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数学大国必定是世界强国—兼论俄国再次崛起的必然 -- 阳光棕榈园

共:💬42 🌺12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陈省身说中国已经是数学大国

      但不是数学强国。关键是缺一两个巨星。但这种巨星的出现要靠运气。

    • 家园 强国一定是数学强,数学强未必是强国

      有人才,也要有合适的体制

    • 家园 看到最后也没看出为什么"必定"来

      数学大国和世界强国之间,也许是必要的,但未必就是充分的关系

    • 家园 如果这就是你的证明过程,

      恐怕教授要给你不及格。

    • 家园 花数学的那一半,呵呵

      楼主的id和深圳那个阳光棕榈园有关系吗?

      另外希望楼主能够多蒸两个数学的包子

    • 家园 数学功底不够一直是我心中的疼啊

      其他的什么比如物理什么的我就不提了,数学啊,数学啊。

      怎么学都觉得连边都没有摸到。。。

    • 家园 好像二者没什么必然联系

      我对数学不精通,但直到对数学精通的人逻辑思维应该是相当牛掰的。“数学大国”和“世界强国”之间的联系如何,楼主说的那是相当含糊啊,当然,也可能是我没有领会您的深意~~

    • 家园 从例子上看数学只是成为二流强国的条件之一~

      真正的一流强国没有一个是数学大国的,比如美国,比如曾经的英国。

    • 家园 有点疑问啊

      英国从来不是数学大国,更老牌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就不提了,美国在成为超级大国之前也不是数学大国。看来这个数学大国=世界强国至少不是充要条件的关系。法国、德国的强国阶段和数学或许还可以关联一点,现在数学也不怎么强,或许可以作为现在也只是二流强国的佐证。如果这样推理的话,俄罗斯也玄啊,俄罗斯现在的数学还有且切比雪夫、庞特里亚金、李亚普诺夫、柯尔莫戈洛夫、鲁金那个时代相对于世界的实力吗?

      • 家园 俄罗斯的数学还是相当牛的

        不过光靠数学可不行,这里的因素太多了。

        咱们的数学教育,很大比重是为解难题而存在的,中学的数学就很容易把人吓倒。偶认识一文科学马列的,自觉无趣,大二转投软件学院,研究生再投组合数学研究,也搞的蛮滋润的。可惜我们中的大多数(也包括俺),至多做个吉米的习题集,就没勇气再研究下去了。

      • 家园 还有,美国比较特殊

        美国数学的上升期是20世纪前50年。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在事实上超过英国,但科研力量确实比欧洲有差距,很多美国人被派到欧洲留学,颇有乡下人进城的感觉。此后,美国几大财团出巨资成立基金会,办大学,研究所等,比如著名的普林斯顿高研院成立于1930年,挖来许多欧洲的牛人。当然,二战另美国人才大丰收,不过这一过程其实在二战前就已开始,比如爱因斯坦是30年代去的美国。到二战前,不能说数学(或者科研)成就了美国,只能说美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地理等优越条件再加上动荡的外部环境成就了它,也为它带来人才,从而形成正循环。

        但是确实不能忽略包括数学在内的科研对美国称霸的作用。首先是二战,美国的科技力量最终帮助它获得胜利。而冷战期间更是理工科大展身手的黄金时代,直到今天美国人还在享受着那个年代科学技术大发展的红利。

      • 家园 英国数学很强的

        牛顿就不说了,他去世后,差不多100多年,英国以一国之力对抗欧洲大陆国家,只稍逊一筹而已。剑桥牛津的数学系一直是第一流的。

        今天的俄罗斯数学还是很强,不过很多牛人跑到美国或者西欧去了。

        我觉得不少人往往对西方人的数学水平有误解,出国后,见到身边人似乎挺笨的,就觉得不过如此。其实欧美国家的精英教育很成功。就我来说,在这里见过非常笨的学生,都上大学了,连减法的运算都搞不清。但我也见过数学好的学生,非常非常强,而且绝对是一批一批的。

    • 家园 想起来一个笑话

      俄国人的数学是很牛的。

      70年代以前美国大学的数学专业的phd们找工作很容易,想去花街轻而易举,大家更愿意去大学做faculty. 有 10%的学生去做博后,为能去牛校任教做准备

      80年代以后,中国改革开放了,于是数学专业的Phd供给增加了一倍,工作开始难找了,有30%去做博后

      不幸的是90年以后苏东剧变,于是数学专业的Ph.D供给又增加了一倍,想去花街?排队吧!有 50%的人毕业后只能去做博后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