的很,就别提了。

                • 家园 没有九一八的不抵抗,不至于来那么大规模的抗战,

                  没有四一二大屠杀残酷镇压革命力量顺带将国民党自己的基层力量杀个精光,不至于打倒旧军阀的结果只是扶植起一批新军阀,中国还是一盘散沙。

                  阁下的眼里,那些“过程”是尽善尽美不需要后人批评指摘的吗?

                  • 家园 九一八不抵抗的责任属于TG歌颂了几十年的小六子吧?

                    小六子自己前几年都承认是他不抵抗了.

                    至于抗日,TG现在也只好意思讲自己是“中流砥柱”了。

                    谁都不是尽善尽美。

                    • 家园 我就奇怪了。

                        张学良因为违抗命令,不对日本的侵略进行抵抗,丢失大片领土,事后没有受到丝毫处罚。

                        另一个例子,韩复渠逃跑丢失小的多的山东,被斃了。

                    • 家园 九一八不抵抗,是蒋介石下的不抵抗命令

                      一九三一年八月十六日,蒋介石密电张学良,称:“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在东北如何挑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九月初,东北军第七旅旅长王以哲到北平面见张学良,张即以此电之意示王,并嘱转告部属,一定照办。九月六日,张学良遵蒋介石之命,打电报给东北边防公署参谋长荣臻(代行边防司令官),重申不抵抗的方针。九月十二日,南京政府又指示张学良,要满足日方一切要求,尽快处理完中村事件,防止日本以此为起事口实。张学良立即照办,将依照国际法处死日本军事间谍的东北军将领关玉衡关押,以求妥协。但日寇立即又制造了新的阴谋。

                      九月十八日,蒋介石再次从南京前往江西,指挥“剿共”。这天晚上,日本满铁守备队于晚十时炸断柳条沟一段铁路,诬称中国军队所为,突然袭击沈阳北大营。日寇沿途用机枪大炮乱扫乱轰,杀害中国军民无数。十二时开始攻击沈阳城。东北军将领王以哲、荣臻等,遵照由张学良传达的蒋介石的密令,指示当地守军不许抵抗,守军只好束手待毙。沈阳急电到了北平,张学良急忙召集在北平的东北军将领会议。张学良当时相信蒋介石,他虽表示赞成抗日,但要依靠全国,东北不能单独行动,仍指示东北军不予抵抗,一切等待速报南京请示办法。

                      链接出处

                      十九日一时,日寇攻占了北大营,晨六时日军大队人马开进沈阳城。消息传到北平,张学良与国民党在北平的要人吴铁城、李石曾、张继等召开紧急会议。但所作出的紧急决定仍是电令东北当局维持秩序,军民先退出相当地点,候中央解决。

                      九月二十一日,蒋介石从“剿共”前方回到南京。二十二日晨,他在南京市党员大会上讲话,大讲“以和平对野蛮,忍痛息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当日召开国民党中央常会,决定对粤采取和平方针,释放胡汉民,使其继续主持党政工作。又决定中央党部与国民政府分别发表三个文告。

                      链接出处

                      九月二十二日发表的《中央告全国同胞书》,一不言动员民众,二不言出兵抗日,而只要求全国绝对服从蒋介石的中央,严守秩序,老百姓只埋头工作,交捐纳税,勿问国事。

                      二十三日发表的《国府告民众书》,宣布了蒋介石对日的基本方针:一,依靠国联主持“公道”。(乞求美、英等外国势力给以“合理的援救”。)二,“以文明对野蛮,以合理态度显露无理暴行之罪恶”。(要中国人民以“文明”的不抵抗,忍受日寇的野蛮屠杀。)

                      链接出处

                      国民党中央执委会的《致粤要人电》,除重复上述主张外,着重强调:“危害民族生存之赤匪必须根本铲除。”顽固坚持反共内战、“攘外必先安内”的立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