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V”和“W”,这是一个问题(10月26日晨会) -- 范适安

共:💬47 🌺15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腹地

          中国也有比较庞大的腹地,而且整体发展非常不均匀;

          德国有比较大的劳动力资源,记得有一种说法,德国的崛起里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18世纪的普鲁士教育改革,直接效果就是20世纪初的时候,炸药奖颁发给德国人的相当不少。

          中国也有比较大的劳动力资源,那么德国几番奋进,甚至两次大战的历史对今天的中国又有那些可以借鉴和特别防范的地方呢?

          盼葡萄兄大作!

          先花上!

          • 腹地
            家园 从普鲁士到德意志第二帝国的19世纪期间

            del

            • 家园 规则

              葡萄的意思是不是

              1.德国人口资源丰富,相对于其国土,近亿的人口其实非常不少了。

              2.德国当时的富余人口,可以通过移民等方式转移到国外,从而避免了工业化过程中庞大的就业人口压力,同时也可以保持较高的生育率,从而避免老龄化的来临。

              3.今天,中国的人口数量不少,但是有老龄化的危险,同时世界上没有和平的手段供中国转移大量人口(比如人口数量的1/10)

              4.就算如此,德国的崛起过程仍然不可避免的遭到的当时列强的遏制,而在其发动的两次大战中,损失惨重,几乎失去了重新作为完整的军事、经济、政治大国崛起的可能;

              今天的中国又该如何吸取教训呢?

              • 规则
                家园 同意1和2

                del

                • 家园 英国人

                  英国人杀害的人最多却没有多少人提及,可能是英美至今把握着世界的宣传话语权吧。

                  而那些亡灵及后代,比如非洲,比如印度,至今还被英国人留下的隐患缠绕,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依靠英国人的参与才能解决很多问题,所以,由于控诉主体的缺失,对英国的谴责、控诉,还不够吧!

                  可恨的老牌金手指,英国佬!

                  • 家园 英国人还杀爱尔兰人

                    这事儿也算美国和英国之间关系的一个筹码吧。

            • 家园 【讨论】记得好像是这样,对吗

              当时,德国科学界可谓星光灿烂,尤其是20世纪20-30年代那批,后来基本给美国人捡。

              而德国19世纪的人口结构也是相对年轻的。

              携统一之势,另外德国在一代人中完成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德国的工业化奠定基础,完善的教育,年轻的人口,支撑着德国迅速崛起。

              是不是这样当时,德国科学界可谓星光灿烂,尤其是20世纪20-30年代那批,后来基本给美国人捡。

              而德国19世纪的人口结构也是相对年轻的。

              携统一之势,另外德国在一代人中完成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德国的工业化奠定基础,完善的教育,年轻的人口,支撑着德国迅速崛起。

              是不是这样?葡萄。?

              • 家园 同意你的观点,并帮你做些补充

                del

                • 家园 说几句德国教育

                  目前欧洲最古老的大学本身就是德国的海森堡大学

                  1.葡萄老大说的估计是海德堡大学Heidelberg University 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1386年建立,百度了一下博洛尼亚大学成立于1088年,她是公认的西方最古老的大学。

                  2。不是专家瞎说几句。德国教育体制应该是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有综合型的大学TU或者TH(Technische Hochschule )这个是工业大学,科研实力不容忽视像慕尼黑工业大学( TU Muenchen),亚琛工业大学(rwth aahcen),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等都是德国工程师们的摇篮,与企业界联系紧密,直接参与到工业标准的制定和科研开发中。其他还有应用型大学叫FH(Fachhochshule)侧重技术应用而不是理论研究。你不想读大学可以学ausbildung也就是职业培训。根据你自己的喜好直接去企业工厂做几个月后,通常做的好就留下来有了份工作。德国之所以没有国内教育那么急功近利跟社会保障不无关系。如果普通工人你好好干也可以过上小康生活。无非就是你开的车比较差,日本车或者2手车;不能每年都去旅游而已,但吃喝住是没有问题的生儿育女没有问题。

                • 家园 【讨论】我们的大学就是在实用技术普及与基础性研究中徘徊

                  由于缺了职业教育这条腿,我们的大学教育尽管在10年中培养了近4000万大学生,150万以上的研究生,(根据1998-2007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推算,2008年的数字是根据2005年、2006年在校生人数推算)链接出处。但是大学的SCI崇拜、科研项目审批制导致我们的大学科研上面急功近利,在基础性领域要钱,在实用技术应用突破方面又没有商业意识,论文崇拜、数据造假,直接影响本科、专科的实用应用教育而相关教学人员的知识结构的老化、教育系统官僚化倾向更加加剧这个问题。大学陷入研究型崇拜与实用主义之间的徘徊。另外,中国的工业化起飞需要大量的技术性工人,我们没有这个教育体系提供。导致产业需要的劳动力与教育系统产出的不匹配,最后企业只能用几年时间让大学生们重新培训与职业化,实际上在工业领域尤其是电信领域IT民工们典型的是出道早比学历高混的好。在华为98年的研究生比2001年的研究生强,比2004年的博士强。

                  而职业教育虽然宝总理大力提倡,但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学历崇拜和职业教育与商业脱节导致专业技术工人的紧缺。好在我们毕竟有这整整一代80后的4000多万的理工科学生,毕竟有过基本的理工科通识教育,让他们在工作中回炉历练几年,也能很快上手。可悲的是对于家长和本人的时间的浪费和机会成本的损失。

                  5年之内,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和低工资还是一个让人挠头的问题。

                  我们的大学定位有问题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