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宋代理学的两颗大毒草(以前写的哈) -- 王威

共:💬71 🌺9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那菩萨行者是不是就是信菩萨的人?
          • 家园 不仅是信,重点是“行”

            转发:

            「菩萨」,这是梵文的翻译,它的全称是菩提萨缍。菩提的意思就是觉悟,萨缍是有情。如果当时翻译成觉悟有情,那就一点味道都没有了。采用梵文的音,简译成菩萨,现在我们都知道菩萨啦!如果当时翻译成觉悟有情,年轻人会以为恋爱经典了,那不是佛法,所以不能照意思翻译。

              所谓的觉悟,觉悟什么呢?就是佛的境界,也就是所谓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这个觉悟。借用孟子的话:「以先知觉后知」,就是先知先觉的人,教导后知后觉的人。一个人如果觉悟了,悟道了,对一切功名富贵看不上,而万事不管,脚底下抹油溜了,这种人叫做罗汉。但是菩萨境界则不然,觉悟了,解脱了世间一切的痛苦,自己升华了,但是,看到世上林林总总的众生,还在苦难中,就要再回到世间广度一切众生。这种牺牲自我,利益一切众生的行为,就是所谓有情,是大乘菩萨道。

              有情的另外一个意义是说,一切众生,本身是有灵知,有情感的生命,所以叫做有情。古人有两句名言:「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一个人不俗气很难,能够脱离了俗气,就是不俗,不俗就是神仙。菩萨则牺牲自我,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说,世界上最多情的人是佛,是菩萨,也就是觉悟有情。「菩萨」是佛弟子中,走大乘路线的一个总称。

              佛的出家弟子们,离开人世间妻儿、父母、家庭,这种出家众叫做大比丘众。在佛教经典中的出家众,归类到小乘的范围,他们离开人世间的一切,专心于自己的修行,也就是放弃一切而成就自己的道,叫做小乘罗汉的境界。这在中文叫做自了汉,只管自己了了,其他一切不管。禅宗则称之谓担板汉,挑一个板子走路,只看到这一面,看不见另一面。也就是说,把空的一面,清净的一面,抓得牢牢的,至于烦恼痛苦的一面,他拿块板子把它隔著,反正他不看。

              佛教里表现实相叫示现,为表达那个形相,大菩萨们的示现都是在家的装扮。譬如大慈大悲观世音、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以及一些菩萨等,都是在家人的装束示现,除了大愿地藏王菩萨。出家人是绝对不准穿华丽衣服的,绝对不准化妆的,可是你看菩萨们,个个都是化妆的啊!又戴耳环,又挂项练,又戴戒指,叮叮当当,一身都挂满了,又擦口红,又抹粉的,这是菩萨的塑像。这个道理是什么呢?就是说他是入世的,外形虽是入世的,心却是出世的,所以菩萨境界谓之大乘。罗汉境界住空,不敢入世,一切不敢碰,眼不见心不烦,只管自己。

              但是菩萨道是非常难的,一般说来约有几个路线,楞严经上说:「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

              前两句说,有些人自己并没有成道,但是有宗教热忱,愿意先来救别人,帮助别人,教化别人做善事。任何的宗教都有这样的人,自己虽没有得度,没有悟道,却先去救助别人,这是菩萨心肠,也就是菩萨发心。

              所谓「自觉已圆」,自己的觉悟,修行已经完全圆满了。「能觉他者」,再来教化人,「如来应世」,这是现在的佛,现生的佛。

              菩萨是如来的前因,成了佛如来是菩萨的果位.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佛学理论家讲逻辑

        佛教徒是不讲的。

        就像儒学大师要讲逻辑。

        至于儒教的信徒是不讲的。

        当然了,他们的反对者,多数也是不讲的。

        • 家园 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

          一个研究佛学的佛学大师实际上是不会信菩萨的?

