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重症监护室(ICU)见闻 -- 牛铃

共:💬135 🌺587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9
上页 下页 末页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一个字,花
    • 家园 温家宝上台以后在社会保障方面还是做了不少工作的。
    • 家园 就赵师傅那点花销,随便一个省级医院的癌症病号都能花这个数
    • 家园 其实那些很多厂子破产后 是什么报销都没有的

      即使有 也是传说中的 猴年马月能拿到手

      06年 我一个曾经的亲戚 老两口因为肺癌和子宫癌 俩人为了不给唯一的儿子太多麻烦 俩人在确诊后不长时间 在异地 手拉手喝药了

      因为距离问题 我第一个赶到现场 留下的书信 我到现在都不敢多回忆

      还有一个儿子 为了照顾他骨癌的父亲 把孩子送去长托 在家照顾了一年 也是没钱上不了医院 那次的过程 还有最后去帮忙抬起他父亲的时候 我彻底感觉到了啥是灯枯油尽

      说的这俩事 都是吉林某原矿区地方 企业黄的那叫一塌糊涂呀

      通宝推:☆☆☆,
    • 家园 还就是我们加拿大能出人力啊。

      国内需要就回去了。

      我2007年也回去尽孝半年,但老爸的食道癌已扩散,从动手术到去世也就不到半年。

      钱对大多数人是第一问题,但照顾亲人的时间和精力,也比较麻烦。

      在国内,亲戚朋友,单位同事如何评价你如何照顾老人,也是考虑得比较多的。

      对病人来说,最后几个月,一般都有极强的求生愿望。当然这可能只是我的观察。

    • 家园 提点不同意见

      人类的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治好的,一种是治不好的。随着医疗技术的发达,但居然现在出现新的一类:也就是用钱买时间的(不能买命),白花花的银子少则数千多则数万却只能延缓一天的性命。

      这是医疗技术不发达或者医疗误入歧途的产物。这种延续生命的做法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看,明显是吸收生产力的黑洞。实践也证明,不仅我国现在无法支撑,未来估计也无法支撑,美国仍旧无法支撑。这种手段下,全民“生得起病”必定无法实现。

      将感情陷在这第三种病里,不如跳出来。虽然我国医疗环境还不如西方,医疗技术在三线城市和农村还比较差,医生的医德也必须提高。但只需去省会等二线城市,碰上不是太不负责的医生护士,第一种病一般总是治得好的。许多经济水平和我们相当的国家,这点还难以做到。就更别提印度啊,非洲啊......

      毕竟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医疗条件和我们的综合国力基本上是相称的,甚至稍强一些些。

      在ICU呆久了,就容易产生悲观和麻木的情绪,希望这种情绪不要常驻在诸位心里。

      • 家园 这是一个权衡的问题

        如果是自己花钱,那拿钱买生存时间完全就是合理的。

        问题是如果用的是公共资金,这个问题就非常复杂。

        从理论上上讲,生命是无价的;在实践中,无价的生命是靠有价的(经常是高价的)医疗资源来挽救的,显然,医疗资源是有限的,这样就面临一个分配的问题。

        在战场上,医疗资源紧张时,伤员在进行治疗前,先要进行判定伤情是否可救——一句话,不能因为挽救已经无法生存的人,消耗了可以用以挽救可以生存的人的医疗资源——听起来很冷酷是吗,实际上,换了谁都会这样做。

        当然,通常情况下医疗资源的紧张程度不至于发生这样的情况,但是问题的实质是一样的,就是资源分配的问题。

        医疗应该是普遍的、廉价的、优质的——但是只能同时保证两条。

      • 家园 我作为一个癌症病号的家属强烈反对你的话

        “这是医疗技术不发达或者医疗误入歧途的产物。这种延续生命的做法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看,明显是吸收生产力的黑洞。”

        这句话的逻辑,和前阵子讨论大学生该不该下水救人是一样的逻辑。理性地去衡量花钱的价值,和理性地去判断救人产生的价值没有啥区别,但是别忘记了除了钱我们还要考虑道义。

        我曾经思考过如果亲人离开,我该怎么办。也有过你的想法,但是最后感觉到,如果真的亲人离我而去,我将是多么的痛苦,我愿意尽我所能让这个时间晚到来一分一秒。

        你的逻辑,如果延展下,很多人可能就不养老了,任其自生自灭。

        “实践也证明,不仅我国现在无法支撑,未来估计也无法支撑,美国仍旧无法支撑。这种手段下,全民“生得起病”必定无法实现。”

        实践证明的是,现在各国都在发展临终关怀事业。

        其实现在支撑不起的不是正常的医疗费用,很多人得病没有那么拉扯,并不是像你所说的那样。只有部分病人,如癌症等,才会失去劳动能力,在病榻上备受折磨,大把花钱,也拖累家人。即使对于这些人,不同的治疗方法、照顾方法产生的效果和花的钱也是不一样的。而医院往往给予的是产生最大利润的方法,不是最好的方法,所以会给你一个花费巨大的感觉。

        我姥姥97年去世,食道癌。去世前一直在治疗,那个时候她是农民,没有公费医疗。我们家大概出了相当大比重的医疗费用,我爸爸常跟我妈妈吵架,但是关于给我姥姥看病的事情花钱太多我几乎从没有听他提起过。我记得的仅仅只有一次,他从病房里出来,慨叹这样看病也拖累活人。

        孝养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关怀病人也是世界共有的基本道德。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是没有讨论余地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9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