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曾经被老师们的那些忽悠 -- 圣雪

共:💬56 🌺6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存在就有合理

      忽悠小孩子也有好的方面,会早早培养怀疑的态度。不迷信

    • 家园 有朋自远方来

      朋的本意是两枚贝壳或者二十枚贝壳

      有钱自远方来,当然不亦乐乎了

    • 家园 同样时间里,跑比走淋的水多。 这是可以证明的。

      同样距离,淋水最少的速度要用积分推导。理论上是你和风速的差越小越少。顺风跑最少。要淋雨时间最少当然就要跑得快。跑得快还减少身体受雨失温的可能。淋雨着凉感冒大多是失温造成的。

      外链出处

      • 家园 学物理收获之一就是用好极限思维

        快好还是慢好?单考虑淋到的雨量,假设结论是和速度单调连续的,那取速度极限为零的时候淋雨是无限多,所以结论肯定不是越慢越好。如果非单调,那就一定有极小值,因为连续性。

        不过就像你指出的,担心的不是身上有多少水,而是身上水带走的热量。比如在热带的雨季,湿度接近饱和,水的挥发很少,大家都不介意淋湿。要是在俄罗斯,沾上水站在户外那就要命了。所以还要考虑风速和湿度决定的蒸发速率,有这点时间琢磨,不如服从本能,run forest run。

        人进化习得的一个优势就是在面对许多复杂情况时,为了节约那一刻的脑资源,把应对简化成了本能的反应,一般都是接近管用的。比如淋雨就要跑,在大部分温带地区。

      • 家园 minimum W = ρAD

        这文章不错,挺有意思

    • 家园 继续忽悠……

      下雨不要跑,我当时的理解就是要有个度,比如,能看见目标了,就跑过去,还远着呢,慢慢走吧,骑车时最能感受的,停下来雨不是很大,但一动起来,那就很厉害。

      路遥知马力之类的故事,多半是后来演绎的,比如苟侥吕洞宾……小学时看《故事会》就知道这是忽悠了。

      电灯的开关耗电量并不算大,电视机一类的才厉害,这是很多科普报道都有的,电灯就没听说过。实际上,40瓦的白炽灯,小小一个,耗电量是很可观的,日光管也普遍40瓦以上,课间不关还可以,但午休就不行了。

      根据如板的行歌,确认你的老师比较迷糊,记东西常常忘半拉或者搞混,所以就有了之前的忽悠……

    • 家园 第一印象的确很重要

      很多时候和一个人的接触也就几次,根本没有让第一印象改观的机会。

    • 家园 沙发
      • 沙发
        家园 小学时候也被老师忽悠过

        这个应该不算是忽悠。。。想起来顶多老师也是一知半解(语文老师那时都50出头了)

        话说有天念到关于童第周的文章,老师就开始说了,说童第周是第一个能把青蛙的卵的皮给剥下来的科学家。。。意思差不多是这样。。当时老师是用方言讲的。。好死不死,卵和蛋的发音在我们方言中是一样的。。所以。。每当我吃鸡蛋,剥开里面那层白色膜的时候,就想,我也很厉害么,我也可以剥开“卵”的皮,也可以做科学家去了。。。

        哈哈。。好几年后,到了初中,接触到自然科学,才发现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汗三滴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