          • 家园 这个佛教的理论有

            佛祖本身就不崇拜偶像。

            但是人民需要偶像。

            于是偶像也就有了,而且还合理了。

            总之,任何理论,如果在人间无法推行,是没有意义。

            为了推行呢,理论多少都要打折的。

            有时候简直是跳楼大拍卖到了,连本身是什么理论都不重要。

            然后再出现一位理论大师,大喝一声,那些都是邪门歪道,只有我是正宗。

            事实上,五千年的历史,任何宗教都早已经不是最初的宗教。

            都是披着一张皮而已。

            就像中国的儒学,一代一代之间,也是大有不同。

            这个不同呢?恰恰说明了,时代在变,在发展。

            今天不还有“新儒学”么。

            如果你以为那些新儒学大师是在传承经典,那就大错特错了。

            葫芦是别人的,卖的啊,从来是自己的药。

            • 家园 有时候我看你的文字,

              我就忍不住想如果“夹报纸的怪叔叔”还在河里就好了(怪兄真是好久没来了,唉),你们两个如果讨论起来应该很有意思吧。以前怪兄和丁大、海萨等讨论传统文化时,和你这段话活脱脱一个语气。

              就像中国的儒学,一代一代之间,也是大有不同。

              ----这段时间闲得无聊时看《中国儒学发展史》,确实这个感觉。不过想想,到底还是有个“同”的内核在,那个葫芦本身也是有价值的。

    • 家园 第二颗大毒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理学第二株大毒草

      当我们都弄明白了,才能继续讨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第二颗所谓“大毒草”。

      这句话出自程颐的《河南程氏遗书》,原文如下:

      “或问:‘孀妇于理,似不可取(娶),如何?’

      伊川先生(程颐)曰:‘然!凡取(娶),以配身也。若取(娶)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也。’

      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

      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如果照着字面上的意思呢,程颐显然是对妇女改嫁持极严格的态度。然而具体落到实处呢,前面我们就已经说过了,程颐自己作为一族之长,也没有禁制住自己家中的侄媳的改嫁。可见他本人也不过是说说而已。他所强调的是,人的尊严,女人的尊严,认为女人不应该仅仅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请注意,不是性欲问题)而改嫁,而失节,这里的节,当然指的是三从四德那一套。然而问题是三从四德由来已久,本不需要程颐再次强调。因为在宋朝,三从四德已经是常识了,各种女教的书都倡导的社会规范。

      同时还需要指出的是,程颐这段话所针对不仅仅是女方。他的意思很明确: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而言,男人娶寡妇为妻,也是一种失节行为。而他更深层的意思则是对传统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思想观念构成一种承继、弘扬。重点在于强调道德自律,而非鼓励男女大防。很多人总是抓住字面上意思大做文章,明显是智商有问题,属于死读书,书读死,读死书。更可恶则是有些人明明读懂了,可是在阐述的时候,恶意曲解。

      那么第一个曲解程颐意思的是谁呢?

      答案是朱熹。

      在程颐死了将近七十年之后,朱熹有书信致其友人陈师中,信的内容是讨论陈师中妹妹的改嫁问题,陈师中是宰相陈俊卿第二子。陈俊卿有四女,这封信中讨论的则是嫁给郑自明为其次女。郑自明刚刚去世一年,陈师中妹妹就守不住了,准备改嫁了。

      朱熹在信上是这么说的:

      自明之亡,行且期矣,念之怛然,痛恨如新。……朋友传说令女弟甚贤,必能养老抚孤,以全柏舟之节。此事更在丞相、夫人奖劝扶植以成就之,使自明没为忠臣,而其室家生为节妇,斯亦人伦之美事。计老兄昆仲必不惮翼成之也。

      昔伊川先生尝论此事,以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自世俗观之,诚为迂阔,然自知经识理之君子观之,当有以知其不可易也。况伏丞相一代元老,名教所宗,举错之间,不可不审。熹既辱知之厚,于义不可不言,不敢直前,愿因老兄而密白之,不自知其为僭率也。

      (《朱文公文集》卷二六《与陈师中书》)

      这封信上所提到的柏舟之节,典出于《诗邶风》的一章,《毛诗正义》说:

      “ 《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

      整封信的意思很直白,就是说陈氏丞相门第,在处理子女的改嫁问题,应当高于整个社会的标准,以作为表率。写完这封信之后,朱熹已经预感到可能收不到效果,索性直接也给陈师中的父亲陈俊卿去信一封:

