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解读宋初疑案“斧声烛影”--凶器玉斧 -- 温相

共:💬31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解读宋初疑案“斧声烛影”--结束语

                  也是基于这种考虑,光义开始编造更大的政治谎言,那就是金匿之盟的全面出台。原本光义还打算有一番振做,那就是及早的建立功业,比如平定北汉和收复吴越,然而到了太平兴国四年,光义求胜心切在高梁河之战大败,更让光义倍感心惊的是“军中尝夜惊,不知上所在,有谋立德昭者。”(《宋史?赵德昭本传》)光义到了这个时候彻底感受到不解决即立的合法性是以后一切行动的阻碍,于是,先是逼死了德昭,然后进一步打击廷美。金匿之盟中有一个附属说法那就是“盖欲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再结合一下光义即位之初把廷美的子女也和皇帝的子女等同对待就可以看出一些苗头来了,廷美和德昭是不能相提并论的,然而廷美班列在德昭之上,光义作出种种优礼廷美的事情在于表达一种信号,什么信号呢?那就是廷美将是下一个宋朝的皇帝,光义试图用廷美的例子来反证他赵光义的即立也是兄终弟及的传统之由来。再有,光义即位是得到廷美的大力支持的,齐王廷美由于力挺光义即位也得到了来自光义的一些许诺。这点我们可以从光义的爱子楚王元佐以及宠臣卢多逊和廷美的交好得到答案。以上两个人都是光义倚重和亲任的对象,他们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和廷美保持密切的关系,他们之所以这样公然的和廷美交往是得到来自光义的暗示和承诺。

                  但是,太平兴国四年之后,从德昭之死可以发现光义也改变了自己的既定方针,他不准备履行自己的最初的一些条件,廷美的厄运也就随之而来。所以,在后来编造的金匿之盟中不再刻意的提及那个“盖欲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的东西,而只是含糊其词的说宋太祖应该传位给弟弟。金匿之盟的编造者是赵光义和赵普,这次等于说重演了一番当年陈桥兵变,只是这属于文变,而非前次的武变。《宋史》作者说“凡廷美所以遂得罪,普之为也。”我们试想一下,假如没有光义的幕后指挥与导演,区区一个下野的赵普怎么会有能力倾覆廷美一个两朝的亲王呢?廷美死后,元佐烧了光义赐给他的行宫,装疯卖傻更加说明廷美一案中透露出来的秘辛。光义接着在廷美被贬之后开始向大臣们宣称廷美来路不正,不是杜太后这一直系出来的,光义说:“廷美母陈国夫人耿氏,朕乳母也,后出嫁赵氏,生廷俊。”这就把附属条件给否定的一干二净,因为廷美出身不好,所以,不可能是兄终弟及的合法继承人,光义欲盖弥彰的说“朕于廷美,盖无负矣!”这种一再强调自己不负他人的做法在廷美已经被软禁致死的背景之下其目的是昭然若揭的。大臣诸如李?P者巧妙的对答:“禁中事,若非陛下季曲宣示,臣等何由知之。”光义嘴大,自然是说啥是啥了。

                  赵普曾经就即立问题劝过光义,他说:“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后来者很容易对这番话进行曲解,误以为太祖赵匡胤是始终属意于光义的,只不过光义不想继续属意于廷美了。实际则并非如此,赵普的这句话的根本前提在于光义已经准备搞掉廷美,而赵普所说的这句话的本意则是在于指出赵匡胤晚年的失误,那就是赵匡胤既然不准备传位给光义,却是不早为之计,因而造成了光义即位的既成事实,至于现在光义既然也有了类似的想法之后就应该早做准备,未雨绸缪。因为在这句话之后宋史作者就说“于是廷美遂得罪”的话出来了。是不是我们目前在这里妄加猜测的臆断赵普的本意呢?不是,像比之更大胆更犯忌的话,赵普不止一次的讲过,像提拔符彦卿时赵普反啧赵匡胤“陛下何以负周世宗呢?”已然完全超过了君臣应有的礼节和忌讳。这时候,赵普为了固宠,说出这种一针见血的话来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赵普的复出就是光义为了打击廷美的一个重要步骤,廷美不死,赵普如何能够完成功狗的任务呢?以后,廷美一死,光义马上暗中间接的给赵普带话请他退休,光义说:“普有功国家,朕昔与游,今齿发衰矣,不容烦以枢务,择善地处之,因诗什以导意。普感激泣下,朕亦为之堕泪。”这里面君臣对哭都是演戏,真实的只有一句话,那就是皇帝赵光义想让赵普趁早“择善地处之”,所以,宰相宋琪等人就把皇帝的心思直接说了出来“君臣

                  始终之分,可谓两全。”赵普参与编造了金匿之盟,协同迫害了廷美,他应该及早的退出历史舞台,否则,光义下一个就是要向他开刀了,君臣在彼此的虚假和气中结束了合作。

                  这场困惑很久的“斧声烛影”终于落下帷幕,胜利者赵光义终于走向皇帝的宝座,然而,天道好还,多年之后,当宋高宗赵构南渡之后又把宗位不得不交还给太祖赵匡胤的这一支派,这倒是赵光义万万没有想到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