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饥荒岁月里的记忆》连载之二十五:饥不择食 -- 老光

共:💬490 🌺4487 🌵14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老丈人家里是地主成分,在江苏扬州下面的农村,盖因他的父

      亲解放前是个私盐贩子,家里很有钱,成分就定的很高。其实那个老人小时候是从安徽逃荒来的江都,回民,可能有经商天赋?六零年的时候老人饿的两腿浮肿。村子里把30个饿得生病的人集中起来,住在小学校里,每天管饱,于是老人就病好了。不过还是因为其他病死在文革前了,没有受后来的罪。我丈人63年上大学也离开了那个村子。

      听我老丈人讲完这个故事,我还颇吃了一惊,原来60年的时候共产党也会救地主一命的啊。似乎只分浮肿不浮肿,不分阶级成分的。

      • 家园 小毛爹,你的1号呢?

        我爷爷、外祖都是老战士,我外公以副营长、一级伤残退伍,回家先分在无锡柴油机厂做个干部,后来自己溜回老家做个大队书记,那几年一样饿的半死不活,但是他们那里没有出现过饿死人的现象。

        • 家园 1号潜水专用

          掉到一直在改政策的夹缝里去了,除了看帖啥也干不了,连送花和新兵营也去不了。

        • 家园 话说把大多数人都饿得半死不活,没有饿死,还有很有协调能力

          的,面临接近饿死那样的窘境,难道会没有饥饿起盗心么,多少农民起义是在饥饿的背景下孕育的?

    • 家园 希望过去的困难岁月,再也不要出现了。
    • 家园 天作孽, 尤可活。 人作孽, 不可活

      老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 家园 庐江晓月啊:

        天作孽, 尤可活。 人作孽, 不可活。你讲的这话,道理不错!可作孽的不是老百姓啊,不可活的是他们呢!从来历朝历代,受苦受难的都是大耳朵百姓啊!

        • 家园 别跟这种没有人性的人计较了

          为这种人气坏了不值。尔曹身与名俱灭,不费江河万古流。

    • 家园 我爸也是,看到南瓜和玉米就没胃口

      他说是下乡当知青的时候,天天吃这种东西,到现在看都不想看

    • 家园 湖南人不吃田螺,蚌壳?至少南京人一直都吃的。

      看来湖南人不如苏南人会吃。

        吃田螺也不需要那么麻烦,把壳尖夹掉直接炒就行了,用嘴一吸就出来了。

        南京一带捞田螺也不需要下水,有一种专门捞田螺的网,有个长竹杆,顺塘底拖就行了。

        河蚌倒要下水才能捞到,64、65年俺们到玄武湖后湖游泳每次都要捞一大包回来吃。67年夏天到上海住了一个多月,当地的人带我们到一个水塘去游泳,没游多少倒是捞了一大包河蚌。

      • 家园 那个网子很好用

        有时候可以搞到刺刀鳅 小鱼 河蚌 什么的

      • 家园 回复网友:

        湖南人也吃田螺,蚌壳的,只是捡来后先要去掉壳,然后,只留下那硬硬的一点肉,洗干净后,放入锅子内作油炒,炒到一定程度时,便放辣子,花椒,姜,葱,蒜等等的作料。吃法上与江浙一带大不相同。不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进出出交流的频繁,如今的湖南人也学起广东,江浙的一些吃法,向网友所说的那种吃法,现在也内地盛行起来了。

        至于血吸虫的说法,好象田螺中还没有听说过有血吸虫吧,有血吸虫的应当是钉螺,而不是田螺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