      自明云亡,忽将期岁,念之令人心折。其家想时收安问。熹前日致书师中兄,有所关白,不审尊意以为如何?闻自明不幸旬日之前,尝手书《列女传》教条,以遗其家人,此殆有先识者。然其所以拳拳于此,亦岂有他?正以人伦风教为重,而欲全之闺门耳。伏惟相公深留意也。

      (《朱文公文集》卷二六《与陈丞相别纸》)

      朱老夫子如此卖力和热心,结果又如何呢?在朱熹本人所作《陈俊卿行状》做了如是记载:

      女四人……次(女)适故著作佐郎郑鉴(即郑自明),再适太常少卿罗点;

      总之,理学家们提倡归提倡,然而现实中的人情归人情。想改嫁的照样改嫁,谁也管不着。可见在宋代社会,对妇女改嫁问题,并没有形成像后来明清时代的强制气氛,理学家的言论影响么,几乎可以被忽略不计。《宋史道学传》就直接说了:

      “道学盛于宋,宋弗究于用,甚至有厉禁焉。后之时君世主,欲复天德王道之治,必来此取法矣。”

      可见在宋代,理学虽然在学术领域搞的很热闹,然而在世俗层面上,几乎没人搭理。就从朱熹劝孀妇守节这件事来看,朱熹不可谓不卖力,也明知阻止孀妇改嫁为极难之事,所以一写就是两封。陈氏作为宰相之女,更没有所谓寒饿问题,她的改嫁,想必也是得到父亲和兄长的支持,不然也不会前夫才死了一年,就急吼吼的找到新的如意郎君。这样的速度,拿到今天来说,扣除去为前夫服丧的日子,也是闪婚级的。

      谈到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句话的毒害,很多专家都会举出清初的方苞在《岩镇曹氏女妇贞节传序》上的放言高论:

      “尝考正史及天下郡县志,妇女守节死义者,秦、周前可指计。自汉及唐,亦寥寥焉。 北宋以降,则悉之不可更仆矣。盖夫妇之义,至程子然后大明……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言,则村民市儿皆熟焉。自是以后,为男子者率以妇人失节为 羞,而憎且贱之。此妇人之所以自矜奋与,乌呼!自秦皇帝设禁令,历代守之,而所化尚希;程子一言,乃震动乎宇宙,而有关于百世以下之人纪若此!”

      我在这里可以拍胸脯告诉大家,方苞这是在说胡话,终宋一朝,没人拿程子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当回事。所谓震动乎宇宙,还得等到明朝那一班将程朱理学当成仕途的敲门砖的文士卖力鼓吹,才成气候,才形成大明王朝全国各地无处不有贞节牌坊的奇观。

      至于这个责任是不是就落在程子身上了,我觉得也不应该,哲学家可以提出各种各样的思想,至于他的思想有害与否,完全在于后世是否采纳并推行,推行之后又是否有成效,像柏拉图写的《理想国》一书中,就有很多很恶毒的想法,然而并不妨碍他的伟大。并不妨碍《理想国》作为一部哲学名著流芳百世,我们又何厚于老外,而菲薄自家的老祖宗呢。

      • 家园 问题是明清都这么干了

        大树特树贞节牌坊应当是明清特色。当时民间虽然仍然可以改嫁,而且改嫁的比守节的多,但整个的社会风气已经开始把改嫁当作一种羞耻了。追本溯源,当然是在那句“失节事大”上。

        一个理论的危害,不经过实践是看不出来的。宋朝的理学在理论上乍一看并无问题,甚至专门针对妇女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看上去也并没有那样张牙舞爪。然而一旦真的实践了,就成了吃人的礼教了。

        • 家园 这话过了。

          追本溯源,当然是在那句“失节事大”上。

          其实明清之守贞,乃是政府有计划的对社会改造的工程,方针已定,再去从古代思想家里头找资源。

          就像中国现在提倡和谐,肯定不是因为五千年前孔夫子说的和为贵那一句,而是社会遇到真切的困难了,被动应激了。

          关于这个问题,我原来也写过几万字的长文,现在不知道放哪儿,以后再说。

          对于你提到明清科学的落后,我也有很不同看法,觉得你只说中了一些很小的原因。回头找个时间再来讨论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