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二战日军步兵战术 (一) -- a618

共:💬300 🌺907 🌵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战术核武六十年代就有咧

                    小型化核地雷与核炮弹也都列装了。美军最小当量的核地雷好像相当于10吨tnt。

                    406毫米的核炮弹,203毫米的核炮弹也都列装过。但是这依然属于战略武器。爆炸威力搁一边不说,这放射性粉尘沾染就是一个让人头痛的大大大问题。因为核地雷与核炮弹并不是通过爆炸来阻止敌人的进攻,而是通过造成大面积的沾染区来逼迫敌人没有完备三防设备的部队停止行动的

                    这一颗爆开来,敌人也是要玩儿命的

                  • 家园 人类的火力在不断进步

                    人类的火力在不断进步。以前要集结上万人才能达到的火力,现在要很少的人就可以达到了。

                    • 家园 现在要很少的人就可以达到了

                      所以战争的方式一直在改变。最糟糕的军队是思想停留在过去的军队。以后的战争恐怕都不会近距离作战了。重装甲的陆军完成的任务会越来越简单-就是打扫战场。空军和第二炮兵将是战争的主角。

                      • 家园 同感!!

                        其实最可怕的是思想的落伍。二战刚打了没几天,法国就彻底完了,输就输在思想落后。其实,以法国的国力,根本不应该输成那样,连底裤都输没了。

                        最郁闷的是小日本的陆军,在张谷峰、诺门坎见识了装甲集群作战的厉害。但是在装甲部队上,毫无任何措施弥补。最后,无论步兵多么精良,对付装甲部队,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 家园 无论步兵多么精良,对付装甲部队,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是日军军方高层的问题。理念落后,不和时代。各国的军事观念都是在战争中发展的。火枪的发明就将老百姓和士兵直接等同起来,为人民战争提供了技术基础。以前的冷兵器战争还是高技术高体能的活,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因此战争的成本很高。但是枪的出现可以让一个弱女子动一下指头就可以干翻一个苦练十几年的功夫高手。

                          二战德国带来的一场军事革命-将大工业生产的技术和产品用于军事。从精确射击杀人变成区域覆盖性杀人。将复杂的军事格杀变成简单的炸弹大量投放。机动性强的装甲突击改变了阵地战对射的战争方式。到了二战的后期日军的陆军还是不思进取,还是以中国陆军为对手制定作战的指导思想。木有重装甲的陆军无可抵挡苏联红军的攻击。日本陆军的失败是必然的。

                          关键词(Tags): #七嘴八舌
                          • 家园 今天的中国军队

                            有时候我在想,今天的中国军队准备好了吗?

                            • 家园 今天的中国军队准备好了吗?

                              应当问中国的军事科研人员,他们准备好了么?他们能保证卫星通讯能在战时有效提供信息,能够预警?他们能保证导弹不受干扰地打中目标?他们能给军队提供最好的飞机么? 未来的战争,第一个争夺的,就是制空权。看看老大,怎么折腾NMD, 就知道未来的战争该是怎么打的了。重装甲集团冲锋肯定是要被屠杀的。

                              关键词(Tags): #七嘴八舌
        • 家园 国军的实力还是不行的

          其实谁个军阀都想把日本踢出去。可是掂量一下自己的份量,就不敢轻举妄动了。老蒋早在一二八十九路军抗日的时候就拿自己的精锐第五军和日本人过了招了。然后,知道自家的武功不行,军队还得加强。

          日本军队的正规化很多年了,而中国军队,如中央军还是属于革命军性质的。政治强于军事。国军师从德国那是黄金十年的事情了。才搞出几只种子部队,后来八一三都拉到上海去拼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三七年的上海是二战作战方式的一场预演。其实谁都不知道现代战争最好的作战方式。国军的经验也是基于和红军作战的经验,加上一战总结下来的理论。(看看淞沪背后的那条防线就知道了。有此铁线,可高枕无忧。就是再挫,也不会退过此处)

          看看国军在淞沪中的错误:狭小地区敌人的舰炮火力范围投入重兵,代价大而收获少。国军仅有的一只投入淞沪坦克部队,在开战几个小时以后就被消灭了。因为指挥官(张志中吧)要求战车部队一直向前冲,否则就是怕死。

          其实几方都在学习怎么打仗:国军,日军,和德国顾问。因为以前都木有打过这样的仗。国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1:7的伤亡比。

          战争是个奇妙的游戏。不管一方开始的时候有多么高的优势,经过几轮过招以后,弱的一方只要支撑住了最艰难的时刻,总能变强的。木有永恒的优势。

          关键词(Tags): #七嘴八舌
        • 家园 你不了解国军

          国军名字带“国”可“军”都是个人的。为什么国民政府的军队中派系林立,为什么蒋介石的民国前有“中央军”、“滇军”、“川军”、“湘军”之分,后有“桂系”、“土木系”之争。最突出的特点子就是国民革命军之中各部队不能互相转隶部队的领导权,军事主官不能调整其所在的部队。说到底国军是得到现代武器武装的清末私兵制的部队,是军阀的联合。

          所以从体制编制来说日军是现代军队,国军是近代军队。由于这个根本性的差别国军的战斗力与日军决不可能相提并论。

          • 家园 好吧,俺不了解。。。。。不过这里说的是战术

            一扯就是体制问题,这样蛮无聊的。谁不知道国力、调度能力、指挥能力都不如,不过这里说的是战术层面的战斗力。人家党国也练的有整编军的,想一开始常凯申也是抱着决战死拼到底的想法的。上的可不是杂牌,而是家当中央军校教导总队,36、87、88、税警总团。而且经过剿共和一二八抗战。

            不存在不能调动其所在部队的问题,指挥效率不是问题,当然常凯申的指挥能力不行,可日军也不出彩啊。硬拼没拼过,装备是主要的问题。连嫡系的机枪配备都比德国标准配置少一半,师属炮兵只有连。对方可有舰炮。

            要完全不能相提并论,那庐山是怎么打的,衡阳是怎么打的,台儿庄又怎么打的。41年之前军阀们是真抗日的,不是一句体制问题就能把他们的功绩和战力就抹杀了的。这个时候的土共倒是不是私军,倒是近代军队了,你让人家拿着红缨枪上去拼?

            • 家园 体制问题都是落实在战斗战术问题上的

              因为国军的这种私募兵性质导致其各部队普遍缺乏作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爱国将领的专门命令下国军才能发动主动进攻,否则常常是消极等待日军发动进攻。同样也是这个原因,国军结合部的脆弱性是最突出的。这也能解释日军落后的化学武器进攻频频得手,遭到这种攻击的部队常常全军覆没,以致化学武器使用的证据都不好搜集。

            • 家园 kmt开始转向,是在39年底五届六中全会

              之后就越来越难看了。

              这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别人的辩护是说,老K就这实力,不好太过责怪。你却说,国军和日军差异不大?这只能是让人以为国军一开始就怕死,不肯卖力。

              武汉会战战果9500,随枣会战650,鄂西会战771。KMT各派军阀23次大会战,真正勉强拿得出手就是武汉会战了。

              • 家园 武汉会战战果9500

                怕是万家岭的战果都比这个大把。日本不死那么多兵,哪能会一个师团变成人人都不愿意去的弱兵师团呢?军队里的作战一般都有补充。一个三万人的师团,一仗下来,可能还是三万人,但是绝对不是木有伤亡。日本军队打到要靠空投军官来掌控部队,死的人不在少数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